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存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MHD的100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死亡组原发病因前3位分别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死亡组患者的初透年龄、白细胞、血钾、血磷、白蛋白、甘油三酯水平与未死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此外,心源性猝死及脑血管意外是主要死亡原因,存活患者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初次透析年龄、炎症状态、贫血、高钙血症、营养不良均可影响透析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MHD患者105例,采用医院自主设计的问卷分别调查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并评价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幸福度、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情况。分析老年M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05例老年MHD患者中,47例(44.76%)存在抑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HD患者抑郁与其疲劳乏力、纳差、自我形象、社会支持、幸福度及生活活动能力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情况、瘙痒情况、失眠情况及头痛情况无关(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老年M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纳差、疲劳乏力、自我形象、幸福度、社会支持及生活活动能力(均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老年MHD患者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存率情况及有关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该院120例ESRD病患接受MHD疗法治疗。依据原发病分为慢性型肾小球肾炎组60例,糖尿病肾病(DN)组42例,高血压肾病组8例,多囊肾组5例,慢性间质型肾炎5例。按年龄分成<50岁组53例,≥50岁组67例。按是否死亡分成死亡组55例和生存组65例。对比各组病患原发病及生存率,不同年龄组病患的生存率,ESRD病患接受MHD疗法的死亡因素,并观察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清蛋白(Alb)与病患死亡率的相关性等。结果 DN组的3年生存率为59.52%(25/42),显著低于慢性型肾小球肾炎组的86.67%(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7,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虽不显著,但3年生存率最低。糖尿病肾病组的5年生存率为35.71%(15/42),均显著低于慢性型肾小球肾炎组的60.00%(36/60)、高血压肾病组的35.71%(15/42)、多囊肾组的60.00%(3/5)、慢性间质型肾炎组的60.00%(3/5)(χ2=5.829,3.009,3.275,3.183,均P<0.05)。年龄<50岁组的3年生存率为96.23%(51/53),5年生存率为84.91%(45/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70%(40/67)及25.37%(17/67)(χ2=21.541,41.997,均P<0.05)。收缩压(95%CI为1.0211.059,OR=1.044,P<0.01)和年龄(95%CI为1.0141.059,OR=1.044,P<0.01)和年龄(95%CI为1.0141.066,OR=1.039,P<0.01),血糖(Glu)(95%CI为1.1171.066,OR=1.039,P<0.01),血糖(Glu)(95%CI为1.1171.737,OR=1.399,P<0.01)及Alb(95%CI为0.7991.737,OR=1.399,P<0.01)及Alb(95%CI为0.7990.885,OR=0.828,P<0.01)均为ESRD病患死亡的独立性危险因素。BMI及Alb与病患死亡率均呈负相关(r=-0.352,-0.397,均P<0.05)。结论 ESRD病患行MHD后生存率伴随年龄增长而下降,DN以及营养不良可能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而心血管病以及脑血管意外可能为死亡原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矿物质与骨代谢指标在MHD患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MHD患者69例和健康体检者67例,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总钙、血磷、血肌酐、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同时行侧位腹平片(空腹)、髋关节正位片、双手及腕关节正位片X线检查以评价腹主动脉、股动脉、桡动脉及双手动脉钙化情况,并了解钙化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MHD组血管钙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重度钙化组年龄、透析时间、血糖、血磷和钙磷乘积均高于轻度钙化组(P0.05);低i PTH(150 ng/L)、高i PTH(300 ng/L)患者i PTH与钙化相关(P0.05),150~300 ng/L i PTH患者i PTH与钙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血糖、钙磷乘积、i PTH水平可能与MHD患者血管钙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7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90例患者的年龄、原发病、死亡原因,存活组与死亡组相关透析指标。结果:死亡患者共71例(男37,女34),平均(54.3±18.5)岁。老年患者2006年以前占45.3%;2006年以后占48.6%。在导致血透患者死亡的原发病中,糖尿病、高血压有上升趋势;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和恶性肿瘤;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透析患者老龄化趋势明显,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中糖尿病、高血压已占主要位置,血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和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目前存活的老年(≥60岁)MHD患者资料共111例。对其人口学资料、血压、实验室指标、透析相关参数、透析充分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其血红蛋白水平,按照高血红蛋白组(Hb≥110g/L)及低血红蛋白组(Hb〈110g/L)进行比较探讨。结果(1)111例老年MHD患者平均年龄为(69.4±6.8)岁,男性占64.0%(71/111),中位透析龄为3年,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占54.1%(60/111)、糖尿病肾病患者占13.5%(15/111)。(2)111例患者透前血压为(142.3±16.2/77.7±8.2)mmHg,达标率为39.6%(44/111);血红蛋白水平为(107.9±17.2)g/L;钙磷乘积为(4.1±1.7)mmol^2/L^2;iPTH水平为266.1±259.2pg/mL,达标率为27.9%(31/111);白蛋白为(34.5±4.9)g/L;spKt/v达标率为72.1%(80/111)。(3)低血红蛋白组与高血红蛋白组比较,其糖尿病。肾病患者比例较高、血肌酐水平较低、透析时血流量较慢,P值〈0.05;其他实验室指标如铁蛋白、钙磷、iPTH、白蛋白及血压水平、年龄、性别比等无统计学差异。(4)尽管高血红蛋白组患者血肌酐水平较高,但其干体重、超滤量、透析充分性等指标与低血红蛋白组无统计学差异,前白蛋白水平略高。结论(1)老年MHD患者以男性为主,原发性。肾小球肾病仍是主要原发病,但应重视糖尿病肾病患者增多带来的挑战。(2)老年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对较为满意,但对CKD并发症的控制有待加强。(3)提高老年MHD患者的营养水平、鼓励蛋白质摄入可能有助于贫血的纠正,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选择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性别、透析龄、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PTH)分组。