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肝损害的临床和免疫特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感染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分为肝损害组(38例)和非肝损害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分布、临床症状、体液免疫、补体和细胞免疫特点;结果:肝损害组患儿肝肿大发生率高于非肝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组患儿的IgA明显高于非肝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组患儿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非肝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肝损害组与非损害组相比,肝肿大的发生率高,IgA水平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当患儿肝功能受损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血液系统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并发多器官损害,其中以肝损害最多见。我院1998年8月-2003年1月收治IM患儿66例,其中并发肝损害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伴肝损害现状,并分析其发病风险。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接收的145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肝功能损害将其分为肝损害组与非损害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指标等情况,分析其风险。结果 年龄越大伴肝损害发生率越高(P<0.05);男女伴肝损害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非损害组,肝损害组的IM持续发热时间在7 d以上、伴脾脏或肝脏肿大患儿均显著增加(P<0.05);相比非损害组,肝损害组的WBC>10×109/L患儿占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 年龄、发热时间、持续发热时间7 d以上、肝脾肿大及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等在IM伴肝损害中明显增加,通过开展早期免疫调节和护肝治疗可能减轻IM患儿肝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ns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30例儿童I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 <3岁 8例 ,3~ 6岁 15例 ,>6岁 7例 ;且 30例均有淋巴结肿大 ,2 6例有发热、咽峡炎 ,2 7例肝脾肿大 ,皮疹 4例 ,眼睑浮肿 7例 ,肾功能改变 3例 ,心肌损害 5例。结论 儿童IM好发于学龄前期 ,并发多系统损害是其主要特点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 ,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肝功能异常比较常见 ;心肌损害也不少见 ,且病情较重 ;年龄越小 ,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方法 分析42例确诊为IM病例资料.结果 26例(61.9%)发生于3~6岁儿童.发热38例(90.5%),咽峡炎40例(95.2%,其中有10例扁桃体表面覆盖白色渗出物),淋巴结肿大36例(85.7%,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多见),眼睑浮肿31例(73.8%),鼻塞16例(38.1%).异型淋巴细胞(atypical lymphocytes,AL)≥10%24例(57.1%),嗜异性凝集反应(heterophic agglutination,HA)阳性率<3岁组(18.2%)明显低于>3岁组(54.8%)(P<0.05).EB病毒衣壳抗原(epstein-barr virus capsid antigen, EBV-VCA)-IgM阳性34例(81%),EBV-VCA-IgG 阳性23例(54.8%).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检查中,总阳性率为76.2%(32例).AL、EBV-IgM与EBV-DNA检测阳性率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P<0.05).结论 IM好发于3~6岁儿童,眼睑浮肿和鼻塞为其重要临床特点.选择和结合不同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IM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合并肝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90例IM患儿(IM组)及80例同期住院的肺炎患儿(对照组)均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氧化法监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采用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液EB病毒以及用超声检查肝脏大小。结果:IM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肝肿大发生率及EB病毒检出率分别为57.8%、78.9%、67.8%,对照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肝肿大发生率及EB病毒检出率分别为8.8%、40%、18.8%,两相比差异均非常显(P<0.01)。所有病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正常。结论:IM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易引起肝损害,其所致肝损害通常为轻到中度损害,无胆红素变化,通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及EBV-IgM抗体检测可帮助确诊。结论:应重视IM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最多见,另外皮疹8例,眼睑水肿1例,白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在第2周升高明显,肝功能损害11例,心肌酶学改变3例,尿常规异常7例。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复杂多变,部分病例不典型,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0.
