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例CV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平扫,3例行MRI增强扫描,5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2例行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观察CVST累及区域范围及周围情况、平扫密度或信号特征及颅内伴发病变等。 结果全部患者均累及2个以上静脉窦,7例患者CT平扫见受累静脉窦明显高密度,MR平扫10例患者可见受累静脉窦T1WI明显高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及FLAIR均可见受累静脉窦高信号。3例行MRI增强扫描患者中,受累及静脉窦呈完全强化2例,部分性强化1例。CT及MRI提示左颞叶出血性梗死1例,矢状窦旁占位2例,丘脑出血性梗死1例,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MRV均可见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完全不显影及侧支代偿血管形成。 结论MRI平扫可显示CVST的特征,CT平扫部分患者显示CVST的特征,CT及MRI平扫均可显示CVST的颅内伴发病变。识别CVST的静脉窦CT及MRI平扫特征及可能的颅内继发病变影像学表现,并结合MRV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和MRV的联合应用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4例CVST患者的MRI和MRV表现。14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和MRV检查。结果:14例常规MRI检查中,13例静脉窦内正常流空效应消失,T1WI、T2WI和FLAIR静脉窦内见等、高信号,1例静脉窦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但伴有脑组织轻度水肿;14例MRV见受累静脉窦高信号缺失、静脉窦不显影、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经临床治疗后,9例随访患者中6例例治愈、3例好转出院。结论:MRI和MRV联合应用对CVST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磁共振静脉造影(MRV)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不同时期脑静脉窦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1月~2019年8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临床随访确诊的27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MRI资料,其中18例患者行DWI检查,9例患者接受MRI增强检查。结果27例静脉窦血栓患者MRI平扫表现流空信号消失,静脉窦出现异常信号,3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MRI增强后表现为空三角征,MRV则显示静脉窦血流高信号不同程度缺失,局限性或阶段性血栓以血流高信号变细、中断为主。DWI对急性和亚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及继发静脉性脑梗塞敏感。结论MRI、MRV联合DWI有助于静脉窦血栓的早期诊断并可以反映血栓的演变过程,为临床及时治疗静脉窦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中的优势。材料与方法 1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男6例,女11例。病程3d至1个月,急性期(<1周)7例;亚急性期(1~2周)8例;慢性期(>2周)2例。所有患者均行T1WI、T2WI、FLAIR、DWI检查,14例患者行TOF法MRV检查,11例患者进行MRI增强扫描,8例患者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结果平扫FLAIR、T2WI序列静脉窦流空效应消失,静脉窦内出现各期信号不同的血栓,DWI在急性期患者呈高信号(8例);MRV显示对应静脉不显影或部分显影(14例);增强后对应静脉充盈缺损(10例);SWI序列可见引流区扩张的静脉(5例)。结论多模态MRI包括FLAIR、T2WI及DWI、MRV、增强扫描、SWI对CVST的检出高度敏感,可早期检出血栓并反映其病理演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的CVST患者的MRV特征。MRV采用2D-TOF技术,所有患者均进行MRV检查,2例行DSA脑血管造影。结果上矢状窦受累8例,横窦受累6例,乙状窦受累4例,MRV表现为静脉窦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静脉窦闭塞。2例患者一侧颈内静脉不显影。结论MRV可以早期、准确、无创诊断CVST,并可应用于CVST治疗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MRI和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急性期(<1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亚急性期(1~2周)13例,慢性期(>2周)4例,作MRISE序列平扫,10例有TOF法MRV,3例有MRIGd-DTPA增强,13例有平扫CT对照。结果: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MRISE序列扫描确诊19例,1例急性期早期MRI平扫漏诊,后经MRV确定。13例CT平扫均未能确定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MRI信号复杂,T1WI呈低、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亚急性期呈短T1和长T2信号表现典型;慢性期由高信号到低信号,最后血栓吸收,静脉窦再通。