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从结肠、海马及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CRF)和CRF受体1(CRF receptor 1,CRFR1)角度探讨健脾化湿颗粒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模型大鼠结肠运动和内脏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番泻叶灌胃结合束缚应激法建立D-I B S大鼠模型,应用健脾化湿颗粒进行干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结肠中CRF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中CRFR1及海马、下丘脑中CRF,CRFR1阳性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结肠、海马中CRF m RNA和CRFR1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结肠中CRF含量(67.1±3.8 vs 36.0±3.0),海马、下丘脑中CRF阳性表达(0.23±0.02 vs 0.09±0.01,0.17±0.02 v s 0.09±0.01)明显升高(P0.01);结肠、海马、下丘脑中C R F R1阳性表达(0.17±0.01 vs 0.03±0.01,0.20±0.02 vs 0.09±0.01,0.19±0.02 vs 0.07±0.01)明显升高(P0.01);结肠、海马中C R F m RNA和CRFR1 m RNA的表达(结肠:0.89±0.04 vs 0.09±0.01,1.09±0.09 vs 0.21±0.04;海马:0.56±0.01 vs 0.15±0.05,1.26±0.14 vs 0.23±0.06)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结肠、海马中C R F(51.0±3.4,54.6±4.1,45.1±4.7,43.3±3.9 vs 67.1±3.8;0.18±0.02,0.19±0.02,0.15±0.02,0.11±0.01 vs 0.23±0.02)显著下降(P0.01),阳性对照组、中、高剂量组下丘脑中CRF(0.15±0.02,0.13±0.01,0.12±0.01 vs 0.17±0.02)下降显著(P0.05,P0.0 1);阳性对照组、中、高剂量组结肠、海马、下丘脑中C R F R1表达(结肠:0.10±0.01,0.08±0.01,0.05±0.01 vs 0.17±0.01;海马:0.16±0.01,0.14±0.02,0.13±0.01 vs 0.20±0.02;下丘脑:0.15±0.02,0.13±0.01,0.11±0.01 vs 0.19±0.02)下降显著(P0.05,P0.01);结肠中CRF m RNA表达(0.63±0.04,0.76±0.06,0.32±0.06,0.13±0.03 v s 0.89±0.04)及中、高剂量组海马中CRF m RNA表达(0.76±0.11,0.67±0.10 v s 1.09±0.09)显著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中、高剂量组结肠中C R F R1m RNA表达(0.47±0.03,0.40±0.06,0.24±0.06 vs 0.56±0.01)及中、高剂量组海马中CRFR1 m RNA表达(0.62±0.06,0.60±0.07vs 1.26±0.14)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健脾化湿颗粒可能通过下调结肠、海马及下丘脑中CRF、CRFR1表达来改善D-IBS模型大鼠结肠运动和内脏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肠易激综合征(IBS)动物模型,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析结肠组织差异蛋白质表达谱,为探索IBS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7只.对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急性束缚应激制作IBS慢急性联合应激大鼠模型,以行为学方法 评估模型.以MALDI-TOF-MS技术观察大鼠结肠蛋白质伞景,从整体上探索IBS这一功能性肠病有无差异表达蛋白.结果 (1)一般情况:模型组体重低于正常组[(298.88±18.61)g比(348.00±12.44)g,P<0.01];肠道动力:模型组大鼠制模后1 h的排便颗粒数明显多于正常组[(6.00±1.69)粒/1h比(1.14±0.69)粒1 h,P<0.01];行为检测: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糖水消耗量显著减少[(13.63±1.69)ml/1 h比(19.00±3.06)ml/1 h,P<0.05];内脏敏感性:模型组在各个气囊容量下腹肌收缩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2)MALDI-TOF-MS 鉴定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结肠组织有12个标志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分为4类,分别与肠上皮细胞离子分泌、蛋白质合成、G蛋白系统、免疫有关;12种差异表达蛋白在模型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慢急性联合应激大鼠可部分模拟人类IBS脑-肠交互作用.差异蛋白质的检测为IBS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电刺激-束缚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药物开发和基础研究提供工具.[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痛泻要方组.除正常组外,均给予电刺激-束缚应激造模,造模第4天,痛泻要方组每日给予痛泻要方浸膏水溶液1 g/3 ml液灌胃,其他两组给予等量0.85%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电刺激-束缚1 h和解束缚1 h后大鼠大便颗粒数和性状.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下丘脑、蓝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痛泻要方组可减少大鼠的排便颗粒及下调CRF在蓝斑和下丘脑中的作用(均P<0.05).[结论]电刺激-束缚应激模型方式更符合IBS临床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5-羟色胺7受体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不同亚型模型大鼠大脑和消化道组织中表达和分布的差异,探讨其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5只成年SD大鼠分均为对照组、腹泻型IBS(IBS-D)组和便秘型IBS(IB-C)组.