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7月到2014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均治疗观察4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LVEDD和LVESD值明显减少(P<0.05),而LVEF值明显增加(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与LVEF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顽固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主要冠脉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能更加有效改善心功能,也能有效减少远期主要冠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爱康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照住院病房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及对患者短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PCI治疗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强化组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d,常规组给予20 mg/d,2组于治疗前和术后4周测定反应冠脉斑块炎症的炎性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治疗前和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术后4周2组TNF-α、IL-6、hs-CRP和N-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强化组变化更显著(P<0.01).术后4周常规组LVEDD、LVESD、LVEF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对AMI介入术后患者炎性反应抑制作用显著,且强化组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 (TGF-β_1)和白介素-1β(IL-1β)的转录水平以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冠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梗模型,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每组21只,另设13只为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手术后2 d起灌胃给药,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只给予等量清水灌胃。第1周后各组取3只大鼠检测TGF-β_1和IL-1βmRNA的转录水平变化;第6周后行超声心动图、心室重塑、TGF-β_1和IL- 1βmRNA的测定。结果:与心肌梗死组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右心室肥厚指数降低;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射血分数(EF)均增加(P<0.05);心肌梗死后第1周心肌梗死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梗死区周边TGF-β_1和IL- 1βmRNA的转录较假手术组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梗死后第6周心肌梗死组IL-1βmRNA的转录与第1周相比有明显降低,而TGF-β_1 mRNA仍呈高转录水平(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两细胞因子仍增高(P<0.05)。梗死后第6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IL-1β和TGF-β_1 mRNA的表达较第1周相比皆降低(P<0.05);与心肌梗死组相比也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急性心梗大鼠心肌TGF-β_1和IL-1β转录水平,减轻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5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7例,阿托伐他汀用量为20 mg,1天1次,晚上服用;实验组38例,阿托伐他汀用量为40 mg,1天1次,晚上服用。两组均用药8周。两组患者治疗后测量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LVEDD、LVESD、LVEF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LVESD与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与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40mg/d治疗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赵洋  李艳 《安徽医药》2016,20(2):240-243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于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SD 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后大鼠24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只。造模观察24 h后,阿托伐他汀按照8 mg·kg-1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假手术组均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每天1次。3周后处死大鼠,取心肌并分离血清。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ELISA检测血清CK、TNF-α、IL-10及IL-6的含量;Western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9/3、cyto C 以及 XIAP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凋亡率显著上升,CK、TNF-α、IL-10及IL-6含量升高,cyto C、bax 以及caspase蛋白的表达显著提升,而 bcl-2 和 XIAP 的表达则显著降低;阿托伐他汀降低了心肌凋亡率和血清中CK、TNF-α、IL-6的含量,提高了IL-10的含量,抑制bax、cyto C 和caspase表达,bcl-2和XIAP的表达升高。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化应激的产生,改变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影响凋亡相关蛋白XIAP等的表达以及改变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左卡尼汀。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利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LVED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CRP、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LVEDD明显改善(P〈0.05),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CRP、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LVEF、LVEDD改善较对照组明显,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RP、BNP水平差异及LVEF、LVED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CRP、BNP水平,发挥抗感染作用,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耗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Ⅰ组(常规瑞舒伐他汀剂量)30例和治疗Ⅱ组(高瑞舒伐他汀剂量)42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hs-CRP、TNF-α、IL-6、LVESD、LVEDD、LVEF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 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d,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LVESD均低于同组术前,LVEF均高于同组术前,治疗Ⅱ组患者hs-CRP、TNF-α、IL-6、LVESD均低于治疗Ⅰ组,LVEF均高于治疗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应用后,改善炎性介质和心功能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连续给药1个月对大鼠肝肾的毒性作用,为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68.5和205.5 mg/kg·bw),给药1次/d,28 d后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E)和尿氮(BUN)。取肝和肾,甲醛固定,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肝和肾组织的病理结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主要毒性反应剂量在205.5 mg/kg·bw,给药后大鼠出现了脱毛、腹泻等表现,血液生化检查显示ALP、ALT和AST明显升高。病理结果表明,辛伐他汀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对大鼠肝均有一定程度的毒性损伤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高剂量组可引起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ALP、ALT和AST明显升高;洛伐他汀高剂量组对大鼠肝肾毒性作用不明显。