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肝动脉介入性热疗对犬肝功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目的 研究60℃灌注液经肝动脉行灌注性热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灌注性热化疗提供安全数据。方法 经犬肝动脉(n=10)灌注入60℃生理盐水200mL,30min灌完,分别于灌注前及灌注后1,3,5,7d检查肝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DSA示肝动脉扩张,肝实质显影延迟:ALT,AST于灌注后开始升高(ALT10倍、AST3倍),之后逐渐恢复,1wk后全部恢复正常,而胆红素、白蛋白及γ-之后逐渐恢复,1wk后全部恢复正常,而胆红素、白蛋白及γ-GT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经肝动脉60℃介入性热疗对肝脏损伤轻微,临床应用此温度下的灌注性热化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安全性评估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治疗(continuous circulatory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treatment,CCHIP)对实验动物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及内脏器官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家猪作为实验动物,应用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建立CCHIP动物模型,分别用44℃、45℃的设定温度进行CCHIP。在CCHIP期间记录实验动物的生命体征变化;CCHIP前及治疗后1d、3d、7d和14d抽取外周血液保存备检;CCHIP结束后即刻及2周后处死动物,观察内脏器官的大体形态学改变,切取肝、肾、小肠等器官进行病理检查。结果44℃CCHIP持续1.5h对猪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肝、肾、小肠等脏器损伤较轻,2周后恢复正常;45℃CCHIP持续1.5h对猪的生命体征影响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持续2周尚不能恢复正常,肝、肾、小肠等脏器病理损伤明显。结论44℃温度CCHIP1.5h安全可行,可以作为CCHIP的安全温度;45℃温度CCHIP1.5h可对实验动物肝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不适合作为CCHIP的治疗温度。  相似文献   

3.
经肝动脉碘油与无水酒精乳剂节段性栓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动脉肝节段性栓塞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选取新西兰兔18只、体重2.2~3.1kg,随机分为三组。导管分别插入至肝右和肝左动脉分支各7、11例。用超液化碘油与无水乙醇3种比例3:1、2:1和1:0的乳剂经微导管内缓慢注入,直至相应节段染色、门脉显现为止。术中观测兔的生命体征;术前、术后1、3、5、7天分别测定肝肾功能及外周血象,术后1~2周行肝动脉DSA后处死兔,观察栓塞肝段的病理变化。结果:3:1与2:1实验组大体标本及组织学检查示肝组织节段性灭活,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及外周血象显示术前和术后第7天指标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超液化碘油与无水乙醇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方法可行、安全,可达到肝节段性组织灭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兔VX2肝癌模型探讨喜树碱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兔VX2瘤株种植于肝脏内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并对其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实验分为单纯栓塞组(仅进行肝动脉栓塞,不使用化疗药物,A组)、栓塞联合喜树碱组[肝动脉栓塞同时灌注喜树碱(2 mg/kg),B组]、栓塞联合阿霉素组[肝动脉栓塞同时灌注阿霉素(1 mg/kg),C组]、栓塞联合喜树碱与阿霉素组[肝动脉栓塞同时灌注喜树碱(2 mg/kg)、阿霉素(1 mg/kg),D组] 4组,每组6只。分别于手术前1 d,手术后3、7 d检测各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手术前1 d及手术后7 d核磁共振检查肿瘤体积并计算肿瘤生长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NRF2、ki-67的表达情况。比较各组肝功能指标、肿瘤生长率、肿瘤病理结果以及NRF2、Ki-67的表达。结果 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ALT、AST水平未出现明显升高(P> 0.05),而B、C、D组术后3 d、7 d ALT、AST水平明显升高(均P <0.05)。与A组比较,C组、D组肿瘤生长率均降低(均P <0.01);而...  相似文献   

5.
