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递法明联合眼针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的有效性。方法 138眼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递法明联合眼针治疗组(45例),B组为递法明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治疗组(4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1)A组治愈38眼,显效13眼,有效7眼,有效率为84.05%;B组治愈27眼,显效11眼,有效10眼,有效率为69.57%,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8,P<0.05);(2)两组治疗后裸眼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裸眼视力提高较B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递法明联合眼针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的疗效明显优于递法明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治疗,疗效可靠,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应用于近视儿童散瞳验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近视儿童散瞳验光60例,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组:A组(8岁以下)、B组(8~12岁)、C组(12岁以上)。给予3组患儿复方托吡卡胺和阿托品凝胶散瞳后进行电脑验光,比较屈光度情况。结果 A组使用阿托品眼凝胶的屈光度显著低于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的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使用阿托品眼凝胶与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8岁及以上患儿可采用复方托吡卡胺代替阿托品进行散瞳验光以降低对患儿的影响,而对于8岁以下患儿仍需使用阿托品凝胶。  相似文献   

3.
周莅斌  赵牧  黄杨利  冯驰 《四川医学》2013,34(3):432-43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穴位按摩,短效睫状肌麻痹剂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将50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0例508只眼、对照组260例511只眼,在睡前滴双星明眼药水的同时,治疗组再行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规范治疗并随访60天,评价患者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视力、屈光度改善的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辅助托品卡胺点眼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低度近视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用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效果. 方法首诊患者中抽取无器质性病变近视眼400例(764眼).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200例(380眼对学习,工作有影响的患者准确验光后配镜.治疗组200例(384眼)按对照组处理外,每晚睡前用0.25%托吡卡胺滴眼液15分钟滴眼一次,共2次,连续使用4周,以后隔2~3天使用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休息半个月后行下一个疗程.结果 400例(764眼)中假性近视占31.25%,真性近视占11.41%,混合性近视占57.34%;1年后随访治疗组平均屈光度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方便、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用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效果. 方法首诊患者中抽取无器质性病变近视眼400例(764眼).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200例(380眼对学习,工作有影响的患者准确验光后配镜.治疗组200例(384眼)按对照组处理外,每晚睡前用0.25%托吡卡胺滴眼液15分钟滴眼一次,共2次,连续使用4周,以后隔2~3天使用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休息半个月后行下一个疗程.结果 400例(764眼)中假性近视占31.25%,真性近视占11.41%,混合性近视占57.34%;1年后随访治疗组平均屈光度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方便、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用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效果.方法 首诊患者中抽取无器质性病变近视眼400例(764期).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200例(3801眼)对学习.工作有影响的患者准确验光后配镜.治疗组200例(384眼)按对照组处理外,每晚睡前用0.25%托吡卡胺滴眼液15分钟滴眼一次,共2次,连续使用4周,以后隔2-3天使用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休息半个月后行下一个疗程.结果 400(764眼)中假性近视占31.25%,真性近视占11.41%,混合性近视占57.34%;1年后随访治疗组平均屈光度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方便、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少年假性近视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组和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组和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均告知正确的用眼习惯和护眼知识,并以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组和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3周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比较两组青少年假性近视治疗3周后的总疗效,综合以上指标分析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结果: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组和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的青少年假性近视治疗1周、2周、3周后,视力恢复情况均有所改善,但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组的青少年假性近视前3周的视力恢复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青少年假性近视治疗3周后的总有效率比较,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有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复方托吡卡胺(美多丽)滴眼液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1例近视儿童,按年龄分为第1组即12周岁以下组(<12周岁)和第2组即12周岁以上组(≥12周岁).第1组共88例176眼,第2组共103例206眼.先用复方托吡卡胺快速散瞳,然后进行电脑验光,1周后再用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3次/d,连用7 d,然后再用同一电脑验光仪验光,对比分析屈光度变化.结果 第1组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的验光结果球镜为(1.59±0.59) Ds;采用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的验光结果球镜为(1.26±0.60) D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P<0.01);柱镜以及第2组的球镜、柱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12周岁以下的儿童,建议用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验光;在不适合使用阿托品滴眼液及12周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代替1%阿托品滴眼液进行散瞳验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与阿托品眼膏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患者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阿托品眼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眼调节幅度和裸眼视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调节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效果优于阿托品眼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近视儿童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按照年龄的大小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10岁以上)与对照组(10以下),两者患儿均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散瞳验光,一周后再使用阿托品凝胶对患儿进行散瞳,然后采用电脑对其进行验光,并对两组患儿的屈光度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应用复方托吡卡胺和阿托品凝胶后的屈光度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一定的差异,使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结果显示,10岁以上的患儿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以及阿托品凝胶对其进行散瞳效果大致相同,因此可以替代使用,而10岁以下的患儿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散瞳后,还需要应用阿托品凝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0.5%托品卡胺眼药水对青少年近视眼伴调节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100眼在校青少年近视眼伴调节痉挛患者的双眼分别设为A组和B组,各50眼。A组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0.5%托品卡胺眼药水治疗,B组仅用0.5%托品卡胺眼药水治疗,疗程为15d。