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校正 CT 值在 CT 诊断肾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近期83例肾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69例、乳头状细胞癌14例。分析内容包括测量CT扫描各期肿瘤最大截面直径、肿瘤的平均CT值(TNC、TCP和TPP代表肿瘤平扫期、皮质期和实质期的CT值)、主动脉CT值(ANC、ACP、APP代表主动脉平扫期、皮质期和实质期的CT值)和正常肾实质CT值(KNC、KCP、KPP代表肾实质平扫期、皮质期和实质期的CT值)。计算4个校正CT值(R 代表):R1=(TCP-TNC)/(ACP-ANC),R2=(TPP-TNC)/(APP-ANC),R3=(TCP-TNC)/(KCP-KNC),R4=(TPP-TNC)/(KPP-KNC)。对透明细胞癌组和乳头状细胞癌组的各种CT检查参数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各种检查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的TNC无统计学差异(P=0.261),但透明细胞癌组的TCP、TPP和校正CT值均显著高于乳头状细胞癌组(均P<0.05)。ROC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R1的AUC最高,其次为TCP。结论校正CT值不仅消除了患者内在因素对肿瘤增强的影响,而且与TCP、TPP联合应用时有助于肾癌亚型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各亚型的CT、MRI表现及评价肾皮髓期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3例肾细胞癌患者的肾脏行CT和/或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直径为2-13cm,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肉瘤样肾细胞癌l例、透明细胞癌64例、嫌色细胞癌1例、混合细胞癌2例和乳头状癌5例。肾皮髓期增强扫描,肉瘤样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90.6%(58164)的透明细胞癌、50.0%(1/2)的混合细胞癌和60.0%(3/5)的乳头状癌呈不均匀强化,另50.O%(1/2)的混合细胞癌强化较均匀。92.2%(59/64)的透明细胞癌、50.0%0/2)的混合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强化程度强于(或相仿于)邻近肾皮质;60.0%(3/5)的乳头状癌、50.0%(1/2)的混合细胞癌、肉瘤样癌强化程度较邻近肾皮质低。结论各型肾细胞癌在CT/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其中肾细胞癌57例,依据WHO病理分类包括透明细胞癌38例、乳头状癌10例、嫌色细胞癌8例、梭形细胞癌1例。比较平扫、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及排泄期各型肾癌的强化程度及强化模式。结果:3种肾癌在平扫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在增强扫描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及排泄期,透明细胞癌的CT值均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P值分别为0.01、0.01和0.03),而后二者在增强各期均无统计学差异。均匀强化最常见于嫌色细胞癌,不均匀强化最常见于透明细胞癌。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有应用价值,同时在肾癌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在术前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肾脏双期螺旋CT强化扫描对肾实质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肾脏实质性肿瘤作双期螺旋CT扫描,共发现43个病灶,记录其各增强时相密度、边缘,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 40个病灶中,肾透明细胞癌32个,小细胞癌1个,移行细胞癌2个,嗜酸细胞腺瘤2个.在皮质增强期,所有病灶的边界都得到清晰显示.结论双时相肾脏螺旋CT增强扫描可对发现肾脏实质性病灶、确定病变范围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分次团注对比剂单期增强能谱CT成像对肾透明细胞癌的显示及辐射剂量。方法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患者的知情同意。收集经腹部彩超及超声造影诊断怀疑肾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次团注单期增强扫描能谱成像,对照组采用单次注射对比剂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实验组扫描方案:先团注70 ml对比剂,注入对比剂后25 s再注射50 ml对比剂并以相同流率跟注40 ml生理盐水。在第一次注射对比剂开始后70 s行能谱CT扫描。利用后处理软件,计算显示肿物、肾动脉和肾静脉的最佳单能量keV,并重组图像。对照组扫描方案:一次性注入对比剂120 ml,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于动脉CT值达到100 HU时扫描动脉期,延迟60 s扫描静脉期。测量肿瘤组织和相邻肾皮质间的比值LKR(LKR越远离1肿瘤显示越好)和对比噪声比CNR,肾动脉、肾静脉的CT值。记录患者BMI指数和辐射剂量。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实验组中肾透明细胞癌43例,嫌色细胞和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各1例。对照组肾透明细胞癌44例,肾乳头状癌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和BM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显示肾肿物、肾动脉的最佳单能量为58 keV,显示肾静脉最佳单能量为67 keV。实验组58 keV单能量图肿瘤显示力和CNR(0.7±0.02和10.3±3.2)优于常规组动脉期(1.08±0.04和5.3±2.2)(P0.01);实验组58 keV单能量图肾动脉CT值198±20.3 HU与常规组动脉期肾动脉CT值203±14.5 HU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67 keV单能量图肾静脉CT值200±34.0 HU高于常规组静脉期肾静脉CT值140±12.6 HU(P0.05)。实验组扫描剂量长度乘积[(735±162)mGy·cm]明显小于常规组[(1032±324)mGy·cm](P0.01)。