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祥  钱火炎  戴健 《江西医药》2009,44(8):755-75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9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CHF患者均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6个月,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VEF上升,LVEDd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LVESD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LVEF、LVEDd、LVES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CHF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可改善心功能升高LVEF并降低LVEDd、LVESD。  相似文献   

2.
程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90-19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和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左卡尼汀。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利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LVED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CRP、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LVEDD明显改善(P〈0.05),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CRP、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LVEF、LVEDD改善较对照组明显,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RP、BNP水平差异及LVEF、LVED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CRP、BNP水平,发挥抗感染作用,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耗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3例,随机将入选对象分为试验组(n=42)与对照组(n=41),试验组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期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脏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为(2.4±0.3)级,治疗后(3.3±0.2)级(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为(46.6±3.8)%,治疗后为(38.0±5.8)%(P<0.01);对照组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为(2.5±0.6)级,治疗后为(3.2±0.3)级(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3.6±4.9)%,治疗后为(39.9±6.7)%(P>0.05)。结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该类患者心功能和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择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7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常规组治疗,如降血压、利尿等,参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再加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元(NT-pro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进行检验,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数据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是一种值得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观察12周。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和12周后行心脏彩超,测定LVEF,测量6min步行距离,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s-CRP均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s-CRP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LVEF显著提高、6min步行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LVEF,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雁 《安徽医药》2015,36(7):871-87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12例,心功能(NYHA)Ⅱ~Ⅳ级,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心室重塑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心输出量(CO)分别为(51.31±6.65)mm、(32.72±5.43)mm、(53.79±5.12)%、(5.01±1.27)L/min,对照组分别为(58.64±7.94)mm、(37.22±4.33)mm、(40.34±12.41)%、(4.50±1.32)L/min,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及心室重塑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对照组(62例)。所有心力衰竭患者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治疗16周后复查血脂、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所有患者的住院次数、总日数、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6周后,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CRP均有显著降低,LVEF则有明显提高。治疗组住院次数和总日数比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黄科 《海峡药学》2013,25(2):175-17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D)、每分心排血量(CO),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和LVSDD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SV和C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明显,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9月于我院诊断为慢性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检查发现195例患者伴有CHF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其中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者114例(阿托伐他汀组),未接受他汀类治疗者81例(空白组)。评估患者1年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心源性死亡率:0vs 8%,P<0.05),TDI结果更好(E/E:15±5.7 vs 18±8.3,P<001);局部缺血性CHF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死亡率:10%vs 26%,P<0.05;持续室性心律失常:5%vs 19%,P<0.05;心源性死亡率:0 vs 8%,P<0.05);TDI结果更好(E/E’:15.00±5.68vs 19.72±9.14,P<0.01;St:353.70±48.96ms vs 303.33±68.52ms,P<0.01)。经多因素分析校正相关因素后发现,阿托伐他汀治疗与较低心源性死亡率之间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R=0.83,95%CI 0.71~0.96,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与局部缺血性CHF也有相关性(RR=0.77,95%CI 0.62~0.95,P<0.05)。结论对于CHF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心源性死亡率,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1.
郑宏 《中国实用医药》2013,(33):144-14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常规治疗)和B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44例。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的心功能、EF和LVDD均较治疗开始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相比, B组较A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提高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其对循环血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5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6例),比较治疗前后循环血的ET,NO,CR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血清CRP,ET,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组LVEF提高,血N0水平增高.血清CRP和ET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并降低CRP水平,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冠心病合并CHF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LVES、LVED、LVEF和E/A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CHF患者辅助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改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5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7例,阿托伐他汀用量为20 mg,1天1次,晚上服用;实验组38例,阿托伐他汀用量为40 mg,1天1次,晚上服用。两组均用药8周。两组患者治疗后测量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LVEDD、LVESD、LVEF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LVESD与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与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40mg/d治疗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射血分数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心功能、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7月到2014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均治疗观察4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LVEDD和LVESD值明显减少(P<0.05),而LVEF值明显增加(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与LVEF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顽固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主要冠脉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能更加有效改善心功能,也能有效减少远期主要冠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超声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电解质以及血糖血脂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以及射血分数变化改善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衰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并且药效平稳,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心肌收缩与舒张能力,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