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诺贝特单独治疗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临床及治疗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脂药物引起横的纹肌溶解症多由他汀类药物所致,单独由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十分少见.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非诺贝特单独治疗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资料,探讨临床及治疗特点,以加深对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危害性和早期诊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1例患者,对其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病情凶险,常导致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高钾血症等。【结论】护理中应加强对用药知识的宣教,培养患者对自己所用的药物作用及副作用的监测能力,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调脂药物引起横的纹肌溶解症多由他汀类药物所致,单独由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十分少见。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非诺贝特单独治疗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资料,探讨临床及治疗特点,以加深对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危害性和早期诊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院收治1例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单独应用非诺贝特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并治愈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完整性改变,致使细胞内的物质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的一种疾病.诊断标准:血清肌酸肌酶(CK)>20 000 U/L.临床表现为肌强直或疼痛、重症肌无力、尿色异常.最常见的是腓肠肌和腰背部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压痛、肌无力[1].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在临床病例中只占0.1%~0.2%.其中力平之(非诺贝特类药)为临床常用降脂药物,它引起横纹肌溶解则罕见[2].2002年,我科发生1例患者服用力平之后快速发生横纹肌溶解,经过10 d的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2006年1月~2009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肾脏科收治4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应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之)引起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9种调血脂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评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0年版)中9种调血脂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为200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与调整提供证据.方法采用卫生技术评估的方法,全面检索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02年8月;同时检索中国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和WHO乌普沙拉检测中心数据库.以药物的调脂作用、冠心病的预防作用以及毒副作用为评价指标纳入相关文献,科学、客观、真实的评价纳入文献并进行分析、比较,为每个品种的评价和品种间的相互比较提供依据.结果相互比较药物调脂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的等效剂量(LDL-C降低25%)为:阿托伐他汀10 mg/d,辛伐他汀20 mg/d,普伐他汀40 mg/d,洛伐他汀40 mg/d,西立伐他汀0.3 mg/d,氟伐他汀80 mg/d;现有证据尚不能对吉非贝齐与非诺贝特比较,阿西莫司与他汀或贝特比较做出判断.调脂药物对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研究结果显示,普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对冠心病一级预防有效,长期应用能减少用药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吉非贝齐一级预防虽降低心血管的死亡率,但不降低总死亡率;二级预防的研究中被证明有效的药物是:普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吉非贝齐和非诺贝特.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及英、美等国政府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均提示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与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横纹肌溶解作为他汀类药物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属于一种偶发性疾病.综合现有数据,横纹肌溶解发生率西立伐他汀最高,普伐他汀与氟伐他汀较低,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介于两者之间.世界范围内非诺贝特的不良反应事件报道明显少于吉非贝齐.结论依据现有结果,9种调血脂药物中疗效确切、安全、证据质量高、应用广泛的有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现有证据表明,疗效较好、较安全,但尚需更多证据支持的有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非诺贝特;安全性不如同类药物或研究证据太少的是西立伐他汀、吉非贝齐、阿西莫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HU-VECs)及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α(PPARa)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样HUVECs株,第4~9代用于实验.实验分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ox-LDL组(100 mg/L);③非诺贝特组:先将非诺贝特10、50、100 μmol/L分别作用于内皮细胞6h,然后加OX-LDL(100 mg/L)作用于细胞24 h.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PPARa含量;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各孔的吸收度(OD),以评价增殖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 mg/L ox-LDL抑制内皮细胞增殖(P<0.01),非诺贝特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P<0.01).100 mg/L ox-LDL促进PPARQ分泌.10、50、100 ttmol/L非诺贝特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分泌PPARa(P<0.01),押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非诺贝特呈剂量依籁性押制ox-LDL诱导的人HUVECs分泌PPARc,,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保护内皮功能,从而发挥贝特类调脂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小剂量普伐他汀加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冠心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142例,随机分A、B两组,每组各71例。A组:普伐他汀联用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d),B组:单用普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伐他汀(20mg/d)联用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d)治疗冠心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黄松  周嘉  梁杏欢  罗佐杰  陈青云 《临床荟萃》2004,19(16):954-954