根据肝病理毒性由弱到强排序为:洛伐他汀高剂量<辛伐他汀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冠心病病例,按应用他汀类药物品种及剂量分为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1),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 mg·d-1);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瑞舒伐他汀10 mg·d-1),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瑞舒伐他汀20 mg·d-1)。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肝功能指标水平(ALT、AST、AKP、TBIL)、肝功能异常发生时间、处理对策及预后等,比较各组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评价肝功异常干预对策合理性及干预效果。结果: 共收集有效病例269例,其中14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21例患者的ALT高于3倍正常上限。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ALT高于3倍正常上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1)较低剂量组发生严重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2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予以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RP(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TG(甘油三酯)、TC(血清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下降,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高剂量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比低剂量给药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健康SD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54只,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10、6 mg/kg组和模型组各18只,另选择18只作为假手术组.瑞舒伐他汀组根据临床常用剂量分别采用瑞舒伐他汀按照10、6 mg/kg剂量溶于蒸馏水中ig给药,模型组、假手术组均采用等量生理盐水ig给药,1次/d,持续4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Periostin、调控机制核因子κB (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的表达差异,采用RT-PCR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Periostin、NF-κB及IL-6的mRNA表达差异,比较各组大鼠的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瑞舒伐他汀10、6 mg/kg组大鼠Periostin蛋白灰度值以及NF-κB、IL-6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I)均显著下降(P<0.05); Periostin、NF-κB、IL-6及TGF-β1 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CVF灰度值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通过调节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Periostin、NF-κB、IL-6、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来改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在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肌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及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3个疗程,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缩小(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P均<0.01);2组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心功能Ⅱ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Ⅲ级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降低心功能分级,提高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单双号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强化剂量(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LVE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MB(11.12±1.23)U/L、hs-CRP(11.58±1.65)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8.57±2.49)U/L、(17.84±1.2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TC、HDL-C、T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制备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慢性肾衰竭组(模型组)、8mg.kg-1.d-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小剂量组)、16mg.kg-1.d-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剂量组)。大鼠阿托伐他汀灌胃8周后,取其外周血分离与培养EPCs,并检测EPCs数量及其增殖、黏附能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及其增殖、黏附能力均下降(P<0.05)。应用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增加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改善外周血EPCs增殖、黏附能力(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EPCs的数量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缬沙坦+阿托伐他汀)和对照组(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和BNP水平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LV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LVEDD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LVEDD、LVESD、LVEF等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明显小于对照组,LVEF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3组:对照组(n=30):采用阿司匹林、硝酸盐类等药物行常规治疗;常规剂量组(n=30):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0mg/次,1次/d,每晚睡前服用;大剂量组(n=30):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20mg/次,1次/d,每晚睡前服用.治疗1周、16周后检测患者体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素(BNP)水平;同时测定患者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1周后,3组患者MMP-9、hs-CRP、BNP水平及LVEDD、LVESD、LVEF等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大剂量组MMP-9、hs-CRP、BNP水平降幅最大,LVEDD、LVESD下降程度最多,LVEF提高幅度最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患者MMP-9、hs-CRP及BNP水平,改善LVEDD、LVESD、LVEF等心功能指标,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剂量能够增强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依折麦布10 mg.d-1,po,qd,联合瑞舒伐他汀10 mg.d-1,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1,po,q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8,12周后血脂、血糖水平变化及患者血LDL-C达标率、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在治疗8,12周后的TC、LDL-C及LDL-C达标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在治疗8,12周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下降(P<0.05).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而减量或停药患者.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较单纯瑞舒伐他汀治疗更能改善血脂水平及提高LDL-C达标率,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再给予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4周为1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CRP、IL-6、LVEF、LVEDD指标大体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RP、IL-6、LVEF、LVEDD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疗法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快速有效改善症状,与其多途径清除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