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留守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在疏离感和心理韧性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对贵州省的1095名留守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疏离感与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心理韧性的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r=-0.27~-0.46,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心理韧性的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r=0.29~0.43,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北京居民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北京23所高校的14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在父亲拒绝与父亲过度保护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662,P0.01;t=2.173,P0.05),而女生在父母情感温暖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291,P0.005;t=-2.657,P0.01)。母亲在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上显著高于父亲(t=-11.425,-12.732;P0.001);②担任过学生干部和加入社团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及各个维度水平均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t=4.909、2.696、5.843、5.110、5.463,P0.05;t=2.670、3.018、3.540、3.094,P0.05),加入社团的大学生韧性维度不显著;③心理健康和心理资本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r=0.370~0.436,P0.001),与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56~-0.293,P0.001);④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的各个维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部分通过积极心理资本起作用的,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内地条件相对较好的省市开办西藏班、西藏学校,招收西藏学生到内地学习,实施教育援藏,为建设和发展西藏培养各种人才.由于受西藏特殊的地域、气候、民族文化、宗教传统的影响,来到内地求学的西藏学生成为一个相对特殊的教育群体[1].本校主要招收检验专业西藏学生,正常人体学课程是学生进入内地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不断使用解剖标本作为学习对象,由于西藏学生与内地学生之间文化的差异,只有在了解西藏学生对于解剖标本的相关态度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本研究主要是了解西藏学生对解剖标本和尸体的相关态度,并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韧性、负性生活事件感受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探究其内部作用机制,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962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1中介效应检验得到回归方程"Y=0.656M-0.125X"(t=-7.494,P0.001),负性生活事件感受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症状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5%;2心理健康量表的强迫因子、学习压力感因子以及情绪波动性因子得分分别为(2.100±0.648)、(2.089±0.854)和(1.980±0.727),处于"轻度"症状;3生活事件量表的学习压力因子均分、人际压力因子均分分别为(1.713±1.070)和(1.612±1.041),接近于"轻度"感受;4心理韧性量表的各因子均分均在3分以上,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结论:1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影响中学生对负性生活事件的感受,来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心理韧性越强的中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就越小,心理就越健康;2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强迫性观念与行为、学习压力感及情绪波动性方面存在轻度症状;3中学生的消极感受主要来自于学习和人际方面的负性事件;4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初中生感知的父母冲突,心理韧性与安全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感知的父母冲突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安全感量表对湖北省440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心理韧性(98.31±17.67)分,安全感(57.79±13.64)分,冲突频率(16.15±5.73)分,冲突强度(17.55±6.78)分,冲突不解决(10.20±6.28)分;(2)心理韧性,安全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女生感知到的冲突频率、冲突强度、冲突不解决显著高于男生(t=-2.856,-2.249,-2.087;P均0.05);(3)感知的父母冲突(冲突频率、冲突强度、冲突不解决),心理韧性(两维度及总分),安全感(两维度及总分)这三者之间均显著相关(r=-0.246~0.783,P0.05),其中感知的父母冲突与心理韧性,安全感显著负相关(r=-0.505~-0.246,P0.05);心理韧性与安全感显著正相关(r=0.606,P0.01);(4)心理韧性在初中生感知的父母冲突对其安全感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初中生感知的父母冲突通过影响心理韧性间接影响安全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自尊与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精神分裂症残疾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心理韧性量表、自尊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50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查。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自尊、心理韧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精神分裂症残疾呈显著负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水平对精神分裂症残疾的直接效应显著,自尊及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精神分裂症残疾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且自尊-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社会支持既可直接预测精神分裂症残疾,又可分别通过自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精神分裂症残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希望水平在晚期肺癌患者抑郁与心理韧性水平的中介效应,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心理韧性相关干预,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肺癌诊治中心接受规律治疗的20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Herth希望量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行设计的患者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资料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晚期肺癌患者抑郁水平与患者心理韧性呈负相关(r=-0.50,P<0.01),患者希望水平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r=0.62,P<0.01),患者抑郁水平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r=-0.44,P<0.01);晚期肺癌患者希望水平在抑郁状态与心理韧性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16.51(95%CI=-0.20~-0.03),中介效应占比为19.83%。结论接受规律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抑郁程度较高,希望在抑郁状态和心理韧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可通过干预提升晚期肺癌患者的信心和希望,改善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揭示自尊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RTSCA)、罗森博格自尊量表(SES)和一般健康问卷-12(GHQ-12)对103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心理弹性量表RTSCA分数与自尊量表分数SES呈正相关(r=0.723,P0.01),与心理健康量表GHQ-12分数呈负相关(r=-0.538,P0.01),自尊量表SES分数与心理健康量表GHQ-12分数呈负相关(r=-0.492,P0.01);②自尊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201,Bootstrap输出的95%的置信区间为(-0.299,-0.109),占总效应的30.5%。自尊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医务人员心理弹性、自尊及心理健康水平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可以直接或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滇黔桂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疏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滇黔桂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滇黔桂26所中学1945名少数民族中学生,采用修订的青少年疏离感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查.结果: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轻度、中度问题检出率为57.4%和9.4%,存在学段和省区间的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弹性、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揭示心理弹性在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分数与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分数负相关(r=-0.691,P0.01),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数呈负相关(r=-0.388,P0.01),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分数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数呈正相关(r=0.450,P0.01);(2)心理弹性在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为20.5%,Bootstrap输出的95%的置信区间为(-0.333,-0.170)。