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CHD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和RBP4水平,并分析CHD患者血清hs-CRP、IL-6和RBP4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s-CRP、IL-6、BRP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s-CRP、IL-6、BRP4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随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IL-6、BRP4水平逐渐升高,不同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IL-6、BRP4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组患者的血清RBP4与hs-CRP、IL-6表达呈正相关(r=0.476,0.584,P0.05);血清RBP4、hs-CRP、IL-6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72,0.574,0.465,P0.05)。结论血清RBP4、hs-CRP、IL-6水平升高可以反应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142例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2例,测定其血清Hcy、hs-CRP、CysC水平,以112例非冠心病患者作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cy、hs-CRP和Cys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较UAP及SAP组高,而AMI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较UAP及SAP组低。结论:Hcy、hs-CRP和CysC 3者联合检测对预测冠心病发生和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与AMI传统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方法:随机选择60岁以上的冠心病(CHD)患者143例,其中AMI组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选择同期入院与CHD患者具有性别及年龄可比性且排除CHD诊断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并检测各组Hcy水平,综合分析。结果:血清Hcy水平AMI组较UAP、SAP及对照组,UAP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高Hcy血症发生率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UAP组及SAP组比较无显著差异;AMI组与对照组比较,性别、年龄、吸烟率、体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Hcy血症患病率则老年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血清Hcy水平均是老年AMI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AMI的发生率高Hcy组显著高于Hcy水平正常组(均P0.05),但吸烟率、BMI、年龄、性别则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血清Hcy是老年AMI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Hcy水平升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促进多种危险因素的相互聚集并发生AMI。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血浆结合珠蛋白(H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CHD患者140例作为CHD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非CHD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将CHD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个亚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38)、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62)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40)。依据病变支数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n=27)、双支病变组(n=54)和三支病变组(n=59)。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结果 CHD组患者的血清hs-CRP[(7.29±3.65)vs(2.84±1.16)mg/L]、RBP4[(49.64±8.32)vs(42.07±5.51)ng/ml]及血浆Hp[(95.26±19.14)vs(70.13±16.33)mg/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亚组患者的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SAP亚组和UAP亚组患者(P0.05);UAP亚组患者的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SAP亚组患者(P0.05)。三支病变亚组患者的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比病变亚组患者(P0.05);双支病变亚组患者的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亚组患者(P0.05)。CHD患者的Gensini评分与血清hs-CRP(r=0.619)、RBP4(r=0.554)及血浆Hp(r=0.592)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hs-CRP、RBP4及血浆H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50例正常对照人群和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HD患者血浆的CRP水平,其中单支病变30例、双支病变25例、三支病变25例;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结果 CRP 水平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依次增高;稳定型心绞痛组(F=1.826,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F=4.232,P<0.01)及急性心肌梗死组(F=6.745,P<0.01)的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冠心病组中,双支病变组(F=7.925,P<0.01)以及三支病变组(F=9.467,P<0.01)中CRP 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RP水平与冠心病和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及40例对照者血清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肺炎衣原体抗体IgG、IgM。结果冠心病组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和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各组之间肺炎衣原体IgG和IgM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肺炎衣原体IgG浓度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冠心病组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肺炎衣原体IgG浓度、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炎症标志物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冠心病患者病情变化,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有关,炎症、感染可能共同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作为稳定型心绞痛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及吸烟情况等)、血清学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分数(NEU)及胱抑素C(Cys C)〕,并分析PCT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反应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BMI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吸烟率高于对照组(P0.05)。3组受试者TC、TG、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PCT、hs-CRP、NEU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Cys C高于对照组(P0.05)。50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高于≤50岁患者(P0.05);5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T高于≤50岁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PCT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OR=4.02,95%CI(1.72,9.38)〕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CT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反应相关,可用以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7例入选患者根据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应用ELISA测定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和尿酸(U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CHD患者157例(观察组),按病变程度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根据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52例)、双支病变(52例)、多支病变(53例).另选45例同期因胸痛待查于我科经行CAG排除CHD的患者(阴性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作对照.检测各组血清Hcy、Lp-a、UA,分析其与CHD患者病变血管支数、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及阴性组比较,观察组Hcy、Lp-a、UA水平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及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增多而上升(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与血清Hcy 、Lp-a水平呈正相关(r=0.71、0.68,P均<0.01),Gensini积分与血清Hcy、Lp-a、UA水平呈正相关(r=0.78、0.75、0.52,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Hcy、Lp-a、UA水平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Hcy、Lp-a、UA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呈升高趋势,高血清Hcy、Lp-a、UA水平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这三个指标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将90例CHD患者分为两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56例.另设对照组30名,为健康体检者.以分析法检测其空腹血浆Hcy水平.同时根据冠脉造影进一步将观察对象区分为单支病变组(31例)、双支病变组(29例)和多支病变组(30例).结果 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显著高于SA组(P<0.05);多支病变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脉病变支数而增加,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6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Hcy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三组Hcy比较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依次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TNF-α水平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ABC-ELISA方法测定57例CHD患者(CHD组)和23例对照组受试者血清sFas和TNF-α水平.