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第2、4周后,根据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评估对比。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心通胶囊可改善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风祖方(以丹参、益母草、毛冬青为基础方)对溶栓窗外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Marker随机对照研究,将166例溶栓窗外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2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中风祖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9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7 d、14 d、90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分值及减少率变化情况,并于治疗90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7 d、14 d、90 d后,2组患者MRS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7 d、90 d后MRS评分的减少率和治疗7 d、14 d、90 d后NIHSS评分的减少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2)治疗90 d后,试验组MRS疗效的总恢复率为79.27%,对照组为72.62%;组间比较,2组患者的MRS疗效相仿(P 0.05)。(3)治疗90 d后,试验组NIHSS疗效的总好转率为79.27%,对照组为59.52%;组间比较,试验组的NIHSS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4)试验组有8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19例出现并发症,试验组的并发症有少于对照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5)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出现由于治疗因素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及血、尿、大便三大常规的异常变化。【结论】中风祖方能有效改善溶栓窗外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风2号对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02例,治疗组9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口服,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风2号(姜半夏10 g,胆南星6 g,石菖蒲10 g,红景天10 g,红花10 g,地龙10 g,乌梢蛇10 g)治疗,每天3次。分别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观察中风的复发率,在观察结束时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指数、血脂四项等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复发率为27.4%,治疗组复发率为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证候疗效为78.43%,治疗组证候疗效为93.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四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2号能降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的复发率,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Barthel指数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自愿参加试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6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抽取31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31例为治疗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组(10.16±2.33)分,对照组(14.98±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12.29±3.31)分,对照组(16.50±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续命汤能明显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气郁化火型临床疗效,规范中风后抑郁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脑病康复疗区治疗的中风后抑郁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取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治疗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为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NIHSS、ADL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ADL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气郁化火型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运用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中抽取8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和研究组(40例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治疗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者接受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症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中医证候要素临床演变规律及其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453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信息、第1、3、5、7、14天中医证候要素、临床常见客观指标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信息,采用SPSS 22.0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入组第1天各证候要素发生率从高到低:内风>痰湿>血瘀>内火>气虚>阴虚;第3天证候要素发生率:痰湿>血瘀>内火>气虚>内风>阴虚;第5天证候要素发生率:血瘀>痰湿>内火>内风>气虚>阴虚;第7及14天证候要素发生率:血瘀>痰湿>内火>气虚>内风>阴虚.在具体组合类型上,以内风、内火、痰湿、血瘀四证候要素单发或两两组合、三证组合较多,气虚、阴虚证候要素及四证以上组合出现均较少.痰湿与CRP(P<0.01)、HCY(P<0.05)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血瘀与CRP(P<0.05)、D-D(P<0.01)之间正相关,不同性别分组下的血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气虚与年龄(P<0.05)、肥胖(P<0.05)、NIHSS评分(P<0.05)正相关;不同脑血管病分组下气虚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证候要素出现频率、演变方式及组合形式具有一定规律性,以风为先,以痰、瘀、火为主要病理因素,以虚为根本.其中痰湿证候要素多与CRP、HCY相关;血瘀证候要素多与性别、CRP、D-D相关;气虚证候要素与高龄、肥胖、既往脑血管病史、NIHSS评分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合利脑心胶囊治疗老年人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1周内的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3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合利脑心胶囊治疗,中药对照组给予利脑心胶囊鼻饲或口服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近期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的改善,以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结合利脑心胶囊用于老年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113-115+118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自愿参加试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6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抽取31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31例为治疗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组(10.16±2.33)分,对照组(14.98±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12.29±3.31)分,对照组(16.50±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续命汤能明显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辨证为肝气郁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患者分为柴胡疏肝散组、心理治疗组及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每组36例,将中医证候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治疗2周后及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中医证候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综合治疗组较柴胡疏肝散组及心理治疗组疗效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柴胡疏肝散组与心理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3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疗效显著,其疗效、安全性、依从性均较好,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联合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养活血2号方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气虚痰热瘀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SAP气虚痰热瘀阻证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养活血2号方。