应用跟骨超声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密度测定,测定PTH水平。结果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37.5%,骨量减少为50%。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0%,明显高于男性17.65%(P0.05)。随着透析龄、PTH值增高,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低骨量,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总结121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病、转归及死亡相关因素,对比观察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透析疗效。结果缺血性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药物性肾损害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前三位病因,老年组的透析充分性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多元回归表明低蛋白血症及C反应蛋白升高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继发性肾脏疾病成为老年人尿毒症的主要病冈,营养小良及炎症是导致老年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率,分析影响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四川省15家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的老年MHD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腹部侧位X线片,骨盆X线片及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心血管钙化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腹主动脉、髂股动脉或心脏瓣膜钙化分为钙化与非钙化组,比较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79例老年MHD患者,男性41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8.61±6.72)岁,透析龄平均(61.95±44.83)个月,糖尿病肾病占老年MHD患者原发病因首位(25.3%);②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率高达81.0%;钙化组(n=64)年龄、脉压差、矫正钙高于无钙化组(n=15)(P0.05), HGB、TC水平低于无钙化组(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钙、HGB和TC是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危险因素(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磷是老年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的心血管钙化发生率高达81.0%;高钙、高磷、低HGB和低TC是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危险因素,改善上述指标,可能会降低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其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治疗。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4例分为老龄组和非老龄组,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进行人体学测量、生化指标、改良主观营养评估及营养不良-炎症评估四方面测定。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际摄入蛋白质及能量低于中国推荐剂量,老龄组上臂围、上臂肌围、尿素氮、肌酐等显著低于非老龄组,而改良主观综合性评估、营养不良-炎症评估及超敏C-反应蛋白较非老龄组明显增高(P<0.05);老龄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比例较老龄患者、非老龄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均明显升高(P<0.05);而透析充分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透析不充分者(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主要与透析不充分、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及微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原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开始透析后1年内死亡(透析后3~12月内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内死亡的34例老年病人(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主要的死亡原因,对每1例死亡病例按1∶2匹配对照的方法选择与其同期开始MHD且生存时间超过12月的68例老年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脑血管疾病(58.82%)、感染(32.35%)为病例组的主要死因;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高磷、透析不充分和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是老年MHD病人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有效长期的透析前专科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老年MHD病人1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年龄、透析前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合并糖尿病、高磷、透析不充分和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与病人1年内死亡有关,透析前专科干预则可降低1年内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91例老年M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定量血管钙化评分(CACS)分为钙化组(n=59)、非钙化组(n=3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透析时间)、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使用药物等差异,将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钙化组、非钙化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合并糖尿病、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合并高血压、透析时间、使用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老年MHD患者继发冠状动脉钙化的单因素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中发现,年龄≥80岁(95%CI=1.241-3.373,OR=2.046,P=0.005)、合并糖尿病(95%CI=1.121-2.435,OR=1.652,P=0.012)、血清磷≥1.78 mmol/L(95%CI=1.085-3.302,OR=1.893,P=0.025),全段甲状...  相似文献   

