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孤独感对手机成瘾的具体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孤独感量表、负性情绪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35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中是否起到中介效应。结果:(1)大学生孤独感与负性情绪、消极应对方式、手机成瘾之间均呈正相关(r=0.20,0.26,0.11;P0.05)。负性情绪与消极应对方式、手机成瘾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0.29;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手机成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P0.01);(2)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孤独感通过两条途径间接影响手机成瘾,并且数据显示两条中介作用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与手机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机成瘾、疲惫感、反刍思维与大学生抑郁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疲惫感评估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以及抑郁量表对7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手机成瘾、疲惫感、反刍思维及抑郁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②手机成瘾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水平,而且能够通过疲惫感的中介作用预测大学生的抑郁情绪;③手机成瘾对抑郁影响的直接效应及疲惫感在手机成瘾与抑郁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均会受到反刍思维的调节。结论:疲惫感在手机成瘾与大学生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到反刍思维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孤独感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湖南长沙某医药类院校的6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成瘾、孤独感和抑郁在性别(t=-3.386,P0.05)、分科(t=2.252,P0.05)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生源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t=0.259,P0.05)。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抑郁显著正相关。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85%。结论: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负性情绪与认知失败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认知失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北省武汉市某高校的19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与手机依赖低分组的大学生相比,手机依赖高分组的认知失败总分及各维度分、焦虑和抑郁得分显著更高(P0.001);(2)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总分及各维度分、焦虑和抑郁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6~0.540,P0.01);(3)负性情绪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58%。结论:负性情绪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情绪调节困难和手机成瘾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手机成瘾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881名大学生施测问卷。结果:①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正向预测作用;②情绪调节困难是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学习倦怠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③手机成瘾是情绪调节困难与大学生学习倦怠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④手机成瘾是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学习倦怠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结论:情绪调节困难和手机成瘾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学习倦怠之间起链式中介效应。压力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并且会通过情绪调节困难和手机成瘾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认知失败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使用交往焦虑量表、认知失败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8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交焦虑与认知失败、手机成瘾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认知失败、手机成瘾显著负相关;②社交焦虑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水平,还通过认知失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水平;③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调节该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相较于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认知失败的中介效应对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作用更强。结论:认知失败是社交焦虑诱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重要桥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社交焦虑影响大学生认知失败进而导致手机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无聊倾向、消极情绪、感觉寻求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无聊倾向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的消极情感分量表、感觉寻求问卷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116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无聊倾向、消极情绪、感觉寻求及手机成瘾各变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②消极情绪在无聊倾向与手机成瘾二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以及无聊倾向对手机成瘾的直接效应均受到了感觉寻求的调节。结论:无聊倾向会加剧消极情绪体验,进而增强手机成瘾的风险;而感觉寻求会"放大"或"增强"无聊倾向对消极情绪及手机成瘾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应对方式和神经质在生活事件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大五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30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神经质以及生活事件各因子与焦虑、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问题解决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均呈显著负相关(r=-0.09,-0.13,-0.16,-0.19;P<0.01),而其他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神经质、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显著(F=240.17,P<0.01)。结论大学生负性情绪与生活事件、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神经质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的应激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困扰、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4所本科学校的780名大学生(男生376人、女生404人),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CDS)、UCLA孤独感量表(UCLA-LS)分别测量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人际关系困扰和孤独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的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困扰可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β=0. 36,P 0. 001); Bootstrap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孤独感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困扰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 12,中介效应的95%可信区间为(0. 07,0. 16),中介效应量为0. 48。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困扰、孤独感之间关系密切,孤独感在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困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压力感知对睡眠质量的预测作用以及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压力感知量表、睡眠质量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多维社会支持量表对28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压力感知显著负向预测睡眠质量;②负性情绪在压力感知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社会支持分别调节了负性情绪中介效应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④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随着社会支持的提高而降低。结论:降低压力感知与负性情绪、提高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负性情绪、赌博认知偏差和赌博成瘾的关系。方法:在澳门某高校选取大学生357名,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赌博认知偏差量表(GRCS)和南奥克斯赌博量表(SOGS)进行调查,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中介效应。结果:高赌博认知偏差大学生的DASS得分、SOGS得分均高于低赌博认知偏差大学生(P0.01或P0.001)。中介效应分析发现,负性情绪对赌博成瘾的直接效应为0.14,以赌博认知偏差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为0.05(均P0.05),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6.3%。