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椎间盘切除+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2年7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行椎间盘切除+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患者84例,其中61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男38例,女23例;年龄31~58岁(46.3±11.5岁),随访时间60~108个月(74±14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同时行影像学评估,包括手术节段及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rang of motion,ROM)、UCLA椎间隙退变分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以及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结果: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所有病例均未见椎间盘突出复发。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后3个月(12.3±2.3mm)较术前(11.8±1.8mm)增加,末次随访时(10.1±1.7mm)较术前降低(P0.05);上位相邻节段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手术节段椎间ROM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5.3°±1.8°及3.6°±1.9°,与术前(8.1°±2.8°)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5);上位相邻节段ROM在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10.3°±3.8°和11.4°±3.7°,均较术前(8.5°±3.0°)显著性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UCLA分级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2例(19.7%)上位相邻节段发生影像学退变,1例发生症状学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手术节段和上位邻近节段术前与末次随访椎间盘Pfirmman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例出现螺钉断裂,未发生螺钉松动等其他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切除后应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中长期疗效,能维持手术节段稳定,保留手术节段部分椎间活动度。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髓核摘除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niation,LDH)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8月于我院骨科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62例青壮年单节段LDH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采用髓核摘除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固定术治疗(Dynesys组),31例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病程、合并基础病、吸烟史、手术节段等基线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收集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节段和近端邻近节段的椎间盘高度(disc height,DH)、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椎间盘改良Pfirrmann分级。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P<0.05)。Dynesys组3例、对照组1例术中发现硬膜撕裂,予以仔细缝合修补,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Dynesys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住院期间因发热使用抗生素治疗,均排除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1个月因切口渗液、愈合不良再入院行清创术。Dynesys组随访72~109个月(91.8±11.1个月);对照组随访72~116个月(93.7±12.7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节段DH均较术前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比Dynesys组更显著(P<0.05);两组近端邻近节段DH较术前均无显著性变化。Dynesys组手术节段ROM在末次随访时得到部分保留(2.7°±2.1°),但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5);近端邻近节段ROM均较术前显著性增加(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末次随访时两组手术节段和近端邻近节段的椎间盘改良Pfirrmann分级均较术前进展(P<0.05),对照组手术节段退变进展较Dynesys组更明显(P<0.05)。随访期间Dynesys组所有患者手术节段椎间盘突出均无复发,均未发现内固定断裂及松动并发症,无再手术病例,5例手术节段术前合并不稳患者均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固定,术后未再发节段不稳定;对照组3例患者因椎间盘突出复发且保守治疗无效行椎间融合术,1例患者因术后再发腰痛伴手术节段不稳,行椎间融合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髓核摘除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可减少复发并保留手术节段一定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隙入路Dynesys置入、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我院采用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隙入路Dynesys置入、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选取相同时间段内行常规显露Dynesys置入、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做对比。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评估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及下肢放射痛VAS评分、ODI评分;测量围手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结果;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活动度、邻近节段活动度;测量术后1年时多裂肌残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术后随访时间30~54个月。小切口组平均随访时间35.5±7.3个月,常规显露组平均随访时间34.8±5.1个月。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OD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优于常规显露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腿痛VAS、ODI均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小切口组术后3d腰痛VAS评分优于常规显露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3d和5d的CRP水平低于常规显露组(P<0.05)。手术节段在末次随访时仍存在4.1°±1.5°的活动度,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发现断钉及螺钉松动病例,小切口组减压侧多裂肌残留率高于常规显露组(P<0.05)。手术椎间隙高度在术后3个月时有所增高,但在末次随访是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小切口组2例切口延迟愈合,常规显露组1例切口延迟愈合。结论: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隙入路Dynesys置入、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常规显露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较常规显露小,对肌肉组织损伤小,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疾病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自2009-01—2013—01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后路椎板减压治疗3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管狭窄症12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4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个月和1年继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椎间隙后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时间的延长,高度略有下降,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保持了一定的活动度,但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椎板减压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效果较明显。该手术方案维持了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在稳固脊柱的前提下保留一定活动度,能够预防邻近节段退变及腰椎不稳,但远期的疗效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背景: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是非融合技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短期临床疗效满意,但长期疗效鲜有报道。