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合成5-(3′-吲哚基)-唑衍生物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色氨酸为原料,与取代的苯甲酸在DCC催化下脱水缩合得到酰胺,再通过DDQ苄位氧化和分子内环合生成5-(3′-吲哚基)-唑。用DPPH体外抗氧化模型测定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合成了11个2-取代苯基-5-(3′-吲哚基)-唑衍生物,其中化合物21和22的活性比维生素E强约3~4倍;化合物29的活性与维生素E相近。结论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中有3个化合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有可能开发成为良好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 3 (3′ 甲基 4′ 取代苯基 1′ ,3′ 丁二烯基 )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方法 通过亲电取代、羟醛缩合、选择性还原、相转移Wittig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目的化合物 ,利用几种药理模型进行抗癌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设计合成了 11个 3 (3′ 甲基 4′ 取代苯基 1′ ,3′ 丁二烯基 )吲哚化合物 ,均为新化合物。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 8对HL 6 0 ,HCT 8和Bel740 2癌细胞株有效 ,且在浓度为 10 -5mol·L-1时 ,其抗炎抑制率可达 10 0 %。结论 化合物 8显示了抑癌作用和抗炎活性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徐莉  刘捷  徐世平 《药学学报》2001,36(1):29-33
目的 研究3-(3′-甲基-4′-取代苯基-1′,3′-丁二烯基)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方法 通过亲电取代、羟醛缩合、选择性还原、相转移Wittig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目的化合物,利用几种药理模型进行抗癌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设计合成了11个3-(3′-甲基-4′-取代苯基-1′,3′-丁二烯基)吲哚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8对HL-60,HCT-8和Bel7402癌细胞株有效,且在浓度为10-5mol·L-1时,其抗炎抑制率可达100%。结论 化合物8显示了抑癌作用和抗炎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具有抗菌作用的噁唑烷酮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方法由(S)-[3-(3-氟-4-吗啉-4-基-苯基)噁唑烷-2-酮-5-基]-甲醇甲磺酸酯和仲胺的取代反应合成了7个(S)-5-氮杂环亚甲基-3-(3-氟-4-吗啉-4-基-苯基)噁唑烷-2-酮衍生物,其结构通过1HNMR和元素分析或质谱确证。结果所合成的7个化合物对所测的20株细菌均没有明显的体外抗菌活性。结论用氮杂环亚甲基取代吗啉噁酮的5位乙酰胺甲基降低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并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5′-脱氧-5-氟胞苷类衍生物。方法2′,3′-O-二乙酰-5′-脱氧-5-氟胞苷在三氯氧磷存在下与1,2,4-三唑缩合得到1-(2′,3′-O-二乙酰-5′-脱氧-β-D-呋喃核糖)-4-(1,2,4-三唑-1-基)-5-氟嘧啶-2-(1H)-酮(3),后者用不同的亲核基团取代核苷C-4位上的三唑基团,制备一系列含有烷基胺、烷氧基和脒基的5′-脱氧-5-氟胞苷类衍生物。结果合成了15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FAB-MS及元素分析确证。结论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其中某些化合物的活性与对照药物卡培他滨相当,对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和肝癌细胞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找并合成抗耐药菌活性的 3位羟基红霉素衍生物。方法 以红霉素A为原料 ,经 9位酮基肟化 ,9位肟羟基 ,2′位羟基和 3′位二甲胺基同时苄基化 ,6位羟基甲基化 ,水解去 3位克拉定糖 ,氢化还原脱苄基 ,对甲基苄基或邻氯苄基取代 9位肟羟基等 6步反应 ,制得 3 羟基 6 O 甲基红霉素 9 肟基衍生物 ,其结构经1 3 CNMR ,FAB MS确证。结果 共制得 7个化合物 ,对其中 4个 (5 - 8)未见报道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论  5 ,7,8对部分红霉素诱导耐药菌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3-(取代苯基乙烯基)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捷  徐莉  徐世平 《药学学报》1999,34(12):908-912
