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含3D T1-VISTA)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管壁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初步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5例患者的高清磁共振影像资料,排除图像质量不佳以及扫描层面倾斜无法进行数据测量的病例,共计46例患者的图像纳入最终分析。将病人分为T2DM组(17例)、非T2DM组(29例),分别测量右侧大脑中动脉(MCA)、左侧MCA、基底动脉(BA)的管壁情况。结果 HR-MRI可以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管壁情况。MCA斑块以下壁居多;BA斑块以左侧壁最多见,其次为腹侧壁。3D T1-VISTA可明确显示小斑块存在。T2DM组和非T2DM组比较,右侧MCA的管腔面积(LA)(P=0.003)、管壁面积/管腔面积(WA/LA)比值(P=0.018)及左侧MCA的WA/LA比值(P=0.015)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R-MRI技术可以清楚显示T2DM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管壁细节,能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管壁增厚,鉴别脑梗死责任血管的斑块或血栓,可早期发现颅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学者在《欧洲放射杂志》发表高分辨率MRI(HRMRI)检查大脑中动脉(MCA)斑块的论文。该研究连续纳入73例缺血性卒中或无症状MCA狭窄(狭窄率50%)患者,对患者均行3.0 T MRI检查,由两名独立阅片人阅片,1名阅片人在4周后再重新阅片,分析斑块组织成分以及血管壁量化。结果显示,HRMRI能清晰地显示动脉壁和管腔。同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脑动脉血管壁成像(HR MR-V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临床与影像学确诊的100例脑缺血性疾病患者纳入缺血组;将同期经临床与影像学确诊的50例非脑缺血性疾病患者纳入非缺血组。全部患者接受HR MR-VWI检查,并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重点观察两组HR MR-VWI的影像学特征及参数;分析HR MR-VWI对脑缺血性疾病的评估价值。结果 缺血组斑块位于腹侧壁、斑块表面不光整、斑块内出血、斑块明显强化、血管壁正性重构占比明显高于非缺血组(P<0.05);缺血组血管壁均为偏心性增厚;最狭窄处管腔面积(LA)显著低于非缺血组,管壁面积(WA)、斑块面积(PA)明显高于非缺血组(P<0.05);其他参数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WA、PA单独及二者与LA联合评估脑缺血性疾病的AUC>0.80,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当LA、WA、PA的cut-off值分别取10.750 mm2、10.450 mm2、5...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处斑块分布特点。方法:研究入选45例患者52处分叉病变,根据分支发出的部位将主支血管四等分,比较四个象限的斑块面积和面积百分比,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斑块分布位置的因素,应用重塑指数和血管代偿比率评估主支血管分叉近端和远端的血管重塑模式。结果:主支血管分叉近端斑块偏心指数明显低于主支血管分叉远端(1.86±0.64vs9.52±2.78,P<0.05)。主支血管分叉近端斑块面积在四个象限内无明显区别(2.31±1.05)mm2vs(2.46±0.97)mm2vs(2.24±0.98)mm2vs(2.44±1.05)mm2(P>0.05),主支血管分叉远端斑块面积在分支对侧管壁明显大于分支侧[(2.61±1.20)mm2,(2.66±1.85)mm2vs(0.74±0.66)mm2,(0.68±0.58)mm2]。主支血管分叉远端斑块与分支的角度和分叉角度正相关(R=0.793,R2=0.628)。主支血管分叉近端血管重塑指数(1.05±0.10vs0.94±0.08,P<0.05)和血管代偿比率[0.07±0.15vs-(0.17±0.26),P<0.05]明显大于主支血管分叉远端。结论:分叉病变主支血管分叉两侧斑块分布和血管重塑模式明显不同。主支血管分叉近端血管多呈正性重塑,斑块呈向心性360°环周分布。主支血管分叉远端血管多为负性重塑,斑块分布呈偏心性,主要分布在分支开口的对侧管壁,斑块相对于分支开口的角度与分叉角度正相关,分叉角度接近直角时,斑块分布在分支开口的对侧壁(180°±),分叉角度为锐角时,斑块分布在分支开口的旁侧壁(90°±和270°±)。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I)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WS)的发病机制及脑梗死发生风险。方法符合CWS诊断标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根据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HRMRI血管成像表现,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管壁特点、斑块负荷、斑块分布特点及强化程度。结果共收集15例CWS患者,其中12例在HR-MRI可见到明确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位置分布及强化程度不一,9例患者在1 w内进展为永久性脑梗死,斑块检出率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100%vs 50%,P=0.044),斑块负荷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32.1±2.9)%vs(20.9±0.4)%;t=3.536.P=0.021)],斑块强化率梗死组明显高于非梗死组(P0.001),血管狭窄程度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78.5±8.7)%vs(63.4±5.2)%;t=2.970.P=0.035)],斑块分布于前下壁者梗死组多于非梗死组(P0.05)。结论 CWS可能由于大动脉硬化斑块所致,且脑卒中进展风险与斑块分布位置及强化程度有关。HR-MR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管壁动脉硬化观察手段探讨CWS的发病机制,且对于相关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价ESRS中低危病人大脑中动脉硬化性斑块分布及信号特点,探讨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经传统影像学检查手段发现大脑中动脉M1段中重度狭窄病人53例,经Essen卒中风险评分为中、低危病人34例,行常规头颅平扫及狭窄段血管的高分辨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DWI序列狭窄侧血管供血区域有无高信号,分为急性脑梗死组及非急性脑梗死组,比较两组斑块分布及信号特点,进一步探讨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大脑中动脉多为偏心性狭窄67.65%(23/34),其中动脉硬化斑块多分布于血管前下壁79.13%(17/23)。而比较两组斑块分布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动脉硬化斑块T1WI及T2WI高信号比例高于非急性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脑梗死组斑块强化程度明显高于非急性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分布于前下壁,管腔多为偏心性狭窄;T1WI及T2WI高信号或明显强化的斑块更不稳定,多见于急性脑梗死病人。  相似文献   

