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脑中雌激素可调节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的代谢与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了解雌激素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代谢以及关键酶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的关系,对研究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利用大鼠卵巢切除模型观察内外源性雌激素缺乏及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对大鼠脑皮质区和海马CA1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表达以及血清雌激素含量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材料:实验于2003—01/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①卵巢切除组:制备大鼠双侧卵巢切除模型。②卵巢切除后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治疗组(雌激素组):卵巢切除后给予苯甲酸雌二醇(1mg/kg),每7d皮下注射1次,共4次。③假手术对照组:手术过程与卵巢切除组相同,但不切除卵巢,不补充雌激素。方法:①第28天时,大鼠在麻醉状态下取脑组织备用,制备冠状切片,用于免疫荧光标记细胞化学染色观察。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皮质区、海马CA1区红色荧光标记细胞数量。③体内雌激素水平检测:大鼠眼动脉取血1.5mL,离心取上清备用,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雌激素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免疫荧光标记细胞化学法观察大鼠脑皮质区、海马CA1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免疫荧光细胞数的变化。②放免法测量大鼠血清雌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21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卵巢切除组大鼠皮质区、海马CA1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雌激素组[皮质区:(20.00&;#177;5.16),(5.7l&;#177;3.14),(4.00&;#177;4.61)个/视野;海马CA1区:(17.14&;#177;4.45),(6.85&;#177;1.95),(5.14&;#177;5.52)个/视野,P均〈0.011。②卵巢切除组血液雌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雌激素组[(5.31&;#177;0.85),(22.94&;#177;9.48),(21.30&;#177;7.62)ng/L,P均〈0.01]。③雌激素组各观察部位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表达阳性细胞数和血液雌激素含量与对照组接近(P均〉0.05)。结论:采用双侧卵巢切除的方法,造成大鼠体内雌激素缺乏,引起大鼠脑内皮质区、海马CA1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给予卵巢切除大鼠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其海马CA1区、皮质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表达显著减少,说明体内外雌激素含量的变化可影响大鼠皮质和海马区域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穹隆-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麻醉动物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法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表达以及共存表达的变化。结果:14只大鼠参加实验,中途无脱落,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皮质区绿色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42±3.99),(9.71±4.53),P<0.05];红色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0.00±5.16),(5.71±3.14),P<0.05];共表达双标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0±2.94),(1.14±1.67),P<0.05]。②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在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5.14±3.80),(12.57±3.59),P<0.01];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7.14±4.45),(6.85±1.95),P<0.01];共表达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变化意义[(2.01±2.08),(2.00±2.08),P>0.05]。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可以导致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表达减少、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皮质区共存细胞表达增多,说明雌激素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代谢系统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穹隆-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麻醉动物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法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表达以及共存表达的变化。 结果:14只大鼠参加实验,中途无脱落,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皮质区绿色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42&;#177;3.99),(9.71&;#177;4.53)。P〈0.05];红色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0.00&;#177;5.16),(5.71&;#177;3.14),P〈0.05];共表达双标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0&;#177;2.94),(1.14&;#177;1.67),P〈0.05]。②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在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5.14&;#177;3.80),(12.57&;#177;3.59),P〈0.01];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7.14&;#177;4.45),(6.85&;#177;1.95),P〈0.01];共表达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变化意义[(2.01&;#177;2.08),(2.00&;#177;2.08),P〉0.05]。 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可以导致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雌激素受体α表达减少、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皮质区接存细胞表达增多,说明雌激素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代谢系统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穹隆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麻醉动物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表达及其共存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绿色荧光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皮质区(11.85±8.11),(22.14±8.68),P<0.05];[海马CA1区(11.28±3.04),(17.28±5.85),P<0.05]。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红色荧光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皮质区(21.14±6.20),(5.57±3.10),P<0.01];[海马CA1区(12.43±6.24),(3.42±2.76),P<0.01]。海马CA1区呈现黄色荧光的双标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5.71±3.64),(0.57±1.51),P<0.01],大脑皮质区呈现黄色荧光的双标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71±3.14),(2.85±3.07),P>0.05]。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出现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酪氨酸激酶A表达减少,海马CA1区共存细胞表达增多现象,说明神经生长因子系统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系统可能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穹隆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麻醉动物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表达及其共存表达的变化。 