57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儿科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57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儿中持续发热5d以上者37例(37/57,64.9%),无发热5例(5/57,8.8%),淋巴结肿大54例(54/57,94.7%);合并支原体感染21例(21/39,53.8%);合并肺炎13例(13/57,22.8%),其中支原体肺炎6例;异形淋巴细胞计数10%以上者43例(43/57,72%),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35例(35/57,63.6%),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肝功能存在正相关关系(r=0.562);合并支原体感染的IM病例在发热天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ALT等临床表现上与无合并支原体感染的IM病例差异无显著性,但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上明显高于后者。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血清ALT存在正相关关系,虽然合并支原体感染的IM病例在临床表现上无显著性变化,但是临床上仍要加强支原体的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60例IM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儿中,男85例,女75例,中位年龄7岁。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是IM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肝脾肿大、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常见的并发症有肝损害、心肌受损、肺炎、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IM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存在差异,应予以重视,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傅英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44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采用速度法,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白细胞计数(WBC)测定采用电阻抗法,肝脏肿大采用肝脏B超判断,CD4+细胞计数、CD8+细胞计数、CD4+细胞/CD8+细胞比值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法。结果:①144例IM患儿,其中75例患儿血清ALT大于其参考区间上限(45U/L),占比52.08%。②血清ALT异常的75例IM患儿,45U/L<血清ALT<90U/L共31例(41.33%),90U/L≤血清ALT<200U/L共29例(38.67%),血清ALT≥200U/L共15例(20.00%)。144例IM患儿肝损害发生率为30.56%(44/144)。③肝损害患儿组与非肝损害患儿组性别、血清CRP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肝损害患儿组年龄、WBC、肝脏肿大阳性率、CD8+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非肝损害患儿组,CD4+细胞计数、CD4+细胞/CD8+细胞比值显著低于非肝损害患儿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M患儿肝损害与患儿年龄、WBC、肝脏肿大、CD8+细胞计数、CD4+细胞计数、CD4+细胞/CD8+细胞比值等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7例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67例均有发热 ,咽峡炎 62例 (92 .5 % ) ,浅表淋巴结肿大 5 2例 (77.6%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10 % 5 6例 (83 .6% )。检测血清 EB病毒 (EBV)抗体 46例 ,阳性 3 7例 (80 .4% ) ;定量 PCR查 EBV-DNA2 1例 ,阳性 16例 (76.2 % ) ;确诊后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 ,15例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疗效较显著 ,重症 2例给予丙种球蛋白 ,2天后病情明显好转 ,颈部淋巴结及肝脏明显缩小 ,压痛消失。提示用特异性 EBV-Ig M和 EBV-PCR检测 ,诊断准确。本病因表现多样化、病情轻重不一、病程长短不等 ,故易误诊。若及时确诊 ,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1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严重肝损害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历摘要 男患 ,7岁 ,因皮疹 9d发热 8d于 1998年 3月 17日入院。住院号 :3 865 2 1。缘于入院前 8d患儿无明显诱因面部及躯干出现皮疹渐波及四肢 ,于出疹次日开始发热 ,在当地医院静点青霉素加氨基苄以及先锋 6号共 6d病情不见好转 ,T3 9℃左右 ,病程中患儿无呕吐、腹泻及抽搐。入院查体 :T3 8 5℃ ,神志清楚 ,一般状态可 ,全身皮肤布满淡红色斑丘疹 ,压之退色 ,疹间皮肤正常 ,颌下、腋窝、腹股沟触及 6个~ 7个 0 5cm大小的淋巴结 ,质地中等 ,活动良 ,轻压痛。巩膜轻度黄染 ,咽部充血 ,双侧扁桃体Ⅱ°肿大 ,颈部无抵抗。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 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伴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早期及时发现IM伴肝功能损害并干预。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IM住院患儿的临床的资料,统计及分析不同的年龄、性别、季节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的关系。 结果: 102例IM中,56例(54.9%)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其中:7~12岁组的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92.00%)高于<3岁组(25.53%)和3~7岁组(58.14%)。男、女童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肝功能损害发病率最高(81.8%),与其他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春季与夏季及冬季相比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程度严重者,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IM的肝功能损害与其年龄、季节、病情严重的程度等有关。对此类肝功能损害的高危患儿需要加强其监护并给予早期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加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确诊率,本文收集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10月收入的4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儿中被误诊3例,均被及时纠正;经过治疗后,38例治愈,6例好转,1例转院治疗。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及时确诊,正确治疗后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50例临床资料.结果:50例中22例(44%)有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典型症状;早期临床表现多样,容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重叠并混淆,早期误诊32例(64%);淋巴细胞≥50%者34%,单核细胞+淋巴细胞≥60%者50%,异型淋巴细胞≥5%者80%;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肝脏酶学改变:乳酸脱氢酶升高35例(70%),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30例(60%),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1例(62%),总胆汁酸升高20例(40%);呼吸系统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23例(46%);抽搐2例(4%).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早期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主要表现为感染相关性淋巴或淋巴样腺体组织反应性改变和多器官功能受损.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呈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