乙酸加束缚应激法制备IBS-D模型,冰水灌胃法制备IBS-C模型.免疫组化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空肠、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中5-HT7受体的分布及表达差异.放射免疫法测定以上各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IBS-C组和IBS-D组海马及下丘脑、IBS-C组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5-HT7受体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 显示,IBS-C和IBS-D组海马和下丘脑、IBS-C组回肠、近端结肠及远端结肠5-HT7受体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BS-C和IBS-D组海马和下丘脑、IBS-C组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cAM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组大鼠脑组织及IBS-C大鼠结肠5-HT7受体表达及cAMP水平明显增高,可能与IBS-C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眼针及体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下丘脑及结肠组织P物质(SP)及神经激肽Ⅰ型受体(NK-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眼针组、体针组4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应激结合束缚方法建立IBS大鼠模型。眼针组取下焦区、大肠区、肝区、脾区进行针刺,治疗7 d。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及结肠组织中SP和NK-1蛋白的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及结肠组织中SP m 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下丘脑和结肠组织SP和NK-1蛋白的表达以及SP m RNA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眼针疗法优于体针,对D-IBS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对醋酸-电刺激大鼠实验性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给予大鼠慢性反复直结肠灌注醋酸造成炎症刺激,炎症恢复后予小量电刺激诱发高敏感性的肠道发生应激反应,模拟人类IBS,观察痛泻要方对刺激期间大鼠排便量、粪便含水量、血浆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排便量、粪便含水量增加(P〈0.01),血浆SP和VIP减少(P〈0.05);痛泻要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的排便量、粪便含水量减少(P〈0.05),血浆SP和VIP增加(P〈0.05)。[结论]醋酸-电刺激大鼠模型可有效模拟人类IBS,痛泻要方能够改善该模型的排便加速、粪便含水量增加、血浆SP和VIP水平紊乱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大鼠模型的下丘脑和食管组织中TRPV1、CRF1的表达,初步探讨TRPV1、CRF1在R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贲门肌部分切开+幽门半结扎法构建9只RE大鼠模型,以9只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qRT-PCR分别检测RE大鼠和对照组大鼠下丘脑、食管下段组织中TRPV1、CRF1的蛋白、mRNA表达情况。结果 RE大鼠模型食管大体标本呈充血表现,但未见明显糜烂、溃疡,下丘脑组织大体标本无明显变化。RE大鼠下丘脑TRPV1、CRF1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RE大鼠和对照组大鼠下丘脑组织TRPV1蛋白表达秩均值、秩和分别是13.44 vs 5.56、120 vs 50;RE大鼠和对照组大鼠下丘脑组织CRF1蛋白表达秩均值、秩和分别是12.78 vs 6.22、115 vs 56。RE大鼠与对照组大鼠食管下段组织TRPV1、CRF1蛋白、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大鼠下丘脑组织中TRPV1、CRF1表达显著升高,其可能在中枢层面参与RE的病理过程,这为进一步研究RE的发病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缬草波春(valepotriats)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结肠组织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er,GABABR)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32只,体重(360±20) g,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缬草组、吗啡组,每组8只.应用正丁酸钠溶液灌肠法建立IBS大鼠模型,利用生理信号仪记录大鼠结肠张力-运动曲线,分析缬草波春对大鼠结肠运动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结肠GABABR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结肠运动平均张力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缬草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结肠肌间神经丛GABABR表达低于正常组 (P<0.05),缬草组结肠肌间神经丛GABABR表达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缬草波春可以降低结肠运动平均张力,解除结肠平滑肌痉挛,缓解IBS,机制可能与GABABR介导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脏高敏感大鼠的脊髓、脑部CRF的分布和表达,探讨CRF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信号传导通路中的机制,以及肠炎宁糖浆对IBS起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3组,空白组n=8),模型一组(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致敏,n=16),模型二组(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轮替致敏,n=16),评估肠道敏感性后,模型一组和模型二组均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肠炎宁组,每组8只.