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2例,分为两组各21例。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内服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肿胀指数、连续骨痂形成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收治的82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行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及临床疗效;同时为两组患者行治疗前后Cooney腕关节功能量表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检测,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疼痛症状改善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及临床疗效相较于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及Cooney评分差异细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Cooney评分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辨证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分期辨证内服及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月后腕关节功能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分期辨证内服及外用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在促进骨折愈合及改善腕关节功能优于单纯夹板外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11名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桃红四物汤内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82.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骨伤药酒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实验组加用骨伤药酒,比较两组桡骨骨折相关临床指标与桡骨骨折愈合情况等。结果:实验组VAS评分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桡骨愈合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骨伤药酒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8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变化、症状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显著,利于疼痛水肿的快速消退,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增强骨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不超腕关节外固定,比较两组术后骨折固定稳定程度、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术后两组骨折固定稳定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3个月后腕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折固定稳定程度,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更满意。  相似文献   

8.
李森  刘涛  许秀平 《新中医》2017,49(2):69-71
目的:通过对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探讨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的优势。方法:将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90例,A组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并夹板外固定,B组采用手法整复并石膏外固定。并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复位后、复位后3天在桡骨相对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参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7天,2组患者桡骨相对高度、掌倾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愈合时,2组患者在桡骨相对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参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2月后Garland-Werley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后夹板固定在影像学参数及腕关节功能恢复上均优于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后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接骨七厘片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消除肿胀,缩短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冯恩辉  魏力  王海洲  何倩伟  陈海云 《新中医》2016,48(10):112-114
目的:探讨持续牵引器在预防干骺端粉碎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桡骨复位丢失的作用。方法:将干骺端粉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试验组患者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后配合持续牵引器持续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纯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记录整复后、骨折愈合时2组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后,2组桡骨茎突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均恢复到正常范围,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试验组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掌倾角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持续牵引器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减少骨折复位丢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三期辨证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其中治疗组配合三期辨证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参照腕关节Dienst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肿胀消退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骨折三期辨证可有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显著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整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配合经验方中药散剂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5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行中医手法整复、高分子夹板固定配合我院经验方中药散剂外敷治疗;对照组行中医手法复位加高分子夹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愈合过程中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7±3.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9.7±4.1)天,P0.05。骨折愈合后,观察组Gartland-Werley评分、PRW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周、4周、6周RU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RU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行中医手法复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并配合我院中药外敷散剂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伤后功能评分,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合跌打止痛酒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合跌打止痛酒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8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合跌打止痛酒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患者56例入组,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8例,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观察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随访(5±1)个月、对照组随访(5±2)个月。观察组3个月、末次随访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完全康复疗效稳定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可缩短康复进程,增进腕关节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根据X线片及腕关节功能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可靠,优于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17.
吴漩森  王月义 《新中医》2015,47(11):117-119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2例给予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愈合过程中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5±3.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39.8±4.2)天(P<0.05)。骨折愈合后,观察组Gartland-Werler评分、PRW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周、4周、6周RU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RU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3%,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加速患者骨折愈合,改善其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加科尔沁接骨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鲜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加蒙药科尔沁接骨丹治疗;对照组90例,单纯手法复位不使用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的任何药物。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4.44%,对照组优良率85.5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观察表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加蒙药科尔沁接骨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分期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64.10%、58.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0%、97.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治疗后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后各时点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同时点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疼痛,消除水肿,加速骨折愈合,减轻疼痛,且可较好地纠正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实验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周两组血清BMP-2、VEGF、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周与治疗后3个月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桃红四物汤可有效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