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谢建群教授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临证用药注重疏肝理气,清热和中,以降为顺;强调顾护胃气,防治并举,辨病与辨证同步。 相似文献
2.
先师王本立从医近60年,名享湘北。擅长各科疑难杂病,尤精脾胃病的辨证论治,今举其治验5例,以飨同道。 清热利湿、健脾舒肝治泄泻 例1 易某某,男,半岁。1948年3月10日初诊。主诉:泄泻1天多(先吐后泄)。现腹泄黄糜,每天6—7次,泛恶呕吐;寒热往来,口渴喜饮,尿少且黄,精神疲倦,哭闹不安;指纹紫红过3关;舌质偏红,淡黄苔;脉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刘强教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运用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临证20余载,对肺癌的辨证具有独到的临证心得.笔者常随刘教授研习揣摩,对其辨治肺癌经验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糖代谢紊乱,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并可并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等多脏器的慢性损害。随生活方式改变,社会老龄化及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且其发病年龄倾向于年轻化,在中、青年人群中越来越多见。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长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林兰教授,于70年代初从事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主的临床与科研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侍诊,获益良深,现将林师治疗糖尿病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魏子孝认为糖尿病可采用三消分治的方法,如证分上中下三消,定位于肺、胃、肾;定性为燥热、阴伤、阴损及阳。中医治疗以缓则图本,急则治标,标本兼顾。对并发病的治疗不能仅以化瘀、行痰为法,仍当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1.
12.
13.
帅焘主任认为,辨治脾胃病时既要重视脾胃的功能,又要注意调整脾胃的升降功能;强调久病不愈与脾胃关系密切;用药以照顾脾胃为先. 相似文献
14.
正文:徐云生主任医师,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从医三十余年。徐主任熟读中医经典,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脾胃病的证治研究和临床运用有着独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其认为,中焦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亦是多种疾病的病因及病机所在,中焦脾胃气机郁滞是临床内伤脾胃病的根本原因,病变基础则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开始,因此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最为重要,辛开苦降法是临床治疗内伤脾胃病的主要方法[1]。在临床治疗中擅用辛开苦降法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并兼顾岭南湿热广泛致病特点,重视通降祛湿运脾,遣方用药立枳实消痞丸辛开苦降之意,效枳实导滞丸通降祛湿之法,每获良效,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金玉老师临症实践中治百病以脾胃为根的指导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从胃脾和胃消化三热能、脾胃疾病之用药、体会等3个方面进行了浅述。认为内科疾病,始于食不消化,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当医治胃、脾、肾之疾病时,应以祛巴达干为主。脾胃一般由来湿因素伤及,患虚寒性疾患为多见。故在实际临症中应以改善和调节脾胃,注重保护胃消化三热能,治百病应重视脾胃。 相似文献
17.
玉山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4)
魏子孝教授认为,不可忽视辨证论治,整体调节。血糖居高不下,配以活血、破血、祛痰、化湿药。指出:糖尿病合并感染,治疗必须彻底,症状缓解也不急于更方,同时,组方注意实邪出路。强调对并发症治疗同样不偏离辨证,不能仅以化瘀、行痰为法,仍当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1)
脾胃疾病病变复杂,病因病机有虚实寒热的不同,病久又易见虚实夹杂,使之论治也十分复杂。闵范忠教授辨治脾胃病常采用辨证辨病相互结合的方法,多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为基本治法,并随疾病和病症进行加减,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脾胃病是脾胃的纳运、升降、化生失常引起的消化病,治疗脾胃病要从胃纳脾运、脾升胃降、脾湿胃燥功能特性的反向失调中建立调治基点,根据两者功能失调引起疾病的病机状态提出:化纳相助,升降合用,燥湿(润)相济,纵擒摄宣的用药法度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医研究院施奠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 5 0余载 ,治学严谨 ,博采众长 ,学验俱丰 ,分层辨治脾胃病尤具匠心。笔者有幸侍诊 ,现就个人学习期间所见 ,将施老分层辨治脾胃病经验作一简介。临床上许多脾胃病病程迁延 ,病情复杂 ,症状极不典型 ,若单凭临床症状进行常规辨证施治 ,疗效往往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 ,施老常审证求因 ,从病机演变过程中推理分析 ,将病机演变过程分为若干层次 ,如第一病机层次辨证疗效不显著 ,接着可从第二病机层次着手辨证施治 ,以此类推 ,即所谓分层辨治。1 温燥不效 ,治宜养阴脾为阴 ,胃为阳 ,脾胃之中又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