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呼吸衰竭合并多发性肺大泡患者的疗效。方法 :确诊的 14例COPD急性呼吸衰竭合并多发性肺大泡患者给予无创BiAP通气治疗 ,参数吸气压 (IPAP)自 4~ 6cmH2 O(1cmH2 O =0 .0 98kPa)开始 ,在 5~ 30min内调至 10~ 14cmH2 O ,呼气压 (EPAP) 2~ 4cmH2 O ,氧流量 2~ 5L/M ,每日持续或间断通气 8h以上。结果 :治疗 5d后全身症状及动脉血气改善明显 ,血气主要指标PaO2 (48.2± 11)mmHg ,PaCO2 (83.8± 16 .5 )mmHg ,治疗后分别为PaO2 (6 8.1± 10 )mmHg ,PaCO2 (5 8.2± 11)mmHg ,分别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OPD急性呼吸衰竭合并多发性肺大泡患者采用无创BiPAP通气治疗疗效肯定 ,总有效率 92 .8% (13/ 14 ) ;对于合并有相对禁忌症如 :多发性肺大泡 ,重度肺气肿的COPD患者 ,只要调节合适的参数 ,不会出现气胸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和临床指标变化。3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1d后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缺氧、二氧化碳滞留得以纠正。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上机后的动脉血pH、PaO2、SaO2均有明显提高,PaCO2明显下降,与上机前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撤机前与撤机后的血pH、PaO2、SaO2、PaCO2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成功者各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合理使用机械通气、控制感染、及时撤机可提高治疗成功的效率,对临床重症呼吸衰竭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AS)临床疗效。方法:用BiPAP呼吸机治疗42例COPD合并SAS患者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总睡眠时间(TST)、呼吸紊乱指数(RDI)、夜间最低氯饱和度(SaO2Low)、pH、PaO2和PaCO2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总睡眠时间(TST)、呼吸紊乱指数(RDI)、夜间最低氧饱和度(SaO2Low)、pH、PaO2分别为(371.29±57.80)min,(9.44±6.78),(79±15.72)%,(7.28±0.05),(6.21±1.32)kPat治疗后TST,RDI,SaO2Low,pH,PaO2分别为:(400.57±62.13)min,(7.31±4.26),(87±7.37)%,(7.38±0.04),(8.67±1.26)kPa.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Bi-PAP呼吸机在提高患者的总睡眠时间、SaO2、PaO2,降低呼吸紊乱指数方面疗效显著,是无创性治疗COPD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申琴 《临床荟萃》2001,16(14):629-631
目的 :探讨无创压力支持通气辅助撤机的价值。方法 :把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 ,首次撤机失败的 2 9例分为经鼻无创压力支持通气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呼吸疾病加强监护病房(RICU)时间、医疗费用及病死率。结果 :机械通气时间 :A组 (2 5± 6)天 ,B组 (5 4± 12 )天。住RICU时间 :A组 (18± 6)天 ,B组 (5 4± 12 )天。医疗费用 :A组 (5 3 4 78± 414 7)元 ,B组 (1163 14± 62 63 )元。病死率 :A组 2 0 % ,B组 85 .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差性。结论 :感染有效控制后仍不能成功撤机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 ,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 ,可避免再插管 ,减少医疗费用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口 /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31例COPD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 2组 ,试验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机治疗 +常规临床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入院时、治疗 1h、 7d后临床情况 (神志、呼吸频率、心率、血压 )和动脉血气 (pH、PaO2 、PaCO2 、SaO2 )。结果 试验组经BiPAP治疗 1h、 7d后PaO2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1) ,PaCO2 明显降低 (P <0 0 1) ,PaO2 升高和PaCO2 降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试验组各临床观察指标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结论 Bi PAP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重症肺炎 12例设为序贯治疗组 ,以同步间隙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 (SIMV +PSV +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 ,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可拔除气管插管 ,改换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 (PSV +PEEP) ,以后渐减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选择同样病例 12例作为对照组 ,行常规有创通气以SIMV +PSV方式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感染、通气及氧合指标 ,记录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发生情况及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的天数。结果 :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气分析结果相仿 (P <0 .0 5 ) ;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 (4.3± 2 .1)d和 (11.4± 4 .3)d(P <0 .0 1) ;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 (7.2± 2 .2 )d和 (11.4± 4 .3)d(P <0 .0 5 ) ;VAP发生例数分别为 1例和 7例 (P <0 .0 1)。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陶星法  杨卿 《临床医学》2004,24(4):13-14