结果: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绿色荧光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皮质区(11.85&;#177;8.11),(22.14&;#177;8.68),P〈0.05];[海马CA1区(11.28&;#177;3.04),(17.28&;#177;5.85),P〈0.05]。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红色荧光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皮质区(21.14&;#177;6.20),(5.57&;#177;3.10),P〈0.01];[海马CA1区(12.43&;#177;6.24),(3.42&;#177;2.76),P〈0.01]。海马CA1区呈现黄色荧光的舣标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5.71&;#177;3.64),(0.57&;#177;1.51),P〈0.01],大脑皮质区呈现黄色荧光的双标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71&;#177;3.14),(2.85&;#177;3.07)。P〉0.05]。 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出现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酪氨酸激酶A表达减少,海码CA1区共存细胞表达增多现象,说明神经生长因子系统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系统可能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穹窿-海马伞切断和卵巢切除大鼠大脑雌激素受体α(ERα)与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BACE)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穹窿-海马伞切断组(FF组)、卵巢切除组(OVX组)、穹窿-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OF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法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ERα、BACE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FF组、OVX组和OF组大鼠皮质区和海马CA1区ERα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皮质区:4.71±1.11,5.29±2.01,4.42±3.99vs9.71±4.53;海马区:6.91±2.63,7.58±4.16,5.14±3.80vs12.57±3.59,均P〈0.05);FF组、OVX组和OF组大鼠皮质区和海马CA1区BACE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皮质区:15.78±6.01,17.63±4.42,20.00±5.16vs5.71±3.14;海马区:15.91±5.12,12.34±5.07,17.14±4.45vs6.85±1.95,均P〈0.05)。但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F组大鼠皮质区ERα和BACE双标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P〈0.05),但海马CA1区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穹窿-海马伞切断或卵巢切除可以导致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ERα表达减少、BACE表达增多,两种方法同时作用导致皮质区共存细胞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不同部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脑病研究所进行。取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0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卵巢切除组和雌激素组,每组5只大鼠。所有大鼠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切断穹隆-海马伞,并切除双侧卵巢,建立模拟伴有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雌激素组大鼠术后第3天皮下注射雌二醇1mg/kg,以后每7d给药1次,30d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两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CA1区、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和基底前脑Meynert核等部位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经补充后1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雌激组大鼠脑海马CA1区、脑皮质、杏仁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阳性细胞数均高于穹隆-海马伞切断+双侧卵巢切除组(30.20±8.65),(64.40±3.52)个/视野;(41.95±9.63),(96.81±9.13)个/视野;(38.18±9.19),(84.50±5.48)个/视野;(18.18±1.65),(89.33±10.24)个/视野;P<0.01。结论: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治疗后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各脑区内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表达显著增加,从而提高了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SD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后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表达的变化及加减地黄饮子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5-09/2006-09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医药科学研究所完成。②选用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加减地黄饮子组共5组,每组20只。通过海马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40诱导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③盐酸多奈哌齐按0.33mg,(kg·d)给药,加减地黄饮子组按1.0g,(kg·d)给药,共给药28d。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④第5周处死大鼠,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脑海马组织13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表达(用2^-△△ct表示,Ct为阈循环值,△Ct=Ctbace1CtGAPDH,△△Ct=△Ct各干预组-△Ct空白对照组)。⑤多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运用LSD-f检验。结果:实验选用100只大鼠,每组随机选5只用于抽提大脑海马组织总RNA,因此共有25只大鼠纳入结果分析。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2^-△△ct值模型组(4.67±0.52)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1.07±0.08)(P〈0.01),表明模型组B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表达上调。盐酸多奈哌齐组(1.80±0.23)和加减地黄饮子组(1.26±0.20)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表明13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表达下调。结论:大鼠大脑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40后海马组织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加减地黄饮子提取物可以抑制海马组织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糖尿病大鼠存在学习和记忆障碍,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具有改善这一行为的作用.糖尿病是否通过影响海马区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及凋亡导致学习和记忆障碍以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的相关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以及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干预对其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脑老化研究实验室和河北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材料实验中指标测定部分于2002-05/2002-08在解放军总医院仪器测试中心完成.动物造模及干预阶段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动物室完成.选用Wistar雄性大鼠18只.