结论分次团注对比剂单期增强能谱成像在肾透明细胞癌、肾动脉、肾静脉的显示等同于或优于常规双期增强扫描,同时辐射剂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RCC的CT 表现,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102例肾透明细胞癌CT表现作比较.结果 20例PRCC CT平扫肿瘤为不均匀的囊实性或均匀的等密度病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均匀强化,皮髓交界期强化程度弱于肾皮质,肾实质期低于周围肾实质.102例肾透明细胞癌CT平扫肿瘤呈密度较均匀或不均匀的囊实性,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或欠均匀强化,95例肿瘤皮髓交界期肿瘤强化程度高于或等于肾皮质.结论 PRCC CT增强扫描有一定的特点,增强皮髓交界期肿瘤强化程度弱于肾皮质,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肾集合管癌的MDCT动态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动态增强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增加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集合管癌7例,术前分别行CT平扫及双期(皮髓交界期及实质期)增强扫描。结果:7例肾集合管癌均以肾脏髓质为中心;所有病灶境界不清,与周围正常肾实质呈犬齿交错状排列,未见包膜;7例肿瘤中,1例肿瘤密度均匀,4例肿瘤密度不均匀,1例肿瘤呈显著低密度;平扫肿瘤实质成分CT值平均为35.5HU(30.1~44.7HU),动态增强后肿瘤呈进行性延迟强化,皮髓交界期CT值平均为52.7HU(34.2~72.0HU),实质期CT值平均为74.5HU(40.0~89.3HU)。病理上肿瘤有明显的间质反应,伴纤维增生,而纤维间质多呈延迟强化。结论:肾集合管癌中心多位于肾髓质,肿瘤境界不清,无包膜,患肾轮廓相对正常;肿瘤密度多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集合管癌具有不同于其他肾细胞癌的CT特点,影像表现与病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不同大小肾透明细胞癌强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l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的CT强化程度.根据肿瘤直径大小把肾癌分成直径〈4em和〉4cm两组,分别测量各组肿瘤皮髓期的CT值和同层面肌肉组织的CT值,同时计算肿瘤的相对CT值,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肿瘤CT值的相关性。结果直径〈4cm组肿瘤的平均大小为(2.59±0.66)cm.平均CT值为(105.66±18.43)HU。平均相对CT值为(1.78+0.24);直径〉4cm组肿瘤的平均大小为(5.66±1.22)cm,平均CT值为(112.04±24.71)HU,平均相对CT值为(1.95±0.50)。两组肾透明细胞癌的CT值及相对CT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t分别:-0.14、-1.06,P均〉0.05)。结论双期增强CT能够准确反映肾透明细胞癌的血供特点。肾透明细胞癌的强化程度不能作为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透明细胞型肾癌少见CT表现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透明细胞癌(RCCC)的少见CT表现和误诊原因,探讨其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透明细胞癌17例20个病灶,孤立发生14例,多发2例,VHL并发1例。术前分别经螺旋CT或多排螺旋CT平扫、皮髄交界期增强和实质期增强扫描,注射流率3~4ml/s。仔细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7个病例共发现20个肾脏病灶,3个肾外病灶。肾脏病灶位于右肾13个,左肾7个。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中心位于肾皮质14个,位于皮质和髓质6个。肿瘤直径1.7~8.3cm,平均4.7cm。肿瘤实质成分平扫CT值11.4~34.0HU,平均20.9HU。皮髓交界早期CT值27.3~112.5HU,平均48.2HU。实质期CT值36.4~77.4HU,平均53.7HU。实质期增强有利于显示病灶内的坏死和境界,其中动态增强无明显强化8个病灶,显著囊变7个病灶。18个病灶境界清楚,2个病灶境界不清。3个肾外病灶分别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个,胰腺尾部胰岛细胞瘤1个,所有肾外病灶皮髓交界早期扫描显著强化,实质期扫描呈持续强化。结论:RCCC少见CT表现包括:肿瘤少血供或乏血供、过度囊变、肉瘤样变、双肾多发等,部分肿瘤容易误诊。认识上述少见CT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病理分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MSCT灌注成像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细胞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接受16排CT肾脏灌注扫描并行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19例,对比剂为优维显(300mgI/ml)50ml,注药速度4ml/s,经Perfusion 3软件处理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健侧肾脏与患侧肾脏的正常肾组织同一灌注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实质强化,BF值低于正常肾脏皮质,PS值和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肿瘤坏死区灌注值降低。结论:MSCT灌注成像实现了肾脏血流的定量研究,直观评价肾癌的微循环变化。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生物制剂参与的免疫诱导治疗逐渐成为肾移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有效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又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目的:探讨不同生物制剂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对机体免疫状态及移植肾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10例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应用生物免疫诱导治疗情况分组,单克隆抗体组(n=35)肾移植受者接受巴昔利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克隆抗体组(n=43)肾移植受者接受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n=32)肾移植受者未接受生物制剂免疫诱导治疗。