7.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发现的粥样斑块情况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2007年我院77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梗死组)、83例非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及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量、性质、颈动脉内径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78.0%),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15.8%),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6.2%).斑块部位与缺血性脑卒中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两组年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有密切关系,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早期预测及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和非脑卒中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应急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00例作为缺血性卒中组,选取同期非脑卒中病人24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内中膜厚度定量测量(QIMT)、血管硬度指数β值、血管扩张性系数(DC)、血管顺应性系数(CC)、附壁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缺血性卒中组QIMT和血管硬度指数β值高于对照组,DC、C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性卒中组的附壁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大多数为轻度狭窄,而缺血性卒中组狭窄程度覆盖所有狭窄分级,且中重度狭窄比例更高。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测对提高脑卒中病人的诊治水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经头颅MRI证实的首发或再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2例,根据诊断分为易损斑块组56例,非易损斑块组96例,并进行CT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斑块性质、形态,发病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采用改良的Rankin残障量表(mRS)评估预后,评估各项危险因素,动态观察其入院后7、14、30d时NIHSS评分、mRS评分、梗死灶体积,观察分析患者的脑血管事件。结果与非易损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7、14、30d NIHSS评分及mRS评分所占比例明显增高,大面积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密切相关;NIHSS评分、高敏C反应蛋白、年龄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易损斑块患者病情重、预后不良,动态观察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病情变化程度能够更充分的预测脑卒中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MR 3D单次扫描多组织对比序列(MATCH)定量评价颈动脉血管形态学和定性评价斑块内成分的价值。方法选择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50%且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30例,术前分别行MATCH(5min)及MRI常规多序列扫描(T1WI,T2WI,三维时间飞跃和质子密度加权像,18min),扫描范围以颈动脉分叉为中心覆盖全部斑块。用MRI-Plaque View软件分析斑块形态学参数:管腔面积(LA)、管壁面积(WA)、标准化管壁指数(NWI),定性评价斑块内成分,包括斑块内出血(IPH)、斑块钙化(CA)、斑块脂质核心(LRNC)。用Cohen kappa分析2种序列对斑块内成分定性的一致性。结果 30例患者双侧颈动脉入选898个图像层面,MATCH和常规序列LA[(36.27±24.23)mm2 vs(35.72±20.12)mm2,t=1.87,P=0.062],WA[(42.80±20.67)mm2 vs(43.64±24.87)mm2,t=1.74,P=0.082],NWI[(59.21±13.90)vs(59.81±13.96),t=1.80,P=0.072]无显著差异。MATCH与常规序列判断斑块内成分有中到高度的一致性(LRNC:κ值=0.840,CA:κ值=0.802,IPH:κ值=0.773)。结论 MATCH有可能成为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成分及斑块破裂危险程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3. 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在有症状性脑桥旁正中梗死(PPI)与大脑中动脉梗死(MCAI)患者脑血管壁改变模式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确诊的24例PPI和26例MCA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扩散加权成像(DWI)、HR-MRI检查,分别测量基底动脉(BA)与大脑中动脉(MCA)管壁,并对参考层面与最狭窄层面的血管面积指数分别进行计算。若该指数高于1. 05则定义为阳性改变,指数为0. 95~1. 