结果CHD患者血清sF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TNF-α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且CHD患者血清sFas水平与TNF-α成正相关(r=0.289,P=0.029).CHD患者中sFas水平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组)患者(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sFas和TNF-α与CHD有关,可能通过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途径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7表达变化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另取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黏蛋白结构域的分子(Tim)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7水平。体外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重组IL-7刺激12 h后检测T细胞表面Tim3水平;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IL-7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8+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8+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IL-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IL-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7浓度与Tim3+CD4^+T、CD8+T细胞比例均无相关性。急性心肌梗死组重组IL-7刺激12 h的CD4^+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较未刺激者明显升高(P<0.05)。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重组IL-7刺激12 h的CD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较未刺激者明显升高(P<0.05)。重组IL-7刺激后p-STAT-5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的细胞(P<0.01);重组IL-7刺激后SOCS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的细胞(P<0.05)。结论IL-7可上调Tim3表达,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发挥抑制炎症应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中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Ab)在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危险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3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79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9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87例)和8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ox-LDL-Ab水平.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组血清ox-LDL-A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心梗组血清ox-LDL-Ab水平显著高于动脉粥样硬化组、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ox-LDL-Ab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压、血脂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者血清ox-LDL-Ab水平的影响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且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冠心病组272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1例;选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无狭窄病变56例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入院24小时内静脉血,ELISA法检测ox-LDL水平,日立70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sCRP、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ox-LDL、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血清hs-CRP、ox-LDL、Hcy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hs-CRP、ox-LDL水平显著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hs-CRP、ox-LDL、Hcy有助于对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临床角度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差异,探讨炎症反应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检测1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以及62例正常者(对照组)血清CRP、IL-6浓度,并结合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清CRP和IL-6浓度差异,对血清CRP、IL-6及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HD组患者血清CRP、IL-6显著高于对照组[(5.08±2.44)∶(2.32±1.23) mg/L、(15.51±3.54)∶(11.56±3.28) ng/L],均P<0.01.AMI组与UAP组间血清CRP、IL-6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SAP组(P<0.05),SAP组血清CRP、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与IL-6显著性相关(r=0.55,P<0.01).血清CRP、IL-6分别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43,均P<0.01.结论不同类型CHD患者炎症反应水平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越广泛,血清CRP、IL-6水平增高越多,血清CRP、IL-6增高可能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冠心病程度与血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160例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依肌钙蛋白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用循环酶测定3组患者血清Hcy.结果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病变不稳定程度的增加,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Hcy浓度依次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冠心病程度与Hcy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清Fractalkine (FKN)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表达,并评估其水平对CHD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 选取CHD患者8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2例(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2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7例(AMI组),同期选择非CHD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FKN水平,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AMI组及UAP组血清FK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均<0.05),AMI组与UAP组、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FKN水平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0.19,P>0.05).结论 随着CHD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清FKN水平明显升高;血清FKN水平可以作为CHD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CS患者98例,按临床诊断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44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26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28例。另选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受检者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指标检查。结果 ACS各亚组血清Hcy、NT-proBNP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间血清Hcy、NT-proBNP水平为STEMI组>NSTEMI组>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各亚组患者心功能Ⅱ组的血清Hcy、NT-proBNP水平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cy、NT-proBNP水平有助于ACS的诊断和预后判断,血清Hcy、NT-proBNP检测结果与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检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60例为CHD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7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另选4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RP、sICAM-1、Lp-PLA2、RBP4及一般生化指标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HD组和对照组的血清sICAM-1、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的血清CRP、Lp-PLA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P、UAP、AMI患者的血清sICAM-1、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UAP、AMI患者的血清CRP、Lp-PLA2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支数患者的血清sICAM-1、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三支患者的血清CRP、Lp-PLA2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RP、Lp-PLA2与患者Gensini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RP、Lp-PLA2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同时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