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叶酸对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血浆Hcy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腔隙性脑梗死伴高Hcy血症老年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同时接受缺血性卒中常规药物治疗。A组56例,口服叶酸20mg,1次/d;B组56例,未口服叶酸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24周血浆Hcy水平。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并同时检测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后24周A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12.2±4.2)和(22.6±3.7)μmol/L,P0.05],同时低于B组同期水平[(21.8±4.0)μmol/L,P0.05)];A组FM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B组同期水平[分别为(11.2±3.6)、(9.2±3.3)、(9.3±3.3)%,P0.05]。A组治疗后24周NO、NO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B组同期水平[分别为(76.2±9.4)、(49.2±9.0)、(50.0±9.1)μmol/L;(47.6±9.5)、(38.4±7.5)、(37.8±8.8)kU/L,P0.05)],A组ET水平较治疗前及B组降低[(81.3±20.5)、(105.6±25.2)、(105.3±21.8)ng/L,P0.05)]。结论较大剂量叶酸能够明显降低老年脑梗死伴高Hcy血症患者血浆Hcy水平,降低FMD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根据诊断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56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43例。对比各组患者Hcy水平、高血压、吸烟史、TC、及LDL-C等,分析Hcy水平及内皮依赖型血管舒张率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Hcy水平升高比例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79.1%vs 14.3%,29.4%,P=0.000)。3组间Hcy水平正常及升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Hcy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组[(19.8±7.2)μmol/L vs(11.0±4.5)μmol/L,(12.3±6.1)μmol/L,P<0.01],但内皮依赖型舒张率显著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组[(4.1±2.8)%vs(7.5±5.1)%,(6.5±3.2)%,P<0.01]。相关分析显示,Hcy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6.332,P=0.038),而内皮依赖型血管舒张率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7.254,P=0.038)。结论血管内皮功能及Hcy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联系紧密,临床治疗时可对其进行监测,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65例,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32例和ARB治疗组33例,同时选取非冠心病3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标准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ARB治疗组给予常规物药+氯沙坦治疗,随访8周,治疗前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水平、超声测定流量介导血管扩张(FMD)情况。结果基线水平,冠心病内皮功能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低下、EPCs数量明显减少(P<0.05);FMD与EPCs数量呈正相关(r=0.57,P<0.01)。治疗8周后,标准治疗组和ARB治疗组冠心病患者FMD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循环血EPCs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ARB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0.05);ARB治疗组EPCs的增加与内皮功能的改善呈正相关(r=0.52,P<0.01)。结论氯沙坦对EPCs具有一定的动员作用,ARB类药物氯沙坦可能通过增加外周血EPCs数量,进而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入选患者60例,其中Hhcy患者30例(Hhcy组),非Hhcy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流式细胞仪计数循环EPCs(即AC133 KDR 细胞).此外,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4d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Ⅰ和DiI标记的乙酰化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Hhcy患者循环EPCs数量、外周血正在分化的EPCs数量[(63.9±11.7)、(36.1±6.5)个]均较对照组的[(91.5±14.2)、(51.5±8.3)个]明显减少,均P<0.01;这2种EPCs数量均与血Hcy水平呈反向线性关系.Hhcy患者EPCs的迁移和黏附能力也较对照组的明显受损,EPCs的这2种功能与血Hcy水平呈反向线性关系.结论:Hhcy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功能减退,且EPCs的数量和功能与血Hcy水平呈反向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从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H型老年高血压病患1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叶酸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以及MACE发生情况,并对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为(10.48±3.34)μmol/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9.85±4.11)μmol/L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19.61±4.02)μmol/L。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5.13%)显著低于对照组(17.95%)(均P<0.05)。血浆Hcy水平与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r=0.875,P<0.05)。