05则为无改变,指数低于0. 95则为阴性改变,比较阳性改变组与阴性改变组最窄层面与参考层面的血管特点。结果在50例患者中,在BA处发现阳性改变15例,无改变4例,阴性改变5例;在MCA处发现阳性改变16例,无改变5例,阴性改变5例。阳性改变组最狭窄层面斑块面积、斑块负荷、血管面积、管壁面积及管腔面积较阴性改变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而两组在参考处血管面积、管壁面积及管腔面积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HR-MRI在评估MCAI与PPI患者病变指数中具有重要作用,BA与MCA的阳性改变较为常见,多伴有较大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斑块面积与斑块负荷较阴性改变者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循环颅内、外段血管斑块和狭窄分布特点及其与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60例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入院1周内检测血脂、血尿酸及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双侧前循环颅内、外段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管狭窄检出率明显升高(73.3%vs 91.3%,P<0.01),斑块发生率明显升高(55.0%vs 90.0%,P<0.01)。与颅外段血管中重度狭窄比较,颈动脉颅内段中重度狭窄明显增高(40.0%vs 60.0%,P<0.05)。结论颈动脉内的斑块形成及血管狭窄是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颈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较颅外段常见,但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的不稳定斑块居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远期卒中事件和CT血管(CT Angiography,CTA)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6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利用CTA影像测量斑块体积、狭窄程度、重塑指数及脂质核心体积等。随访3年后记录其远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利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影像学特征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06例患者中,向心性斑块64例(60.38%),离心性斑块32例(30.19%),斑块体积为(41.02±19.39)mm3,脂质核心体积为(24.17±21.52)mm3;共有32次缺血性脑卒中事件。脂质核心体积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最重要的预测因素,脂质核心越大,随访期出现终点事件的可能性越大(OR=1.07,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TA影像可用于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多种特征,并用于远期卒中事件风险的预测,有利于制定合理的二级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与近期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连续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患者,分为有症状组44例和无症状组29例,双盲评价影像资料,分析2组斑块成分(斑块内出血、脂质坏死核、纤维帽较薄/破裂)及管腔狭窄程度与30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与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患者纤维帽较薄/破裂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斑块纤维帽稳定性预测30d内临床症状稳定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9.5%、65.5%和74.0%,纤维帽较薄/破裂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纤维帽完整较厚者的7.39倍,OR值7.39,95%CI:2.6920.3(P<0.001)。2组斑块内出血、脂质坏死核及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纤维帽较薄/破裂与30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预测近期临床症状稳定性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屏气试验联合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ω-3脂肪酸(PUFA)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均采用添加ω-3PUFA的免疫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治疗,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4分为临界点)将所有患者分为有效组、无效组。对两组患者行经颅多普勒屏气试验,检测两组患者病灶侧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频谱形态,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取颈动脉斑块易损、狭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上述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ω-3PUFA营养制剂治疗后,有效98例(81.67%),无效22例(18.33%)。有效组屏气指数(BHI)、平均流速(Vm)上升率显著高于无效组,同时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无效组,CD8~+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大脑中动脉狭窄、斑块形态、颈动脉狭窄率、高血压、高血脂均是影响ω-3脂肪酸治疗效率的影响因素(P<0.05)。随访1年后,两组复发例数,死亡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屏气试验联合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ω-3脂肪酸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致死率、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脏的左室局部心肌功能。