目的 :探讨面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治疗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方法 :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3 0例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的患者 ,进行呼吸 (RR)、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aO2 )平均动脉压 (MAP)、血气分析等指标监测。结果 :3 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缓解 ,与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 ( P <0 .0 1)。结论 :面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对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低潮气量通气及常规通气的疗效。方法:我院5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治疗组25例,以低潮气量通气;对照组25例,以常规潮气量通气。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pH的变化。结果:低潮气量通气组治疗天数4.02±1.50天,治疗后血气PaO2 14.50±6.21 kPa、PaCO2 5.53±0.42 kPa、pH 7.38±0.12;常规潮气量通气组治疗天数6.25±2.18天,PaO2 15,20±6.58kPa,PaCO2 3.32±0.74 kPa,pH 7.36±0.14。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应用低潮气量通气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
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4 5例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R、RR、SBP、DBP和临床征象的变化 ,动脉血pH、PaO2 、PaCO2 、SaO2 的变化。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 ,4 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HR、RR、SBP、DBP和动脉血pH、PaO2 、PaCO2 、SaO2 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 ,避免了气管插管 ,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杜伟  秦军  高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84-2785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 通过对55例患者,于治疗前、后2h、24 h、48 h、撤机前,分别监测血气分析,观察并记录脉搏、呼吸、血压、SaO2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创通气后较通气前动脉血气pH值升高及PaCO2降低均非常显著(P<0.01),PaO2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是有效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采取有效和正确的护理措施,才可以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合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患者通气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及治疗结束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SaO2)的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后24 h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气指标(PH、PaO2、PaCO2、SaO2)明显改善(P<0.05),治疗结束可获进一步改善(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鼻罩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左心衰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近年来 ,鼻罩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在治疗各类呼吸衰竭上疗效显著[1 ,2 ] ,而在治疗左心衰竭方面运用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常规药物治疗左心衰竭基础上使用鼻罩式BiPAP机械通气的疗效。一、资料与方法1.BiPAP组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3月住院的严重左心衰患者 2 2例 ,平均年龄 (6 0± 15 )岁 ,男性 14例 ,女性 8例 ,其中高血压心脏病 5例 ,肺心病合并高心病 5例 ,急性心肌梗比(AMI) 3例 ,高心合并冠心病 4例 ,病毒性心肌炎 2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3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 ,其中Ⅲ级 6例 ,Ⅳ级 16例 ,所有…  相似文献   

13.