目的:探讨Dynesys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Dynesys非融合技术治疗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术后4年及末次随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椎间隙高度、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结果:最终64例纳入分析,随访时间8.2~9.3年,平均(8.8±0.3)年。术后4年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手术节段椎间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位邻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有所降低,活动度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手术节段以及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irrmann分级显示,术后4年时手术节段总改善率为41.1%,无明显改变率为54.8%,退变加重率为4.1%;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重率为12.6%。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总改善率为22.9%,无明显改变率为69.9%,退变加重率为6.9%;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重率为17.2%。随访期间1例发生椎间盘突出复发,其余未见螺钉松动、断裂、失效等相关并发症。结论:Dynesys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长期随访中可以有效缓解腰痛及腿痛,并在保证脊柱稳定性的前提下,保留手术节段一定的椎间活动度,可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的进程,从而获得满意的长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隐性失血量的比较。[方法]前瞻性对照实验。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月病例共计64例,其中PLIF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1岁,平均47岁。Dynesys system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2岁,平均49岁。以上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根据患者术前、术后红细胞比积(Hct)变化计算患者总出血量,从而得出隐性失血量。[结果]通过PLIF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平均总失血量为(701.12±259.651)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46.89±166.266)ml。而通过Dynesys system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平均总失血量为(669.51±264.375)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250.47±166.819)ml。PLIF治疗组平均隐性失血量高于Dynesys system治疗组。[结论]Dynesys system治疗组在隐性失血量方面少于PLIF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单枚融合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26例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腰椎后路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单枚cage的融合手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或CT片,观察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采用JOA腰腿痛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均无伤口感染、神经损伤.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27个月.临床融合率96.2%(25/26).JOA评分:术前为12.43分±2.16分,末次随访时为24.53分±2.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改善率为81.6%.疗效评定:优19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92.3%(24/26).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单枚cage融合术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可靠、融合率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髓核摘除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或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0-01—2012-09诊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患者随机分为髓核摘除单侧Cosmic固定组18例(非融合组)和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组18例(融合组)。结果 2组获得平均随访21个月(12-26个月)。2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术后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手术节段及腰椎ROM较术前明显减小,邻近节段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能保留固定节段及腰椎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后路开窗髓核摘除联合单侧弹性棒内固定术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85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非融合组(采用后路开窗髓核摘除联合单侧弹性棒内固定,37例)和融合组(采用PLIF,48例)。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非融合组均少于融合组(P 0. 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复发病例,伤口愈合不良融合组3例,非融合组1例,该4例经加强换药后均痊愈;融合组断棒1例,翻修后症状缓解;融合组邻近节段退变6例,其中2例出现症状,翻修后缓解。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 83%,非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 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VAS、JOA评分非融合组优于融合组(P 0. 05); MacNab优良率:非融合组为83. 78%,优于融合组的72. 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后路开窗髓核摘除联合单侧弹性棒内固定术较PLIF早期临床疗效更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侧及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临床疗效,探讨单侧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3月~2009年6月在我科行髓核摘除椎体间融合固定术治疗的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4例,其中行单侧内固定22例,平均随访20.3个月;双侧内固定32例,平均随访19.5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无统计学差异,术前VAS评分及ODI评分单侧组分别为7.23分和42.36分,双侧组分别为6.96分和41.88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单侧组分别为2.77分和16.82分,双侧组分别为2.91分和18.75分,与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比双侧组平均减少22min,出血量平均减少57ml,住院费用平均减少6007元,两组住院天数无差异。结论: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达到双侧内固定同样的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摘除加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椎间盘摘除加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18±6.5)个月。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功能改善,术后ODI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融合节段均骨性愈合。随访期间内cage位置正常,内固定物无断裂及滑脱。结论腰椎间盘摘除加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及脊柱融合率,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髓核摘除联合Isobar非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8年5月,对65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髓核摘除联合Isobar非融合内固定(A组,34例)和单独髓核摘除(B组,31例)治疗。A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3~51岁,平均38.8岁。责任节段:L2、3 1例,L3、4 4例,L4、5 20例,L5、S1 9例。分型:突出型11例,脱出型16例,游离型7例。病程1~66个月,平均7.2个月。B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1~49岁,平均39.2岁。责任节段:L3、4 2例,L4、5 24例,L5、S1 5例。分型:突出型13例,脱出型15例,游离型3例。病程3周~72个月,平均6.