经肝动脉热疗对兔肝VX2肿瘤血管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晓明  王执民  张洪新  曹玮  刘毅勇 《医学争鸣》2002,23(17):1587-1589
目的 探讨介入热疗对肝组织及肿瘤组织血管渗透性的影响及意义 ,为研究介入热疗的生物学效应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 VX2 移植性肝癌模型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非灌注组、普通灌注组及热灌注组 ,每组n= 10 ) ,在 X线监视下 ,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 .进行灌注 ,灌注液为生理盐水 (温度为 6 0℃ ) ,液量 30 m L ,15 min缓慢推注 .灌注结束前 5 min,经导管推注 10 g· L- 1伊文思蓝(Evans Blue,EB) ,2 m L· kg- 1 ,非灌注组直接推注 EB,灌注EB后置 10 min,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灌注肝动脉冲洗血管中残留的 EB.切取靠近肝门部的小块正常肝组织、瘤组织 ,称质量后 ,放入 1m L甲酰胺液中 ,置于 5 0℃恒温水浴箱 6 0 h,提取液用 72 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出 A6 2 0 nm,从标准曲线上测出相应的 EB含量 ,以反映该组织毛细血管的渗透性 .结果 肿瘤组织与肝组织的 EB含量在 3组中均有差别 (P<0 .0 5 ) ;普通灌注组与非灌注组肝组织的 EB含量、肿瘤组织的 EB含量无显著差别 (P>0 .0 5 ) ;热灌注组与非灌注组、普通灌注组比较 ,肝组织的 EB含量、肿瘤组织的 EB含量高 ,差别显著(P<0 .0 5 ) .结论 介入热疗可以增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管渗透性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及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研究组使用恩度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及热疗。对照组使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及热疗。两个治疗周期后四周评价疗效、甲胎蛋白转阴率、一般状况评分及观察两组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一般状况、近期有效率及甲胎蛋白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副反应均较轻微且可耐受。结论:采用恩度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及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优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联合热疗者,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及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研究组使用恩度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及热疗.对照组使用肝动脉介人化疗栓塞治疗及热疗.两个治疗周期后四周评价疗效、甲胎蛋白转阴率、一般状况评分及观察两组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一般状况、近期有效率及甲胎蛋白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副反应均较轻微且可耐受.结论:采用恩度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及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优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联合热疗者,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1):1563-1566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高频热疗,对照组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中肿瘤活力指标、肝肾功能指标以及肿瘤病灶内增殖、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治疗后5天、7天时,两组血清中CEA、MIF、CYFRA21-1、HE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中CEA、MIF、CYFRA21-1、HE4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7天时,两组肿瘤病灶中MEF2D、c-myc、Survivin、Bcl-2、Vimentin、N-cadherin、Slug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肿瘤病灶中MEF2D、c-myc、Survivin、Bcl-2、Vimentin、N-cadherin、Slug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Scr、BUN、ALT、AST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增殖、侵袭且安全性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相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和肝损伤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30min组、再灌注60min组、再灌注24h组、再灌注72h组共5组;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时相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肝组织中不同是相ICAM-1分子的表达。结果: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在再灌注30min升高显著(P<0.05),再灌注60min组达高峰(P<0.01),再灌注24h、72h组血清ALT和AST水平降至正常水平;再灌注后不同时相ICAM-1分子表达水平与血清ALT和AS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CAM-1分子参与肝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其表达的强弱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原位肝移术植中逆行灌注对早期移植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肝脏逆行灌注对移植肝早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31例原位肝移植病例随机分为逆行灌注组和非逆行灌注组。逆行灌注组在吻合门静脉前先开放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然后吻合门静脉。非逆行灌注组中按常规方法首先开放门静脉。于移植术当日及术后1、3、5、7 d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逆行灌注组的复温缺血时间(RW IT)显著短于非逆行灌注组(P<0.05),其手术后当日的血清AST、ALT和术后第1天的ALT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逆行灌注组(P<0.01);术后第1天两组的血清AST水平及第3、5、7天血清AST、AL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W IT缩短有利于减轻肝脏复温缺血损伤;逆行灌注可显著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移植肝早期肝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李青艳  王绩凯  冯哲伟  李迎春 《重庆医学》2012,41(16):1591-159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与肝功能的相关关系,为阐明NAFLD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检测了150例NAFLD患者及1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四个指标,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NAFLD组患者血清MDA、ALT、AST分别为(2.61±0.90)nmol/mL、(38.34±23.31)U/L、(32.66±12.36)U/L,高于对照组(2.42±0.93)nmol/mL、(23.53±12.74)U/L、(29.55±9.53)U/L(P<0.05),SOD活性为(75.77±15.97)U/mL,低于对照组(80.65±15.20)U/mL(P<0.01)。