对比分析3组受者在肾移植后1,4,12周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并评价移植后12周内移植肾功能状态和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单克隆抗体组、多克隆抗体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克隆抗体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克隆抗体组、对照组(P〈0.05)。单克隆抗体组、多克隆抗体组移植后1,4,12周淋巴细胞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克隆抗体组移植后1,4,12周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低于单克隆抗体组、对照组(P〈0.05)。表明生物制剂参与的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方案可有效抑制移植受者活化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降低移植肾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应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99mTc-二乙三氨五醋酸(DTPA)肾动态显像在先天性肾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先天性肾发育不良患者均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腹部超声检查,其中11例行腹部增强CT扫描,8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结果:^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发现肾发育不良7例(58.3%,7/12),探测灵敏度与增强CT相当(X^2=1.5,P〉0.05),优于B超(X^2=4.4,P〈0.05);8例行IVP检查者仅发现肾发育不良2例。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低于健侧(t=10.2,P〈0.05)。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一种能有效诊断肾发育不良、并同时评价肾功能的无创性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13.
16层螺旋CT动静脉双期脑血管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动静脉双期脑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30例MSCTA病例,行Test-Bolus测试确定脑动、静脉期延时扫描时间,按低剂量优维显(370mgI/ml)+生理盐水冲洗行MSCT双期扫描,评价CTA、CTV图像脑动、静脉血管显示及相互干扰程度。评分标准:按静脉或动脉基本无、淡薄、部分、大部分显影及等同强化分别评为5、4、3、2、1分。结果:Test—Bolus测试血管循环时间为8.15±2.29秒。全颅扫描时间为5.17±0.20秒。动脉期延时时间为15.37±1.92秒,静脉期延时时间为27.54±3.07秒,对比剂平均剂量为45.07±2.91ml,生理盐水为39.93±2.96ml。CTA期29例(96.7%)脑动脉1—5段分支显示清晰,脑动静脉最大强化差值为353.86±73.15HU,静脉干扰评分为:5分9例(30%),4分13例(43.3%),3分8例(26.7%)。CTV期27例(90.0%)脑静脉系统显影清晰,静动脉最大强化差值为299.51±90.09HU;动脉干扰评分为:5分4例(13.3%),4分18例(60%),3分6例(20%),2分2例(6.7%),双期均未见动静脉同等强化病例。结论:16层螺旋CT采用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结合小剂量测试,可得到大致类似DSA动、静脉期图像的CTA及CTV图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分析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支气管动脉(BA)改变特点,区别肺癌BA改变与肿瘤大小及解剖位置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50例(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各25例),分为结节组(肿瘤直径≤30mm)和肿块组(肿瘤直径>30 mm);正常对照30例.采用64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T)等方法进行观察,分析BA起源、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肺癌的解剖学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30例均可显示BA,其中右侧共显示50支(平均1.7支/例),左侧53支(平均1.8支/例).肺癌组50个癌灶供血BA均能清晰显示,共90支(平均1.8支/例).正常对照组BA平均管径1.4 mm.中央型肺癌结节组12例平均管径1.8 mm,肿块组13例平均管径约2.9 mm,合计平均管径2.6 mm.周围型肺癌结节组9例平均管径1.5 mm,肿块组16例平均管径2.0 mm,合计BA平均管径1.8 mm,周围型肺癌结节组B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和周围型肺癌肿块组及中央型肺癌结节组BA较正常对照组BA增粗,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央型肺癌BA较周围型肺癌BA明显增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螺旋CT能够有效地显示BA,肺癌BA的改变与肿瘤的大小及位置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用药方式的作用尚有争议。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7例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25例全身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次/d,一个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及疗效。