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中拔牙位置的选择和矫治效果.方法选择临床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25例,分为三组,第一组为骨性上颌前突,下颌发育正常或后缩,上下牙弓拥挤度在Ⅰ度以内的患者11名,拔牙模式为.第二组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不足,上下牙弓拥挤度为Ⅱ~Ⅲ度的患者10名,拔牙模式为.第三组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不足,上牙弓拥挤度Ⅲ度,下牙弓轻微拥挤或无拥挤4名,拔牙模式为.全部病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系统矫治.结果所有病例均达到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上下牙中线对齐.前两组病例磨牙关系为中性,第三组病例磨牙关系为完全的远中关系.结论拔牙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上颌一般选择拔除第一双尖牙,下颌拔牙模式则与下颌后缩程度、下牙列拥挤度、下前牙唇倾度以及磨牙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2.
作者自1998年以来对4例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不对称拔牙矫治,引起不同程度的非拔牙区的牙列拥挤,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例患者年龄在14~26岁,女性2例,男性2例,均为中性关系,前牙列拥挤畸形,均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其中两例拔除,出现区拥挤,1例拔除,出现区拥挤,1例拔除矫治,出现区拥挤,均采用拥挤区牙齿片切及减少覆盖等方法,达到患者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安氏Ⅲ类错<牙合>伴牙列严重拥挤矫治的方法及设计.方法 选自我科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严重拥挤病例共12例,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16.2岁.所有的病例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上颌配戴<牙合>垫,下颌拔除34、44,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解除下颌拥挤、反抬;第二步:上颌拔除14、24,同样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解除上颌拥挤.结果 矫治时间为16~23月,平均为20月,矫治后患者牙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咬<牙合>关系良好,面部侧貌协调.结论 通过分步完成上下颌拔牙减数,首先可以解除前牙反<牙合>关系.  相似文献   

4.
周文功 《海南医学》2008,19(2):69-70
目的 探讨上颌单颌拔牙联合导板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单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结合前牙平面导板,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矫治结果满意,上颌及上唇前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上颌单颌拔牙结合平面导板应用于低角的下唇及下切牙突度小,无下牙列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安氏Ⅱ1错畸形拔牙矫治中拔牙位置的选择和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安氏Ⅱ1错畸形患者 2 5例 ,分为三组 ,第一组为骨性上颌前突 ,下颌发育正常或后缩 ,上下牙弓拥挤度在Ⅰ度以内的患者 11名 ,拔牙模式为4|45 |5 。第二组上颌发育正常 ,下颌发育不足 ,上下牙弓拥挤度为Ⅱ~Ⅲ度的患者 10名 ,拔牙模式为4|44 |4。第三组上颌发育正常 ,下颌发育不足 ,上牙弓拥挤度Ⅲ度 ,下牙弓轻微拥挤或无拥挤 4名 ,拔牙模式为4|4  |  。全部病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系统矫治。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 ,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 ,上下牙中线对齐。前两组病例磨牙关系为中性 ,第三组病例磨牙关系为完全的远中关系。结论 拔牙矫治安氏Ⅱ1错 ,上颌一般选择拔除第一双尖牙 ,下颌拔牙模式则与下颌后缩程度、下牙列拥挤度、下前牙唇倾度以及磨牙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安氏Ⅱ^1错He畸形拔牙矫治中拔牙位置的选择和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安氏Ⅱ^1错He畸形患者25例,分为三组,第一组为骨性上颌前突,下颌发育正常或后缩,上下牙弓拥挤度在Ⅰ度以内的患者11名,拔牙模式为4455。第二组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不足,上下牙弓拥挤度为Ⅱ-Ⅲ度的患者10名,拔牙模式为4444。第三组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不足,上牙弓拥挤度Ⅲ度,下牙弓轻微拥挤或无拥挤4名,拔牙模式为44。全部病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系统矫治。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He覆盖关系正常,上下牙中线对齐。前两组病例磨牙关系为中性,第三组病例磨牙关系为完全的远中关系。结论 拔牙矫治安氏Ⅱ^1错He,上颌一般选择拔除第一双尖牙,下颌拔牙模式则与下颌后缩程度、下牙列拥挤度、下前牙唇倾度以及磨牙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7.