将大鼠按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治疗组,每组6只.方法①糖尿病模型组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治疗组大鼠禁食12 h后用pH值4.4链脲佐菌素按60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模型.3 d后测尾静脉血糖>15 mmol/L为造模成功.正常对照组大鼠不造模.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治疗组于背部皮下注射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3.4μg/只,每周3次,共10周.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相同部位注射,每周3次,共10周.②满10周时,将大鼠麻醉,断头取脑后冰浴下取海马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线粒体膜电位特异性荧光探针JC-1标记线粒体及Annexin-V-FITC&PI双染色技术,进行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发生率.③数据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海马单细胞凋亡率比较结果.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大鼠18只,每组6只.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糖尿病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51.91±53.36),(809.88±82.41)道,P<0.01],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治疗组高于糖尿病模型组[(705.99±89.92)道,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146).②海马单细胞凋亡率糖尿病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治疗组[(5.32±1.37)%,(1.03±0.55)%,(2.80±0.92)%,P<0.01,0.05].结论海马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细胞的凋亡可能参与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β淀粉样前体蛋白17肽具有改善这一病理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SD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后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表达的变化及加减地黄饮子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5-09/2006-09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医药科学研究所完成。②选用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加减地黄饮子组共5组,每组20只。通过海马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诱导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③盐酸多奈哌齐按0.33mg/(kg·d)给药,加减地黄饮子组按1.0g/(kg·d)给药,共给药28d。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④第5周处死大鼠,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脑海马组织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表达(用2-ΔΔCt表示,Ct为阈循环值,ΔCt=CtBACE1-CtGAPDH,ΔΔCt=ΔCt各干预组-ΔCt空白对照组)。⑤多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运用LSD-t检验。结果:实验选用100只大鼠,每组随机选5只用于抽提大脑海马组织总RNA,因此共有25只大鼠纳入结果分析。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2-ΔΔCt值模型组(4.67±0.52)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1.07±0.08)(P<0.01),表明模型组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表达上调。盐酸多奈哌齐组(1.80±0.23)和加减地黄饮子组(1.26±0.20)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表明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表达下调。结论:大鼠大脑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后海马组织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加减地黄饮子提取物可以抑制海马组织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胆碱能神经系统存在胆碱与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A共同作用的位点,胆碱能损伤是否影响到酪氨酸激酶A的变化,对于能否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干预认知障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脑内不同部位酪氨酸激酶A表达的变化,了解穹窿海马伞切断对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系统的影响.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完成.14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两组,每组7只.方法模型组大鼠行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对照组同样手术,但不切断穹窿海马伞.两组大鼠术后观察28 d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酪氨酸激酶A阳性细胞数量.结果1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区、脑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酪氨酸激酶A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18.91±6.27),(15.17±5.23),(18.71±9.05),(8.03±2.33)个;(54.77±11.84),(59.69±10.40),(49.23±15.84),(21.49±15.54)个,t=4.17~10.00;P<0.01].结论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脑内多部位酪氨酸激酶A表达减少,这种病理变化可能是认知障碍和老年性痴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背景:胆碱乙酰化转移酶是乙酰胆碱合成的关键酶,是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重要标志。胆碱能神经系统损伤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有关。穹隆-海马伞切断是否影响大鼠脑内不同部位(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的变化,对于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和建立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对大鼠脑内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的影响,探讨模拟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完成。实验动物选择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5月龄,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方法:①制作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模型(模型组),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和Wats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对照组除不切断穹窿海马伞外,其余步骤同模型组。②常规饲养28d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冠状切片,行胆碱乙酰化转移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两组大鼠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数。光镜下见棕褐色细胞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大鼠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数。结果: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2.97±1.45),(32.60±7.33)个,t=10.51,P<0.01];[(6.83±2.41),(50.57±5.85)个,t=18.30,P<0.01];[(14.43±6.75),(35.43±10.49)个,t=4.47,P<0.01];[(5.77±6.62),(48.77±7.10)个,t=11.72,P<0.01]。