相关分析发现全部研究对象的MDA与ALT呈正相关(r=0.125,P<0.05),SOD活性与AST呈正相关(r=0.191,P<0.01);病例组的SOD与AST呈正相关(r=0.241,P<0.01)。结论 NAFLD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增高,并与肝功能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猪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时移植肝功能的一系列临床观察与检查,探索植入肝功能监测方法及意义。方法:猪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13次,观察供肝切取、植入肝血流复通进肉眼形态,监测血流动力学,生化变化,胆汁质量,行同位素及病理等检查以了解移植物功能。结果:手术当天死亡3例,存活3-180d,存活超过3月4例,若供肝灌注不均,植入肝复通血流颜色花斑状肿胀,提示供移植的肝功能不良,胆汁质和量的突然改变是并发症出现先兆,同位素扫描了解移植物灌流及胆道通畅情况,而系列活检对植入肝功能动态追踪及临床处理意义重大。结论:供肝质量,植入肝血流复通后移植物形态,胆汁分泌质量,同位素扫描,系列肝组织活检是监测辅助性肝移植术后肝功能状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严格根据随机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同时选择同期43例健康体检者。结果:两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无显著的差异性,但是脂肪肝患者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明显高于对健康体检者(P <0.05)。结论:在肝功、血清学指标检验过程中发现上述指标异常,则应考虑是否患有脂肪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行手术切除的43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肝功能轻度代偿不全(ChildB级)20例(46.0%),重度代偿不全(ChildC级)4例(9.3%)。术后1个月内死亡2例(4.6%)。单变量分析显示:癌灶大小(P〈0.05)、切肝方式(P〈0.01)和失血总量(P〈0.01)与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有密切关系。结论癌灶多发、癌灶大、联合肝段切除术、失血过多是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主要的危险因素。术中严格控制出血、在保证完全切除肝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功能正常的肝组织,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调脂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运用调脂汤,对照组32例运用烟酸肌醇、肌苷、复合维生素B治疗,两组均以2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脏超声、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汤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作用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祛肝脂合剂的抗肝脂作用。方法: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选用雄性SD大鼠,空白对照组给以正常喂养,其余造模动物第12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祛肝脂合剂高、低剂量组和饮食控制组。4周后处死动物,心脏取血检查肝功、血脂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GSH)和总抗氧化能力,取一部分肝组织做成10%的匀浆以检查肝脂水平,并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祛肝脂合剂能减轻大鼠体重,降低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肝脂及血脂水平,降低MDA,升高SOD、GSH,提高总抗氧化活力。结论:祛肝脂合剂能减轻脂肪肝,减轻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重量恢复与肝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以CCl4 制备肝硬化大鼠动物模型 ,并行 70 %肝切除术 ,以胃泌素、香菇多糖及生理盐水治疗 1周 ,观察大鼠肝脏重量的恢复情况及肝功能改善情况。 2周后再次观察各指标。结果 :3组大鼠肝脏重量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以胃泌素组为显著 ,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组大鼠肝功能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且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结论 :肝硬化大鼠肝脏可以再生 ,但肝功能短期内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肝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脂肪肝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09名各类人员做空腹腹部B超、肘静脉血肝功能检验、胸部X片等检查。结果:脂肪肝的发病率为35.5%,不同程度脂肪肝伴有肝功能异常者42名,占脂肪肝患者的2.9%,但基本排除由脂肪肝引起。结论: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一般不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的真正危害性并非其对肝脏本身的影响,而在于引起脂肪肝的原因——肥胖、高脂血症、嗜酒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对肝硬化大鼠的防治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均给予大鼠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溶液2.5 ml/kg,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11周。连续注射CCl4的最后2周(即已注射9周后),中药组同时用加味四逆散灌胃治疗;西药组以秋水仙碱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连续干预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含量明显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TP、ALB含量明显升高,ALT、AST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加味四逆散可显著提高TP、ALB含量,降低ALT和AST含量。加味四逆散能有效地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具有较好的防治实验性大鼠肝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HG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G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用卡介苗联合脂多糖腹腔注射,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其中4组分别给予HG颗粒高(9 g/kg)、中(4.5 g/kg)、低(2.25 g/kg)剂量及复方鳖甲软肝片(1.5 g/kg)灌胃治疗,余10只模型小鼠(模型对照组)和10只未造模小鼠(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1次/d,10 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增高.HG颗粒组血清ALT、AST活性均较模型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HG颗粒具有保护卡介苗联合脂多糖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