牙列拥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轻度牙列拥挤常用扩弓的方法即可使拥挤解除,中度、重度牙列拥挤常常需要拔牙矫治法来解决.临床上常规遵循对称性拔牙的原则,采用单侧式单颌拔牙较少.但是,对于特殊病例,如中度拥挤,且拥挤在牙弓的一侧,矫治后中线偏斜较小,可采用非常规单侧上或下颌的拔牙模式矫正中度牙列拥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方法选取青少年骨性安氏Ⅰ类牙列拥挤或双牙弓前突患者19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疗程为22—27个月。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上气道矢状径相关指标的测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前后除SPP.SPPW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上气道矢状径的其他测量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矫治对青少年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正畸治疗下切牙先天缺失23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的矫治方法。方法以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2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下切牙缺失的部位、数日、错[牙合]类型、矫治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缺失1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1颗非缺牙侧第一前磨牙的病例及缺失2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的病例的Bolton指数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23例患者正畸治疗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两组拔牙病例之间的Bohon指数全牙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前牙比和前牙不调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先天缺1颗下中切牙上下颌均需拔牙者,在下颌非缺牙侧选择拔1颗前磨牙比拔1颗中切牙对Bohon指数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经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矫治前后Tweed三角的变化,了解矫治对颜面侧貌的影响.方法选用泸州医学院口腔正畸科连续收治的安氏I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患者19例,男7名,女12名,年龄14~16岁.均采用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用标准方丝弓矫治,矫治后达到个别正常(牙合).在矫治前后摄取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Tweed三角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FMIA角平均增加7.1053度(P<0.05);IMPA角平均减少7.3684度(P<0.05).结论安氏I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经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矫治后Tweed三角有明显变化,颜面侧貌确有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临床诊治先天性缺失单个下切牙选择适当的矫治方案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Bolton分析法,计算分析先天缺失单个下切牙病例模拟治疗方案的全牙比及需调整牙量.选择50副先天缺失单个下切牙病例治疗前模型为实验组,选择100副无先天缺牙,无牙量不调的错合畸形病例治疗前模型为对照组.实验组模拟7种治疗方案,对照组模拟6种常规对称拔除双尖牙治疗方案,以对照组相应的全牙比为参照目标分别计算实验组上颌或下颌需调整牙量.结果 当实验组模拟拔除2个上颌双尖牙达到对照组模拟拔除上下4个双尖牙的结果时,上颌或下颌需调整牙量均较多(约9~11 mm),实验组模拟拔除2个上双尖牙和1个下切牙达到对照组模拟拔除上下4个双尖牙的结果,上颌或下颌需调整牙量均较少(约2~4 mm).结论 当先天缺失单个下切牙病例设计拔除2个上颌双尖牙和1个下颌切牙的矫治计划时无论上、下颌需调整的牙量较少,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应用固定矫治技术垂直开大曲复合牙合垫在轻至中度上颌发育不足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上前牙区拥挤矫治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上述方法对 2 5例处于生长发育期 ,诊断为轻至中度上颌发育不足为主伴前牙萌出间隙不足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结果 经过 6.8~ 12 .6个月 ,平均 9个月的治疗后 ,2 5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达到安氏Ι类 ,侧貌改善 ,阻生萌出间隙不足的前牙均能顺利萌出或经牵引至正常牙列位置 ,前后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结论 固定矫治技术垂直开大曲复合牙合垫能有效矫正轻中度上颌发育不足伴发前牙区萌出间隙不足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因肽甲硝唑复方糊剂防治拔牙后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57例(680颗牙)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170例(176颗牙)、B组160例(170颗牙)、C组167例(168颗牙)和D组160例(166颗牙)。A组采用金因肽甲硝唑加入丁香油和数滴的卡因调成的糊剂填满牙槽窝,B组采用碘仿纱条置入牙槽窝内,C组采用置甲硝唑粉剂入牙槽窝内,D组采用常规刮治使血充盈牙槽窝内,置纱卷于上,咬紧30min后吐出。结果A组干槽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D组(P<0.001),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D组(P<0.001)。结论提示金因肽甲硝唑复方糊剂能有效地防治干槽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牙创伤的类型,讨论其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4例患者264颗创伤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断情况、治疗方法及治疗失败牙拔除的原因。