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nano-HAP)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和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以不同终浓度作用于这二株细胞。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其对两株细胞的生长抑制,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FCM)等方法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BEL07402和SW-480细胞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9.28mg/L和36.66mg/L。50~100mg/L的纳米粒子处理48h后,癌细胞即可表现出细胞皱缩、核质浓缩、核碎裂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特征性形态改变。作用48h后,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DNA“梯带”。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显示人肝癌、结肠癌细胞经0、50、100、200mg/L作用48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3%、20.35%、29.34%、53.64%和3.57%、21.45%、37.10%、49.45%。结论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人肝癌BEL07402和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诱导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是近年研制的抗癌新药 ,具有作用缓和及抗瘤谱广的特点。我们从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诱导人肝癌BEL 740 2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为纳米材料用于临床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材料中心提供 ;RNase酶、蛋白酶K、碘化丙锭 (PI)及Hochest3 3 2 5 8荧光染液购于Sigma公司。Hi tachi 60 0型透射电镜 ,日立公司 ;FAC Sort流式细胞仪 ,BectonDickinson公司。人肝癌细胞系BEL 740 2 ,武汉大学典藏中心提供 ,培养于含 10 %小牛血清的RPMI 164 0培养液中 …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瘤内注射对兔肝VX2种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接种VX2肝肿瘤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A组:肝种植瘤内注入含0.2%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生理盐水1 ml;B组:注入20 mg/ml 5-Fu 1 ml;C组:注入20 mg/ml Nano-HAP溶胶1 ml;D组:注入同样浓度5-Fu和Nano-HAP混合液2 ml.四组实验动物于注药后7、14、21 d行肝脏B超扫描,记录生存时间,取肝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7、14、21 d A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4.93±0.76)cm3、(15.67±2.75)cm3和(52.36±10.57)cm3 ; B组为(4.16土0.33)cm3、(10.26±1.60)cm3和(18.89±4.65)cm3;C组为(1.43±0.13)cm3、(3.69±0.77)cm3和(9.51±2.09)cm3;D组为(2.80±0.46)cm3、(3.77±0.91)cm3和(8.46±0.95)cm3.B、C、D三组肿瘤体积均小于同期对照组,D组肿瘤体积最小.四组动物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4、41、51和44 d.B、C、D三组生存期较对照A组延长.超声监测显示C、D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溶胶瘤内注射时可见肿瘤内强回声光点.多次注射后瘤体内可见钙化样强回声光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见A组和B组肿瘤组织出现多处片状坏死,C、D组注射区域呈片状坏死,被条索状或片状钙化灶分隔.结论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瘤内注射治疗兔VX2肝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对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未见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期国内外有关纳米羟基磷灰石研究及应用相关文献,介绍其研究应用进展,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医学领域广泛地应用于人工骨组织和生物假体的表面涂层,同时用于细胞装载、药物释放等领域。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新型的生物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地应用价值,将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生物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5.
纳米羟基磷灰石碘油混合物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碘油混合物治疗兔VX2肝肿瘤的效果。方法将荷瘤兔随机分成3组:A:生理盐水组,B:碘油组,C:nHAP-碘油组,每组20只,开腹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碘油、nHAP-碘油,比较术后3组肿瘤大小及生长率,ALT、AST水平及瘤兔存活期的差异。结果术后1、2周C组肿瘤体积及生长率明显小于B组和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3、5 d,C组和B组ALT、AST水平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瘤兔的生存期(55.0±9.1)d与A组(38.0±6.4)d、B组(45.5±7.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碘油混合物能降低肿瘤生长率,延长瘤免的生存时间,且该混合物无明显肝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nano-HAP)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处理BEL-7402细胞后,免疫印迹法检测p53、c-myc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链免疫吸附反应法(TRAP-ELISA)方法测定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处理BEL-7402细胞使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上升、癌基因c-myc的表达下降.随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浓度的递增(0、50、75、100、150、200 mg/L),端粒酶活性降低(1.94、1.26、1.21、1.14、0.86、0.59),随着作用时间延长(0、12、24、36、48 h)端粒酶活性降低(1.94、1.73、1.57、1.43、1.26),并激活Caspase-3.结论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能通过上调p53、下调c-myc基因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及激活Caspase-3等途径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不同尺寸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nano hydroxyapatite, nHAP)对成骨细胞增殖 和凋亡的生物学效应。 方法采用化学沉淀的方法, 可控制备不同大小的nHAP, 包括20 nm 球形 (20HAP)、40 nm球形(40HAP)和80 nm 球形(80HAP)。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线光 谱仪等工具分析颗粒大小、形状以及化学组分。将nHAP 颗粒制备成薄膜, 与成骨样细胞MG-63 细胞共 培养5 d, 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计数活细胞数量,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细胞的凋亡情况,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器的变化情况以及nHAP在细胞内的分布。 结果 可控 合成并对20HAP、40HAP 和80HAP进行大小组分分析。薄膜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 5 天时20HAP 组的 细胞吸光度值高达1.22±0.13,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843, P=0.124)。细胞的凋亡率 随nHAP 尺寸的增加而增大,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284、5.487、2.933, P <0.05);各 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2%±0.51%(空白对照组), 6.68%±1.04%(20HAP 组), 10.08%±2.10%(40HAP 组)和13.61%±2.45%(80HAP 组)。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证实, 20HAP 能够穿透细胞膜而对细胞超微结 构和细胞形态不具有毒性作用。 结论 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都与nHAP 的尺寸相关, 其中20 HAP的促 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8.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颗粒大小限于纳米水平,使得材料的内在缺陷减少.材料表面抗剥脱和抗降解能力均优于微米级羟基磷灰石材料,同时力学和生物学方面有很大提高,在组织工程、假体涂层和抗肿瘤研究中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望成为下一代骨科材料.  相似文献   

9.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植入体骨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ang Y  Tan YB  Yang QM  Deng LF  Zeng SX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336-1339
目的 研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植入体的骨结合情况。方法在Beagle犬股骨髁植入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栓、普通级羟基磷灰石栓和钛合金(Ti-6AL-4V)栓,4、8和12周比较植入体-骨界面的组织学、骨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组的降解速度慢于普通级羟基磷灰石组,骨动力学参数和成骨细胞形态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植入体优于普通级羟基磷灰石涂层植入体。  相似文献   

10.