空白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肠炎宁组给予肠炎宁,ig4 wk,取脑、脊髓进行免疫组化,观察CRF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肠炎宁组内脏敏感性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免疫组化显示大鼠下丘脑、第三脑室下侧、脊髓腰膨大部可见CRF的明显表达, CRF阳性指数模型一对照组和模型二对照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邋(下丘脑:0.037±0.009,0.037±0.024 vs 0.005±0.001:第三脑室下侧:0.038±0.009,0.040±0.022 vs 0.005±0.00 1:脊髓:0.028 0.008,0.024±0.004 vs 0.002±0.001; 均P<0.01).模型一肠炎宁组(0.012±0.005,0.012±0.005,0.010±0.003)较模型一对照组高, 模型二肠炎宁组(0.009±0.005,0.011±0.006,0.012±0.005)较模型二对照组高,模型一肠炎宁组和模型二肠炎宁组较空白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P<0.05).结论:CRF在内脏刺激信号的传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肠炎宁可以降低其表达程度,这可能是降低大鼠内脏高敏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降钙素基因相肽(CGRP)和P物质(SP)表达水平及与IBS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腹泻型IBS(IBS-D组)20例、便秘型IBS(IBS-C组)8例和正常对照组5例各取乙状结肠黏膜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CGRP和SP;同时以评分法评价消化道症状;分析各组CGRP、SP表达水平与消化道症状的相关性。[结果]IBS-D组CG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BS-C组、正常对照组(0.27±0.08∶0.21±0.06、0.19±0.04,P0.05),IBS-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BS-D组S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BS-C组、正常对照组(0.27±0.11∶0.19±0.04、0.17±0.04,P0.05),IBS-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黏膜SP表达水平与IBS患者腹痛(r=0.495,P=0.007)、排便变稀(r=0.382,P=0.045)呈正相关,与排便困难(r=-0.485,P=0.009)、排便干结(r=-0.382,P=0.045)负相关;CGRP与排便变稀(r=0.401,P=0.034)正相关,与排便干结(r=-0.401,P=0.034)负相关。[结论]CGRP、SP可能参与IBS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心绞痛大鼠中枢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并运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减少超氧化物的生成进而降低中枢氧化应激水平以改善心绞痛时心功能.方法 采用冠脉结扎术制作心绞痛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而不造成缺血状态,干预组通过侧脑室插管给予APO (60 μg/3 min),对照组给予人工脑脊液.雄性Sprag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心绞痛干预组(Angina+APO)、心绞痛对照组(Angina +VEH)、假手术干预组(SHAM+APO)和假手术对照组(SHAM+VEH).2 h后各组大鼠分别进行血流动力学、右心室/体重比值、肺/体重比值的测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NADPH亚基gp91 phox的表达.结果 心绞痛对照组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下丘脑室旁核NADPH亚基gp91 phox表达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最大下降速率明显降低(P<0.05),右心室/体重比值、肺/体重比值均增加(P<0.05).心绞痛干预组与心绞痛对照组相比,中枢NADPH亚基gp91 phox表达减少,右心室/体重比值、肺/体重比值均减小.结论 心绞痛大鼠中枢氧化应激水平升高,降低中枢氧化应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绞痛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行为、感觉和动力等多因素作用的肠易激综合征(IBS)脑肠交互作用的动物模型.方法 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基础上与束缚应激(WRS)刺激相结合,建立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慢急性联合应激动物模型(CACS),检测一定时间内大鼠动力(排便颗粒、排便时间)、感觉(自发性腹外斜肌收缩)和行为/心理(糖水摄取量、体重)等指标改变.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G蛋白亚型变化.结果 (1)与应激前比较,CACS组大鼠排便颗粒数增多,直肠内玻璃小球排出时间缩短,不同气囊容量下腹部收缩次数增多、糖水摄取量减少;而CUMS组排便行为无明显改变;WRS组糖水摄取量无明显改变.(2)与对照组比较,CACS组和CUMS组大鼠脑部G蛋白某些亚型表达减少(P<0.05),而WRS组各G蛋白亚型无明显变化.