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石成分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总管结石取石术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行ERCP胆总管结石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患者176例,观察胆总管结石成分对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影响情况,采用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多个危险因素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系。[结果]164例(93.2%)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36个月,期间共有28例胆总管结石复发,总复发率15.2%,其中胆色素组、胆固醇组、混合结石组复发率分别为13.0%、44.4%、14.8%,胆固醇组复发率最高且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分析:胆道感染(OR=3.267,95%CI:1.07~8.46,P=0.032)、胆总管扩张(OR=3.751,95%CI:2.2~9.87,P=0.035)、结石成分(OR=15.239,95%CI:3.65~34.8,P0.001)是ERCP胆总管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结石成分危险性最高。[结论]胆道感染、胆总管扩张及结石成分是ERCP胆总管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的预测因素,胆固醇组复发率高,应加强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鼻胆管造影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残留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完成ERCP取石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后鼻胆管造影的病例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66例患者完成ERCP取石及鼻胆管造影,27例可疑残留结石,再次ERCP证实其中25例为结石残留(残留组),另341例无残留(无残留组)。ERCP胆管取石后结石残留率为6.8%(25/366),鼻胆管造影对胆总管残留结石的阳性预测值为92.6%(25/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结石、胆总管直径≥1.5cm、机械碎石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14、7.651、9.67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发结石(OR=2.713,95%CI:1.002~7.345,P=0.049)、机械碎石(OR=9.183,95%CI:2.347~35.925,P=0.001)是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鼻胆管造影是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有效手段。多发结石和术中使用机械碎石是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05/2015-05我院收治的10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EST手术,将患者是否发生术后胆道感染分为感染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手术资料、基础疾病及既往史,并对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29例(28.43%)出现术后胆道感染.结石直径超过25 mm(OR=1.971,95%CI:0.975-3.489)、胆管扩张/狭窄(OR=2.971,95%C I:1.165-4.724)、手术期间多次应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 e t r o g r a d e c h o l a n g i o-p a n c r e a t o g r a p h y,ERCP)(OR=2.217,95%CI:1.019-4.876)、碎石术应用(O R=2.5 9 8,9 5%C I:1.147-4.790)、手术时间≥60 m i n(O R=2.087,95%C I:1.994-3.867)、糖尿病(O R=2.176,95%CI:1.763-3.885)、胆道手术(OR=1.723,95%CI:1.357-3.109)、既往ERCP(OR=2.089,95%CI:1.665-3.576)及胆管支架(OR=2.219,95%C I:1.982-3.347)是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胆道感染的保护因素(OR=0.471,95%CI:0.231-0.796).结论E S T后患者胆道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行治疗性ERCP的811例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行乳头切开术(EST)474例,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88例,结石总清除率为95%;244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中183例行鼻胆管引流(ENBD),61例行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RBD);5例恶性胆胰管梗阻患者行胆胰管双支架引流术。行胆道内支架引流可使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胰管支架置入可使上腹部疼痛有一定程度减轻。并发症:乳头切开处出血13例(1.6%),均发生于EST术后;急性胰腺炎43例(5.3%),其中发生于EST术后32例,EPBD术后7例,ENBD术后2例,ERBD术后2例;EST术后发生急性胆囊炎4例(0.5%);全组死亡2例(0.2%)。结论应用十二指肠镜行治疗性ERCP去除胆管结石,控制胆道炎症,解除胆胰管恶性梗阻是一种理想的微创外科方法,熟练的技术与细致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并发症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为PSC并行ERCP的患者共72例,监测并记录术后30 d不良事件的发病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病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全部72例患者中ERCP的成功率为94.4%(68/72),不良事件中胰腺炎和胆道感染的发病率最高(6.94%,4.17%),穿孔的发病率最低(1.38%)。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行胰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率均高于未进行者(OR=13.642,P=0.017;OR=7.381,P=0.000);导丝进入胰腺和进行胰管造影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病率(OR=8.042,P=0.000;OR=2.651,P=0.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丝进入胰管(OR=4.547,95%CI:1.076~12.543)、胆道乳头括约肌切开术(OR=5.023,95%CI:2.643~18.321)与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导丝进入胆管可增加PSC患者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探索中重度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 PEP)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6 731例初始乳头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插管操作以及术后并发症相关参数均为前瞻性收集。