纳米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羟基磷灰石(HAP)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与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壳聚糖、蚕丝蛋白、半水硫酸钙等复合后的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进,载入抗生素后成为一种有效的载药系统,其生物安全性评价有待进一步深入。该文就纳米HAP及其与天然材料、非天然材料复合后的理化性质,载入抗生素后的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硬组织修复材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肿瘤的治疗及诊断方面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13.
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总结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对经皮射频治疗或术中射频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1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射频毁损102例患者195个肿瘤(肿瘤直径1.5-9.5cm,平均直径5.6cm),其中原发性肝癌80例,转移性肝癌20例。经皮和经手术进行射频毁损的患者数分别为77人(75.5%)和25人(24.5%)。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3-24月,治疗后症状有改善,AFP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70.3%(52/74),彩色B超示肿瘤血管消失或CT提示肿瘤凝固性坏死者达88.2%(90/102)。1年生存率为93.8%。结论:肝癌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对于容易接近、不宜手术的小肝癌,可行经皮射频治疗。对于患有较大肿瘤、多病灶或肿瘤靠近肝内主要血管采用术中射频治疗。采用TACE或术中阻断入肝血流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射频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也是惟一能使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方法.但我国绝大多数肝癌病人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转化治疗是将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癌或者潜在可切除转化为可根治性切除,故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研究的热点.转化治疗的常用方法如下:(1)局部治疗,如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经肝动脉放疗栓塞(TAR...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肝癌的系统治疗进展迅速,新的免疫治疗药物、靶向药物不断涌现,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案不断创新.但关于系统治疗应用于肝癌术前的方案选择和疗效分析,探讨相对较少.肝癌的新辅助系统治疗按其目的和后续手术方式可分为可切除性肝癌的新辅助系统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和肝移植术前的降期或桥接治疗.新辅助系统治疗策略的制定需...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420例综合治疗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42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手段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7例病人得到随访,随访率为78%;全组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0.9%、19.1%、12.4%。其中根治性手术组(无血管侵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9%、47.3%、40.1%;根治性手术组中,手术前后TACE(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DS(drug delivery system)或冷冻治疗对术后生存率均无影响,而癌灶有无血管侵犯对术后生存有重要意义;姑息性切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6%,22.1%和17.5%,在姑息性切除中,术后TACE或DDS置泵化学药物治疗均可提高肝癌病人的存活率。结论 应用合理有序的综合治疗和肝癌个体化治疗是进一步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多学科综合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5年生存率已由2.6%提高到20.6%.但是,近20年来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却无明显提高;同时肝癌的诊疗亦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为此,目前亟需根据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综合归纳,提出新的肝癌治疗策略.本文总结了2010年6月前国内外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对有关肝癌手术治疗(肝切除与肝移植)、介入治疗、局部治疗(主要包括射频等)、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检索,结合我国肝癌诊治的现状和发展,概要性阐述肝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复习相关文献 ,综述性报道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选择的进展。概括以下 :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冷冻、微波固化、射频 ,经动脉栓塞或化学性栓塞、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放疗、生物治疗及中医都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原发性肝癌应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已确诊的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肝癌患者分为TACE组,射频消融组,姑息治疗组,每组均设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呋啶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间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变化,观察TACE及射频消融组的TTP,1年生存率,观察姑息治疗组的OS。结果 TACE组中试验组有10个月的肝功指标较对照组好,其中8个月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组中试验组有11个月的肝功指标好于对照组,其中10个月有统计学意义;姑息疗组用药后第1个月的肝功指标试验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CE组及射频消融组应用抗病毒治疗后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均明显下降,姑息治疗组抗病毒治疗后初期,乙肝DNA复制水平也有所下降。TACE组中试验组的TTP为4.1个月,1年生存率61%,对照组TTP为4.2个月,1年生存率59%;射频消融组中试验组的TTP为7.2个月,1年生存率77%,对照组为6.9个月,1年生存率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姑息治疗组中试验组的OS为2.8个月,对照组为3.1个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肝癌相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延缓肝功能的恶化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An account is given in this paper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liver of patients in the Surgical Department of Charité over the past six years, with reference being made to both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and therapeutic results. - In the period under review, treatment was applied to 335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liver, among them 168 with liver metastases. Thirty-eight per cent of all tumours treated were localised in the right lobe and 19 per cent in the left. The portal hilum was affected in 15 per cent of all cases and the entire liver in 28 per cent. Promising curative therapy was considered practicable for 67 patients, whereas three underwent palliative surgery.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on 21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urs not accessible to meaningful surgical approach. The resection rate in cases of liver malignoma was 14.6 per cent. The record included 14 hemihepatectomies on the right side and eleven on the left as well as 24 instances of atypical or segment removal, primarily in cases of liver metastasation. Surgical lethality amounted to 6.1 per cent, while the three-year survival rate was 55 per cent, with the most favourable results being recorded from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81 per cent. Only seven per cent of 265 patients with inoperable malignant liver tumours were left alive after one year. Impaired wound healing, the most comm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had to be coped with in 21 per cent of all cases.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proved to be substantially controllable by pre-operative conditioning and careful 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