辅助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两种方法的比较与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无创面罩呼吸机及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 (BiPAP呼吸机 )辅助通气与鼻导管氧气吸入对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 4 7例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采用无创面罩呼吸机及双水平气导正压呼吸机(BiPAP呼吸机 )辅助通气 2 4例 (即为观察组 ) ,采用鼻导管氧气吸入 2 3例 (即为对照组 )。在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过程中观察组采用 (常规治疗加BiPAP呼吸机 ) ,对照组采用 (常规治疗加鼻导管吸氧 )。对在治疗 5~ 7天后动脉血气的改变 ,是否发生气管插管、死亡等 ,分别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 2 4例患者中 ,动脉血气分析PaO2 ,SaO2 均有明显上升 ,PaCO2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导致气管插管 1例 ,死亡 0例。对照组 2 3例患者中 ,动脉血气分析PaO2 ,SaO2 ,PaCO2 无明显改变 ,导致气管插管 9例 ,死亡 4例。两组对比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在Ⅱ型呼吸衰竭辐助治疗中无创面罩呼吸机能有效的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增加通气 ,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降低患者死亡率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20例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患者HR、RR、SBP、DBP及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O2等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论应用无创性BiPAP鼻(面)罩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只要我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确保患者有效地通气就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机械通气,无创性BiPAP通气是抢救急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高血压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高血压急性肺水肿患者(BiPAP组),常规应用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并与16例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BiPAP组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或改善(P<0.05),PaO2、SpO2及肺水肿缓解时间[(1.30±0.73)h]快于对照组[(2.30±0.65)h](P<0.05)。结论:在药物抗心衰治疗的同时,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高血压急性肺水肿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敏  郑玉琼  韩蓉  李洪成 《华西医学》2004,19(1):101-102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 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 (BiPAP)呼吸机经鼻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30例 ,并与同期 3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作对照。结果 :治疗 2小时后治疗组pH和PaO2 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 (P <0 0 1) ;两组PaCO2 均有下降 ,而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 (P <0 0 1)。结论 :BiPAP呼吸机能提高PaO2 ,降低PaCO2 ,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瑛  汤宾祥  刘新 《临床荟萃》2003,18(14):806-80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常并发急性呼吸衰竭 ,如不能及时治疗 ,病死率较高。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应用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5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7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入住我院治疗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 5 8例 ,男性 4 2例 ,女性 16例 ,年龄 4 1~ 71岁 ,平均年龄 (5 4± 6 .3)岁。患者均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昏迷患者 2 3例 ,神志恍惚 35例。1.2 诊断标准 氧分压 (PaO2 ) <6 0mmHg(1mmHg =0 .133kPa)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5 0mm…  相似文献   

18.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V)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1 3例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 ,平均胎龄 33± 4周 ,体重 1 93± 0 85kg ,RDS 9例 ,先天性膈疝 4例 ,经常规机械通气 (CMV)治疗失败后改为HFV治疗 ,治疗过程中监测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及氧合指数等。结果  1 3例患儿用HFV后 2h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均≥ 0 90 ;在实施HFV治疗 8h后 ,平均气道压 (MAP)由 0 1 6 5± 0 0 38kPa降至 0 1 0 5± 0 0 4 6kPa(q =4 0 3,P <0 0 1 ) ;动脉肺泡氧分压 (a/A)由 (0 0 8± 0 0 2 )升至 (0 2 4± 0 1 1 )q=8 35 ,P <0 0 1 ) ,氧合指数 (OI)由 (30± 1 3)降至 (1 0± 4 ) (q =8 1 6 ,P <0 0 1 ) ;所需氧浓度 (FiO2 )亦由 (0 90± 0 1 0 )显著降至 (0 6 2± 0 1 7) (q =3 37,P <0 0 5 )。结论 重症呼吸衰竭用CMV无效后改用HFV可获得显著疗效 ,表现为氧合改善快、短时间内FiO2 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9.
BiPAP呼吸机在撤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时应用BiPAP过渡脱机的可行性。方法:对24例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经鼻(面)罩BiPAP通气辅助撤机。结果:BiPAP通气后收缩压有所下降,舒张压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心率明显下降。血气分析及呼吸功能变化示无创通气治疗后pH值、PaO2、SaO2、VT与机械通气时相比下降不明显(P>0.05)。脱离BiPAP机后的Pa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创通气1h时的PaCO2上升,其余时刻PaCO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治疗后的均值有所下降。24例患者除3例因排痰不畅,导致二氧化碳潴留,需重新插管机械通气,其余21例经BiPAP通气1~3d,成功脱离BiPAP支持,自主呼吸及咳嗽排痰均较好,无出现明显的无创通气的并发症。结论:合理地应用BiPAP无创通气协助早期脱离有创通气是可行的,既可明显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时间,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又能改善呼吸功能,同时允许任何时相的自主呼吸,同步性好,无需应用镇静剂,耐受性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脱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2009年5月~2010年2月我科收治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在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等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48h复查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48h患者血液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细致周密的护理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