结论:穹窿海马伞切断可致大鼠脑内多部位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减少,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变过程有关,这种方法可作为模拟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背景:缺血性脑损伤后,如何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脑缺血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再次缺血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阿魏酸钠亦被证实能减少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凋亡的发生。而阿魏酸钠是否能增强脑缺血预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讨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江西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05/2002-04在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雄性Wistar大鼠85只,体质量250~300g。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四组:①非缺血对照组(10只):仅结扎双侧椎动脉而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②缺血对照组(25只):结扎双侧椎动脉48h,夹闭颈总动脉10min。③缺血预处理组(25只):结扎双侧椎动脉48h,夹闭颈总动脉2min后24h再次夹闭颈总动脉10min。④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25只):缺血预处理后,再次夹闭颈总动脉前30min,尾静脉注射阿魏酸钠(200mg/kg)。非缺血对照组分为再灌注后2,7d二个亚组(各5只);缺血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及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又分为再灌注后6,12,24h,2,7d五个亚组(各5只)。各组在相应时点将大鼠断头取脑,于视交叉后2.2mm切取冠状脑片,观察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在脑缺血再灌注时对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数及凋亡细胞数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数及凋亡细胞数。结果:实验大鼠8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脑皮层及海马CA1神经元计数:缺血7d时,缺血预处理组和阿魏酸钠 缺血预处理组高于缺血对照组(268±8.5,244±12.5,135±5.6,P<0.01)。②大脑皮层及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计数:阿魏酸钠 缺血预处理组低于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对照组(12h:1.2±0.8,15.5±2.1,39.8±3.9;24h:1.8±1.6,39.3±11.8,191.3±19.1;2d:2.8±1.2,68.3±13.6,328.4±24.0,P<0.01);缺血预处理组低于缺血对照组(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减少缺血区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阿魏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可以进一步加强此效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D-半乳糖老化小鼠脑内存在的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产生过多,是否与脑老化过程有关?目的观察中药救脑益智胶囊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生化室.昆明小鼠60只,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环境(SPF)级,雄性,体质量26~28 g,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记方法,检测D-半乳糖老化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Aβ、β-分泌酶、内质网Aβ结合蛋白(endoplasmicreticulum amyloid β-peptide inding protein,ERAB)和早老蛋白-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中药救脑益智胶囊的保护作用.主要观察指标Aβ、β-分泌酶、ERAB和早老蛋白-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和凝胶转移电泳分析.结果对照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有少量的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而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上述各种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接近.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存在着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上调,中药救脑益智胶囊可使之恢复正常水平,对神经元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以其在凋亡机制中的作用为主,部分细胞凋亡是由于细胞增殖周期的异常调控所致.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周期蛋白 D1( cyclin D1)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4( 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4)基因表达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 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 地点和材料本实验在青岛大学医学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和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成年健康雌性 SD大鼠 36只,体质量 230~ 270 g,清洁级,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4只和实验组 32只,实验组再进一步分为缺血 1.5 h再灌注 2, 6, 12 h, 1, 2, 3, 7和 14 d亚组,每组 4只. 方法全部实验均由本文作者完成.具体方法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内动脉插线建立 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cyclin D1 mRNA和 CDK4 mRNA的表达. 结果脑缺血再灌注 2 h脑组织即开始出现凋亡神经细胞,并于 1 d和 2 d分别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达高峰(分别为 72.80± 4.66和 96.75 ± 4.37).神经细胞 cyclin D1 mRNA和 CDK4 mRNA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 2 h和 6 h开始逐渐增强,并于 12 h和 1 d分别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达高峰(皮质区分别为 94.50± 2.75和 85.75± 3.73,纹状体区分别为 88.25± 5.06和 89.80± 2.93),至再灌注 14 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 cyclin D1 mRNA和 CDK4 mRNA的表达与凋亡细胞的区域基本相同. 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区较纹状体区对缺血更为敏感, cyclin D1 mRNA和 CDK4 mRNA表达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对脑损伤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作用途径尚需讨论。目的:观察脑缺血模型大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皮质及海马区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颅内的移植抑制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材料:选用雄性成年Wistar大鼠24只,体质量180~240g,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损伤移植组,每组8只。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Sigma公司);TUNEL试剂盒,Bcl-2,Bax抗体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工程公司。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9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完成。