结论 CACS是一种新型的脑肠交互作用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人类IBS部分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对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用糖水消耗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试剂盒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观察机体氧化应激能力改变;放射免疫法分析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中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浓度;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hin-releasing factor,CRF)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明显下降,在高架迷宫开放臂内的活动及停留时间亦明显减少,血清MDA水平增加,SOD活力减弱,CORT水平显著升高,下丘脑CRF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CUMS致大鼠产生抑郁行为,其发生机制至少部分与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及HPA轴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小剂量加巴喷丁及阿米替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对照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 w进行MOSPM对比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2.3%,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治愈率为35.9%,总有效率为61.3%,两组差异显著.联合组4 w时MOSPM疼痛评分明显缓解率为52%,明显高于对照组26%(P<0.05);HAMD评分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13.21±8.67,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小剂量加巴喷丁及阿米替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合并抑郁状态者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及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便秘组和大黄酸组。用复方地芬诺脂片复制小鼠便秘模型后,大黄酸组用大黄酸灌胃治疗。测量3组首便时间,6 h排便数量,大便性状,小肠推进率,结肠肌电信号和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结果便秘组首粒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减少(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大黄酸组首次排便时间较便秘组显著缩短(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增加(P<0.01),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1)。3组结肠慢波近似于正弦波样曲线,便秘组结肠慢波较不规则。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减慢(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增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降低(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减小(P<0.05)。便秘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黄酸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低于便秘组(均P<0.05)。结论大黄酸能够有效地提高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减少便秘小鼠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对缓解便秘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璐  周鸿  吕宾  鉏莉  李蒙 《胃肠病学》2011,16(9):534-53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内脏高敏感为其重要生物学指标.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在介导外周和中枢内脏感觉的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关系密切.目的:研究CRF及其不同受体亚型对内脏高敏感大鼠5-H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IBS内脏高敏感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内脏高敏感模型组、干预对照组、干预一组和干预二组,每组12只.三组干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前1d侧脑室注射0.9% NaCl溶液、CRF-R1拮抗剂和CRF-R2激动剂.腹部收缩反射(AWR)试验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脊髓、结肠组织5-HT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干预对照组内脏敏感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干预一组和干预二组显著低于干预对照组(P〈0.05).