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观察绳带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均行rTMS治疗,观察组则还增加绳带疗法(即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中的步行训练时佩戴绳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弹性绳带训练联合Frenkel体操对伴有共济失调的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伴共济失调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绳带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和站立平衡步行训练。绳带组采用弹性绳带加压下进行站立位平衡和步行训练方案。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10m步行测试(10MWT)、3米起立-走测试(TUGT)及共济失调等级评定量表(SARA)的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BBS和10MW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TUGT和SAR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绳带组的BBS评分和10MW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UGT和SAR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性绳带训练联合Frenkel体操能显著提高伴共济失调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及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强  李新通  李楠  陈沛  高峰  柴丽  刘洋 《中国康复》2021,36(3):140-143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AOT)联合节律性听觉刺激(RA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取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以及AO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AS,共治疗8周.使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T...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Tinetti步态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10m行走时间测试(10MWT)、6min步行测试(6MWT)来进行疗效评定;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肺活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FMA-LE、BBS、Tinetti、6MWT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及改善(P0.01,0.05),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后2组10MWT明显降低(均P0.01),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FVC、FEV1及PEF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提高了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态、心肺功能等,从而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疗法。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10 m最快步行速度(10m MWS)、跨步长、步频进行检测,同时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对2组患者步行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分别经6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该组10m MWS为(0.53±0.20)m/s,跨步长为(78.91±20.46)cm,步频为(78.10±12.03)步/分钟,FMA下肢评分为(24.13±5.77)分,FAC分级为(3.60±1.01)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该组10m MWS为(0.42±0.15)m/s,跨步长为(69.75±18.31)cm,步频为(71.14±9.29)步/分钟,FMA下肢评分为(20.65±4.70)分,FAC分级为(2.93±0.89)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康复干预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底脱敏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足底脱敏的运动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Berg平衡评分量表(BBS)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进行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评定,同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评定患侧踝关节的运动功能,采用足印分析法测量并记录步行时的时间距离参数的变化,分析步态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各项指标[BBS评分为(37.41±8.14)分,FAC分级为(3.91±0.92)级,FMA评分为(6.42±1.12)分,步长为(42.99±7.21)cm,步宽为(10.26±1.05)cm,步速为(0.44±0.05)m/s]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BBS评分为(31.31±8.83)分,FAC分级为(2.96±1.16)级,FMA评分为(4.23±1.01)分,步长为(39.76±6.45)cm,步宽为(9.88±1.75)cm,步速为(0.41±0.06)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足底脱敏运动疗法可通过动态接触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本体感觉控制能力达到脱敏的目的,使其足部适应周围的环境,重新获得生理性支撑面,促进踝关节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站立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通过评估研究对象的步态改善情况,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步行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收集发病3—6个月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照组给予减重支持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第1天,治疗4周后采用定时步行试验(timed walking test)、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 FAC)和Borg自觉疲劳评分(Borg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对患者步行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步行功能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定时步行试验、定时步行试验耗时、Borg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组治疗4周后,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定时步行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定时步行试验耗时、Borg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治疗组治疗4周后,定时步行试验评分提高与对照组评分提高比较,定时步行试验耗时、Borg评分降低与对照组定时步行试验耗时、Borg评分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①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和减重支持训练系统分别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均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②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比减重支持训练系统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步行稳定性、步行速度及步行耐力。  相似文献   

8.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改善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减重量步行训练(BWSTT)和传统神经发育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的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0%BWS组、0%BW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入组后,30%BWS组患者予30%初始减重量加电动跑台,0%BWS组患者予无减重量加电动跑台,对照组予传统神经发育疗法训练;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5d,连续4周。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Tinetti步态评测表、步速和步长、步行距离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步行功能。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BBS、FAC、Tinetti、步速和步长、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0%BWS组和0%BWS组患者BBS、FAC、Tinetti、步速和步长、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30%BWS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0%BWS组(P〈0.05);对照组患者BBS、FAC和步行距离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BWS组患者BBS、步速和步行距离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减重加电动跑台条件下,改善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效果最佳,无减重加电动跑台次之,传统神经发育疗法的效果较慢。  相似文献   

