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一次性输液器首次超常量引流大量胸腔积液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一次性输液器首次超常量引流大量胸腔积液30例刘志红(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516001)大量胸腔积液需常规胸穿抽液治疗。我们于1994年1月开始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器代替常规胸穿包作大量胸腔积液的引流,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时,采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代替传统的胸腔引流管,观察其优缺点。结果 30例气胸患者均痊愈,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方便,组织钝性分离疼痛程度轻,无伤口或胸腔内感染,无复张性肺水肿、血胸等并发症发生,拔除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后无疤痕形成。结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简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法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372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96例,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和负压引流袋连接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176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胸水消失时间及3、7、14 d后胸水吸收率。结果: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7±5)d,对照组(17±9)d,有明显差异;治疗组3、7、14 d胸水吸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法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大量胸腔积液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病,治疗上强调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给予胸穿抽液。传统胸穿抽液术具有需多次胸穿,自2003年开始,我们采用胸腔内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病人,取得满意疗效。与传统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法相比,该方法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并且具有引流管细软,病人无明显疼痛感和异物感,能长久在体内保留,病人携带方便,引流彻底,灌注药物方便,不易继发气胸、感染和肺水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后胸腔残余积液两种不同方法引流的选择时机.方法:胸科手术后的患者,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复查胸片提示有积液,B超提示积液量大于2.5 cm的患者,采用随机入组的方法,选择胸穿或深静脉导管置管引流(以下简称细管引流),直至胸片提示无明显积液或B超提示积液量少于2.5 cm,记录穿刺次数,并发症,处理积液所需住院时间,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胸穿或细管引流两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均较少,两种方法在住院时间方面,胸引组短于胸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积液量大于等于4.5 cm的术后患者,细管引流所需住院时间较胸穿组明显缩短,而积液量少于4.5 cm时,住院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胸科手术后残余积液,胸穿或细管引流均安全有效,积液量大于或等于4.5 cm的患者适合细管引流,小于4.5 cm的患者适合胸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留置行胸腔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有关护理要点。方法以30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深静脉导管留置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对整个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在精心仔细的护理后,经4~14d置管胸液引流彻底,病情得到缓解。结论深静脉导管留置行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穿放液或使用水封瓶胸腔闭式引流相比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术斤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次性胸穿抽气后注氧法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次性胸穿抽气后注氧法对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病人,术前0.5 h及术中高流量吸氧,胸穿测压,将胸腔积气一次性抽尽,再测压,后注入纯氧.若疗效不佳于第5天重复手术,第7天仍无效则改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对照组32例则采用单纯胸穿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①治疗组在肺压缩面积30%~50%和>80%的病人肺复张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51%~80%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治疗组随访29例,2例复发,对照组25例有4例复发.③治疗组仅1例出现复张后肺水肿,而对照组合并胸腔积液6例,发热5例.结论一次性胸穿抽气后注氧法治疗自发性气胸与单纯胸穿抽气和胸腔闭式引流相比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减少合并症,尤其是交通性气胸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张毅  潘铁成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7):60-62,F0003
目的:探讨食管手术后膈疝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例食管肌层切开术后膈疝合并胸腔积液置胸腔引流管造成胃瘘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贲门失弛缓症行食管肌层切开术,术后出现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持续引流出消化液,误诊为食管瘘而行胃和空肠造瘘术,术后胸腔引流液持续7个月余,转入我院.行剖胸探查见部分胃体经食管裂孔疝入左胸腔,胸腔引流管经胃壁进入胃内,食管中下段完整无瘘口,证实为留置胸腔引流管时穿破胃壁所致胃瘘.结论:对食管术后并发膈疝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忌动作粗暴,对长期存在引流液者应细致查体,完善影像学检查,注意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和/或注入药物留置期间采用思乐扣固定胸腔引流管与传统方法固定胸腔引流管效果的不同。方法选取同一时期3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和(或)注入药物的患者,在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8例采用思乐扣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2例传统方法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接受程度。结果思乐扣固定组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接受程度高,舒适性好;传统方法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患者舒适度低,接受程度低。结论采用思乐扣固定胸腔引流管优于胶布和贴膜等传统方法固定胸腔引流管,是值得推广的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胸腔穿刺术是人们所熟悉的一项临床治疗胸腔积液的技术。以往使用一次性胸腔穿刺抽液器。虽然避免了各项繁琐的衔接工作,但患不能深呼吸、咳嗽等。抽吸胸腔内积液时,术必须固定好穿刺针,以免发生气胸。近几年我科应用一次性留置针及负压引流器对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进行了胸腔穿刺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治疗胸腔积液,由于方法的改进,使患在胸穿时轻松自如,且减少了术反复抽取胸腔内积液的复杂操作,并避免了气胸的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与传统胸腔引管引流的比较,观察小口径导管在继发性气胸引流中的疗效.方法:将继发性气胸患者2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26)和对照组(n=112),分别应用小口径导管行微创胸腔置管引流和应用传统胸腔置管引流,比较两组引流失败率、置管时间和并发症.结果:两组引流失败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小口径导管胸引管可作为继发性气胸引流的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引流选择.  相似文献   

12.