主要研究终点为中重度PEP,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重度PEP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6 731例初始乳头的ERCP患者总体PEP发生率为5.3%(n=359),中重度PEP发生率为1.0%(n=68)。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ERCP适应证、插管方式、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误进胰管次数以及有无学员参与插管等因素与中重度PEP发生有关(P均<0.1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32, 95%CI: 1.28~4.21, P=0.006)、非胆总管结石(OR=2.04, 95%CI: 1.16~3.59, P=0.014)、插管时间≥5 min(OR=2.23, 95%CI: 1.20~4.13, P=0.011)、误进胰管次数≥1次(OR=1.88, 95%CI: 1.03~3.44, P=0.040)和无学员参与插管(OR=1.81,95%CI: 1.02~3.22, P=0.043)是中重度PE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中重度PE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非胆总管结石、无学员参与的插管以及困难插管等。ERCP围手术期全程管理应重视对上述因素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胆道疾病临床常见 ,包括炎症、结石、梗阻、狭窄、外伤、寄生虫和肿瘤等 ,内镜是其最主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主要包括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内镜超声检查术 (EUS)、胆道镜和腹腔镜等。一、ERCPERCP即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 ,找到十二指肠乳头 ,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一造影导管 ,并进入乳头开口部、胆管或胰管内 ,注入造影剂 ,作X线胰胆管造影。若造影导管仅插入胆管内 ,注入造影剂仅胆管显影 (ERC) ,是胆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在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乳头括约肌 (EST)切开术和取石、放置引流管等操作已成为胆道疾病重要的治疗方法。(一 )诊断性ERCP1.胆管结石 ERCP是确诊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法 ,可显示结石的部位、数目、大小等 ,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 92 .1%~ 94 .6 % ,肝内胆管显影率为86 .6 % ,诊断符合率为 96 .6 %。有学者主张通过ERCP引导钢丝导入气囊导管至胆总管或左、右肝管 ,气囊充气后再注入造影剂 ,可清晰的显示肝内胆管的结石 ,准确性明显提高。2 .胆管癌 早期胆管癌ERCP诊断符合率(90 .3% )高于B超 (80 .7%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PTBS)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2020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且接受PTBS治疗的24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患者有无高淀粉酶血症或急性胰腺炎,将所有患者分为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组(n=55)、无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组(n=194),并分析其发生率、严重程度及相关危险因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TBS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TBS术后,共55例(22.1%)发生血清淀粉酶异常升高,其中26例(10.4%)诊断为高淀粉酶血症,29例(11.7%)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所有胰腺炎均表现为轻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2.2,95%CI:1.07~4.52,P=0.033)、碘-125粒子条植入(OR=2.8,95%CI:1.21~6.45,P=0.016)、胆道支架跨乳头释放(OR=6.3,95%CI:2.85~14.05,P<0.001)及术中胰管显影(OR=13.9,95%CI:5.64~34.03,P<0.001)是PTBS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是PTBS术后相对常见的并发症。年龄≤60岁、同期碘粒子条植入、胆道支架跨乳头释放及术中胰管显影是PTBS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及乳头切开(EST)取石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应用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3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发病、手术方式、术后康复、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前明确胆总管结石31例中10例先行术中ERCP取石,取石成功后再行LC;余21例和5例术前怀疑胆总管结石、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TCC)证实胆总管结石者先行LC,继而行ERCP取石。LC手术均获成功,ERCP取石成功率为97.22%。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无明显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术后住院平均为4 d。结论 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避免不必要的ERCP及因术后ERCP失败而致患者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后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及其列线图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因胆总管结石接受ERCP的患者临床资料, 纳入术后发生急性胆管炎的患者95例(胆管炎组), 以1∶3比例通过软件随机抽样选择术后未发生急性胆管炎的患者285例(无胆管炎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 建立预测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发生率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单因素比较发现 ERCP术后发生胆管炎患者和未发生胆管炎患者在年龄、合并糖尿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葡萄糖、胆囊壁粗糙、胆管直径、胆管下端狭窄、行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比例、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比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高龄(OR=1.108, 95%CI:1.079~1.138, P<0.001)、合并糖尿病(OR=4.524, 