结论:大学生压力与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水平均负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心理弹性在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压力可以直接或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积极情绪、个人资源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陕西师范大学877名大学生,运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检核表(PA-NAS)、自编积极体验问卷,及个人资源问卷,如自编心理弹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人际信任问卷(ITS)、社会支持知觉量表(PS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积极心境、积极体验、心理弹性、积极应对方式、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知觉得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r=-0.52~-0.11,P<0.05或0.01)。回归分析表明,积极体验、心理弹性、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知觉得分与SCL-90总分相关(β=-0.32、-0.38、-0.19、-0.21;均P<0.01)。路径分析表明,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总症状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路径系数为-0.01),而对个人资源的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79,P<0.01);个人资源对心理健康总症状的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44,P<0.01)。结论:个人资源在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积极情绪能够通过建设个人资源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乐观、心理韧性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生活取向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622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1在本研究中,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为14.6%;2乐观和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乐观和心理韧性都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乐观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结论:心理韧性在青少年乐观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学习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1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学习适应在各学习成绩分组上存在显著差异(F=19.765,P0.001),学习成绩低分组学习适应得分显著低于高分组(F=19.765,P0.001);2社会支持和学习适应呈显著正相关(r=0.251,P0.001),心理韧性和学习适应也呈显著正相关(r=0.469,P0.001);3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学习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a*b/c=56.89%。结论:学习适应是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测学习适应,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学习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冲动性、疏离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依赖评定量表(MPAI),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II),疏离感量表对湖北省某高校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班级集体施测,收回有效问卷2514份,用SPSS17.0及Amo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相比手机依赖低分组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高分组的冲动性、疏离感的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更高(P0.001)。手机依赖与冲动性、疏离感的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显著正相关(r=0.319~0.505,P0.01)。疏离感在冲动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3.2%。结论:疏离感在大学生冲动性和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青少年疏离感的基本情况及人格、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疏离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对541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青少年的环境疏离感最高,社会疏离感次高,人际疏离感最低。②青少年疏离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差异不显著。③青少年疏离感与人格的开放性、责任意识、外倾性、群体相容性和情绪稳定性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④人格的五个维度及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疏离感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⑤社会支持在群体相容性与青少年疏离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责任意识、外倾性与青少年疏离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人格既直接影响青少年疏离感,同时又通过社会支持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孟彩 《校园心理》2016,(5):294-297
探讨大学生自杀倾向与心理韧性、社会支持、自尊之间的关系。应用大学生自杀倾向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对1 91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对自杀倾向的负向预测部分受到心理韧性的中介,自尊调节这一中介作用;2随着自尊水平的降低,心理韧性的减弱可显著预测自杀倾向的上升。当自尊水平较低时,心理韧性的提高可显著降低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社会支持以及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对271名北京初中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情绪症状(β=0.619,P<0.001)、品行问题(β=0.196,P<0.01)及多动(β=0.488,P<0.001)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社会支持与同伴交往问题(β=0.128,P>0.05)之间不发挥中介作用;人际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情绪症状(β=0.573,P<0.001)、品行问题(β=0.247,P<0.01)、多动(β=0.400,P<0.001)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社会支持与同伴交往问题(β=0.212,P<0.01)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情绪症状(β=0.273,P<0.001)、多动(β=0.266,P<0.001)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社会支持与品行问题(β=0.045,P>0.05)、同伴交往问题(β=0.068,P>0.05)中间不发挥中介作用。结论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之间发挥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广州地区5所医学院校67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与国内一般大学生相比,广州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不同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来自单亲家庭、是否处于实习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搜集我院2018年1-5月间就诊的老年慢病患者共计532例。入院当天在医护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完成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中文版CD-RISC心理弹性量表及一般健康量表(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CHQ-20)。结果:婚姻状况在心理健康(F=8.21,P0.01)及心理弹性(F=7.23,P0.01)中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丧偶的老年慢病患者心理健康及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低于已婚、未婚和离婚的慢病患者;性别在心理压力中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8.29,P0.01),女性的心理压力显著高于男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力(β1=-0.41,P0.01)。心理压力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预测力(β=-0.27,P0.01),心理弹性在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本科护生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促进本科护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新的干预视角。方法:对蚌埠医学院698名在校本科护生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CSS)、中文版CD-RISC心理弹性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GHQ-2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本科护生压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男护生压力水平显著高于女护生(t=3.22,P0.01),但其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本科女护生(t=-2.25,P0.05),压力与心理健康呈倒"U"字型变化;不同年级护生压力(F=7.21,P0.01)、忧郁(F=6.20,P0.05)、焦虑(F=12.86,P0.01)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年级的护生体验到的压力相对较小,二年级护生的压力较高;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生的自我肯定(t=-2.865,P0.01)和心理弹性水平(t=3.47,P0.01)有显著差异;②压力、忧郁、焦虑与心理健康之间两两呈正相关(r=0.292~0.762,P0.01),压力、忧郁、焦虑、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自我肯定两两之间呈显著相关(r=-0.244~-0.860,P0.01);③心理弹性是本科护生的压力与自我肯定、忧郁、焦虑之间的中介变量,心理弹性在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本科护生压力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弹性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