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减少MACE发生,并且血浆Hcy水平与MACE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维生素B_6、甲钴胺治疗老年PCI术后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PCI术后合并高Hcy血症患者287例,依据降低血清Hcy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2例)。观察组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_6、甲钴胺降低血清Hcy治疗,对照组单用叶酸降低血清Hcy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2、4个月血清Hcy水平,计算2组患者治疗4个月时,血清Hcy的下降幅度和治疗有效率。观察2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2、4个月血清Hcy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4±5.13)μmol/L vs (26.47±6.12)μmol/L,P=0.009;(13.32±4.26)μmol/Lvs(16.25±3.98)μmol/L,P=0.000];治疗4个月,2组血清Hcy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cy的下降幅度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2±11.12)%vs (45.31±10.87)%,P=0.000;81.38%vs 64.08%,P=0.030]。2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轻微,2组腹胀、恶心、腹泻及尿液变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_6、甲钴胺治疗老年PCI术后患者高Hcy血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口服叶酸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观察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衰的关系及血Hcy水平变化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126例血Hcy水平增高(Hcy15μmol/L)的冠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3例,仅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基础药物)和叶酸治疗组(63例,在服用上述基础药物的同时,加用叶酸5 mg,1次/d)。所有观察对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空腹血Hcy水平、B型利钠肽(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1)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心功能Ⅱ、Ⅲ、Ⅳ级冠心病心衰患者的血Hcy、BNP水平逐渐升高,LVEDD逐渐增大,LVEF逐渐降低,6MWT逐渐缩短,各级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心衰患者血Hcy水平与血BNP水平(r=0.733,P0.001)、LVEDD(r=0.511,P0.001)呈直线正相关关系,与LVEF(r=-0.382,P0.001)、6MWT(r=-0.410,P0.001)呈直线负相关关系(;3)治疗3个月后,叶酸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血Hcy水平分别降低(8.43±1.87)μmol/L和(3.29±1.68)μmol/L,血BNP水平分别降低(891.84±456.10)pg/ml和(682.24±463.79)pg/ml,LVEDD分别缩小(4.33±1.231)mm和(2.06±1.73)mm,LVEF分别增加(6.59±2.28)%和(2.52±2.37)%,6MWT分别增加(142.97±55.15)m和(86.35±59.06)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Hcy水平升高是心衰的危险因素,叶酸可治疗HHcy,并且可进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肾损伤的相关性及叶酸等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76例老年EH患者(EH组)及2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及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尿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分析其相关性;EH组连续口服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16周后重复检测上述各参数.结果 EH组血清Hcy及尿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678,P<0.05);血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口服叶酸等治疗后EH组血清Hcy水平及尿Al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老年EH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与其早期肾损伤有关,给予适量叶酸等干预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口服叶酸对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60例,检测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叶酸口服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上分别再予5 mg/d叶酸或安慰剂口服,治疗4 周、8周后复查前述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别。结果 叶酸口服组与安慰剂组基础年龄、性别、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血清叶酸、Hcy和LDLC水平、FMD无明显差别;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能在4周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LDLC水平,持续至8周后能显著降低血清MDA水平并显著提高FMD,但对血清叶酸和Hcy水平无明显影响;而在此基础上加用叶酸口服4周,在轻度降低血清Hcy水平、提高血清叶酸水平的同时已显著降低血清MDA水平并显著提高FMD,持续至8周时这一益处进一步显现;叶酸口服组治疗8周后血清叶酸水平与Hcy水平无相关性,与FMD呈正相关,与MDA水平呈负相关, Hcy水平与其他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 在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上加用叶酸口服可进一步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改善内皮功能;叶酸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改善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这种作用与可能其降低Hcy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胰岛素水平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并探讨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69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按胰岛素水平高低分为胰岛素抵抗(IR)组和胰岛素敏感(IS)组,另设25例健康对照者.