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5例乳腺导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乳腺导管疾病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对205例311支乳腺导管造进行分析。结果:导管扩张258支(83%),导管内乳头状瘤17支(5.47%)。乳导管分布分型:全支型36支,其中导管扩张占100%;多支型138支,导管扩张牛94.9%;少支型100支,导管扩张占82%;单支型20支,导管扩张占45%。结论;掌握乳腺导管解剖形态和病变的X线特征对正确诊断导管内疾病很有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及合并非典型增生、癌变等几种不同的X线表现,提高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及合并非典型增生、癌变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5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瘤(病)及合并非典型增生、癌变的病例的X线表现。结果550例中,乳头状瘤284例(51.64%),乳头状瘤病28例(5.1%),合并非典型增生195例(35.45%),乳头状瘤(病)合并非典型增生及局灶癌变43例(7.81%)。结论①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诊断导管乳头状瘤(病)及非典型增生、癌变有非常重要的价值。②导管乳头状瘤(病)是一种潜在的癌前病变,常合并非典型增生,部分在此基础上局灶癌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究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确诊乳腺癌患者的X线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观察乳腺X线片,能够清楚看到簇状呈泥沙样钙化17例,这17例中仅观察到泥沙样钙化而不伴有肿块者有7例;X线表现孤立模糊结节影5例;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6例;两侧乳腺密度不对称,呈局限致密浸润影12例;.根据病理分析得知:浸润性导管癌26例;导管原位癌5例;小叶原位癌3例;小叶癌早期浸润2例;上皮不典型增生部分上皮有癌变2例;小叶癌晚期浸润癌2例.结论:(1)X线表现上簇状泥沙样钙化是判断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根据;(2)对临床表现为小结节或临床无阳性患者,X线片示结节边缘不清晰或小尖角状突起时,要高度怀疑乳腺癌;(3)非对称性局部致密,乳腺结构扭曲紊乱,并有炎症或手术后遗症的,可以考虑乳腺癌的可能.(4)乳头溢液患者,并能够检查出乳导管内微小的病变,对于乳腺X线摄影能够准确地检查出早期乳腺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英  陈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463-466,i0021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用来描述从普通导管上皮增生(UDH)、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fiat epithelial atypia)、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至导管原位癌(DCIS)的乳腺原位病变。本文综述了上述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分子生物学改变、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2例乳腺疾病的cT表现及特征。结果:22例中,乳腺恶性肿瘤14例,其中乳腺癌8例,导管癌3例,浸润癌3例,CT表现为不规则形,毛刺状肿块。良性病变8例,其中,乳腺增生2例,乳腺纤维瘤4例,乳腺炎1例,男性乳房发育1例。乳腺癌表现为不规贝H肿块,周边毛刺(图1),病灶内钙化,局部皮肤、乳头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增生表现为乳腺组织中致密影,密度等同于周围腺体。乳腺纤维瘤表现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部分病灶可有强化。乳腺炎表现为片状不规则致密影,边缘模糊,内见低密度脓肿形成。术前、穿刺前正确诊断19例(86.3%),误诊3例(13.7%)。结论:螺旋CT能更好显示乳腺疾病的特征,对乳腺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X线钼靶照像误诊病例影像特点以降低误诊率,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而钼靶X线误诊的病例18例。结果:18例中误诊为乳腺增生8例,误诊为良性占位7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误诊为炎症1例。结论:乳腺癌易误诊为乳腺增生及其他良性病变。提高对乳腺癌不典型影像表现的认识并密切结合临床是降低乳腺癌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范宇  王颖  傅西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9(3):159-161,T043
目的:研究bcl-2基因蛋白在正常乳腺上皮、乳腺癌前病变及导管内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53的关系,分析其在乳腺上皮恶变过程中各阶段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bcl-2及p53基因蛋白在20例正常乳腺上皮、20例小叶增生、45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及45例导管内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所有正常乳腺、导和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小叶增生中均可见bcl-2表达,而在导管内癌中有77.8%表达,且其表达与导管内癌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前三组中p53均为阴性,后者有24.4%阳性。有67.8%的导管内癌为bcl-2( )/p53(-),绝大多数bcl-2及p53表达发生改变的病例均为分化不良的管内癌。结论:bcl-2( )/p53(-)可能为正常的生理性表达表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大部分导管内癌表达此表型,而和内癌多呈现bcl-2(-)/p53( )表型。