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下置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在预防腹腔重度污染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以预防切口感染。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回顾性调查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同样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缝合关腹,采用多次换药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皮下置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体温恢复及切口愈合等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切口感染率及感染切口敞开换药二期缝合率观察组均为0,对照组切口感染率15.79%、感染切口敞开换药二期缝合率10.5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重度污染开腹手术患者实施皮下置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进行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就诊的创伤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凝血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1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在骨科修复时进行创伤控制效果良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在外科实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实行损伤控制性手术60例,其中治愈54例,死亡6例,包括2例因肝大部碎裂无法止血死亡,1例合并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1例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肝叶切除术后死亡。(2)术后并发肝脓肿4例,膈下及肝创面感染3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胆瘘2例。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能够达到快速、简单及有效的止血目的,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创伤对患者的损害程度,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机体脏器的功能,最终达到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菌薇乔缝线在胃肠急诊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作用,为减少胃肠急诊手术治疗切口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胃肠急诊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抗菌薇乔缝线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丝线缝合,比较影响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危险因素及切口感染率。结果术后3~20d,观察组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2.50%,对照组切口感染9例,感染率11.2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切口的感染率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切口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时间>120 min的感染率观察组为1.25%、对照组则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min时,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薇乔缝线与普通缝线相比,可降低手术时间≥120min和Ⅲ类切口胃肠急诊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层流净化手术室用于手术感染的预防效果,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7月-2012年3月行骨科手术患者300例,其中120例于普通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180例于层流净化手术室行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不同类型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手术室平均菌落数等.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0.56%,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Ⅰ、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室空气平均菌落数分别为(123.6±11.8)CFU/m3、(47.2±5.0) CFU/m3,观察组手术室平均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流净化手术室用于手术感染预防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及手术室菌落数,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两种冲洗液对预防老年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9月-2016年2月收治123例消化道穿孔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于术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及手术切口,观察组采用甲硝唑溶液及双氧水溶液冲洗腹腔及手术切口;观察两组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记录切口愈合与疼痛持续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0.33%,切口感染率最低11.4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发现观察组切口愈合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8例切口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共培养出病原菌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占41.67%,革兰阴性菌21株占58.33%。结论采用两种冲洗液可有效改善老年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后的切口愈合程度,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明显提高术后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提高肝破裂的诊治水平,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肝破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非手术6例,手术治疗90例,本组治愈88例,死亡8例.非手术6例全部治愈.术后4例肝脓肿,切口感染6例,膈下及肝创面感染3例,均治愈.死亡原因:1例肝大部碎裂无法止血死亡,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3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脏器衰竭.结论 手术治疗是治疗肝破裂重要方法,损伤控制性手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用于ICU急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医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50例ICU急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生命体征波动和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出血、皮下气肿、切口溢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有12例,发生率为48.00%,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用于治疗ICU急危重症并发感染患者较传统气管切开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较高并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伤性脾破裂合并失血症休克、胸腹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进行外伤性脾破裂合并失血症休克、胸腹损伤治疗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5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对照组,排除失血性休克、胸腹损伤以及其他复合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低于对照组(100.00%);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动脉收缩压波动、低血压持续时间以及格拉斯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14%(14/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5%(2/58),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伤性脾破裂合并失血症休克伴有胸腹损伤的概率非常大,临床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及时、有效的手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性外科(DCS)理念对于治疗非外伤性大肠外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6-2013年医院收治的36例非外伤性大肠外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的患者进行的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治疗进行分析,对于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等进行比较。结果对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2、7d的体温及生化指标进行研究显示,患者在手术前由于休克等原因,体温较低,手术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腹腔内压力在手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有所升高(P<0.05),从手术后第2天开始降低,第7天恢复正常;对36例患者进行DCS治疗,有32例患者治愈,26例患者接受了再次确定性手术痊愈出院,4例患者死亡。结论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能够提高非外伤性大肠外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效果显著,对非外伤性大肠外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