MRV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MRI和MRV是诊断和随访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优于CT,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3例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13例CVST患者中,病变位于横窦3例,上矢状窦2例,乙状窦1例,直窦2例,同时累及横窦及乙状窦4例,同时累及横窦及矢状窦1例;急性期发病者7例,亚急性期4例,慢性期2例,CT平扫显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或条状低密度影,MRI平扫显示静脉窦内信号异常,CT与MRI增强扫描可见受累静脉窦空三角征或充盈缺损;MRV可直接显示受累静脉窦变细、不连续、充盈缺损或不显示以及侧支循环形成。11例CVST患者发生继发性脑损害,包括脑肿胀、出血及梗死等。结论对于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并有颅内压增高表现的患者,无论伴或不伴神经系统症状,都应警惕CVST,同时结合CT和MRI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和成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5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1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超导MRI检查,多平面图像采集,磁共振静脉造影(MRV)采用2D-TOF技术。结果:MRI特征性表现为平扫脑静脉窦内正常的流空信号消失,代之以异常的等信号或高信号。病变最常累及上矢状窦和横窦。MRV表现为受累的静脉窦的闭塞呈充盈缺损或再通后的模糊影,病变部位和范围与MRI相对应?熏 侧枝血管形成,深部静脉明显扩张或其他引流静脉显现。结论:MRI和MRV能准确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而且可以用于病例的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6例行MRV检查,2例行DSA检查。 结果 4例上矢状窦及横窦同时受累,1例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同时受累,4例单纯乙状窦受累,2例单纯横窦受累。MR平扫1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8例表现为T1WI、T2WI高信号,2例表现为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5例表现为脑静脉异常强化,静脉窦壁表现为环形、三角形或平行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不显影、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部脑静脉扩张。 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无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纤维型脑膜瘤的MRI平扫、增强和DWI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常规横轴位T1WI、T2WI、DWI和增强后T1WI扫描。DWI序列扫描后获得ADC图,经后处理获得肿瘤实质和肿瘤对应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分析纤维型脑膜瘤的常规MRI、DWI表现和ADC值。结果:56例纤维型脑膜瘤中,常规MRI扫描与正常大脑皮层比较,T1WI上,肿瘤呈等信号40例,略低信号14例,混杂信号2例;T2WI上,肿瘤呈等信号35例,略高信号12例,混杂信号6例,略低信号3例;出现瘤周水肿16例。增强T1WI上,34例均匀强化,21例不均匀强化,1例厚壁环形强化,脑膜尾征32例。DWI上,肿瘤呈等信号31例,稍高信号12例,混杂信号10例,低信号3例。ADC图上,肿瘤呈等信号31例,混杂信号15例,稍高信号6例,低信号4例。56例纤维型脑膜瘤肿瘤实质与正常脑白质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伴有瘤周水肿的纤维型脑膜瘤肿瘤实质、瘤周水肿、正常脑白质的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型脑膜瘤的DWI表现多种多样,DWI是常规MRI基础上诊断纤维型脑膜瘤的一种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分类。材料与方法:对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病例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MRISE-T1WI上,41例脑膜瘤病例中16例呈低或稍低信号占39%,25例呈等信号占61%。在SE-T2WI上,高或稍高信号31例占75.6%,等信号8例占19.5%,低或稍低信号2例占4.8%。结论:脑膜瘤的MRI表现特征明显,并且T2的信号强度差异对部分脑膜瘤的病理分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OCCC的12例患者资料.结果 12例均发生于单侧,多呈类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肿瘤最大径8.5~20.0 cm.12例均为囊实性肿块,其中11例(11/12,91.67%)以囊性成分为主,囊腔内均可见形态不一的实性结节;1例(1/12,8.33%)以实性成分为主,且实性成分内见多发囊变.囊腔T1WI呈低信号9例(9/12,75.00%),等信号1例(1/12,8.33%),等高混杂信号1例(1/12,8.33%),高信号1例(1/12,8.33%);T2WI均呈高信号.实性成分T1WI均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示实性成分动脉期不均匀强化,延迟期持续明显强化.