方法: 将40例EH患者按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分为:左室肥厚(LVH)组(14例)和非左室肥厚(NLVH)组(26例),另30例正常同龄人为正常对照组。获得心尖四腔、两腔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各室壁的心肌组织速度曲线,测定收缩期、舒张早期、房缩期的平均峰值速度 (VS、VE、VA) 及VE/VA。结果: VS:NLVH组及LVH组各室壁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VE :NLVH组后间隔、左室后壁、前间隔、下壁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LVH组除左室侧壁外其余室壁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VA:NLVH组后间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LVH组各室壁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VE/VA:NLVH组除左室侧壁外其余室壁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LVH组各室壁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EH患者的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硬化的发生与脑白质疏松(LA)的关系。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收集符合研究条件且经头MRI检查和依据Fazekas评分确诊为LA的87例作为病例组;确诊无LA的93例作为对照组。记录TCD检查结果,包括颅内左侧各血管即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管流速和脉动指数(PI)。结果 LA组与对照组比较,LA组患者左侧MCA、ACA、PCA、VA及BA的PI均较对照组高(P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症状性单纯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卒中复发、临床预后及血管动态改变情况。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症状性单纯MCA狭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影像资料,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同侧卒中复发及血管动态改变情况。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16例(20.0%)随访期出现同侧缺血性卒中复发,56例(70.0%)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70例完成脑血管评估的患者中,27例(38.6%)随访期出现血管狭窄程度的动态改变,其中进展12例(17.1%),缓解15例(21.4%)。结论症状性单纯MCA狭窄患者首次缺血性卒中后有较高的同侧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但相对临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首次缺血性卒中后6个月内大部分患者血管状态稳定,但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管狭窄的进展或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3. 0 T高分辨率MRI探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具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21例患者(70个斑块)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将纳入患者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影像学表现,分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组(10例45个斑块)和非卒中组(11例25个斑块)。采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全脑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评价血管狭窄程度,应用高分辨率T1加权成像轴面计数斑块负荷、斑块强化、斑块高信号、斑块形态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4),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症、卒中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组斑块负荷高于非卒中组[(4. 5±1. 6)个比(2. 3±1. 6)个; t=3. 190,P=0. 005];两组间斑块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 0%(18/45)比16. 0%(4/25);χ~2=4. 295,P=0. 038];两组间斑块高信号、斑块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糖尿病患者占比较高,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斑块强化较常见,提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斑块易损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RI,HRMRI)对脑桥旁正中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MR证实的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21例,分别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HRMRI检查,比较MRA与HRMRI在识别基底动脉狭窄的异同,并利用HRMRI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基底动脉的分布和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 MRA发现8例有基底动脉狭窄(狭窄率38.10%),而HRMRI发现18例有基底动脉狭窄(狭窄率85.71%),两种方法发现基底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位于梗死同侧占16例(88.89%),对侧仅2例(11.11%)。结论 HRMRI发现基底动脉狭窄的检出率高,同时发现桥脑旁正中梗死患者基底动脉斑块大多分布在脑桥梗死的同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