横纹肌溶解症 (rhahdomyolysis,RL)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生改变 ,细胞内物质 ,如蛋白、离子、酶等释放入血 ,最后从尿中排出。其临床特征是肌痛、肌紧张、肌肉注水感 ,尿色异常 (黑红或可乐色 ) ,血清肌酸激酶 (CK)显著增高 ,超过正常 10倍以上 ,血、尿肌红蛋白阳性 ,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RL的病因很多[1] ,包括肌肉直接损伤 ,过量运动 ,药物因素 ,代谢性疾病等。我们遇到 1例非诺贝特和普伐他汀合用引起RL的病例 ,经积极治疗 ,患者很快康复 ,报道如下。患者 ,男 ,19岁。诊断 :① 1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 ;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功能(CFVR)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分为非诺贝特治疗(200mg/d)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随访12周,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测定CFVR。结果与基线和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治疗组CFVR明显高于基线水平(3.14±0.36vs.2.80±0.58,P<0.01)和对照组(3.14±0.36vs.2.79±0.65,P<0.05),而对照组和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非诺贝特治疗后显著降低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水平。非诺贝特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和对照组。结论 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可以显著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CFVR功能,并能显著降低血浆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发挥血管内皮保护效应,但此效应可能被其升高的血浆Hcy水平的副作用所削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对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谱是否优于大剂量辛伐他汀类单独应用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60名糖尿病合并混合高脂血症经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治疗至少8周后血脂不达标(达标标准:LDL-C<2.6 mmol/L、TG<1.7 mmol/L、HDL-C>1.2 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组(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n=30)和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组(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和非诺贝特200 mg、1次/d,n=30)两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水平,分别对比两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糖尿病合并混合高脂血症两组患者间血脂各项及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出现ALT及/或CK显著升高。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的降脂治疗组TC、TG、LDL-C分别降低32%、39%、31%,HDL-C升高11%。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组TC、TG、LDL-C分别降低15%、17%、9%,HDL-C升高5%。联合治疗组较大剂量辛伐他汀组TC、TG、LDL-C有显著下降,HDL-C有显著升高。对于经过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治疗至少8周而血脂未达标的糖尿病合并混合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改善其血脂谱效果优于加大辛伐他汀剂量,且并不增加肝功损伤及横纹肌损伤的副作用。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及非诺贝特较应用更大剂量辛伐他汀降脂治疗能使TC、TG、LDL-C迅速达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增多。  相似文献   

13.
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时引起肌酸激酶(CK)显著升高,导致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较为罕见.现将我科诊治的ATRA治疗APL时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L)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背景神经酰胺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在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进而引起泡沫细胞的形成,与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主动脉鞘磷脂酶活性、神经酰胺含量的变化以及大黄素的干预作用,并与阳性药物非诺贝特进行对照.设计完全随机对照设计.单位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理毒理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07/12在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理毒理实验室完成,选择新西兰雄性家兔48只,用高胆固醇饮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40只,另设8只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素5 mg/kg组、大黄素10 mg/kg组、大黄素20 mg/kg组、非诺贝特25 mg/kg组,每组8只.方法各组在模型复制的第7周起开始用药.大黄素各组每日分别灌胃5 mg/kg,10 mg/kg,20 mg/kg大黄素;非诺贝特25 mg/kg组每日灌胃25 mg/kg非诺贝特,各药用2 mL生理盐水制成混悬剂,1次/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共4周.每只家兔给予喂养食物限制在135~150g/d,动物分笼饲养.主要观察指标[1]各组家兔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2]各组家兔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3]各组家兔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4]各组家兔主动脉壁鞘磷脂酶活性和神经酰胺含量.结果48只家免均进入实验分析.[1]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百分率模型组血管内膜脂质斑块面积(48.87±15.5)%,大黄素各组均小于模型组(P<0.05或0.01),以大黄素10 mg/kg组作用明显(22.19±12.9)%.非诺贝特25 mg/kg组与模型组基本一致(P>0.05).[2]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正常对照组家兔主动脉内膜光滑;大黄素各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与模型组基本一致(P>0.05).非诺贝特25 mg/kg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3]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大黄素各组家兔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丙二醛含量大黄素10 mg/kg,20 mg/kg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非诺贝特25 mg/kg组与模型组基本一致(P>0.05).