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p53基因第7外显子突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分子病理指标。方法:用PCR-SSCP法检测36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14例原位癌和16例浸润癌中p53基因第7外显子突变,并用DNA直接测序技术确定突变的碱基及其所在的密码子。结果:乳腺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中p53基因第7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0%、6.5%(2/31)、21.4%(3/14)、18.8%(3/16)。8例突变中,3例发生于251密码子,4例发生于248密码子,1例发生于236密码子。表现为碱基替换(5例)、缺失(2例)、插入(1例)共三种突变方式。并在1例原位癌中首次发现了251密码子的同义突变(ATC→ATT,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结论:乳腺癌不典型增生中存在p53基因第7外显子突变,该突变可能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发展到乳腺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及其与病理分级、患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观察其X线表现中钙化形态及软组织异常(分类包括肿块、不对称致密、结构扭曲)与病理分级、患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1)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摄影表现为钙化者占80.4%。低、中级别中不定型模糊钙化和粗糙不均质钙化占45.8%,高级别中细小多形性钙化和线样分支状钙化占71.1%(P〈O.05)。线段样分布占53.6%,簇状分布占33.3%,区域分布占13.1%。本研究中有63.8%的导管原位癌患者每平方厘米钙化数目超过20枚。(2)肿块、局灶性不对称致密、结构扭曲(伴或不伴钙化)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摄影中分别占39.1%、21.7%、3.2%。其中,病理为高级别者占64.4%,中、低级别分别占18.6%、17.0%。(3)50岁以前钙化出现的几率是50以岁后的1.3倍(P〈0.05),单纯钙化容易出现在40-50岁(12.0%);50岁以后出现软组织异常的比例是50岁以前人群的1.4倍(P〈0.05)。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常见的X线摄影表现为单纯钙化、钙化伴肿块、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和结构扭曲,与病理分级和年龄有一定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本组93例中,超声诊断乳腺癌15例,良性病变78例;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16例(诊断符合率93%),良性病变77例(诊断符合率98.7%),1例乳腺癌误诊为纤维瘤伴乳腺增生病。结论乳腺病变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高频超声诊断率高,为乳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病高频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探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高频声像图与CDFI对乳腺增生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增生病的高频声像图与CDF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增生病的高频声像图表现较复杂及多样性,可分为弥漫性及局限性病变,局限性病变可分为液性、混合性、实质性,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及双乳数型病变并存等图像改变。血流信号检出率15%(13/85),平均最大流速(Vmax)13.69±5.55cm/s,平均最小流速(Vmin)4.61±2.5cm/s,平均RI0.69±0.09cm/s。结论:高频超声结合CDFI诊断乳腺增生病,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钼靶X线诊断水平。方法:分析了近2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X线资料的50例乳腺癌病例。结果:星状型38例(76%),肿块型48例(98%),钙化型24例(48%),隐匿型2例。结论:肿块与钙化是乳腺癌的主要X线表现。有肿块未见钙化,或有钙化未见肿块均应进一步查找乳腺的其他征象。  相似文献   

13.
脊索瘤X线表现与鉴别(附2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脊索瘤的X线表现与其它病变的X线鉴别。方法 搜集了28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索瘤,并对其X线表现及鉴别进行了分析。结果 颅内7 例(25% ) 、胸椎1 例(4% )、骶椎20 例(71 %) 。典型X线表现:①溶骨性或膨胀性骨质破坏;②大多数伴有软组织块影;③散在斑点状钙化;④部分骨质硬化。结论 通过脊索瘤的结果及鉴别的分析,提高了诊断脊索瘤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昌铁路地区职工妇女乳腺疾病情况。方法对2008年4~6月3350例南昌铁路地区职工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总患病率为64%,其中患病率占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乳腺增生1881例(56.15%),乳腺增生瘤样变164例(4.90%),乳腺纤维瘤55例(1.64%),同时还发现乳腺导管扩张症29例(0.87%),乳腺囊肿9例(0.27%),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0.09%),乳腺脂肪瘤2例(0.06%)。乳腺瘤1例。以乳腺增生患病率最高,且与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因此定期进行妇女乳腺病普查普治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坚持两年一次甚至一年一次的乳腺疾病普查普治制度。