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马哈干预系统对居家不出老年人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唐山市钓鱼台社区和保定市中华小区,将两个社区内213名居家不出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按照奥马哈干预系统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在干预的0、6个月时分别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存质量简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以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生活质量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马哈干预系统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和生活质量,为社区开展针对老年人居家不出问题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身心状况和社会支持与居家不出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唐山市和保定市全市各抽取1个社区,对社区内所有年龄≥60岁的常住居民1 359例,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一般情况问卷、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存质量简表(WHOQOL-100)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支持、功能独立性是该人群居家不出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于非居家不出老年人。结论身心状况较差、获得社会支持较低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出现居家不出。因此,社区工作者应从以上方面着手,加强其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干预对居家不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7~10月在唐山市363个社区中整群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该社区804名老年人进行居家不出状况调查,其中居家不出老年人10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53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系统从健康教育、治疗规程、个案管理、监督四个方面进行每周1~2次,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并于干预0、6个月时应用ADL量表、生活质量简表(WHOQOL-100)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ADL得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居家不出人群的ADL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空巢糖尿病(DM)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现状,为空巢老人社区护理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社区内随机抽取空巢老年人DM患者36例为DM组,另选取43名健康空巢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分.结果 生活质量评定项目中,DM组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精神健康(MH)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M组社会支持评定各项目以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项目中客观支持与生活质量项目中BP、GH、VT、社会功能(SF)和MH呈正相关(P<0.05);主观支持与BP、GH、情感职能(RE)和MH呈正相关(P<0.05);支持利用与VT和SF呈正相关(P<0.05).结论 空巢DM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健康空巢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躯体状况及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唐山市路南、路北区抽取2个社区,对社区内724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躯体状况、社会支持及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躯体状况及社会支持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老年人的躯体状况和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慢性病数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2.125(1.131~3.439)和2.539(1.195~5.392)。结论患慢性病数量越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越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居家不出(housebound)现状与生活习惯和躯体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河北省唐山市和保定市各抽取1个社区,选取两个社区内≥60岁的老年人,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问卷、生活习惯调查表、躯体状况调查表[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结果在调查的1 359人中,河北省老年人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5.8%,女性居家不出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无配偶者居家不出发生率高于有配偶者,随着年龄增高;居家不出发生率随之增加(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锻炼、听力障碍、高龄、ADL差是居家不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生活习惯、躯体情况与老年人居家不出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对社区居家不出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在唐山市五个社区居家不出的老年人,随访5年后仍为居家不出老年人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对干预组进行干预,干预6个月后对老年人居家不出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状况、躯体、心理、社会状况等方面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居家不出现状明显好转,转归率为84.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与邻居交往及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在健康自我评价中选择"健康和比较健康"的人数较多,而无孤独感、无抑郁的人数也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在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108~126、90~107的老年人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居家不出干预能促进老年居家不出的转归,改善居家不出老年人不良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状态,促进其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增强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地域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习惯对居家不出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省,安徽省和河北省,再从河北省中随机抽取两个城市保定市和唐山市,然后利用相同的方法从上述两个城市中各抽取一个社区;用同样的方法从安徽省随机抽取一个市蚌埠市,再从蚌埠市随机抽取一个社区。对符合条件的2 180名老年人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包括居家不出状态、生活习惯),以入户的方式逐个面对面进行调查。结果河北省社区老年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5.8%,其中经常锻炼身体、吸烟、饮酒者居家不出发生率较低(P<0.05);安徽省社区老年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4.9%,其中经常锻炼身体、有爱好者居家不出发生率低于不经常锻炼身体、无爱好者(P<0.05)。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居家不出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居家不出与抑郁对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居家不出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15)、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HPLP-Ⅱ)及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对1 455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非居家不出组相比,居家不出组的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总分得分显著降低(P0.05)。抑郁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显著降低(P0.05)。居家不出和抑郁与老年健康促进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468、-0.608,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月收入、慢性病、居家不出、抑郁是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居家不出和抑郁影响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成都市社区老年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方法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调查成都市386名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并与养老机构组380名老年人进行比较,分析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成都市社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差异不显著(P0.05);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明显高于养老机构老年人(P0.05);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239,P0.01)。结论成都市社区老年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生活质量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1.
12.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18.
19.
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高血压水平的定义,1993年WHO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 Hg(1mm Hg=0.133kPa),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将血压降至同一水平,而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Framingham进行的一项长达10~12年的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第5年后,正常上限血压[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ND AIM: Both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the degree of mucosal damage in coeliac disease vary greatly. In view of conflicting information as to whether the mode of presentation correlates with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we reviewed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coeliac disease. PATIENTS AND METHODS: We correlated mode of presentation (classical, diarrhoea predominant or atypical/silent) with histology of duodenal biopsies and examined their trends over time. RESULTS: The cohort consisted of 499 adults, mean age 44.1 years, 68% females. The majority had silent coeliac disease (56%) and total villous atrophy (65%).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of mode of present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p=0.25). Sixty-eight percent of females and 58% of males had a severe villous atrophy (p=0.05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trend over time for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presenting as atypical/silent coeliac disease and having partial villous atrophy, though the majority still had total villous atrophy. CONCLUSIONS: Among our patients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in duodenal biopsies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he mode of presentation, indicating that factors other than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must account for diarrhoea in coeliac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