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对照组(NC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T2DN组患者血清内脂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内脂素和MDA明显高于NC组(均P<0.01),T2DN组血清内脂素和MDA明显高于T2DM组(均P<0.01)。T2DN组血清SOD和CAT明显低于T2DM组(P<0.01),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与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HOMA-IR、甘油三酯(TG)和MDA呈明显正相关(r=0.418,r=0.475,r=0.359,r=0.427,r=0.518,r=0.522,均P<0.01),与SOD和CAT呈明显负相关(r=-0.583,r=-0.469,均P<0.01)。结论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同时存在氧化应激,内脂素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参与T2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改变。方法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不合并酮症酸中毒)。对比两组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并分析与空腹血糖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21.3±4.6)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与MDA(r=0.794,P<0.05)及TNF-α(r=0.720,P<0.05)水平呈正相关,而与GSH-Px(r=-0.777,P<0.05)及SOD(r=-0.718,P<0.05)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存在严重的系统性氧化应激及炎症,且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CAD)患者外周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抗体的改变及与促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CAD患者46例为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脂水平、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OX-LDL及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OX-LDL水平与OX-LDL抗体呈现显著正相关(r=0.630,P0.001),同时OX-LDL水平与TNF-α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r=0.747,P0.001)。结论 OX-LDL及其抗体在CAD患者外周的中表达升高,且与促炎因子TNF-α正相关,OX-LDL可用于CAD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护骨素(OPG)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比较两组骨密度以及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等血液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O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RANK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前臂、大转子、股骨颈及L1~L4四个部位骨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骨密度与OPG呈显著正相关(r=0.929,P0.01),而与TNF-α(r=-0.936,P0.01)及RANKL(r=-0.951,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低表达OPG而高表达促炎因子,这与其骨密度值降低密切相关,OPG有望成为改善此类患者骨质代谢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佳木斯市骨科医院内科治疗的老年2型DM患者127例,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2组:高血压组(n=69)和非高血压组(n=58)。另选取我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网膜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合并高血压组老年DM患者血清网膜素与MDA、SOD、GSH-px的关系。结果治疗前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与非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的网膜素、SOD和GSH-Px均进一步显著降低,而MDA水平进一步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网膜素、SOD、GSH-px均显著升高,而血清MDA和MAP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高血压老年DM患者的血清网膜素水平与血清MDA(r=-0.587)和MAP(r=-0.54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SOD(r=0.683)和GSH-px(r=0.59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由血清网膜素水平降低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能是老年DM患者合并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血浆内脂素在不同体质指数冠心病患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MI)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浆内脂素水平,并探讨不同BMI冠心病组内脂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5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49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根据BMI分为非肥胖组(BMI<25 kg/m2)和肥胖组(BMI≥25 kg/m2).抽血测定内脂素等,并记录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等.比较不同BMI冠心病组内脂素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①冠心病组内脂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非肥胖冠心病组的内脂素、TG、腰围高于非肥胖对照组(P<0.01),肥胖冠心病组的内脂素水平高于肥胖对照组(P<0.01).③非肥胖冠心病组和肥胖冠心病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内脂素、Gensini积分逐渐增加(P<0.05,P<0.01).④非肥胖冠心病组和肥胖冠心病组的相关分析发现内脂素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1=0.513,P1=0.012;r2=0.607,P2<0.01)、Gensini积分(r1=0.576,P1=0.004;r2=0.716,P2<0.01)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组的内脂素明显高于对照组,肥胖冠心病组内脂素升高的更明显,不同BMI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内脂素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不良事情发生的影响。方法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212例依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观察组109例(<110 g/L)及对照组103例(≥110 g/L)。对比两组24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血液学指标。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460,P<0.001)。观察组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与ALB呈正相关(r=0.861,P<0.01),而与IL-6(r=-0.945,P<0.01)及CRP(r=-0.922,P<0.01)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低水平血红蛋白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密切相关,血红蛋白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患者营养状况及系统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老年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接受诊疗的肺炎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HE及炎症、免疫指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H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CHE与CRP(r=-0.821,P<0.01)、PCT(r=-0.824,P<0.01)呈负相关,而与CD4/CD8呈正相关(r=0.819,P<0.01)。结论老年肺炎患者血清CHE水平显著降低,且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及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115例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与6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检测两组的血清Hcy、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比较,分析血清Hcy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比较,病例组血清Hcy、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病例组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血清Hcy水平与TNF-α、IL-6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OD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通过介导机体的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检测血Hcy水平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因腰椎骨折行减压内固定术患者15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椎间盘组织内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椎间盘组织环氧合酶(COX)-2及前列腺素(PG)E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间盘组织内白细胞介素(IL)-6及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0±1.6)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椎间盘组织内COX-2(r=0.880,P0.01)、PGE2(r=0.689,P0.01)、IL-6(r=0.952,P0.01)及IL-1β(r=0.877,P0.01)水平与术前VAS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内促炎因子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钴胺辅助治疗对老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氧化应激、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表法将老年高Hcy血症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叶酸、维生素B6和甲钴胺。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浆Hcy、氧化应激、VCAM-1和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P0.05)。两组治疗后Hcy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t=31.710,对照组:t=22.17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8.937,P0.05)。