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病患者骨髓细胞核染色质明显突出或游离到胞浆中的小染色质块简称细胞核小体 ( CNS) ,CNS与细胞核行为异常、核染色体受损等因素有关 ,广泛存在于白血病细胞、骨髓瘤细胞及巨核细胞中 ,但有关 CNS及其患者临床意义报告甚少。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分析 AL的核小体 83例 ,其中 ALL 1 6例 ,ANLL67例 ( M18例 ,M2 1 7例 ,M31 2例 ,M4 5例 ,M51 4例 ,M67例 ,M74例 ) ,正常骨髓片 1 9例。分析巨核 CNS89例 ,包括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贫 )2 9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 1 5例 ,M69例 ,…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LA配型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8例,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AHL)2例;移植前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11例,均为Ph染色体阳性,第二次及以上CR期23例,未缓解/复发3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或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一转化型17例。预处理方案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CY/TBI)方案11例,白消安加环磷酰胺方案79例。干细胞来源包括骨髓移植(BMT)27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30例,BMT+PBSCT33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经典环孢素A加短程甲氨蝶呤(MTX)。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结果 至随访终点,62.2%(56/90)存活,55.5%(50/90)无病存活,31.1%(28/90)复发。HSCT后预计4年累积总体生存率(OS)为45.5%,无病生存率(DFS)为34.9%。移植前处于CR、未缓解/复发和MDS患者HSCT后4年的累积0s分别为54.0%、28.2%和70.1%(P=0.027)。发生0~Ⅰ和Ⅱ~Ⅳ度GVHD的患者HSCT后的4年OS分别为57.6%和26.7%(P=0.015),而患者性别、年龄、移植前有无脑膜白血病、预处理方案、干细胞来源均不是OS,DFS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移植前处于CR期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而ALL长期生存率明显低于AML/MDS。结论 对有高危因素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选择allo—HSCT可使部分患者延长无病生存乃至根治。移植前处于CR期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ALL复发率明显高于AML/MDS。对于急性白血病挽救性治疗争取在取得CR后移植;对于MDS患者一经诊断,无需化疗,可尽早移植。  相似文献   

3.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疾病,常出现一系或多系的病态造血,导致难治性外周血细胞减少。临床易出现感染、贫血及出血的症状~〔1〕。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中MDS的诊疗指南重新修订WHO分型,将具有单系病态造血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血细胞减少持续6个月以上者诊断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4.
炎症小体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的多蛋白复合物,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分之一。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NOD-like receptors,NLRs)中,NLRP3炎症小体主要是由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等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具有调节免疫和抗微生物等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主要介绍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通路、作用机制、表达调控及其与肝脏疾病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是AIM2炎症小体的重要组成部分。AIM2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与胞质中的双链DNA结合后,招募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前体在内的凋亡相关蛋白,诱导Caspase依赖性的炎症小体形成,促使Caspase-1激活及IL-1β成熟与分泌,启动自身免疫反应。AIM2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激活可导致免疫相关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银屑病、白塞病等。在自身免疫疾病中,自身或外来DNA的异常累积可以激活AIM2炎症小体,释放致炎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因此,调控AIM2炎症小体活性,可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并阻止组织损伤及限制自身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DACI)是指糖尿病患者伴有认知功能损害,该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血糖控制水平欠佳,预后不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炎症反应和先天免疫系统的核心,其激活后通过抑制自噬、诱导神经炎症和细胞焦亡、破坏血脑屏障、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内质网应激等多种途径参与DACI的发生和发展。基础研究发现,降糖药物、中药和靶向药物等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可有效干预DACI。但由于缺乏临床试验,针对NLRP3炎症小体的治疗尚未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与日俱增,尽管在过去二十年中,房颤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但房颤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仍居高不下。因此,需继续探索房颤的新型治疗靶点,从而造福患者。炎症反应在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多项研究证实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关系密切,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深入阐明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的关系,对房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现就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引起的病理过程,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动脉血管壁中脂质沉积、巨噬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功能失调、泡沫细胞形成等,炎症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炎症细胞的传导器,其激活后介导炎症反应,激活下游的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从而参与As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针对NLRP3炎症小体和下游炎症因子的特异性抑制剂是目前临床药物研究的潜在靶点,有望成为治疗As的一种新的治疗措施。文章对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和激活机制及与As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同时对靶向NLRP3炎症小体和下游炎症因子的药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在高血压导致心脏纤维化重构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1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灌注0.9%氯化钠溶液,和血管紧张素(Ang II)组(n=10)灌注Ang II,采用鼠尾套管法测量小鼠血压。于灌注第7天后处死小鼠,收取心脏组织进行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H-E与Masson染色观测心脏炎症浸润与纤维化重构、使用q PCR检测炎症因子和nlrp3炎症小体表达与活化。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较,Ang II组小鼠在灌注后血压从第1天起持续升高,并持续到第7天。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表达增加,巨噬细胞浸润增加,炎症小体表达增多,心脏中的间质胶原沉积增加,肌成纤维细胞标志α-SMA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体外使用Ang II刺激巨噬细胞后,IL-1β表达升高,炎症小体nlrp3表达增加,给与P2X7受体(可以激活炎症小体nlrp3)抑制剂PPADS后,IL-1β与nlrp3转录水平表达降低。结论:高血压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内炎症小体nlrp3的表达,引起IL-1β的释放增多,促进心脏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导致心脏组织损伤和纤维化加重。  相似文献   

