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微信朋友圈,采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孤独感量表调查广州市538名大学生。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与上行社会比较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上行社会比较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清晰性则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②链式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上行社会比较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孤独感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正向预测孤独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 SNS)真实自我表达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上真实自我表达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情绪平衡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河南省540名具有SNS使用经验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SNS真实自我表达与自我概念清晰性、情绪平衡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情绪平衡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情绪平衡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SNS真实自我表达不直接预测抑郁,但存在两条显著的间接路径: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简单中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情绪平衡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情绪平衡在SNS真实自我表达与青少年抑郁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以及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以及抑郁量表对12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而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以及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社会比较、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以70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社会比较倾向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社交网站使用、社会比较和抑郁两两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与社交网站使用、社会比较和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2链式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社交网站使用并不直接影响抑郁,但存在三条间接路径:社会网站使用通过社会比较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抑郁;社会网站使用通过社会比较的单独中介效应影响抑郁;社会网站使用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单独中介效应影响抑郁。结论:社会比较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社会支持、孤独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关系,了解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孤独感量表、社会幸福感量表对5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社会支持和社会幸福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08,0.391,0.433;P0.05),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社会支持和社会幸福感两两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0.226,0.371,0.433;P0.05),而社会支持、社会幸福感和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407,-0.381;P0.01);②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均可以直接影响社会幸福感(β=0.92,1.18;P0.001),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两条间接路径对社会幸福感产生影响,且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还可通过第三条间接路径即孤独感的独立中介作用对社会幸福感产生影响(β=0.17;P0.05)。结论:社交网站自我呈现对社会幸福感有重要影响,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在两者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并探究自尊与社交焦虑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在校本科生663人,采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进行施测。结果:(1)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智能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焦虑在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智能手机成瘾间起中介作用,而自尊和社交焦虑在两者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概念清晰性有助于缓解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可通过提升自尊和减少社交焦虑的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以及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644名青少年进行了测量调查。结果:1高自尊组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得分显著高于低自尊组(t=-6.21,P0.01),低自尊组青少年的社交焦虑得分显著高于高自尊组(t=7.62,P0.01);2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1),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均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32,-0.35,P0.01);3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1.6%。结论:青少年自尊、自我概念清晰性和社交焦虑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自尊和社交焦虑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拥有生命意义感量表、积极情绪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和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18份。结果:(1)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显著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2)积极情绪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社会比较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自我概念清晰性水平既正向调节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积极情绪和社会比较的影响,也正向调节积极情绪和社会比较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4)自我概念清晰性水平正向调节积极情绪和社会比较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效应。结论: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能直接预测生命意义感,也能通过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影响生命意义感;在高自我概念清晰性水平下,还能通过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影响生命意义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留守初中生自我表露、自我概念清晰性、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SDI)、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SCCS)、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MS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332名留守初中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1)留守初中生的自我表露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正相关(r=0.33,P0.01),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21,P0.01);留守初中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消极应对方式和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1;r=-0.40,P0.01);(2)留守初中生的自我表露通过两条中介间接预测其抑郁水平: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留守初中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消极应对方式在自我表露和抑郁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问卷和自尊量表对41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与真实自我呈现(r=0.41,0.54;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自我呈现(r=-0.37,-0.36;P0.001)呈显著负相关;线上积极反馈与自尊(r=0.46;P0.001)呈显著正相关;(2)线上积极反馈在社交网站中的积极自我呈现和自尊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06,Bootstrap 95%CI为[-0.10,-0.03]),线上积极反馈在社交网站中的真实自我呈现和自尊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08,Bootstrap 95%CI为[0.05,0.12])。具体来说,线上积极反馈在社交网站中的真实自我呈现与自尊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社交网站中的积极自我呈现与自尊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通过线上积极反馈影响大学生自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线上积极反馈、积极情绪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网络使用问卷、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积极情感量表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180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交网络使用、线上积极反馈和积极情绪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社交网络使用、线上积极反馈和积极情绪三者均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②社交网络使用不仅对孤独感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而且还能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孤独感:通过线上积极反馈的独立中介作用,通过积极情绪的独立中介作用,通过线上积极反馈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分别受线上积极反馈和积极情绪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职场排斥与抑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职场排斥与抑郁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这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以246名职场人士为研究对象,施测了职场排斥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结果 ①职场排斥与抑郁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422,P<0.01),职场排斥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r=-0.273,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网站体像比较与抑郁的关系,以及体像满意度及自尊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社交网站体像比较问卷、体像满意度问卷、自尊量表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515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社交网站体像比较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体像满意度和自尊均呈显著负相关;体像满意度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网站体像比较不仅能够直接正向显著预测抑郁,而且能够通过三条间接路径对抑郁产生影响:体像满意度的单独中介作用、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体像满意度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交网站体像比较能够通过体像满意度和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孤独感、安全感和沉浸为中介考察社交回避与苦恼对手机成瘾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孤独感量表、安全感量表、沉浸量表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4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社交回避与苦恼、孤独感、沉浸、手机成瘾之间呈显著两两正相关,且分别与安全感呈负相关;(2)孤独感、安全感、沉浸在社交回避与苦恼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个体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越高,孤独感越强,越容易缺乏安全感并体验到更强的沉浸感,导致个体更容易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问卷和自我认同简易量表对48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都与线上积极反馈以及自我认同显著正相关;积极自我呈现不能直接预测自我认同,线上积极反馈在积极自我呈现对自我认同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真实自我呈现不仅能够直接显著预测自我认同,而且能够通过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影响自我认同。结论: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通过线上积极反馈影响青少年自我认同,不同呈现策略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线上社会资本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线上社会资本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566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1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线上社会资本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线上社会资本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会通过线上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结论:线上社会资本在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抑郁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何丹  连帅磊 《校园心理》2017,(5):335-338
探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线上社会资本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使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量表、线上社会资本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50名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1)社交网站积极和真实自我呈现与主观幸福感均呈正相关(r=0.18,P<0.05;r=0.13,P<0.05);积极自我呈现对线上桥接社会资本有正向预测作用(t=2.51,P<0.05),真实自我呈现对线上黏接社会资本有正向预测作用(t=4.07,P<0.01)。(2)线上桥接型社会资本在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对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而线上黏接型社会资本在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不仅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还能通过线上社会资本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并检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社交网站成瘾倾向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28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儿童期创伤与社交网站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161,P<0.01),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306,P<0.01);自尊与社交网站成瘾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少年孤独感、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与错失恐惧的关系,以及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错失恐惧量表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对62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①孤独感与错失恐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6, P0.01),孤独感与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间呈显著正相关(r=0.44, P0.01),错失恐惧与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间呈显著正相关(r=0.23, P0.01);②孤独感不但对错失恐惧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42, P0.01),还能够通过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间接对错失恐惧产生影响。结论: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在孤独感与错失恐惧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站认知负载、自我控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社交网站认知负载问卷、自我控制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694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1)社交网站认知负载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青少年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自我控制在这一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抑郁的直接效应,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均受到性别的调节,具体而言,在女生群体中,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自我控制及抑郁的预测作用都更显著。结论:自我控制在社交网站认知负载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这一间接效应会受到性别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