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东莞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东莞市6家镇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上报的3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报告人、药品不良反应的等级、药品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7例药品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探讨其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中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病例和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同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涉及到不同年龄,男性多于女性,静脉注射最容易引起ADR。发生ADR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左氧氟沙星最多,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导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临床应用时应该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儿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原因和特点,总结规律,减少患儿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汇总统计某院2009年至2011年3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抗感染药物、累及器官/系统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3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86.77%),其中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ADR185例,占比最大(58.73%),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282例,占77.69%。结论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应予重视,静脉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探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到的15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按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药物不良反应、药品类型、给药途径进行分析。结果男女病例数为1.21∶1;诱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主要为抗菌药物和心脑血管用药,其中抗菌药物占35.03%,心脑血管用药占37.58%;静脉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占91.08%。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做好药物不良反应宣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儿童医院药物应用情况与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方法:采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表》,对我院2006~2008年住院期间3653例患儿药物应用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498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3%;1~3岁患儿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36.14%);静脉滴注是引发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给药途径(71.29%);引起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发生频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物(66.87%);冬、春季是儿童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高发季节。结论:药品都具有两重性,儿童又是特殊的群体,应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充分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避免或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品的不良反应致死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检索1998年1月~2006年6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知识库对其收录的药物不良反应致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六十岁以上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致死病例占首位,抗微生物药不良反应致死率排名第一。结论:提醒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应加强业务素质,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临床表现、临床转归,为临床合理与安全使用抗肿瘤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2015年上报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药师要积极参与用药安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的60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与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12月上报的6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46~60岁患者较多,占41.67%;静脉滴注给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为70%;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占50%;涉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最为常见,占45%。结论应加强与重视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患者早期的诊断治疗,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方法对东莞市塘厦医院妇科收治的70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胎盘早剥有诱因,孕2 8~41周发病率较高。结论重视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实验等辅助检查,有助于对胎盘早剥进行早期诊断处理,从而降低孕产妇发病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收集的116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易发生于9岁以下儿童及50岁以上成人,抗感染药物诱发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首位。结论医院应加强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东莞市中医院眼耳鼻喉科病区2017-2019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临床用药决策支持软件检索2017-2019年东莞市中医院眼耳鼻喉科病区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信息;采用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主动监测功能,监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017-2019年眼耳鼻喉科病区使...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232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杜广清  刘芳 《中国药师》2006,9(11):1041-1043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999年至2004年上报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呈现数量上升、药物品种集中的特点;不良反应发生部位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结论:引起ADRs多的药物为喹诺酮类;ADRs最常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相似文献   

13.
小儿慢性咳嗽108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108例小儿慢性咳嗽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病因,提高对小儿慢性咳嗽的认识。方法选取东莞市塘厦医院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共108例慢性咳嗽患儿,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28.7%);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26.8%);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22.2%)。结论慢性咳嗽临床表现单一,病因复杂多样,必须科学地进行病因诊断及相应治疗,家长和儿科医师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磊 《中国药业》2011,20(3):40-41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5年至2009年上报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药物以抗菌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注射剂;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居首位(24.67%),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2.00%).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加强监测.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书芬  李震 《中国医药科学》2013,(2):151-152,154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0月所有门诊、住院患者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25个品种,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比例较高(24.76%),其次是头孢菌素类(23.81%);主要累及的器官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胃肠道系统;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结论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减少ADR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药学》2016,(5):1088-1090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l—12月间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有效药物ADR报告,对其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一般规律。结果:2015年度上报的ADR报告135份,涉及不良反应的药品5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制剂。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注意安全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08—2010年我院28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仝敏  吴琳 《中国药业》2011,20(21):42-43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上报的28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报告科室、给药途径、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由干内科上报最多(47例,占16.61%);抗感染药物引起的比例最高(占49.82%),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占17.31%);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引起的249例,占87.9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5.58%。结论临床用药应注意抗感染药物与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减少静脉给药,并考虑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近几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07—2010年我院各科呈报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46种,其中抗感染药物,生物制剂和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静脉途径给药的不良反应占85%,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结论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进一步完善。方法对我院2012年全年上报的61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上报率低、漏报率高。结论通过多种途径改进不良反应上报工作,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重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陈平  杨莉  徐永祥  崔影  刘治安 《中国药房》2012,(19):1806-1808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东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430例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43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加强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