9.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8年6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CIMT对下肢功能进行强化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连续治疗8周。采用Berg平衡量表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用“起立-行走”计时测定(TUGT)及最大步行速度(MWS)分别测定起立行走和10m最大步行速度来评价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果:经“CIMT”治疗后,试验组Berg平衡量表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UGT的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MW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MT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是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水疗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姿势稳定性和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3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水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中,水疗组3名患者退出研究,对照组无患者被剔除和脱落,最终水疗组纳入患者12例,对照组纳入患者15例。水疗组接受每周5次、每次45 min、共8周的水疗,对照组接受每周5次、每次45 min、共8周的常规物理治疗。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前伸测试(FRT)、功能性步行量表(FAC)、Rivermead运动指数(RMI)评定2组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和步行功能。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BBS、FRT、FAC、R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后)BBS、FRT、FAC、RMI 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水疗组治疗后BBS[(39.09±14.98)分]、FRT[(23.86±11.85)cm]、FAC[(2.84±1.35)分]、RMI[(9.66±3.56)分]改善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水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和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方法: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音乐运动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组接受为期3周的常规运动康复训练。音乐运动疗法组在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聆听患者喜爱的音乐,共3周。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Borg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自觉疲劳程度和神经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治疗前后FMA差值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步行200m之后的Borg评分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也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音乐运动疗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减轻患者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觉,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患侧髋关节及躯干的屈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的屈肌和伸肌的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评定患者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的屈肌和伸肌的峰力矩(PT)、屈伸肌的总功(TW),运用意大利Walkerview数字化跑台步态分析系统评定患侧下肢髋、膝和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ROM)及步长、触地时长。结果:治疗6周后,2组髋关节及躯干的屈伸肌PT和TW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髋、膝和踝关节的屈曲、伸展角度较治疗前均扩大(均P<0.05),步长和触地时长均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的屈肌和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核心稳定性训练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作业疗法、平衡训练等康复干预。在此基础上A组于入组后第2周介入核心稳定性训练,B组于入组后第4周介入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采用 Holden功能步行分类(FAC)及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等步态分析参数评定步行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FAC评分及步长、步宽、步速等步态分析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A、B组更高于C组(P<0.05),A组更高于B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且介入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结合常规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的贴扎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及足印分析法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FAC分级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侧的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肌内效贴结合常规运动疗法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智能牵伸技术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痉挛及步行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智能牵伸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智能牵伸组进行智能被动牵伸和主动训练,对照组接受徒手牵伸和抗阻训练,训练均为30min/d,5d/周,共6周。治疗前后评估:踝关节主动和被动背伸及跖屈角度、改良Ashworth量表(MAS)、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6周后,2组主动和被动跖屈角度、被动背伸角度、6MWT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智能牵伸组主动背伸、跖屈角度、MAS、TUGT、6MWT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智能牵伸技术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痉挛及步行功能,优于常规牵伸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肌电生物反馈(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EMGBF)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胫前肌EMGBF治疗,观察组则选取足三里、阳陵泉、解溪、上巨虚给予穴位EMGB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量表(FMA-LE)]、患侧最大自主背屈状态胫前肌表面肌电参数肌电积分值(iEMG)、协同收缩率(CR)、情绪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周、8周后,两组踝关节AROM、FMA-LE、胫前肌iEMG、MBI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CR水平及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穴位EMGBF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分期Ⅳ期、平衡功能障碍Berg评分21—40分、步行功能障碍(FAC)Ⅲ级的60例无严重认知和言语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施加太极拳训练,两组均为1次/d,40min/次,6d/周,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躯干功能量表(TIS)、平衡功能量表(BBS)、步行功能(FAC)和10m最大步行速度(MWS)进行指标测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IS值、BBB值、FAC以及10m MWS评定无显著差异性(P0.05)。经8周康复训练治疗后,对照组各测评指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改善(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辅以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