套管留置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湖南省人民医院刘志光,刘静华胸腔积液的治疗常需进行多次胸穿抽液,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继发感染机会,也加重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我们应用深静脉穿刺套管和一次性输液器,配合引流袋,对13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持续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微创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住院的6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33例和胸穿组35例,所有病例按常规抗结核治疗。引流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定时开关导管;胸穿组常规胸腔穿刺,每周抽液1~3次。结果引流组患者胸水排净时间〔(3.40±1.05)vs(13.20±4.03)d〕、住院时间〔(8.60±4.28)vs(23.20±5.36)d〕、穿刺次数〔(1.20±0.44)vs(5.80±2.11)次〕等均少于胸穿组(P均<0.01)。引流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90.9%vs65.7%,P<0.05)。引流组发生导管堵塞或引流不畅4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胸穿组胸膜反应1例,气胸2例,胸膜增厚4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安全简便,创伤小,疗效优于常规胸腔穿刺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技术在胸腔积液诊断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对97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技术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及治疗。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较胸穿穿刺液、粗管闭式引流液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69例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CR+PR)89%。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技术在胸腔积液诊断及治疗中的运用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诊断率高、药物灌注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中量创伤性血胸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3-10-2016-01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接诊的68例创伤性中量血胸患者,分别纳入FTS组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创伤性血胸清除效率以及患者围术期呼吸频率、VAS评分、呼吸功能、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影响的差异。结果:2组间术前胸腔积液估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S组术中实际引流量较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更接近于术前估计量(P0.05),且拔管前胸腔残余积液量估计量明显少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FTS组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明显短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P0.05)。FTS组较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术后24h、72h呼吸频率明显改善(P0.05)。FTS组术后首日VAS较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明显改善(P0.05)。FTS组术后24h、72h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P0.05)。FTS组平均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P0.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伴有中量血胸的胸部创伤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时,引入FTS理念,建立一套以胸腔镜微创手术为核心的规范化治疗策略,可以对胸部创伤进行早期确定性治疗,并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深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中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大量的胸腔积液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例。治疗组采用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胸腔积液。观察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和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积液平均吸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深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中大量胸腔积液操作简便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与胸腔感染的相关性,探讨一次性水封瓶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对24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且排除胸腔感染病人,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C、D 4组,每组60例,A组每天更换水封瓶1次,B组每3 d更换1次,C组每周更换1次,D组为使用超过1周至拔管.追踪监测一次性水封瓶内生理盐水和胸腔引流液,有细菌生长则对该病例停止实验,同时对此240例病人的胸腔积液或胸腔引流管前端2 cm进行细菌培养,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次性水封瓶生理盐水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4组水封瓶中胸腔引流液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16例,共检出细菌6种,各组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此240例病人的胸腔积液和胸腔引流管前端2 cm进行细菌培养,234例无细菌生长,6例细菌培养阳性.结论: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每周更换1次水封瓶并不会增加胸腔内感染及水封瓶内细菌定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种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注入顺铂疗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已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顺铂,对照组胸穿抽水后注入顺铂,从临床表现、药物毒性2方面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1.9%、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后者低。结论:以胸腔闭式引流注入顺铂临床疗效优于胸穿抽水注入顺铂,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吹气球在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寻找一种能使病人主动排气、排液而不增加痛苦的方法.方法选择60例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即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照组仅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指导病人吹气球,对照两组病人排尽胸腔内积气、积液及肺复张的情况、胸管留置的时间.结果观察组胸腔内积气、积液的排出,肺的复张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胸腔引流管留置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吹气球能增加胸腔内的压力,促进胸腔内积气、积液的排出,进一步促进肺的复张,从而缩短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简单,病人乐于接受,直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9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抽吸组35例和留置引流组54例。传统抽吸组每日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穿刺后抽吸积液,留置引流组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留置持续引流。比较两组引流(抽吸)天数、引流(抽吸)总量、穿刺次数、满意度和再选择意愿。结果:留置引流组引流(抽吸)天数、引流(抽吸)总量、穿刺次数均显著少于传统抽吸组,患者满意度和再选择意愿均显著高于传统抽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下积液均经处理后逐渐愈合,均未发生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不但可以减少有创操作次数,减轻患者痛苦,还能够缩短积液消退时间,提高患者接受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