10.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结构上具有极大同源性,活性依赖于锌离子和钙离子的蛋白水解酶,在肿瘤尤其是实体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血液恶性疾病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MMP在血液恶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器官在手术或外伤中遭受缺血打击,血流恢复再通后进一步加重器官损伤.炎症反应是引起缺血再灌注主要损伤之一,特别是NLRP3炎症小体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主导各器官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近几年研究表明可通过抑制炎症小体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对NLRP3炎症小体在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固有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炎性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炎l生反应的“感受器”,亦是炎性反应的“调节器”。NLRP3炎症小体能够识别内源性危险信号,激活e,aspase-1,继而活化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等细胞因子,激发炎性反应瀑布效应,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起重要作用。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尿酸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NLRP3炎症小体通过K+通道模型、溶酶体破坏模型及活性氧簇模型介导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者测定某些血液病患者血浆丙二醛(MDA)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发现患者体内存在有自由基的产生增多及清除障碍,从而提示自由基与疾病状态下机体的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炎症及NLRP3炎性小体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高压是以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肺血管疾病,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药。近年医学界发现炎症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其中NLRP3炎性小体作为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炎症信号平台有望成为人们系统性认识肺动脉高压炎症性质的蛋白复合物,也可能是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炎症及NLRP3炎性小体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炎症小体是多蛋白组成的胞质复合体,通过调控caspase-1介导的促炎因子激活来增强对病原体或应激原的免疫应答,其激活失控可导致系统性炎症反应。目前胰腺损伤与炎症级联反应启动的耦联机制仍不明确,而炎症小体的发现为SAP病因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就炎症小体激活在SAP病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潜在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钟琳晔  杨汀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5):1182-118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COPD发病率、致死率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治疗COPD的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疾病的进展.目前认为,气道和肺部的慢性炎症是导致COPD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然而促使炎症产生并大量扩散的机制尚不清楚.炎症小体最近被发现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炎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种种证据表明香烟烟雾导致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促使IL-1β和IL-18的成熟和释放增多,可能在COPD的慢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临床上治疗COPD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水吸入型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变化及介导的炎性因子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海水吸入1 h组,海水吸入3 h组,海水吸入6 h组,海水吸入9 h组,每组10只。采用经气管缓慢滴注(3 ml/kg)海水的方法制作大鼠损伤模型。制作大鼠肺脏石蜡切片并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比。ELISA检测测定各组肺组织中IL-1β和IL-18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18和NLRP3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 结果气管滴注海水后成功复制海水吸入性急性肺损伤模型。肺组织湿干比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肺组织大量炎细胞浸润、水肿、间质增厚。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18的水平随着时间增加逐渐升高,且在3~6 h达到顶峰,随后炎症因子的表达逐渐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大鼠肺组织中IL-1β和IL-18的mRNA的表达水平与大鼠肺组织中IL-1β和IL-18的表达基本一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组织匀浆中NLRP3转录和翻译结果显示海水吸入刺激后,肺组织中NLRP3的mRNA和NLRP3蛋白含量变化含量随着时间明显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海水刺激下,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并加重了肺损伤的程度,可能是海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之一,但其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近年备受关注。本文就血管生成的定义,恶性血液病骨髓血管生成程度,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疾病活动性、生存期及临床疗效间的关系,具抗血管生成作用的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作一综述,提出抗血管生成疗法有望成为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新型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身炎症性疾病(systemic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SAIDs)是一组由固有免疫异常引起反复发作的器官特异性或系统性炎症.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常与凋亡和坏死共同作用调控细胞命运,维持细胞稳态.已有研究表明,焦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和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恶性血液病患者48例(观察组),其中急性白血病(AL)2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0例、多发性骨髓瘤(MM)15例;正常对照组20例。利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骨髓组织标本中MVD、TSP-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恶性血液病在不同疾病的同一阶段比较,骨髓MVD、TSP-1表达均元统计学差异(P均〉0.05)。②初诊组与未缓解组的骨髓MVD值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均〈0.01),TSP-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均〈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MVD、TSP-1与年龄、性别、血细胞计数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VD是分析恶性血液病病情的独立指标,TSP-1是血管生成负性调节分子,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病情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