结果264颗创伤牙中男171颗,女93颗;成人182颗,未成年人年轻恒牙82颗;经根管治疗、固定及冠修复等治疗后,愈合良好210颗,拔除54颗,拔除率20.5%,冠根联合折牙及脱位再植牙拔除率高于震荡或隐裂牙、冠折牙(P<0.05),拔除原因多为根吸收。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牙创伤的临床特点,尽早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拔除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PAR指数评价骨性Ⅲ类错骀畸形非拔牙矫治及不同拔牙方式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正畸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治疗完成的骨性Ⅲ类错骀畸形的患者152例,通过PAR指数的评价分析非拔牙矫治、拔前磨牙矫治、拔磨牙矫治、拔下切牙矫治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拔前磨牙组和拔磨牙组极大改善程度分别为95.92%和93.75%,非拔牙组和拔下切牙组极大改善程度分别82.98%和75.00%。结论(1)拔前磨牙矫治比非拔牙矫治取得了更大的改善程度,尤其在牙齿排列和中线调整方面显示了充分的优势。(2)减数下切牙的拔牙模式应慎重使用,在确认拔除一个下切牙可以使Bohon指数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时,可选择该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探讨因重度龋坏不能保留第1恒磨牙的临床矫治方法。②方法对8例病人采取拔除第1恒磨牙后,进行Edgewise技术矫治。③结果8例病人均取得满意疗效,第2恒磨牙未萌出前拔除第1恒磨牙病人较萌出后拔除者牙合关系好。④结论将重度龋坏不能保留的第1恒磨牙作为减数拔牙对象,可少拔除健康牙齿,且早拔除有利于良好牙合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因正畸治疗需要减数的牙拔除的临床操作技巧。方法:选择需拔牙后进行正畸治疗且无拔牙禁忌症的患者368例,局麻后采取单向摇动和牵引脱位的方法拔除正畸牙。结果:368例患者均无明显恐惧、紧张感,手术顺利,操作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麻醉和力的正确使用是快速拔除此类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郭亚琳  叶晓红 《当代医学》2011,17(25):63-64
目的观察使用摇椅弓矫治成年人前牙深覆深覆盖伴散隙的AngleⅠ类错畸形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主要使用摇椅弓、结合使用链状橡皮圈等对10例前牙深覆深覆盖伴散隙的AngleⅠ类错畸形成年病例进行矫治。结果 10例成年患者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面型明显改善。结论摇椅弓在矫治成年人前牙深覆深覆盖伴散隙的AngleⅠ类错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prevalence of malocclusion in modern popul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xcavated samples from the ancient times. Presently, the prevalence of juvenile malocclus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permanent teeth is as high as 72.92% in China. This study aimed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malocclusions in a sample of Xia Dynasty in China, and to compare these findings with the modern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  The material consisted of 38 male and 18 female protohistoric skulls of Xia Dynasty 4000 years ago. Of 86 dental arches, 29 cases had the jaw relationships. Tooth crowding, diastema, individual tooth malposition and malocclusion were studied.
Results  Of the samples, 23.3% showed tooth alignment problems including crowding (8.1%), diastema (9.3%), and individual tooth malposition (5.8%). The prevalence of malocclusion was 27.6%, mainly presented as Angle Class I.
Conclusions  It is indicated that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from Neolithic Age (6000–7000 years ago) to Xia Dynasty (4000 years ago), the prevalence of malocclusion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prevalence of malocclusion of Xia Dynasty samples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modern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影响成人安氏Ⅱ2错拔牙矫治的因素,及矫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方法:本研究收集24例安氏Ⅱ2病例,分为拔牙10例,非拔牙14例两组,对两组治疗前的临床检查、模型测量、X线头影测量项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拔牙组的上颌拥挤量明显大于非拔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下颌牙列拥挤量、Spee曲线深度、覆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牙弓的拥挤量是决定上牙列拔牙的主要因素,但还要参考面型的丰满度、上前牙的唇齿关系,而下牙列在决定是否拔牙时要十分慎重,综合考虑下颌牙列拥挤量、Spee曲线深度、覆等因素,尽可能不拔牙,若须拔牙,尽可能拔第二双尖牙或第三磨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