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比较评价,并动态观察术后责任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9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A、B组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明显改善,B组1例发生术后脑脊液漏,经处理后治愈。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A、B组术后3周、3、6个月和1、2年腰、腿痛VAS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2年,A、B组间腰痛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腰痛VAS及手术前后各时间点腿痛VAS A、B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A组责任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B组较术前下降,术后3周及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及2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术后各时间点责任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核摘除联合Isobar非融合内固定治疗节段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满意,患者术后腰痛缓解程度较单独髓核摘除术更明显,可能与其能维持术后责任椎间隙高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显微镜辅助下经通道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显微镜辅助下经通道固定融合术治疗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采用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评估手术疗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的优良率,术后定期复查并统计椎间融合率。结果手术时间130~180(160. 0±15. 2) min,术中出血量100~150(120. 0±36. 3) ml,术后引流量45~75(55. 0±15. 3)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2(15. 4±5. 9)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术后3、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优良率为24/26。术后复查椎间植骨融合良好,融合率10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显微镜辅助下经通道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率和优良率均满意。  相似文献   

14.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部分患者MRI影像中常会见到相应节段终板出现Modic改变,这种改变常被临床医师所忽略。研究表明,腰椎Modic改变与退变及下腰痛关系密切,并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对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式尚存争议。我科自2008-03-2013-02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及传统单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该病56例,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融合内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中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腰椎间盘摘除,加单侧融合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结果 该术式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95%.结论 采用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腰椎间摘除,加单侧融合固定可有效地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腰椎的后柱结构从而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减少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6.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ILF技术对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随访6-24(15.67±4.98)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5.83±1.4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9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2,P〈0.01);VAS评分术前平均(9.17±0.72)分,术后平均(0.42±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1,P〈0.01)。结论应用TILF方法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手术已成为其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目前常用术式有不同方式的开放手术,各种介入和微创外科治疗。开放术式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术式,我科2006-07~2008-10采用腰椎板扩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后路钉  相似文献   

18.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8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8例行单侧扩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6例行双侧开窗减压,6例行后路半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8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28例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16例行椎间自体髂骨植骨,12例行cage椎间植骨术。单侧椎间植骨融合14例,双侧椎间植骨融合14例。应用JOA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例硬脊膜撕裂,1例出现单侧神经根麻痹。JOA评分由术前(11.85±2.41)分提高到术后(25.34±3.23)分,优良率为83.78%。其中单侧开窗组评分由术前(11.60±2.30)分术后改善到(24.85±3.30)分,优良率83.06%;双侧开窗组由术前(11.50±2.40)分术后改善到(25.50±3.20)分,优良率81.12%;半椎板切除组由术前(11.71±2.34)分术后改善到(25.83±3.41)分,优良率86.36%;全椎板切除组由术前(11.92±2.53)分术后改善到(24.49±3.19)分,优良率80.00%。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66个月,随访期内26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  相似文献   

19.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4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行X线检查,部分行脊髓造影、CT、MRI及肌电图辅助检查,患者均有较大的严重腰痛症状并均行手术治疗。行植骨融合术2例,切除患侧椎板外半和椎间相应关节突;行对侧椎板关节突间植骨融合2例,行后路半椎板和一侧小关节切除USS植入,椎间融合2例,余采用常规手术内固定。结果全部获随访,时间1~3年。术中硬脑膜破裂脑脊液漏3例,马尾神经损伤2例。疗效评价参照Nakanoetal腰腿病疗效评定标准以及Stauffer标准评价疗效:优35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5.2%。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手术入路应根据上腰椎的解剖特点及影像学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Dynesys内固定系统作为非融合器械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6—2011-09行腰椎管开窗减压+椎旁肌入路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26例,所有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无明显骨质疏松。术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并通过动态侧位X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椎间活动度及椎间隙高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6~66个月,平均45.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无切口感染;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加重,无内置物松动、移位、断裂。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ODI指数、椎间活动度、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融合节段均保留了一定的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6°,平均4.1°。非融合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由术前(6.32±0.43)mm恢复为末次随访时(8.55±0.28)mm,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Dynesys内固定系统联合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长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