95%CI:1.299~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168例行肝切除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1例(18.5%)患者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无再手术病例,均治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Alb水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手术距急性胆管炎控制的时间间隔(ISAC)、肝切除术范围和胆肠吻合术是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5.407、4.263、11.633、6.023、5.000、5.815,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比值比(OR)=3.028,95%可信区间(95%CI):1.791~5.121,P=0.002]、ISAC4周(OR=1.539,95%CI:1.010~2.345,P=0.046)、胆肠吻合术(OR=2.389,95%CI:1.261~4.527,P=0.028)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合并胆汁肝硬化、ISAC4周、胆肠吻合术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并改善这些因素有利于早期预防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应用乳头气囊扩张(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对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1/2016-01于天津南开医院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经ERCP下EST取石术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limite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EST)联合EPBD,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进行随访,绘制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应用Cox回归模型探究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石最大直径(t=-1.055,P=0.294)、多发结石比例(χ~2=0.644,P=0.422)、胆管最大直径(t=-0.820,P=0.414)以及取石总成功率(94.0%和100.0%,χ~2=1.375,P=0.241)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的1次取石成功率分别为84.0%和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对照组和实验组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02%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7,P=0.036).对取石成功的97例患者进行随访,共发生结石复发11例,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02%和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27,P=0.087),Log-rank显示,实验组的胆结石复发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HR=0.285,95%CI:0.095-0.888,P=0.04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多次内镜操作、胆总管成角≤145o和EST是ERC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EPBD联合L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次成功率和安全性较高,结石远期复发风险较低;多次内镜操作、胆总管成角≤145o是ERC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诊断和治疗性胰胆管造影并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道梗阻性疾病和胆道梗阻部位对诊断和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并发胆道感染的影响,分析胆道感染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587例次诊断和治疗性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恶性梗阻、胆管结石、炎性狭窄和胰胆管未见异常之间胆道感染的发生率;胆道感染又按梗阻部位分为肝门组、肝总管组、胆总管组及胆管未见异常组,比较各组间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发生胆道感染120例次,梗阻原因中恶性胆道梗阻发生率最高(65%),梗阻部位又以肝门部发生率最高(81.8%),其次为肝总管(42.2%)和胆总管(18.2%),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4例胆道感染合并败血症患者血培养阳性,以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9.5%)。结论在ERCP操作中,肝门部梗阻和恶性梗阻是并发胆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确保胆道胆汁引流通畅和感染早期应用强效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后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ERCP、bile duct stone recurrence、risk factor等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等数据库。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较无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OR=1.60,95%CI:1.19~2.14,P0.05)、胆总管扩张增粗较无胆总管扩张增粗患者(OR=3.76,95%CI:2.04~6.94,P0.05)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合并多发结石患者较无合并多发结石患者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95%CI:0.42~1.80,P0.05)。[结论]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扩张增粗为ERCP取石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ERCP取石的患者,随访观察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对比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初次病程、胆道手术史、胆囊结石、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结石大小、胆道狭窄11个相关因素,并对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共成功随访190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3年,结果胆总管结石复发68例,未复发122例.