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以激酶插入区域受体(KDR)和CD133双阳性为循环EPC标记行流式细胞分析,同时采血进行EPC的分离培养,7 d后鉴定并检测增殖及迁移能力,将各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循环EPC数量、迁移、增殖能力指标、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R组循环EPC数量明显少于IS组[(0.34±0.08)‰比(0.47±0.09)‰,P<0.01],HOMA-IR自然对数与循环EPC数量呈负相关(r=-0.291,P=0.01),循环EPC数量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3984,P=0.006).IR组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低于IS组减弱(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循环EPC数量呈负相关.循环EPC数量及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IR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部分通过损害循环EPC的数量及功能,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冠心病患者(76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冠心病组血流介导的FMD明显低于对照组[(6.94±4.21)%∶(11.10±4.36)%,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C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0±38.1)∶(121.1±38.2)ml/mmHg(1 mmHg=0.133 kPa),P>0.05],但冠心病组的C2明显低于对照组[(516.0±2640)∶(626.0±236.0)ml/mmHg,P<0.05],冠心病患者FMD及C2均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380,P<0.01及r=-0 329,P<0.01).结论:C2和FMD似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体外培养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HGF在冠心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各15例,每组再随机分为重组人HGF(rhHGF)干预组和非rhHGF干预组,ELISA法检测血浆中HGF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数量,并体外选择培养EPCs,检测rhHGF对EPCs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痛组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减少,血浆HGF含量明显升高(P0.01);EPCs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P0.01)。在冠心病组,与非rhHGF干预组比较,rhHGF干预组能明显促进冠心病患者FPCs增殖、黏附和迁移(P0.05,P0.01);在对照组,与非rhHGF干预组比较,rhHGF干预组仅促进对照组患者EPCs增殖,对黏附和迁移虽有促进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GF可增强冠心病患者EPCs的各项生物学功能,有望将HGF刺激EPCs的生物学活性的作用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阻抗微分心动图监测法指导下观察口服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同时给予相同降压药物治疗,干预组在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叶酸口服0.8mg,1次/d,疗程3个月,采用无创血流动力监测系统检测治疗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水平。结果干预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5.10±1.35)μmol/L vs(15.90±1.30)μmol/L,P<0.01],叶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1.66±10.21)μmol/L vs(19.98±10.20)μmol/L,P<0.01]。干预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治疗后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变力状态指数、左心室射血收缩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每搏外周阻力、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变力状态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每搏外周阻力、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叶酸治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状况并不独立于血压的控制,叶酸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6例初治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的EPCs,其中老年AL组28例,非老年AL组38例。以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老年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较外周血明显增高(P<0.001),相对计数较外周血无明显差异(P>0.05)。(2)老年AL患者、非老年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EPC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老年AL组骨髓及外周血中EPCs水平较非老年AL组降低,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3)老年AL患者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与白细胞计数(r=0.815,P=0.027)、β2-微球蛋白(r1=0.709,P=0.043)、LDH(r2=0.827,P=0.026)呈正相关。结论老年AL患者EPCs水平明显增高,EPCs可能与老年AL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及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与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将119例SIVD患者按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认知功能程度的不同分为痴呆组与非痴呆组。其中痴呆组54例,非痴呆组65例。