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采用神经内镜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患者25例,对术后治疗的效进行评估。结果23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为92%,无效2例。结论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治疗脑积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例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患者,取侧脑室额角人路,神经内镜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底部,于第三脑室底与脚间池之间造一瘘孔。结果10例近期疗效满意,1例并发硬膜下血肿,行血肿引流后脑室又扩大而改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6月-2006年6月,我院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对36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于脑室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结果 31例症状改善,5例因症状无明显好转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均无出血、感染、脑脊液漏及神经功能缺损等并发症。结论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可有效改善梗阻性脑积水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4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联合分流组和传统分流组,每组21例。内镜联合分流组采用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VPS治疗,传统分流组单纯应用VP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成功穿刺至预设位置、术后并发症(发热、颅腔积气、硬脑膜下积液、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低颅压、癫痫)、术后分流管堵管、术后近期(术后≤3个月)疗效及远期(术后>3个月)疗效。结果 内镜联合分流组成功穿刺至预设位置患者比例[95.2%(20/21)比71.4%(15/21);χ2=4.286,P=0.038]、术后远期总临床有效率[85.7%(18/21)比57.1%(12/21);χ2=4.200,P=0.040]均高于传统分流组,术后分流管堵管发生率低于传统分流组[4.8%(1/21)比28.6%(6/21);χ...  相似文献   

6.
李伟  李牧 《山东医药》2007,47(6):84-84
2000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神经内窥镜第三脑室造瘘术(EVT)治疗脑积水8例,疗效好,创伤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17~53岁。松果体区肿瘤2例,后颅窝中脑及小脑占位3例,外伤性脑积水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1例,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1例。临床表现为头痛者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C-MRI)技术在诊断脑积水(梗阻性、交通性脑积水)病变的应用价值和对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疗效的评估。方法采用Phillips 3.0 T PC-MRI设备,测量15例正常志愿者(正常对照组)、9例梗阻性脑积水(梗阻性积水组)、11例交通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组)、6例内镜下ETV患者(ETV术后组)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CSF)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搏出量),分别对4组的各项指标采用SNK-q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1)正常对照组、交通性脑积水组和ETV术后组的中脑导水管水平CSF运动呈双向、正弦曲线曲线,交通性性脑积水组的峰值流速较高且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舒张期。(2)正常对照组、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及ETV术后4组间峰值流速及搏出量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MRI可用作特定位置流速及流量的定量分析,用来鉴别诊断脑积水的类型,对ETV术后疗效有明确的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在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病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行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也未发生明显与内镜治疗相关的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经规范抗感染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颅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随访4个月~2 a,未见复发。复查头颅MR I,4例脑室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1例变化不明显。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迟发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伴有脑积水的老年患者140例按照入院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采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平时用时、住院时间、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造瘘组:手术平均用时(45.82±7.44)min,住院时间(13.53±3.55)d,症状缓解率为94.29%,复发率仅为8.57%,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分流组:手术平均用时(82.94±11.46)min,住院时间(18.51±2.01)d,症状缓解率为84.29%,复发率为20.00%,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出现1例因术后严重感染死亡患者。造瘘组和分流组在上述五项观察指标上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比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且造瘘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4个维度均显著高于分流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经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迟发性脑积水的疗效优于脑室-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吞咽困难,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可以为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长期的营养支持,与静脉营养以及传统的鼻胃管治疗相比有很多的优势,因此传统的观念认为PEG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近年来的关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研究有相反的结果.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合适的时机,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及生存时间才能使患者从中获益.本文全面地分析了近年来的研究并对比了早期的研究,阐述了PEG在中风患者中的应用应该个体化综合分析的理念,为临床上PEG应用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长期昏迷鼻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长期昏迷患者行PEG并密切随访,对患者造瘘前后的上消化道出血率、误吸率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造瘘后上消化道出血率、误吸率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造瘘前(P0.05)。结论对于长期昏迷的患者,PEG能够减少因为长期置鼻胃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治疗高位肠外瘘患者的方法、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治疗我院24例高位肠外瘘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导管留置时间及肠瘘治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平均置管时间为(16.5±3.8)min,无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3/24):2例营养管堵塞,1例造瘘管周围感染,平均导管留置时间(83.7±46.2)d。18例患者肠瘘愈合,治愈率为75%(18/24),5例肠瘘未愈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因原发病死亡。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住院时间短,空肠营养管越过肠瘘给予肠内营养等优点,可用于高位肠外瘘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在75岁及以上的患者设为老年组(n=49),75岁以下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6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基础疾病伴随情况、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老年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82.6±5.1)岁比 (64.6±4.5)岁,t=19.98, P<0.001]、白蛋白水平[(29.1±5.9)g/L 比 (34.6±8.8)g/L,t=-3.94,P<0.001]、ASA分级(χ²=8.37,P=0.01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伴随更多的基础疾病,尤其在高血压[57.1%(28/49)比34.9%(22/63),χ²=5.51,P=0.019]、冠心病[(55.1%(27/49)比27.0%(17/63),χ²=9.14,P=0.00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方面[24.5%(12/49) 比6.3%(4/63),χ²=7.41,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老年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31.4±8.1)min 比 (30.4±8.0)min,t=-0.61,P=0.543]、住院时间[(6.1±1.7)d 比(5.7±1.4) d,t=1.35, P=0.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7/49)和12.7%(8/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6,P=0.807)。在院期间,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75岁及以上的老年AOSC患者,急诊ERBD可迅速缓解病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高龄不是急诊ERBD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4.
2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鼻胆引流术(ENBD),其中胆总管结石8例,胆总管末端及乳头部狭窄4例,胆管、壶腹和胰头部癌11例,4例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结果.21例内镜下插管成功,成功率力91.3%.21中除2例术后鼻胆引流管堵塞外,其余病例均获得较好的疗效,有效率为82.6%.血清总胆红素、ALP刊r-GT治疗后明显下降.结论:ENBD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胆道引流手段,临床上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对鼻咽癌病人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4例行PEG术的鼻咽癌病人。手术适应症,手术步骤,术前准备,并发症和有效性均有记录。结果24例病人成功接受PEG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病人的状况得到改善,其中4例患者已拔管。结论PEG术可避免鼻咽癌病人营养状况的恶化,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微创、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在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间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46例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进行PEG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EG,平均耗时15分钟,造瘘管最长留置时间为2年,1例出现堵管,3例出现造瘘口周围皮肤感染,1例发生造瘘口周围皮肤肉芽增生,2例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对于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来说是一种高效、安全、方便,更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应用进展湛先保,李兆申综述许国铭审校自1979年Ponsky等创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以来,其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PEG技术改进、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方...  相似文献   

18.
目前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老年人脑积水的主要方法,传统的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剖腹来置入分流管腹腔端,目前还有应用腹腔镜辅助置入分流管腹腔端,但这些方法不能避免术后感染及创伤大等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缺点.我们采用自制腹腔穿刺针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脑积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危重症患者临床应用的方法、效果及营养供给。[方法]对32例危重症患者进行PEG,并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营养状态、血浆白蛋白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32例手术均成功,进行PEG的危重症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均不同程度改善,且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1.7%。同时,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PEG为危重症患者解决了肠内营养供给问题,方法简便,安全易行,患者易于接受,且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由于它具有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安全快捷等优点,近年来,国内也日益推广应用,已部分地替代了手术胃造瘘术,我院自1998年以来先后为27例脑外伤或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998年2月至2001年1月住院患者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8~79岁,平均51岁,所有病例均为心脑疾病造成昏迷或神志不清者,在行PEG之前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