[4]主动脉鞘磷脂酶活性与神经酰胺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黄素5,10,20 mg/kg组明显低于模型组.非诺贝特25 mg/kg组与模型组基本一致(P>0.05).[5]相关性分析主动脉鞘磷脂酶活性与血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r=0.542,P<0.01)、与血丙二醛水平呈正相关(r=0.789,P<0.01),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r=-0.936,P<0.01);神经酰胺含量与血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r=0.433,P<0.05),与血丙二醛水平呈正相关(r=0.673,P<0.01),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r=-0.876,P<0.01).结论大黄素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的作用不明显,但通过抗氧化、抑制神经酰胺通路的激活、降低鞘磷脂酶活性与神经酰胺的含量,保护了血管内皮细胞,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明显减少,提示大黄素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调节神经胺信号转导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横纹肌溶解是达托霉素罕见的不良反应.本文报道首例因联合使用达托霉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和利巴韦林引起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升高,横纹肌溶解. 该患者基础情况差,但体格检查除右臀部脓肿外无异常.已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和利巴韦林5个月,无不良反应.入院时,肝功能正常,血清CPK轻度升高(518 u/L).乳酸脱氢酶轻度升高(580 u/L),血肌酐1.6 mg/dL,肌酐清除率(CLCR) 124.8 mL/min.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计数降低,其他所有的实验室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丙型肝炎RNA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  相似文献   

16.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它包括外伤引起的挤压综合征和非外伤因素引起的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病.过去人们对它认识不足,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逐渐增高,治疗效果改善,现将我院收治的RM-ARF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5岁,主因"胸闷憋气反复发作3个月余,加重伴后背痛7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2型糖尿病病史25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3年余.入院当天急查:全血肌钙蛋白Ⅰ(cTNI):0.378 ng/mL,肌红蛋白(Myo)>1 000 ng/mL,肌酸激酶(CK):16 56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09 U/L,乳酸脱氢酶(LDH):934 U/L.血脂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隔日复查上述指标无明显下降.复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可疑ST段下移.首先考虑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功能1级(killip分级).予低分子肝素抗凝,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硝酸异山梨酯改善心肌血供.查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主动脉瓣钙化,EF值62%.后多次复查cTNI维持在0.017 ~ 0.028ng/mL之间,每日复查心电图,均不支持心肌梗死诊断,但CK、CK-MB、LDH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后背痛症状亦无明显缓解.详细追问病史,患者诉3周前在外院查甘油三酯(TG)为12.8mmol/L,先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天2次2周,后改为微粒化非诺贝特胶囊(力平之)200 mg,每晚1次,但患者擅自将力平之加量至400 mg,每晚1次.服用4d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以后背及双下肢为甚.查体:双侧小腿捏痛明显,双下肢肌力4级.结合肌痛症状及心肌酶谱,考虑为药物性横纹肌溶解症.予停用非诺贝特、水化、保肝、利尿、碱化尿液等治疗.3d后患者后背及双下肢酸痛症状减轻,10d后CK降至正常水平,肌痛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先应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的激动剂非诺贝特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对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完成。取30只健康纯系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异丙肾上腺素组、非诺贝特组和正常对照组3组,每组10只。①非诺贝特溶于30g/L阿拉伯树胶中制成混悬液,非诺贝特组给予非诺贝特80m g/kg灌胃,其他两组给予等量的30g/L阿拉伯树胶灌胃,1次/d,,共7d。②末次灌胃后1h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5m g/kg腹腔注射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24h,麻醉后取血清和部分心脏,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 RNA表达水平。结果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01.72±2.49),(164.29±3.60),(16.35±2.37)ng/L,P<0.01],但非诺贝特组低于异丙肾上腺素组(P<0.01)。②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 RNA表达水平异丙肾上腺素组和非诺贝特组低于正常对照组(0.7355±0.0455,0.8863±0.0322,0.9267±0.0319,P<0.01);但非诺贝特组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P<0.01)。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活化后参与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炎症反应,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提示非诺贝特对心肌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与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简称他汀类 ,其作用为抑制胆固醇的体内生成 ,临床主要用于降低血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他汀类药物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有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汀、西立伐他汀等。此类药物的代谢需要细胞色素P4 5 0 3A4 (细胞色素P4 5 0 ,简称CYP4 5 0 ) ,与同样需要P4 5 0 3A4 代谢的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贝丁酸类降脂药同用可能发生肌病 ,特别是西立伐他汀与吉非贝齐伍用导致肌病 /横纹肌溶解的危险性更大 ;与环孢素、红霉素、烟酸、免疫抑制药同用增加肌溶解和急…  相似文献   

20.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急性破坏和溶解,从而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障碍以及肌红蛋白(Mb)尿性肾损伤等一系列病变的综合征。肌红蛋白是横纹肌内的一种重要成分,正常情况下仅极少量进入血液,每克横纹肌含肌红蛋白4mg。当肌肉损伤严重,肌红蛋白大量释放,血浆浓度超过15mg/L时,超出血浆的结合能力,肌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