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声及乳腺导管声学造影诊断乳腺导管疾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索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疾患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高频探头沿乳头作放射状扫查观察35例乳头溢血(或溢液) 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其中 20 例辅以乳腺导管声学造影。造影剂包括3% 双氧水、生理盐水、76%泛影葡胺、空气等。并对100 例正常妇女进行乳腺大、小导管内径测量。结果: 正常妇女非妊娠或哺乳时乳腺大导管内径为 1.42±0.2m m , 小导管 0.83±0.1m m 。液体造影剂可扩张输乳管, 便于观察病变。双氧水既可扩张导管又可产生微气泡强光点从而对病变导管进行定位。超声显示导管扩大符合率100% , 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符合率71% 。结论: 高频探头沿乳头作放射状扫查是诊断乳腺导管疾患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辅以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可提高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DWI(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46例乳腺肿瘤患者行MR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按扩散敏感系数(b值)差(800—0及1000—0s/mm2)各两次扫描数据做出各自ADC图像。分析对相同b值下良恶性病灶及正常对照组的ADC值差异,对采集的ADC值数据进行分析,以乳腺恶性病变平均值95%参考值范围上限值作为恶性病变上限阈值点,取此阈值点作为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指标。结果:46例乳腺肿瘤中恶性病变18例(其中浸润型导管癌16例,髓样癌1例,小叶癌1例),良性病变28例(其中纤维腺瘤20例,不典型增生2例,囊性增生4例,脓肿2例)。良恶性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在DWI均呈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但恶性病变为更低信号。当b=800s/mm2时,良、恶性病变及正常组ADC值分别(1.54±0.28)×10^-2mm2/s、(1.01±0.09)×10^-3mm2/s、(1.49±0.06)×10^-3mm2/s;b=1000s/mm2时,良、恶性病变及正常组ADC值分别(1.45±0.28)×10^-3mm2/s、(0,90±0.08)×10^-3mm2/s、(1.49±0.09)×10^-3mm2/s;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恶性病变及正常组ADC值的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90—0.97)×10^-3mm2/s、(0.49—0.58)×10^-3mm2/s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75%、70%,特异度100%、100%,阳性预测值100%、100%,阴性预测值90.2%、88.5%,诊断符合率92.4%、90.9%。结论:扩张加权成像不需要增强,检查时间短,ADC值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具有明确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病人中乳腺局限性增厚18例(60%),可触及结节者仅11例(37%);有乳腺增生病史伴增生症状加重者22例(73.3%)。钼靶X线单纯钙化12例(40%),肿块结节影5例(17%)。24例(80%)超声检出边界不规则低回声结节,79%的结节内或周围可测到血流信号。11例通过空芯针穿刺获得诊断,19例由超声或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确诊。结论:高危年龄妇女乳腺增生伴症状加重、乳腺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钼靶X线检查;及时对乳腺结节、局限性增厚、钼靶X线致密影等可疑病灶行组织学穿刺活检或超声以及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乳腺病变C—erbB—2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改良GBI法检测观察乳腺癌,癌旁,乳腺增生性病变及其远离病变部位的正常乳腺小叶中C-erbB-2的表达情况,表达类型及意义。结果:28例乳腺癌C-erbb-2的阳性染色主要在细胞膜上,阳性率为100%;23例癌旁增生导管与乳腺增生性病变阳性染色大部分在细胞浆内,阳性率为86.96%,仅有少部分在细胞膜上,病变周围的正常乳腺小叶均未见到膜染色反应,三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C  相似文献   

19.
中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一组中老年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漏诊。材料方法:20例患者诊断经临床表现,X线平片所见和血清间接血凝试验阳性确立。结果:患者均有发热,平均温度38.0°±0.7°C,血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加快者仅8例,余12例属正常范围,体征轻微。X线胸部平片显示肺内病变为100%,其中肺野出现斑片状阴影者15例(75%)。全组病例应用红霉素治疗治愈,复查胸部X线平片,肺部病灶消失。结论:中老年支原体肺炎表现更不典型,X线胸部平片发现支原体肺炎敏感,间接血凝试验阳性有确定诊断价值,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均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钼靶X线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术前超声诊断乳腺癌35例(85.37%),不能定性或良性病变4例(9.76%),无明确异常2例(4.87%);而钼靶诊断结果分别是23例(56.10%),12例(29.27%),6例(14.63%)。高频超声诊断乳癌的准确率高于钼靶X线,漏误诊率低于钼靶,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提高至92.68%。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影像学改变,高频超声较乳腺钼靶X线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两者联合应用能降低疾病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