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检查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试点工作,促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对宜春市3个县的“两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估。结果表明,宜春市3个县均达到了“两网”建设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农村药品"监督与供应"网络建设调查与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检查与评估江西省农村药品“监督与供应”网络建设工作情况;方法:用自己研制的评价体系和计算机评价系统,对江西省61个县(市)的农村药品“监督与供应”网络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与评估;结果:61个县均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结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深受当地政府、业主和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依据《药品管理法》,国务院于2002年8月4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药监局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全面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我们湖南省石门县从2003年开始“两网”建设的探索,2007年11月,成为湖南省的示范县。2008年12月县教工委对省验收后巩固情况进行了调查,肯定了我们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农村"两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省自2003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以下简称“两网”)试点省”以来,充分发挥药监系统和广大人民群众力量,认真开展“两网”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农村药品价格相对建网前明显下降,农村药品市场得以进一步规范,游医药贩得到明显控制,群众对“两网”建设的满意度非常高。但是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系统工程,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与农民用药安全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调查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对保证农民用药安全的作用;方法:结合对江西省42个县(市)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评估工作,自拟调查表,对农村药品质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果:药品进货渠道清晰,药品质量有了保证;结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使农民买药放心、用药安全了,深受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两网"建设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文献综述现场调查。结果:我国"两网"建设取得的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供应保障水平较低,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论:应建立长效机制,增加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网建设,强化监督网的管理,统筹多部门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村药品监督与供应网络建设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整顿和规范农村药品管理机构不全、监督不力,购药渠道混乱,药剂人员素质偏低,药品贮存条件差,药品价格居高等现象,以增进广大农民的心身健康,加快和促进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于2003年6月发出《关于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确定试点地区为北京市、江西省、陕西省和四川成都市。目前,我省已广泛开展了农村药品监督与供应网络建设(本文简称“两网建设”)的试点工作,为了检查我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情况,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8.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端  王波  朱昌蕙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926-1927
自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开展以来,各地供应网络和监督网络已初步建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05年10月,全国84%的行政村建立了药品监督网,81%的行政村实现了药  相似文献   

9.
农村药品供应网配送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前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药品供应的需要,构建新的药品供应网络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对目前农村药品供应网运行主要模式优缺点的研究,倡导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实际情况的药品供应网,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少地方在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上 ,采用将村卫生室改建为合格药店并还将继续推行的作法 ,从村卫生室及其从业人员的职能、合格药店所需药学人员及群众用药知识、乡村药品供应与使用网点现状、基本用药原则等角度进行分析 ,结果均说明此种作法不宜推行 ,结论是农村药品监管与供应网络建设十分必要 ,但对已基本能覆盖农村的村卫生室 ,应着眼于基本用药目录品种的配送 ,辅以价格公示和监管制约帮助与打击取缔非法医药 ,而不宜将村卫生室改建为药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在全国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中实施的帮扶式体系托管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模式(简称新都模式)的效果,为推广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纳入成都市新都区一体化试点的区、镇、村共46家医疗单位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专题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试点前后的中医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新都模式后,成都市新都区在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中医药服务量、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指标明显提升.结论:新都模式弥补了基层中医药管理体系的缺陷、健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责”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基于全国新农合统计调查报表数据的省级新农合运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数理统计方法。结果建立了新农合运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新农合覆盖情况、筹资情况、基金分配与支出、受益程度、费用负担、医疗服务利用和医药费用控制等7项一级指标及下属27项二级指标及其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信度、效度及区分度检验。结论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合理,能够用于新农合常规评价,对新农合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进展,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对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优势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服务内涵和技术水平较高;劣势:农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的功能仍需完善和加强,且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机遇: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大力支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威胁:疾病防控工作任务严峻,流动人口、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结论:按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要求,以“农民健康工程”为载体,建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新框架,通过创新农村公共卫生筹资机制等,进一步理顺公共卫生宏观管理体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现状,分析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对浙江省桐乡市、开化县、绍兴县、淳安县、泰顺县5个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情况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查研究。结果2005年5个样本县(市)合计参合率为88.15%,人均筹资50.88元,合计费用补偿率在20.00%左右;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5个样本县(市)贫困户中因病致贫比率从2003年的51.82%降低为41.61%。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体运行效果良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病致贫现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卫生保健服务网络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在改革过程中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调整,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是一项复杂而又需要精准工具的系统工程。然而,传统的对农村卫生服务系统研究工具,已经难以应对我国农村卫生保健体系分析和改革的需求。文章从系统科学中引入复杂网络理论工具,分析了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所具备的诸如小世界、无标度、社区结构等复杂网络特性,提出了进一步使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并模拟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保健网络的具体思路,同时为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和理论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对重庆市黔江区2003年和2004年阑尾炎患者的平均费用和费用构成的分析中发现,黔江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实行的按病种限额和总额预算的混合支付方式,无论是在总费用控制效果,还是费用构成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按病种限额和总额预算两种支付方式互相补充以及配套卫生改革的进行。这种模式为农村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大型综合性医院陆续组建学科群,以创造更高的临床和科研效益。为科学地管理学科群,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科群发展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要重视学科群带头人的培养及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引导学科群管理方式由疏散型向紧密型、核心型转变;加强学科群群间合作和群内学术、人才、技术交流,打造优势学科群,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可拓学理论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方法建立待评对象的物元模型,运用关联函数和优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利用某市6个县的资料进行实例分析。结果 1号县优度最高,其后依次为4号县、6号县、5号县、3号县和2号县。结论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评价上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广大决策、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