比较两组治疗后矫正视力、眼压、自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A组的矫正视力、自觉症状的改善均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的眼压,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0.5%托品卡胺眼药水对在校青少年近视眼伴调节痉挛的治疗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屈光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屈光状态对其发病机制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例(100眼),分别进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主觉和他觉验光检查,以及眼轴的测量.结果: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例(100眼)中,屈光不正患病率为71.00%.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近视率为76.09%,平均屈光度为-3.61D;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远视率为50.00%,平均屈光度为 0.57D(P<0.01).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平均眼轴长度为24.81 mm和22.30 mm(P<0.01).结论: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近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远视性屈光不正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施图伦)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儿童低度近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在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低度近视患儿(6—14岁)共80人(160眼),根据用药情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施图伦组、托吡卡胺组、施图伦联合托毗卡胺组.共4组,每组20人(40眼)。分别比较各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近视患儿的裸眼视力及矫正度数的改变情况;并对治疗后各组间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托毗卡胺组、施图伦组较治疗前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施图伦联合托吡卡胺组较治疗前裸眼视力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之间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施图伦联合托吡卡胺组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儿童低度近视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糖合并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小鼠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选取1周龄的BALB/cJ小鼠30只,通过查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诱发高血糖组、诱发高血糖联合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组。右眼睑缝和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腹腔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菌素(STZ)诱发高血糖。结果成功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与高血糖小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诱发高血糖小鼠的血糖[高血糖组(20.66±3.51)mmol/L,高血糖合并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组(21.05±5.91)mmol/L]、体质量均显著改变[对照组(26.90±4.38)g,高血糖组(18.02±3.90)g,高血糖合并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组(15.87±5.61)g;P<0.01]。缝合眼睑小鼠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3.348±0.018)mm,(9.05±1.42)D]与对照组[(3.310±0.041)mm,(11.80±2.24)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缝合眼睑联合STZ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是一种可靠的制备高血糖合并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小鼠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0.05%阿托品滴眼液与0.25%托品酰胺滴眼液预防青少年近视眼效果。方法:对近视可能者158人(302眼)随机分为三组:阿托品组:每晚睡前点用0.05%阿托品滴眼液;托品酰胺组:每晚睡前点用0.25%托品酰胺滴眼液;对照组:每晚睡前点用0.05%呋喃西林滴眼液。定期复查视力、屈光状态、眼轴。结果:①近视眼患病率:两治疗组的患病率均小于对照组,同时阿托品组的患病率较托品酰胺组更少;②用药前后眼轴的变化:阿托品组没有明显的变化,托品酰胺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的延长;③畏光症状:用药初期两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用药2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近视可能者坚持每天应用0.05%阿托品滴眼液可以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的光学相干扫描(OCT)视网膜形态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OCT检查存在黄斑视网膜劈裂的21例病理性近视患者32眼(劈裂组)的OCT图像特点,并与病理性近视非劈裂组(51例73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及中心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劈裂组外层劈裂25眼(78.12%),中层劈裂5眼(15.63%),内层劈裂4眼(12.50%),存在2层及以上的多层黄斑视网膜劈裂7眼(21.88%).2组屈光度、眼轴长度、中心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劈裂组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劈裂组(96.88% vs.64.38%,P<0.01).结论 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可表现为多种形态;常伴发其他黄斑病变;OCT能清晰地显示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的形态特征,有助于黄斑视网膜劈裂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0.5%托吡卡胺滴眼液所致的睫状肌麻痹前后儿童眼前节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309名健康儿童,0.5%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麻痹睫状肌,睫状肌麻痹前后分别采用Pentacam系统测量眼前节参数。分析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以及不同屈光状态和不同性别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结果 294名儿童的检查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睫状肌麻痹后,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容积(CV)、前房深度(ACD)和前房容量(ACV)显著大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或P<0.01),前房角(ACA)显著小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远视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CD差值显著大于正视者、低度近视者和中度近视者 (P<0.05),远视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CV差值显著大于低度近视者和中度近视者(P<0.001)。男孩睫状肌麻痹后ACA显著小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女孩睫状肌麻痹前后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托吡卡胺滴眼液可导致儿童CCT、CV、ACD和ACV显著增加,ACA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8.
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优于口服西比灵.  相似文献   

19.
林惠岳  李小静  刘泽香 《海南医学》2016,(16):2646-2648
目的:观察大角膜缘移植瓣术在翼状胬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100眼)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50眼)和观察组50例(50眼)。观察组给予大角膜缘移植瓣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自体角膜缘移植瓣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泪液基础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泪液基础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分别为(0.72±0.07)、(0.97±0.65) D、(9.68±2.17) mm、(11.7±2.88) s和(0.49±0.10)、(1.70±0.48) D、(6.85±2.04) mm、(7.90±2.13) s,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37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0%(1/50),对照组为18.0%(9/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50),高于对照组的6.0%(3/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角膜缘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及泪膜稳定性,降低复发率,其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