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优良率85%(23例),有效率93%(25例);对照组的优良率72%(18例),有效率84%(21例),两组优良率与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13例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痛,其中1例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缓解;对照组中1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未做处理。结果提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安全有效,局部注射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使用左西孟旦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术后使用左西孟旦的重症瓣膜病患者36例为治疗组,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术后未使用左西孟旦的重症瓣膜病患者36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术前(T1)、术后返回ICU(T2)、术后24 h(T3)、术后3 d(T4)、术后7 d(T5)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值(Cr)、肌酐清除率(Ccr)、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使用肾脏替代治疗(CRRT)例数。结果:两组Ccr在T3(P=0.02)、T4(P=0.008)有明显差异;BUN在T2(P=0.03)、T3(P=0.01)、T4(P=0.007)有明显差异;两组AKI发生率(P=0.003)、CRRT使用率(P=0.01)、ICU停留时间(P=0.0008)和术后住院时间(P=0.007)均有明显差异。结论: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使用左西孟旦可有效改善肾脏功能,降低术后AKI发生率及CRRT使用率,减少ICU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CT灌注值与AP CT严重度指数(CTSI)和临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79例患者进行胰腺CT灌注成像,胰腺正常组(对照组)16例,AP组63例。使用ADW 4.2工作站perfusion 3软件包进行图像处理,测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分析AP各灌注值与对照组的差别以及与AP的CTSI和临床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AP和对照组各灌注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F和BV与AP的CTSI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865,r=-0.703;r=-0.817,r=-0.703;P<0.01),MTT和PS与CTSI和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185,r=0.094;r=-0.192,r=0.141;P>0.05)。结论:AP的BF和BV较对照组显著减少,BF和BV与AP的CTSI和APACHEⅡ评分呈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判定AP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传统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比较,评价管电压100kV下双源CT(dual.sourceCT,DSCT)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inogramAffirmedkerativeReconstruction,SAFIRE)在超重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处于超重患者(男性:25kg/m2≤BMI〈30kg/m2;女性:24kg/rn2≤BMI〈29kg/m2)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按扫描,管电压随机分成A组(120kV)、B组(100kV),采用FBP重建,对B组采用SAFIRE重建得到C组图像。对三组的图像质量、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图像质量分别为(3.51±0.70)分、(3.49±0.33)分和(3.55±0.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或C组)两组问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平均CT值最低。B组与A组(或c组)两组间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且A组较高。A、C两组间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或C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或C组)较A组辐射剂量下降约34%。结论对于超重患者,采用100kV管电压结合SAFIRE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可改善图像质量,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CT值及三维重建的股骨、股骨头、股骨颈、股骨髁骨密度值快速求解方法.方法 采用12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为实验材料,实验分成实验组及真实测量组.实验组按0.5 mm层距进行股骨CT扫描、三维重建、读取像素CT值数据;将股骨三维模型骨段分为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干及股骨髁,分别读取股骨及各段三维模型的像素CT值数据.真实测量组经标本制作、分别测量整体股骨及各段的质量及体积,计算骨密度值.实验组三维模型像素CT值均值与真实测量组骨密度值进行相关分析,获得像素CT值均值与骨密度值的数学函数关系,通过函数计算出来的骨密度值与真实测量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骨密度真实测量值与CT值均值的相关分析:整体股骨y=0.2535x0.2901,R2 =0.9464;股骨头y=0.027x0.6085,R2=0.915;股骨颈y=0.0324x0.5849,R2=0.862;股骨髁y=0.0245x0.814,R2=0.8492.(2)骨密度计算值与真实测量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整体股骨P=0.987;股骨头P=0.984;股骨颈P=0.962;股骨髁P =0.971.结论 (1)股骨三维重建后通过像素CT值均值可以快速求解骨密度值;(2)骨段进行股骨骨密度值测量结果精确,质量控制良好;(3)为临床快速骨密度值求解提供实践手段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