对所有受试者检测其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痴呆组血浆Hcy水平为(43±9)μmol/L,显著高于非痴呆组的(20±6)μmol/L(P<0.01);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8±4)nmol/L、(290±154)pmol/L,显著低于非痴呆组的(13±3)nmol/L、(504±141)pmol/L(均P<0.01)。采用Spearm an相关方法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的Hcy水平与MMSE分数均呈负相关(男:r=-0.685,女:r=-0.689,二者均P<0.01),与年龄均呈正相关(男:r=-0.592,女:r=0.576,二者均P<0.01);Hcy水平与糖尿病、血脂、高血压、吸烟、饮酒等其他危险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伴随血浆Hcy水平增高SIVD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加重,Hhcy可能是SIVD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是间接引起Hhcy,而导致SIVD重要的营养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和糖尿病对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T2DM组)50例和非糖尿病老年人(Con)组40例,另根据是否伴HHcy分为糖尿病合并HHcy亚组(H-DM)、单纯糖尿病亚组(NH-DM)、非糖尿病合并HHcy(H-Con)亚组及单纯非糖尿病(NH-Con)亚组,均口服阿司匹林1个月以上。通过血栓弹力图法评估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T2DM组Hcy高于Con组[(16.60±6.58)vs(13.18±4.33)μmol/L,P0.05],而AR发生率增高(34.0%vs 10.0%,P0.01)。H-DM亚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NH-DM亚组[(3.92±2.16)vs(2.72±1.50),P0.05],AR发生率增高(44.0%vs 24.0%,P0.01)。Hcy水平和AR呈负相关(r=-0.558,P0.01)。结论伴有HHcy的老年T2DM患者AR发生率较高,其导致的IR可促进这一过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98例诊室血压正常的女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同时选择女性正常血压者20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24h动态血压和生化指标。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48.5%vs 39.5%)、脑血管病(51.0%vs 40.5%)和肾病(15.2%vs 8.5%)及颈动脉硬化(65.7%vs 26.0%)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高血压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1.18±0.31)mmvs(0.81±0.24)mm,P=0.003]。高血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159.1±13.2)mm Hg)vs(141.3±11.3)mm Hg,1mm Hg=0.133kPa],夜间收缩压标准差[(15.9±3.1)mm Hg vs(9.5±1.2)mm Hg]及夜间收缩压血压负荷[(41.4±2.2)%vs(21.3±2.6)%]明显增高,夜间舒张压标准差[(9.1±4.1)mm Hg vs(6.2±2.3)mm Hg]及夜间舒张压血压负荷[(34.7±11.2)%vs(22.6±11.5)%]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压变异性增大,夜间血压增高及血压负荷的增加是女性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叶酸、维生素B_6、B_(12)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维生素B_6及维生素B_(12)),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舒张功能(FMD)、血清Hcy、一氧化氮(NO)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Hcy水平、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NO[(50.20±11.18)μmol/L比(66.53±10.66)μmol/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治疗前后两组FMD、常规治疗组血清NO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21.58±2.24)μmol/L比(17.27±2.19)μmol/L]水平、NIHSS评分[(20.39±3.19)分比(16.12±1.15)分]降低更显著,NO水平[(53.76±11.67)μmol/L比(66.53±10.66)μmol/L],Barthel指数评分[(62.27±20.58)分比(79.58±21.24)分]升高更显著,P均=0.001。结论:叶酸、维生素B_6及B_(12)能显著改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叶酸与维生素B_(12)浓度变化及其关系.方法:对199例健康体检人群行B超检查,其中NAFLD 67例,正常对照组132例,分别检测血浆Hcy、叶酸与维生素B_(12)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FLD患者血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18.64±11.2μmol/L vs 12.49±6.4μmol/L,P<0.01),并且Hcy与叶酸、维生素B_(12)呈直线负相关(r=-0.381,P<0.01;r=-0.561,P<0.001)结论:NAFLD患者血Hcy增高,高Hcy血症可能是NAFLD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将227例老年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76例和对照组51例,再将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低分组104例(1~20分)、中分组43例(21~40分)及高分组29例(>40分)。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Hcy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IMT,比较各组Hcy、IMT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Hcy和IMT增厚明显升高[(18.59±3.03)mmol/L vs(9.94±2.63)mmol/L,(1.26±0.11)mmvs(0.81±0.08)mm,P<0.05,P<0.01];与低分组比较,中分组和高分组Hcy、高Hcy血症、IMT增厚和IMT比例明显升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和IMT增厚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独立正相关(OR=10.89,95%CI:1.43~70.80,P=0.000;OR=12.38,95%CI:5.06~31.09,P=0.000)。结论 Hcy和IMT与老年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呈独立正相关关系,Hcy和IMT能够间接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