13.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的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 MHD)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近年来,MHD患者的存活率明显改善,但其生存率仍较低[1],其中心血管疾病(CVD)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10~20倍,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占50%以上[2].大多数ESRD患者在进入MHD治疗前即有明显的心血管系统损伤.贫血、高血压、心血管的钙化以及高磷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均可增加ESRD患者CV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患者长期生存.在慢性肾脏病早期开始干预,并选择适当的透析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本文对此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4.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10年6月在我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有完整基本资料登记、年龄≥60岁老年患者10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至2013年6月30日. 结果 105例患者中位年龄69岁,中位透析龄27个月.截止2013年6月30日死亡33例,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11例(33.3%)、肺部感染7例(21.2%)及脑血管疾病5例(15.2%).死亡组患者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及外周血管钙化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死亡组合并高血压比例、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死亡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体质指数、尿素清除指数及钙化评分等因素后,合并心血管疾病(HR=2.143,95%CI:1.010~4.613,P=0.049)、不合并高血压(HR=0.293,95%CI:0.097~0.889,P=0.03)及低血浆白蛋白(HR=0.838,95%CI:0.748~0.904,P=0.002)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与透析充分性及其它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56例MHD连续12次记录透析前后血压、体重、超滤量(FV),分别计算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均值,第0、1、2、3个月透析前后测定血液生化值、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结果透析充分组(Kt/V≥1.2、URR≥0.65)MHD患者血压明显低于透析不充分组(Kt/V<1.2、URR<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0.22组与Hct<0.22组比较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体重增加率、透析不充分及血清PTH水平与透析前收缩压密切相关(OR=1.98~3.50,P<0.05)。结论充分透析、减少容量负荷是控制MHD患者高血压的关键,透析不充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透析前收缩压升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产生抑郁障碍的机率、相关因素及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抑郁的诊断标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无精神病病史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诊断及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成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透析时间、就业率、医疗付费方式、营养状态和顺应性的差异。同时,对有抑郁障碍的患者予百忧解抗抑郁治疗,观察抗抑郁治疗的疗效。结果18.3%的血透患者有抑郁障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透析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抑郁组中不顺应者、自费率、营养不良发生率、糖尿病肾病(DN)的比率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而就业率却低于非抑郁组;百忧解治疗后患者的睡眠障碍、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及自责和内疚感等三项症状改善较为明显。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产生抑郁障碍的机率较高;血液透析患者抑郁障碍与患者的营养不良、顺应性下降、自费、低就业率及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抗抑郁药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非传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5例老年MHD患者及18例肾功能正常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MHD患者分心血管疾病组20例和非心血管疾病组25例。分别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疾病组相比,MHD组血BUN、SCr、P、PTH、CRP及HCY明显升高(P0.05),而ALB、PA、TF和Ca显著降低(P0.05)。与MHD非心血管疾病组相比,MHD心血管疾病组血P、PTH、CRP及HCY明显升高(P0.05),而ALB、TF和Ca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可能包括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炎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进展为重型/危重型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2022-12-01~2023-02-01期间COVID-19的MHD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基线血液检查结果及透析相关指标,比较重型/危重型与死亡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303例MHD患者,279例(92.1%)COVID-19,重型/危重型占7.9%,死亡率4.7%。与轻型/普通型相比,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比例和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比例更高,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更高,基线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更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龄、糖尿病、COPD、基线血红蛋白较低是MHD患者重型/危重型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死亡患者年龄更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AAV)肾损害以及合并糖尿病、冠心病、COPD的比例更高,基线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更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COPD、原发病AAV肾损害、较低的基线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年龄25~ 28岁,平均56.1岁;透龄3~80个月,平均19.13个月.观察透析前后血磷水平变化,对血磷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透析后血磷水平低于透析前(P<0.01).透析前血磷值、肌酐下降率、透析器膜面积、有效血流速、血室容积、红细胞压积与血磷下降率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示透析前血磷、肌酐下降率、有效血流速、透析器膜面积是血磷下降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 透析前血磷、肌酐下降率、有效血流速、透析器膜面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下降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