对比分析显示,胆总管结石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患者年龄[(65.5±l5.5)岁比(57.6±15.4)岁,P =0.001],初次病程(P=0.015),胆道手术史(17.6%比2.5%,P=0.000),憩室(29.4%比7.4%,P=0.000),胆总管直径[(15.0 ±5.1)mm比(10.7 ±3.4)mm,P=0.001],胆道狭窄(32.3%比13.9%,P=0.000),结石数量≥2(80.9%比72.9%,P=0.000),结石直径≥10 mm(35.3%比8.2%,P=0.000)为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高龄(OR =3.44,95% CI:1.55 ~7.63,P=0.002),有胆道手术史(OR=5.82,95% CI:1.34 ~ 25.29,P=0.019),合并乳头旁憩室(OR=3.29,95% CI:1.18 ~9.12,P=0.022),胆总管直径≥10 mm(OR=4.30,95% CI:1.72 ~ 10.72,P=0.002),结石数量≥2(OR =4.24,95% CI:1.61 ~ 11.16,P=0.003)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有胆道手术史、合并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 mm、结石数量≥2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发生胆管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196例行ES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1例术后发生胆管炎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其余16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胆管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和对照组在既往胆道手术史[8(25.81%)vs 10(6.06%),χ~2=12.200,P=0.000 5]、胆总管结石的数量(2.8±0.5 vs 2.2±0.6,t=5.234,P=0.000 5)、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8(25.81%)vs 13(7.88%),χ~2=6.994,P=0.000 4]、合并肝内胆管结石[6(19.35%)vs 8(4.85%),χ~2=8.280,P=0.004 0]、手术时间[(35.6±5.8)min vs(27.1±6.2)min,t=7.072,P=0.000 4]、是否碎石[10(32.26%)vs 15(9.09%),χ~2=10.591,P=0.000 1]、术后胆道积气[12(60.00%)vs 16(21.82%),χ~2=17.940,P=0.000 2]和应用抗生素持续时间[(3.6±0.7)d vs(4.5±0.8)d,t=5.854,P=0.000 6]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胆道手术史[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1.962(1.156~3.658),P=0.024]、胆总管结石的数量[OR(95%CI):2.632(1.366~5.013),P=0.021]、合并肝内胆管结石[OR(95%CI):2.976(1.482~5.536),P=0.024]、手术时间[OR(95%CI):4.859(2.513~8.622),P=0.006]、术后胆道积气[OR(95%CI):5.326(2.633~10.524),P=0.005]是EST术后发生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应用抗生素持续时间[OR(95%CI):0.565(0.263~0.895),P=0.009]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对影响EST术后发生胆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对预防EST术后发生胆管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良性胆胰疾病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3年6月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EST的患者随访资料,探讨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发症累积发生率,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57个月,平均随访(30.9±12.1)个月。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累积发生率为9.9%(18/182),包括复发性胆总管结石9例,复发性胆管炎6例,急性胆囊炎2例,胆道狭窄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憩室旁乳头、胆道积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5 mm和胆道积气是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4.82,95%可信区间(95%CI):1.08~21.55,P=0.040;OR=6.19,95%CI:1.23~31.23,P=0.027]。结论良性胆胰疾病EST术后远期并发症较低,胆总管直径≥15mm和胆道积气是发生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经ERCP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收集可能与ERCP术后结石残留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ERCP术后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符合入组标准者331例,男177例、女15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95岁,中位年龄65岁。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ERCP术后结石残留39例,结石残留患者比例为11.8%。单因素分析发现入院时患胆管炎、入院基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泥沙结石、结石数量≥3枚、结石最大径≥1.0 cm、术中行EST为ERCP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结石数量≥3枚(OR=2.959,95%CI:1.277~6.855,P<0.05)、结石最大径≥1.0 cm (OR=3.627,95%CI:1.577~8.341,P<0.05)为ERCP术后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当胆总管结石数量≥3枚或结石最大径≥1.0 cm时,ERCP术后更易出现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腺癌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后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年5月至2014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癌梗阻性黄疸行PTBD治疗患者。共241例纳入研究, 其中男性192例、女性49例, 年龄30~89岁, 中位年龄61岁。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总胆红素水平、胰管扩张程度、胰腺萎缩程度、术中器械通过梗阻段难易程度、胰管是否显影及引流方式等9项因素与PTBD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胰管显影、引流方式与PTBD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管显影(OR=6.33)为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 胰管扩张(OR=0.14)、胰腺萎缩(OR=0.12)、外引流(OR=0.11)为发生胰腺炎的保护因素。结论胰腺癌梗阻性黄疸行PTBD治疗, 术前影像提示胰管扩张、胰腺萎缩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概率相对较低, 而术中胰管显影、选择内外引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VATS手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152例,通过SPSS20.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VATS手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44例VATS手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0.907,95%CI=0.809-1.013)、手术时间长(OR=0.338,95%CI=0.109-1.051)、术中出血量多(OR=1.210,95%CI=1.144-1.278)以及较长的术后住院时间(OR=2.186,95%CI=1.108-4.217)是老年NSCLC患者VATS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长的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术后要密切关注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