损伤组和移植组大鼠采用颈外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模型,移植组大鼠造模成功7d后在脑皮质和纹状体区注射浓度为2×10~(12)L~(-1)的原代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造摸成功后7和14d进行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脑皮质、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神经元凋亡情况:造模成功后7d,对照组来发现凋亡细胞,移植组凋亡细胞的数量少于损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Bcl-2和Bax表达:造模成功后14d,损伤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Bcl-2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和移植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损伤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Bax阳性神经元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移植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结论:大鼠脑缺血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Bcl-2表达并抑制Bax表达,从而减少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泳+跑台的混合运动训练对D-半乳糖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内β位淀粉样蛋白42和裂解酶1(Aβ42、BACE1)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注射组(C组)和运动注射组(T组),所有大鼠连续8周腹腔注射D-gal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同时,T组大鼠连续进行8周的游泳和跑台(均每周3次,交替进行)相结合的混合运动训练。运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Aβ42蛋白表达量,运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BACE1mRNA和IGF-1mRNA的表达量。结果:①与C组相比,T组大鼠海马内Aβ42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C组比T组大鼠海马内BACE1mRNA表达量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C组相比,T组大鼠海马内胰岛素源生长因子(IGF)-1mRNA表达增加,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游泳和跑步混合运动训练能延缓AD的发展进程,这可能与运动训练上调了AD大鼠海马内IGF-1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脑缺血后离子通道通透性的异常和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的紊乱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钠通道激活引起的去极化是脑缺血损伤的始动环节.目的采用膜片钳技术测定氟哌利多对脑缺血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持续性钠通道电流的影响,分析氟哌利多是否对脑缺血损伤产生保护?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2-04/2003-04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实验室完成.选择出生10~14 d未断乳的SD大鼠14只,每只鼠各选择2个海马CA1区细胞,共28个细胞,随机分为4组缺血对照组、氟哌利多3 μmol/L组、氟哌利多10 μmol/L组、氟哌利多30μmol/L组,7个/组. 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全部大鼠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通过低氧和无糖法制备神经元缺血模型.选择贴壁良好、呈三角形或星形、胞体较亮,折光性良好、突起明显、胞浆均匀一致、核仁明显的细胞用于实验.采用"Y-tube"系统快速给药,氟哌利多3,10,30 μmol/L组各自给予氟哌利多3,10,30μmol/L,缺血对照组不给药.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各组持续钠电流的基础值以及缺血3 min和5 min时钠通道电流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持续钠电流的记录.②脑缺血时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的记录.③不同浓度氟哌利多对脑缺血时持续性钠电流的影响.结果实验选用14只大鼠脑海马CA1区的28个细胞,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持续钠电流的记录使用钙通道阻滞剂CdCl2 0.5 mmol/L及钾通道阻滞剂TEA 20 mmol/L,在钳制电压-105 mV、刺激电压-30 mV下给予长为400 ms的方波刺激,可记录到一个较小的、激活较晚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内向电流,经河豚毒素阻断证实为持续性钠电流.②脑缺血时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的记录缺血对照组缺血3 min时持续钠电流增加为正常情况的(1.60±0.21)倍,缺血5 min时持续钠电流增加为正常情况的(2.87±0.45)倍,差异显著(P<0.05).③不同浓度氟哌利多对脑缺血时持续性钠电流的影响缺血对照组、氟哌利多3,10,30 μmol/L组持续钠电流的基础值分别是(77.42±15.17)pA,(87.44±21.56)pA,(84.13±20.06)pA,(80.22±19.30)pA,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缺血5min后氟哌利多3,10,30μmol/L组持续性钠电流分别为(105.36±17.16)pA,(94.74±18.88)pA,(84.88±13.94)pA,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218.31±29.34)pA.结论在钳制电压-105mV、刺激电压-30mV条件下,脑缺血损伤时持续性钠电流增加,氟哌利多可能通过抑制持续性钠电流的增强而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肌苷参与机体多方面的代谢过程并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机制尚需做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巢蛋白(Nestin)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肌苷治疗中枢神经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基础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青岛大学医学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和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68只,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分为缺血1.5 h再灌注2,6,12,24 h,2,3,7,14 d组(n=4),另外4只作假手术组.干预所有治疗均由作者亲自操作.治疗组大鼠于缺血1.5 h再灌注前给予空腹注射肌苷注射液100 mg/kg,2次/d.对照组大鼠同步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所有大鼠置于同样的空间笼养.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Nestin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缺血侧NestinmRNA表达皮质除2h以外、纹状体除2,6 h以外、室旁区除2,6 h,14 d以外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NesfinmRNA表达较对照组于2,6 h,7,14d在皮质,14 d在纹状体有所降低,3 d在皮质、纹状体及室旁区均显著升高,7 d仅在纹状体、室旁区显著升高.结论肌苷可以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estin mRNA的表达,从而达到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背景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中常见的一种.补肾益气法、活血祛瘀法是治疗 VD的常用中医治疗方法.而对这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尚少. 目的比较补肾益气方、活血祛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机制. 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 地点与材料地点为浙江省中医院脑病研究室.材料为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 SD大鼠 75只,鼠龄 18~ 20月,体质量 (400± 30) g.由浙江省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并饲养. 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并观察药物对该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 CA1区锥体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的影响. 结果①补肾益气组大鼠跳台测试成绩,造模前( 2.24± 0.17) s,造模用药后 59 d( 2.73± 0.34) s, 造模用药后 60 d( 2.35± 0.28) s.活血祛瘀组大鼠跳台测试成绩,造模前( 2.41± 0.57) s, 造模用药后 59 d( 2.62± 0.41) s, 造模用药后 60 d( 2.34± 0.44) s.补肾益气方,活血祛瘀方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②补肾益气方,活血祛瘀方有减轻缺血对海马 CA1区锥体细胞损伤的作用. 结论①中药补肾益气方、活血祛瘀方为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有效方,但活血祛瘀方的治疗作用更好.②活血祛瘀方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机制可能与减轻缺血对海马 CA1区椎体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