模型组和干预对照组脑组织5-HT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脊髓后角和结肠组织5-HT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一组和干预二组脑组织5-HT表达较干预对照组显著上调,脊髓后角和结肠组织5-HT表达较干预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中枢CRF-RI抑制或CRF-R2激活可改变内脏高敏感大鼠脑-肠轴不同部位的5-HT表达,证实CRF对5-HT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可能是引起IBS内脏高敏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孔武明  李光  龚均 《山东医药》2008,48(2):27-29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ln-1表达在排便性状和习惯改变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对照组(痔疮10例、结肠息肉10例)和观察组(43例IBS患者,腹泻型23例、便秘型20例)小肠和结肠黏膜claudin.1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定位显示两组肠黏膜claudin.1均分布于肠上皮紧密连接的细胞膜,胞核及核膜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腹泻型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clandin-1表达明显下降(P<0.05),便秘型患者clandin-1表达明显上升高(P<0.05),腹泻型与便秘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laudin-1表达异常在IBS患者排便性状和习惯改变形成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模型组、TGP高剂量组、TGP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免疫诱导联合心理应激法建立IBS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黏膜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Th2细胞因子IL-5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结肠黏膜IL-2水平明显增高(P<0.01),IL-5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GP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血清、结肠黏膜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IL-5水平增高(P<0.05)。[结论]IBS大鼠血清、结肠黏膜Th1/Th2表达失衡,TGP有调节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阻滞剂锌原卟啉(ZnPP)对糖尿病(DM)大鼠结肠动力和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 d后选取成功造模大鼠24只作为DM组,另取正常大鼠16只作为对照组.饲养6周时,选取DM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各8只,行碳末推进实验,确认有无胃肠动力障碍.剩余DM组大鼠第6周起予以干预,DM未干预组(8只)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腹腔注射,隔日1次,连续3周;DM+ZnPP组(8只),ZnPP 10 μmol/kg腹腔注射,隔日1次,连续3周.对照组(8只)予以膜腔注射0.1 mmol/L磷酸盐缓冲液.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HO-1、HO-2和c-kit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结肠组织HO-1、HO-2和c-kit阳性细胞面积.结果 DM未干预组胃肠推进指数为(63.0±1.2)%,较对照组显著减低[(71.85:2.0)%,P<0.05];而DM+ZnPP组胃肠推进指数为(72.5±2.6)%,较DM未干预组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ZnPP组近、远端结肠HO-1表达明显下降(P<0.05).DM未干预组和DM+ZnPP组近端结肠HO-2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DM未干预组近、远端结肠组织c-kit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DM+ZnPP组c-kit的表达较DM未干预组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nPP可能通过阻滞HO-1对DM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有保护作用,并改善其结肠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 IBS)不同亚型模型大鼠血清胰高糖素样肽(GLP)-1及结肠组织中GLP-1受体的变化,初步探讨GLP-1及其受体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腹泻型IBS(D-IBS)模型组、灌肠对照组、便秘型IBS(C-IBS)模型组、灌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乙酸加束缚应激法制备D-IBS模型,冰水灌胃法制备C-IBS模型.观察大鼠粪便变化,检测粪便重量、粪便含水量及大鼠小肠推进率,给予结直肠扩张(CRD)刺激,记录腹外斜肌放电活动(EMG),评价模型大鼠的内脏敏感性.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活性GLP-1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近端结肠及远端结肠组织中GLP-1 受体的分布和表达.结果 与各自的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D-IBS模型组大鼠粪便湿重、粪便含水量及小肠推进率均上升(P<0.05);C-IBS模型组粪便湿重、粪便含水量及小肠推进率均降低(P<0.05).在压力为20、40及6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结直肠扩张刺激下各模型组大鼠腹外斜肌放电幅值均较各对照组明显增加,且D-IBS模型组高于C-IBS模型组(P<0.05).C-IBS模型组血清中活性GLP-1的水平高于D-IBS模型组(P<0.05),IBS模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LP-1受体主要分布在结肠黏膜组织、环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中.C-IBS模型组结肠组织中GLP-1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灌胃对照组,D-IBS模型组结肠组织中表达量低于灌肠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亚型IBS结肠组织中GLP-1受体的表达水平不同,血清GLP-1水平也不同,提示GLP-1及其受体的改变可能与IBS不同亚型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