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绝经期指的是女性从绝经前至停经后1年内的时期,该时期女性的相关性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有研究指出,该时期女性发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概率较高,主要是因性器官及性激素的变化,影响血管形态以及纤溶酶活性,从而容易引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多存在月经周期紊乱及经期延长等症状,严重可造成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存在较大威胁。以往临床针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以内膜脱落法或是孕激素替代治疗,但成效并不十分理想,且易引起不良反应[2]。大量研究报道,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能够调节内分泌,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6.25mg/d米非司酮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12.5mg/d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促黄体激素等指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孕酮水平变化、血清雌二醇及促黄体激素变化差异性比较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减小,且组间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12.5mg/d剂量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较低病情复发率,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与诊断性刮宫治疗功血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诊断性刮宫治疗,研究组给予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联合诊断性刮宫治疗。记录两组功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3年随访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与对照组的90.00%对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3年随访可知研究组复发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血患者给予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联合诊断性刮宫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激素调节效果,有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及预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MEA) 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 年1 月-2010 年6 月在本院就诊的21 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MEA 手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1 例患者手术均完成顺利,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3 ml,平均手术耗时3.5 min,术后疗效满意.结论: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雌激素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4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合雌激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60/62),高于对照组的79.03%(4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FSH、E2、LH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雌激素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清性激素指标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效果优于单纯醋酸甲羟孕酮治疗。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加、经期紊乱、延长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贫血、休克,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其中米非司酮可影响子宫内膜生长,抑制卵泡发育及排卵;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促使子宫腺上皮细胞凋亡,抑制内膜腺上皮增生,促使子宫内膜继发性萎缩[3,4]。基于此,本研究就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妈富隆与妇康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妈富隆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妇康片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6.5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妈富隆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效果。方法 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来院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72例每晚mill/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抽血化验内分泌5项、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同时B超监测子宫膜厚度。结果 72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闭经,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FSH、LH变化不明显,无子宫内膜增厚,肝肾功能均正常,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贫血得到改善。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无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围绝经期功血诊断刮宫术后加妈富隆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围绝经功血患者46例,诊刮术后口服妈富隆,开始6~9片/d,至止血后逐渐减量至1片/d,持续21 d为一周期,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结果 4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诊刮-妈富隆治疗有效率100%,5例停药后恢复正常月经,16例月经稀发,25例直接进入绝经期.患者贫血症状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变薄,血清雌激素(E2)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米非司酮治疗范围的扩大,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报道较多。因其有促子宫内膜萎缩的作用,临床上有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报道。本文对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和作用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靳爱华 《河北医学》2012,18(9):1288-1290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4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诊刮.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诊刮后给予黄体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的疗效和月经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62例,显效2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66.13%;实验组患者78例,显效33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月经量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妈富隆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任葵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14-114
目的研究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对78例围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随机的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诊断性刮宫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进行诊断性刮宫术之后还需进行妈富隆药物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采用妈富隆对围绝经期功血进行治疗具有极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妈富隆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监测血常规、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药物疗效相当,但治疗组性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改善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患者随机分为妈富隆组(46例)和炔诺酮组(43例),分别用药后比较两组的用药时间、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在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方面,妈富隆组用药时间显著短于炔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血有效率方面妈富隆组为95.65%,炔诺酮组为8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富隆和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均有效,而妈富隆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妈富隆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2月收治2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12.5mg,每天1次,连服3个月,作为实验组.将同期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妈富隆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妈富隆治疗功血的有效率高,使患者恢复正常月经,但复发率较高;而米非司酮是导致患者闭经,两者治疗效果不一样.在不良反应方面,妈富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米非司酮组.结论:雌孕激素合剂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效率高,完全止血时间短,可调整月经周期,但复发率也高;而米非司酮可以导致闭经,甚至直接进入绝经.两者在作用机制上不同,疗效上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6.
17.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效果。方法:2004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妇科门诊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42例患者每晚睡前空腹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抽血检查内分泌6项、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同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42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闭经,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FSH、LH变化不明显,无子宫内膜增厚,肝肾功能均正常,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贫血得到改善。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肯定,无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围绝经期患者82例,应用米非司酮每晚口服治疗,治疗持续3个月.疗程前后均记录患者体内激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并于结束治疗后随访患者的止血效果,闭经率.结果 服用米非司酮后患者均无月经,子宫内膜显著变薄(P〈0.05),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增高,平均性激素水平为早卵泡期.停止用药后6个月,自然绝经51人,月经稀发13人,月经恢复正常11人,治疗无效7人,未见复发患者.结论 利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在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就诊的174例围绝经期功血病例,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和出血量的不同间接判断体内激素水平,分组制定激素止血、诊断性刮宫和调经方案。结果子宫内膜〉1.1cm者占64.9%。而且在出血量多者中,子宫内膜增厚者占69%,说明子宫内膜厚度与出血量呈正相关;子宫内膜病理诊断单纯型增生占51.3%,复杂型增生占22.1%,增生期子宫内膜占10.6%,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占13.3%,子宫内膜局灶腺体不典型增生占1.8%,子宫内膜息肉占0.9%。子宫内膜激素止血有效率96.7%,调经治疗成功率96.6%。结论影响围绝经功血激素治疗的相关因素为子宫内膜厚度、出血量及诊刮的子宫内膜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言出缸病例60例,随机分为是西药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治疗90 d为一个疗程,随访0.5 a,观察治疗后有效率、月经恢复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96.7%,月经恢复正常83%,复发率6.7%;西药治疗组有效率73.3%,月经恢复正常60%,复发率26.7%.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