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5、10天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5、10天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CT水平、NIHSS、APACHEⅡ评分、SIRS、CPIS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第10天低于治疗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5、10天中医证候积分及APACHEⅡ评分、SIRS均低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第10天NIHSS、CPIS、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核磁共振(MRI)表现与卒中计量表及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6例急诊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每例均行MRI检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MRI表现按病灶发生部位分为脑干组、小脑组、脑叶组、丘脑组及基底节组;按大小分为腔梗组、中小面积组及大面积组。统计分析MRI表现与NIHSS评分及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在MRI表现的病变部位及病变大小和NIHSS评分的关系比较中,仅基底节及腔梗组病灶在NIHSS评分中多为轻度,其余各组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MRI表现和证候要素的关系比较中,显示不同的病变部位及病变大小和各项证候要素之间均有显著相关(P0.05),腔梗组、中小面积组及大面积组病例均以风证、痰证及火热证最常见,随病变面积的增加,气虚和阴虚阳亢等虚证的比例逐渐增加。结论与NIHSS评分相比,证候要素和MRI的表现更具有相关性,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可以作为协助判断中医辨证的指标,在急性脑卒中的中西医联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3%(43/53),治疗组为94.34%(50/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P-9、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MMP-9水平和CRP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辨证应用特色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特色针刺疗法组96例(以下简称特色组),常规针刺疗法组97例(以下简称常规组),对照组30例(以下简称对照组),3组均给予相同的抗血小板治疗,特色组予辨证应用特色针刺疗法,常规组予非辨证固定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不予任何针刺治疗.疗程共4周,观察3组治疗前、3周后及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中医证候结合舌象量表评分.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NIHSS、SS-QOL及中医证候结合舌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并延续至3个月后,组间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SS-QOL量表进行因子分析,特色组精力因子评分较常规组与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常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因子评分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结合舌象量表评分虽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特色组治疗后评分均值更低,故体现出中医证候改善方面的良好趋势;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辨证应用特色针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除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精力,改善其生存质量,并对中医证候改善更具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卒中相关肺炎(SAP)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比较痰湿类与非痰湿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炎性指标,探讨中医证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炎性指标的关系,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炎症的患者450例,入组当天依照《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进行评分并划分主要证候要素分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依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炎症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以含痰湿的二证、三证组合为主,痰湿+血瘀、痰湿+血瘀+内火最多见。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以痰湿类为主(P<0.05),痰湿类CD3+淋巴细胞百分比、CD4+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低于非痰湿类(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炎症患者中医证素与神经功能缺损有关,以痰湿类神经功能缺损为主,是发生中重度神经功能损害的主要证素,且痰湿类患者CD3+淋巴细胞百分比、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异常呈现免疫功能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单模拟法将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疗程为28d.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证候改善程度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及中医证候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消栓通络胶囊(0.54g)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对急性期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加均衡法将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中风患者分为中西结合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气虚血瘀证证候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等与血液粘稠程度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中西结合组在总体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中西结合组血脂、血糖、全血比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下降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老年性气虚血瘀型中风有一定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要素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采集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发病第1、7和14天的“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内风、内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发病第14天的NIHSS评分作为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价指标,并依据评分进行分组(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7作为近期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7分为预后良好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进一步应用两样本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比较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发病第1、7和14天的NIHSS评分。结果:发病第14天的血瘀证(比值比为2.924,95%置信区间为1.231~6.946,P=0.015)和发病第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值比为1.956,95%置信区间为1.701~2.250,P=0.000)是预测缺血性中风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从重复测量均数变化趋势图可看出,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非血瘀证患者重,且其NIHSS分值在疾病过程中持续高于非血瘀证组。结论:血瘀证为缺血性中风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积极采取活血化瘀治疗将有助于改善疾病的近期预后。本研究还为实施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动态证候干预提供了循证依据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脉舒络胶囊联合康复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4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脉舒络胶囊,疗程为28 d,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中医证候(主症、兼症、舌脉)改善情况,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Fugl-Meyer(FMA)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等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状态改变情况,采用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D-二聚体(D-Dimer,D-D)血清含量等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5.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主症评分、NIHSS、FMA、Barthel指数、PT、APTT、PAR、D-D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兼症评分、舌脉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兼症评分、舌脉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评分、兼症评分、舌脉评分、NIHSS评分、PAR、D-D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MA、Barthel评分、PT、APTT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舒络胶囊联合康复疗法用于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少神经缺损,提高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轻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