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在用于治疗结直肠癌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患者58例,开腹手术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留院时间短、术后恢复情况好(P<0.05)。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性更小,患者恢复情况更佳,值得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比较开腹术与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复发转移率。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200例。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1年的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术式治疗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01),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开腹组(P0.001),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P0.001),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P均0.001),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01)。两组脱落肿瘤细胞阳性率、复发率与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术治疗结直肠癌较传统开腹术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与开统开腹术治疗效果相当,不会增加远期转移复发率等优点,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结果两组中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切除淋巴结的个数、切口感染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尿潴留和淋巴囊肿的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36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各68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肛门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固体饮食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胃动素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82例,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组41例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记录手术过程中淋巴结数量清扫状况,术前及术后指标,同时进行随访,记录生存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状况。结果在淋巴结清除数量上,研究组在Ⅲ期、右半结肠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上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无差异(P>0.05);研究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年累积生存率(4.88%、2.44%、94.38%)与对照组(7.32%、4.88%、92.34%)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结肠癌安全有效,达到淋巴组织切除最大化,获得较好的肿瘤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术中吸入不同浓度氧气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认知能力恢复及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予以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于手术开始时至手术结束后2 h内予以防漏面罩吸入高浓度氧(FiO_2=55%),对照组同期予以鼻导管供给正常浓度氧(FiO_2=28%)。术后2 h测定血氧分压及末梢血管血氧饱和度,并比较患者术后认知能力恢复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言语功能恢复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吸入高浓度氧气能促进结直肠癌患者的认知能力恢复,并能降低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优势.方法 采用与同期开腹手术相比较的方法,将行中晚期结直肠癌切除的患者分为腹腔镜组(57例)和开腹组(56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不能够切除肝转移癌灶的处理情况及标本的临床病理结果,评价各组的肿瘤根治性、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数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应用吗啡镇痛的剂量明显减少(P<0.01);腹腔镜下能够完成传统开腹手术肝转移癌灶的不同处理(P>0.05);肿瘤根治性相关临床病理学结果提示两组病例完全可以达到相同的根治程度(P>0.05);两组在局部复发和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行中晚期结直肠癌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根治性确切,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微创优势,急诊手术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开放性与腹腔镜手术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老年结直肠癌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性手术组(开放组)44例和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组)46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及应激,并发症。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腹腔镜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显著提高,而CD8+、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强度则均显著降低(P<0.05);腹腔镜组吻合口漏,肺部感染,会阴部疝,肠梗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较开放性手术近期疗效好,免疫应激小,术后并发症少,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措施减少腹腔镜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较大子宫肌瘤(12孕周<子宫<16孕周,子宫肌瘤最大直径>9CM)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术前三月口服米非司酮缩小肌瘤体积,麻醉后经直肠置入卡前列甲酯栓收缩子宫,术中切除肌瘤前应用止血带捆扎宫颈部位,作为研究组;未采取以上综合措施,单纯行腹腔镜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者12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近期疗效。结果研究组均成功行腹腔镜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对照组因操作困难中转改行开腹瘤体切除术3例,中转腹腔镜全子宫切除4例,开腹全子宫切除1例。研究组无一例术中输血,对照组术中输血8例,两组手术前肌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平均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平均拔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采用综合措施,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1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开始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围术期手术疗效以及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78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70例行开腹D2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的恢复情况及手术对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CD3+、CD4+、CD8+及CD4+/CD8+均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内比较,术后第1、7天,两组患者CD3+、CD4+、CD8+较术前1 d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CD4+/CD8+较术前1 d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间免疫球蛋白(Ig)A无差异(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Ig A指标在术后不能敏感反映机体体液免疫,腹腔镜组Ig G和Ig M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内比较,术后第1、7天均高于术前1天(P<0.05),到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且对围术期机体的创伤小、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人直肠癌的疗效。方法收集70岁以上直肠癌患者132例,腔镜组(LR组)54例,开腹组(OR组)78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SIRS持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LR组明显低于OR组(P<0.01),LR组留置尿管时间及切口感染少于OR组(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吻合口瘘、肠梗阻、尿潴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是安全有效的,与开腹手术对比,老年人获益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直接手助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直接手助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01/2007-01同期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和传统开腹组各31例进行相应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术中平均出血量(150±42.5 mL vs 250±34.6 mL,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 d vs 4±1.0 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 vs 12.9%,P<0.05)均有显著差异,而手术时间、局部复发率及在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直接手助腹腔镜治疗直肠癌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并具有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老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50例在该院治疗的老年脾功能亢进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和观察组(行脾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血常规指标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00 1)。术后两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浆膜腔积液及门静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脾动脉栓塞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在老年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中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结肠癌应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12日-2019年1月1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40例)和研究组(腹腔镜根治术;40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手术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观察指标上,研究组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可有效缩短术后排气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快速康复(ERAS)下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结直肠癌患者77例,依据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38例予以ERAS+开腹术治疗,研究组39例予以ERAS+腹腔镜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用时、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用时均较对照组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052,P=0.003);术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4.820,P=0.000).结论与老年ERAS下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术临床效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9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OS组)和腹腔镜微创术组(LS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 d、7 d和10 d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和CA242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LS组和OS组患者血清中CEA,CA19-9和CA242的含量在术前、术后1 d、7 d和10 d均高于正常组健康人体内的含量,且在术前、术后1 d、7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LS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242的含量分别为(11.73±1.17)ng/ml,(40.09±3.35)U/ml和(42.77±5.65)U/ml,术后10 d分别下降至(2.12±0.89)ng/ml,(9.71±1.21)U/ml和(7.43±2.87)U/ml,其下降幅度高于OS组,术后10 d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LS组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58.73%,55.56%和52.38%,术后10 d分别下降至9.53%,4.76%和6.3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LS组的手术时间为(224.9±31.4)min,比OS组要长4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LS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为(111.3±34.6)ml,低于OS组的(209.4±41.77)min,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术后排气时间上,LS组要早于OS组,分别为(47.5±11.3)min和(63.9±12.7)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切除肠管长度和切除淋巴数目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和OS组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17%和15.1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微创术对机体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机体恢复能力快,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快速清除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女性输卵管卵巢良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统计161例年龄≥70岁患有附件良性肿瘤的老年女性,回顾分析其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与腹腔镜组比较,开腹组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时间、拔除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延长,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多(均P<0.05),开腹组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伤口非甲级愈合、术后体温≥38℃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两组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均值、术中收缩压>160 mm Hg和<90 mm Hg、术中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均无严重低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术中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发生1例术后少尿,使用速尿后缓解。结论输卵管卵巢良性肿瘤的老年女性,在充分评估一般情况且控制血压、血糖后,且未患有严重心肺疾病可耐受传统手术者,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一个比较优先的考虑,同时对性质不明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可选择腹腔镜做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直肠癌(miles)根治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均手术成功。研究组淋巴结清扫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能显著增加淋巴结清扫量,遏制复发、转移隐患,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行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9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诱导麻醉后,对照组泵注给予生理盐水,试验组泵注给予右美托咪定。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术后1、3 d进行评分,统计并比较两组MMSE评分。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后3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3 d血清NSE、S100β蛋白及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术后3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3 d 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3 d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TNF-α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试验组S100β蛋白、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明显改善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血清NSE、S100β蛋白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