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球蛋白(Ig)Y滴鼻对老年大鼠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8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非特异性Ig Y治疗组)和D组(抗TNF-αIg Y治疗组),观察各组老年大鼠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鼻黏膜苏木素-伊红(HE)染色情况、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和鼻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含量。结果 B组和C组治疗后症状积分高于A组和D组(P<0.05),D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A组鼻黏膜偶见淋巴细胞浸润;B组和C组鼻黏膜水肿,固有层和上皮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血管中见炎性细胞浸润;D组鼻黏膜轻度水肿,上皮层和固有层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上皮比较完整。与A组比较,B、C、D组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均升高(P<0.05);与B组和C组比较,D组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下降(P<0.05)。与A组比较,B、C、D组鼻灌洗液中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升高(P<0.05),巨噬细胞含量降低(P<0.05);与B组和C组比较,D组鼻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含量降低(P<0.05),巨噬细胞含量升高(P<0.05)。结果抗TNF-αIg Y滴鼻能够改善过敏性鼻炎老年大鼠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崔珂  康健  柴丽  马晓峰 《山东医药》2010,50(36):58-59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白细胞介素5(IL-5)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实验组为45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组织;对照组为1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下鼻甲黏膜。分别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标本中嗜酸粒细胞(EOS)浸润数和HIF-1α、IL-5阳性表达细胞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中EOS计数、HIF-1α和IL-5阳性染色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HIF-1α、IL-5的阳性细胞数与EOS浸润数均呈正相关,HIF-1α和IL-5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IL-5均可引起鼻息肉中EOS的浸润,两者的高表达可能对鼻息肉的发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74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照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含量,将患者分为嗜酸性组与非嗜酸性组(n=37)。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嗅觉功能评分,并评价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疾病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嗜酸性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嗅觉功能评分,与非嗜酸性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嗜酸性组患者复发率21.62%,在复发的7例嗜酸性组患者中,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5例,显著高于非嗜酸性组5.41%,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将会直接影响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手术后的复发率,临床治疗中需要加以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高良姜素组。卵白蛋白致敏并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的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良姜素组BALF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及肺内炎症细胞评分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血清TNF-α含量、肺组织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良姜素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高良姜素可降低哮喘小鼠TNF-α的表达,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化湿通窍方对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腔黏膜的影响。方法 69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及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在术后换药后对术腔用化湿通窍方超声雾化,对照组对术腔单纯用生理盐水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总体疗效及其术后术腔清洁时间、黏膜转归竞争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术后术腔清洁时间、黏膜转归竞争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应用化湿通窍方可促进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腔黏膜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降低首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6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内镜及病理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首诊误诊率为38.3%,分型以黏膜型(85%)为主,临床表现以腹痛(85%)为主,83.3%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75%患者骨髓嗜酸细胞增高,内镜表现无特异性,活检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激素治疗与非激素治疗疗效良好,激素治疗组嗜酸粒细胞下降明显.结论 EG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过敏史、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骨髓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对诊断具有提示意义,内镜活组织检查和腹水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疾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06/2017-05确诊的98例E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治疗与预后等.结果 EG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85/98),以黏膜型(82/98)常见;外周血及骨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应警惕EG;EG内镜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以胃常见;内镜下活检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浆膜型患者腹水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激素治疗与非激素治疗疗效良好,激素治疗组嗜酸粒细胞下降明显,复发用药亦有效.结论 EG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和误诊,内镜活组织检查和腹水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是诊断的关键,糖皮质激素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89例鼻内镜手术的老年CRSwNP患者按外周血EOS百分比分为EOS增高CRSwNP(ECRSwNP)组及非EOS增高CRSwNP(non-ECRSwNP)组,对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鼻息肉组织中EOS计数与外周血EOS百分比的相关性、肺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ECRSwNP组嗅觉障碍、哮喘发生率高,与non-ECRSwNP组差异显著(P<0.05);鼻息肉组织中EOS计数与外周血EOS百分比呈正相关(r=0.681,P<0.001);ECRSwNP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中期瞬间流速(V25)、呼吸后期瞬间流连(V50)值均低于non-ECRSwNP组(P<0.05);无哮喘病史的ECRSwNP组FEV1/用力肺活量(FVC)≤70%、FEV1/FVC<75%患者分别占53%、82%明显高于non-ECRSwNP组(17%、30%)(P<0.05)。结论老年CRSwNP患者外周血EOS与肺功能具有相关性,外周血EOS增高的老年CRSwNP患者更容易发生肺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哮喘患者的尸检和活体组织检查,发现哮喘患者的气道有炎症浸润和结构改变。但在这些研究中都注意的是大气道的变化。哮喘患者小气道的病理变化是否与大气道相同,炎症反应是否导致小气道的结构改变。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炎症细胞:研究观察了大、小气道的炎症细胞数量,通常把直径小于2mm的气道定义为小气道。Synek等对死于哮喘的患者,与患有哮喘但死于其他原因的患者的气道上皮及支气管壁中的白细胞数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嗜酸粒细胞在支气管上皮的浸润遍及大小气道。急性重症哮喘患者近端气道浸润严重。在一组死于急性、窒息性哮喘的5例患者中有同样发现。其T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在近端气道高于直径小于1mm的气道。对切除的肺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老年胃癌患者的二肽转运载体(PEPT)1蛋白表达及调控机制。方法胃癌患者42例,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结果分为无营养风险组(评分<3分)31例,有营养风险组(评分≥3分)11例。术中取小肠黏膜标本,Western印迹法检测PEPT1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取人结肠腺癌SW1116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20、50、100μg/L)的TNF-α干预,于不同时间点(24 h、48 h、72 h)检测SW1116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患者Lauren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与小肠组织中PEPT1蛋白表达的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营养风险组患者的小肠组织中PEP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1)。有营养风险组患者血清TNF-α浓度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胃癌患者小肠组织中PEPT1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浓度呈正相关(r=0.851,P<0.05)。