结论:负性情绪不仅对赌博成瘾有直接作用,而且还通过赌博认知偏差对赌博成瘾有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并探讨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3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内控性与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r=0.330,P0.001),与突显行为显著负相关(r=-0.134,P0.05);有势力他人、机遇与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r=-0.128,-0.141;P0.05),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r=0.408,0.472;P0.001);自我效能感与手机成瘾显著负相关(r=-0.186,P0.001)。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的内控因子与手机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的有势力他人因子、机遇因子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心理控制源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且部分影响通过自我效能感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关系,羞怯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对上述中介作用的调节。方法:使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自尊量表、羞怯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472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手机成瘾倾向水平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机成瘾倾向与羞怯、人际关系困扰显著正相关(r=0.228,r=0.349,P0.05)。自尊与人际关系困扰显著负相关(r=-0.184,P0.05),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负相关(r=-0.155,P0.05)。手机成瘾倾向通过羞怯对人际关系困扰的间接效应受到自尊的调节。结论:手机成瘾倾向和人际关系困扰中既存在中介效应,也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尊和心理弹性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心理虐待量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自尊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58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心理虐待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心理弹性显著负相关;自尊、心理弹性与手机成瘾显著负相关;②心理弹性在心理虐待和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是自尊的中介作用不显著;③心理虐待还通过以自尊、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结论:童年期心理虐待经历一方面直接预测个体的手机成瘾,另一方面通过自尊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预测个体的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医学院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格特质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妨碍量表、情绪智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428名医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自我妨碍与情绪智力、内外向显著负相关(r=-0.117,-0.189;P0.05或0.01),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r=0.413,P0.01);情绪智力与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r=0.304,P0.01),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0.169,P0.01);内外向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0.192,P0.01);2内外向和神经质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间有完全中介作用,情绪智力通过内外向、神经质间接影响自我妨碍。其中神经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间的中介作用最大,占情绪智力总效应的56.5%。结论: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内外向和神经质对自我妨碍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童年期创伤、社交焦虑、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及社交焦虑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交往焦虑量表(IAS)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北京市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童年期创伤在户籍方面存在差异(t=-3.006,P0.05),在性别方面不存在差异;大学生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在户籍方面不存在差异,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3.789,-4.374;P0.001)。大学生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r=0.381,P0.01),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r=0.199,P0.01);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r=0.571,P0.01)。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倾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64%。结论: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社交焦虑、手机成瘾倾向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童年期创伤可以直接或通过社交焦虑间接影响手机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中国大学生群体为样本,探究人际关系敏感在神经质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性别对上述中介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和预防大学生抑郁情绪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自编人口学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分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对2198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①神经质对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71,P0.01);②人际关系敏感在神经质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Bootstrap检验表明中介效应显著,95%的置信区间为[0.38~0.46],中介效应为0.42,占总效应的59.15%;③神经质经由人际关系敏感影响抑郁的中介作用受到男女性别的调节,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高的女生(t=33.607,P0.01)比男生(t=29.851,P0.01)更容易出现更高的抑郁症状。结论:人际关系敏感是神经质影响抑郁的重要的中间环节,而上述中介作用受到男女性别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大学新生适应与童年期负性事件的关系,并探讨人格特征在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四川某重点高校大学新生523名,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童年期负性事件调查问卷(ACE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进行施测。结果:大学新生至少经历过一种童年期负性事件的发生率为87%。CCSAS总分与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总分及神经质得分呈负相关(r=-0.13、-0.51,均P0.01),与内外向和掩饰性得分呈正相关(r=0.47、0.25,均P0.01);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总分与内外向得分呈负相关(r=-0.08,P0.05),与掩饰性得分呈负相关(r=-0.12,P0.01),与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r=0.17,P0.01)。内外向和神经质在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效应量为51.65%和58.10%。结论:大学新生适应与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和人格特征密切相关,人格特征在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确定性忍受力与惧怕否定评价在神经质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神经质维度、不确定性忍受力量表和简明惧怕否定评价量表对36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神经质水平、智能手机成瘾、不确定性忍受力与惧怕否定评价四个因素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不确定性忍受力与惧怕否定评价均在神经质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有中介效应,其中不确定性忍受力的中介效应值为0.267,惧怕否定评价的中介效应值为0.006;(3)不确定性忍受力与惧怕否定评价在神经质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具有序列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65。结论:不确定性忍受力和惧怕否定评价是神经质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因素,并具有序列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评价和孤独感在父母冲突与大学生手机成瘾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以114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婚姻冲突量表、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父母冲突、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认知评价和孤独感分别在父母冲突与大学生手机成瘾间起中介作用;认知评价和孤独感在父母冲突与手机成瘾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冲突除了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外,还可以通过认知评价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手机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