结论 OCC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鼻窦真菌球CT和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鼻窦真菌球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的68例鼻窦真菌球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发病部位:单个鼻窦发病60例(88.2 %),其中上颌窦最常见,占41例(60.3%),依次为蝶窦12例(17.6%),筛窦6例(8.8%),额窦1例(1.5%);CT表现:受累鼻窦腔内充以软组织影,其中64例(94.1%)中央见点状、不规则细条状或云絮状高密度影,融合成团块状,代表菌丝,窦壁骨质有不同程度增生肥厚,35例(76.1%)上颌窦内壁见骨质吸收破坏;MRI表现:病变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与脑实质比较,以下相同),T2WI均呈极低信号,增强后均未见强化;病变周围黏膜明显增厚,T1WI多呈等信号,T2WI均表现高信号,有明显强化.结论 CT是目前诊断鼻窦真菌球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MRI能够显示真菌球范围和帮助鉴别诊断,可作为一种补充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在肝脏炎性假瘤(IPL)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肝脏炎性假瘤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并对其MRI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6例共发现18个病灶。T1WI上13个病灶为低信号,5个为等信号;T2WI上14个病灶呈高或稍高信号,3个病灶为等信号。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显示IPL动脉期大多数病灶无明显强化,3个病灶可见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可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方式多样,常见强化形式为周边不规则环形强化或结节状强化,或呈分隔样强化,且强化持续时间较长。结论: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反映了IPL的病理学特征,对IP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眶部丛状神经纤维瘤(PNF)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85侧眶部PNF的MRI表现。79例均接受眼眶MR检查,其中71例接受增强MR扫描。结果眶部PNF均表现为侵袭性生长,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位于眼睑及眶周表浅部位的病变呈弥漫性生长并穿透筋膜和肌层,与肌肉相比,76侧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9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侧可见靶征。眶腔和(或)颞下窝等深层部位病变呈多发边界清楚的小结节或束状病变,主要沿神经干生长并压迫周围结构,77侧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7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4侧可见靶征。结论眶部PNF多呈侵袭性生长,MRI可清晰显示PNF累及范围,眼眶表浅部及深部病变有着不同的形态及信号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眶沟通性肿瘤的MRI表现特征与诊断依据.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眶沟通性肿瘤18例,行MRI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与增强扫描.结果脑膜瘤10例,T1WI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等信号或略低信号,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常合并蝶骨增生.视神经鞘脑膜瘤3例,视神经不规则管状或梭形增粗,T1WI等信号,T2WI为等或略低信号,增强后呈"双轨征".视神经胶质瘤1例,眶内见纺锤形肿块,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肿块明显强化呈"哑铃征".炎性假瘤3例,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肿块明显强化,眼外肌及眼睑常明显强化.黄色肉芽肿1例, 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眼外肌明显增粗,小脑幕对称性等T1短T2信号,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MRI在诊断颅眶沟通性肿瘤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颅眶沟通性肿瘤的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脑节细胞胶质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17例脑节细胞胶质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病灶全部为单发。幕上15例,幕下2例。颞叶6例,额叶5例,顶叶2例,胼胝体压部、额颢叶、左侧小脑半球及延颈髓各1例。其中15例为原发性肿瘤,2例为复发。CT检查3例,2例呈低密度影,1例等密度影,瘤周轻度水肿。1例邻近骨吸收,增强后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均匀强化。MRI检查16例,7例肿瘤脑回样分布,5例呈椭圆形或类圆形,余呈不规则生长。17例肿瘤中6例内有壁结节。肿瘤呈完全囊性、均匀实性,还可以囊性变。T1为均匀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为高信号或混杂信号,T2水抑制像上肿瘤边缘和实性呈高信号,其他部分呈等偏低信号,扩散加权像(DWI)上呈低或等偏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升高。瘤周境界较清,多数病例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增强后肿瘤不强化、轻度强化,也有不规则强化。结论:节细胞胶质瘤影像学较有特征性,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