20、50、100μg/L TNF-α处理24 h的SW1116细胞PEP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50μg/L TNF-α分别处理24 h、48 h、72 h的SW1116细胞PEPT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有营养风险的老年胃癌患者小肠PEPT1蛋白表达上调,其机制与TNF-α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24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本院确诊的24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有过敏史者占37.5%,过敏诱因者占25%.腹痛(87.5%)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3.3%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为(4.59±3.69)×109/L.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以十二指肠最为明显,活检可证实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嗜酸粒细胞.激素治疗可在1 wk内迅速缓解症状,并使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病情可有反复,但预后良好.结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过敏史对诊断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有提示作用,内镜下黏膜活检和腹水嗜酸粒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糖皮质激素治疗优于饮食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4例诊断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4例EG患者中,10例病变范围涉及黏膜层,1例病变范围涉及肌层,3例病变范围涉及浆膜层。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内镜下黏膜活检或手术活检均证实胃肠道组织有较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给予糖皮质激素类治疗的9例患者,1~2周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嗜酸性粒细胞数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14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内镜或手术取到活体组织中提示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确诊的关键。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该疾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哮喘发病中对气道炎症TNF-α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哮喘组、NGF阻断组.免疫组化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检测NGF的表达,以及抗NGF干预后哮喘的发作情况、嗜酸性粒细胞及TNF-α 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 NGF阻断组与哮喘组比较,哮喘发作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减少(均P<0.01),肺组织炎症表现显著减轻.哮喘组大鼠肺组织内NGF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NGF阻断组肺组织内TNF蛋白及TNF-a mRNA的表达较哮喘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NGF阻断可减少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哮喘的发作次数及TNF-α mRNA蛋白的表达,并可以抑制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粘膜活检组织MMP-9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粘膜上皮细胞是否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及其与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 选取 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6例COPD患者及 10例正常对照 ,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粘膜活检 ,对活检组织做MMP 9免疫组化及HE染色 ;同时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及组胺激发实验。结果 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粘膜上皮MMP 9免疫组化均为阳性 ,2 / 6的COPD患者气道粘膜上皮MMP 9免疫组化为阳性 ,而所有正常对照气道粘膜上皮MMP 9免疫组化均为阴性 ;相关分析显示 :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粘膜上皮MMP 9免疫组化评分与气道嗜酸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r =0 6 2 ,P <0 0 1) ,与FEV1呈负相关 (r =- 0 5 1,P<0 0 1) ,与PD2 0 FEV1不相关。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粘膜上皮表达MMP 9,此可能为导致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气流受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止血棉在老年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填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耳鼻喉科行功能性鼻内镜术治疗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可吸收性止血棉(观察组)和凡士林纱条(对照组),每组53例,对比两组患者填塞期不适感、术后24 h内鼻腔渗血情况、术后48 h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适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患者术后24 h内鼻腔渗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吸收性止血棉是一种较好的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止血材料,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患者术后不适感,减少术后鼻腔出血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预后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对8例EG患者的既往史,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骨髓细胞学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黏膜型患者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肌层型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伴有腹胀,恶心和呕吐,浆膜型以腹胀,腹水为主要症状,有时伴有低热,腹水中可见大量嗜酸细胞浸润,内镜无特异性表现,表现为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回肠末端炎症,全结肠溃疡性改变,活检大部分组织有大量嗜酸细胞嗜酸细胞浸润,激素治疗可在1周内明显缓解,嗜酸细胞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细胞,尤其是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前后气道炎性细胞、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对急性哮喘发作患儿采用上述联合治疗1周,共对34例急性发作期、24例缓解期患儿和15例正常儿童的诱导痰液进行炎性细胞计数和分类,测定其中IL-6、IL-8、TNF-α水平.结果 急性组的总白细胞数,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及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缓解组除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上述炎性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均降至正常.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急性哮喘发作患儿气道分泌物内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及IL-6、IL-8、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前后气道炎性细胞、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对急性哮喘发作患儿采用上述联合治疗1周,共对34例急性发作期、24例缓解期患儿和15例正常儿童的诱导痰液进行炎性细胞计数和分类,测定其中IL-6、IL-8、TNF-α水平。结果 急性组的总白细胞数,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及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缓解组除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上述炎性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均降至正常。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急性哮喘发作患儿气道分泌物内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及IL-6、IL-8、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嗅觉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该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确诊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老年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半年检测患者嗅觉功能并加以对比分析,将患者术后嗅觉功能恢复情况分别与患者性别、文化程度、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病变部位、吸烟饮酒史和过敏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老年患者中,术前9例嗅觉功能正常,49例有不同程度嗅觉功能障碍(21例嗅觉功能丧失),术后半年20例嗅觉功能正常,38例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功能障碍(6例嗅觉功能丧失),嗅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各相关因素中,仅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和过敏因素与术后嗅觉功能恢复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老年患者鼻内镜下治疗后嗅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术后嗅觉功能的恢复与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和过敏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Rantes)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为40份鼻息肉患者术后病理组织标本,对照组为6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下鼻甲正常黏膜和3份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后的正常鼻黏膜,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Rantes蛋白表达;应用RT-PCR法测定两组Rantes mRNA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的胞质中均有Rantes因子表达。Rantes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ntes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其在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向炎症区域游走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