两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增加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t=14.340、14.619,对照组:t=8.159、5.535,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8.588、9.022,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CAM-1和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t=46.374、21.147,对照组:t=18.279、12.77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CAM-1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3.038、15.167,均P0.05)。结论甲钴胺辅助治疗老年高Hcy血症,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降低VCAM-1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并分析其辅助诊断价值。方法老年NSCLC患者57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5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urvivin及癌胚抗原(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VEGF(r=0.925,P<0.01)及Survivin(r=0.894,P<0.01)水平与CEA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316.10 pg/ml为截点值,VEGF诊断NSCLC的敏感性为87.72%,特异性为84.44%,曲线下面积为0.85,优于Survivin及CEA。结论老年NSCLC患者外周血VEGF及Survivin水平显著升高,与CEA正相关,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Lp-PLA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分析各项指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外周血IL-10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TNF-α、Lp-PLA2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指Lp-PLA2与TNF-α(r=0.908,P<0.05)及CRP(r=0.819,P<0.05)均呈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81.50 ng/ml为截点值,Lp-PLA2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性为84.78%,特异性为84.00%,曲线下面积为0.82,优于TNF-α及CRP。结论 Lp-PLA2水平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早期即可升高,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脏脂肪素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外周血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炎症因子及相关黏附分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比较UA患者44例(观察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42例(对照组)两组血脂指标、内脏脂肪素、炎症性因子、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对内脏脂肪素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sVCAM-1、sICAM-1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均P>0.05);观察组内脏脂肪素、VCAM-1、sICAM-1、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UA患者内脏脂肪素水平与TNF-α(r=0.693,P<0.01)、sVCAM-1(r=0.722,P<0.01)及sICAM-1(r=0.708,P<0.01)呈正相关。结论 UA患者体内内脏脂肪素水平比SA患者高,并且与TNF-α、VCAM-1、sICAM-1呈正相关,说明内脏脂肪素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可作为预测不稳定斑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58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患者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与3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冠心病患者术前外周血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外周血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APN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②术后发生再狭窄患者与未发生再狭窄患者相比,术前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611,P<0.01),与APN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529,P<0.01)。外周血hs-CRP水平与APN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499,P<0.01)。结论外周血TNF-α、hs-CRP及APN水平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炎症反应及评估病情的敏感指标,其可能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清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的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1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PAPP-A、高敏CRP(hsCRP)和TNF-α水平。同时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RT-PCR检测PAPP-A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SAP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但低于AMI组。SAP组血清PAPP-A水平和单核细胞PAPP-A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UAP组和AMI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均P<0.01)。ACS组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16,r=0.712,P<0.01),同时外周血单核细胞PAPP-A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及TNF-αmRNA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706,r=0.733,P<0.01)。结论:PAPP-A可能是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合成并分泌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和血循环中,并与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室壁中层缩短率(MFS)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4例列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6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学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MFS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观察组MFS与血液学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HbA1c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外周血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FS显著低于对照组(t=2.453,P=0.016),而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t=2.857,P=0.005),两组LVIDd及LVI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FS与CRP(r=-0.648,P0.01)、LVMI(r=-0.711,P0.01)及HbA1c(r=-0.656,P0.01)均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FS有下降趋势,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且与血糖控制及慢性炎症状态相关,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的实用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9例,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77例,及3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内脂素、TNF—α、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老年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组进行血气分析、APACHEⅡ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重症肺炎组内脂素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及对照组(P均〈0.01),非重症肺炎组内脂素亦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重症肺炎组中内脂素水平与TNF—α、CRP、IL-6、IL-8呈正相关俨〈0.05),与PaO2、氧合指数呈负相关俨〈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内脂素升高,提示内脂素可能是一种促炎脂肪细胞因子,对于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老年患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MHD老年患者49例随机分成2组,黄芪组25例,给予3次/w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10 ml(相当于黄芪20 g),常规组24例,未予黄芪治疗,观察时间为12 w,另设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8例.检测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微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透析患者血浆的MDA、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SOD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黄芪组治疗前后MDA、CRP、IL-6、SO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改善MHD老年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 选取初诊T2DM患者52例及46例相匹配健康体检者;将T2DM组分为超重组(28例)、正常体重组(24例).检测受试者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浆内脂素、hs-CRP、血脂、血糖、葡萄糖耐量(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计算HOMA-IR.比较各组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并对内脂素与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患者空腹血浆内脂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血浆内脂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糖尿病(DM)患者血浆内脂素浓度与空腹血糖(FPG)(r=0.348,P<0.01)、餐后2 h血糖(r=0.394,P<0.01)、hs-CRP(r=0.372,P<0.01)、HOMA-IR(r=0.270,P<0.01)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显著升高,与HOMA-IR、hs-CRP呈正相关.它可能是联系肥胖和DM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