目的:合成一系列以吲哚为母核,具有第三代维甲类结构特征的化合物(3 取代苯基乙烯基吲哚衍生物) ,通过药理筛选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方法:通过Wittig 反应、Wittig Horner 反应和相转移Wittig 反应得到目的物,利用几种药理模型进行抗肿瘤和免疫活性筛选。结果:设计合成了29 个新的3 ( 取代苯基乙烯基) 吲哚化合物,药理筛选结果表明,5 个化合物(9,12,13,15,17) 对HCT 8, KB和Bel7402 细胞株有效,1 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增强免疫活性。结论:药理筛选结果表明,其中一些化合物显示了较强的抗肿瘤和增强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异噁唑类化合物。方法采用回流、氮气保护等条件,以中间体N-[[3-[3-氟-4-(1-哌嗪基)苯基]-4,5-二氢-5-异噁唑]甲基]乙酰胺的哌嗪基对位进行不同基团取代,合成异噁唑系列衍生物,并检测所得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通过分子对接方法考察了合成化合物与Hsp90蛋白酶结合的模式。结果 12个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确证。有6个化合物的肿瘤抑制率30%,根据分子对接结合模式找出了取代基的结构改造方向。结论合成的部分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优于常咯啉的抗疟新药,从带有各种取代基的喹唑酮出发合成了一系列4-取代氨基喹唑啉衍生物。初步药理结果表明,2-甲基-4-{3′,5′-双[(N-吡咯烷基)甲基]4′-羟苯胺基}喹唑啉(化合物13)和6,7-甲撑二氧基-4-{3′-[(N-吡咯烷基)甲、基]-4′-羟苯胺基}喹唑啉(化合物16)对鼠疟(P.berghei)的疗效高于常咯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14个6-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和15个6-取代苯基-3(2H)哒嚎酮的合成及其抗电惊活性。其ED50值表明,以2′,4′-二氯苯基-3(2H)哒嗪酮的抗惊作用为最强。构效分析表明,苯环上的取代基对化合物的抗惊活性有明显影响,吸电子取代基和疏水性参数值较大的取代基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抗惊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找并合成抗耐药菌活性的3位羟基红霉素衍生物。方法 以红霉素A为原料,经9位酮基肟化,9位肟羟基,2′位羟基和3′位二甲胺基同时苄基化,6位羟基甲基化,水解去3位克拉定糖,氢化还原脱苄基,对甲基苄基或邻氯苄基取代9位肟羟基等6步反应,制得3-羟基-6-O-甲基红霉素-9-肟基衍生物,其结构经13CNMR ,FAB MS确证。结果 共制得7个化合物,对其中4个(5 - 8)未见报道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论 5 ,7,8对部分红霉素诱导耐药菌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新的非甾体抗炎药物。方法利用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含羟基的E,E-1-(3′-吲哚基)-5-取代苯基-1,4-戊二烯-3-酮化合物,通过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体外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活性。结论其中化合物4d和4 e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抗炎活性与白藜芦醇接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可逆性胆硷酯酶抑制剂二甲氨基甲酸-5-二氢吲哚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邦华  纪庆娥 《药学学报》1990,25(4):247-252
为了深入研究催醒宁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抑酶活性的关系,设计合成了-系列1-,3-或5-位不同取代的二氢吲哚类衍生物(中间体和终产物共24个新化合物)。中间体1,3-二甲基-5-烷氧基-2-二氢吲哚酮(A)的C3烷化。采用相转移催化方法进行;反应中还分离到三个副产物(Ⅶ~Ⅸ)。初筛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大多有较强的抑酶活性;1,3-或5-位取代基的改变均明显影响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14个6-芳基-4,5-二氢-3(2H)哒嗪酮,15个6-芳基-3(2H)哒嗪酮和17个6-芳基哒嗪的3位GABA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电惊活性。活性最强的是2′,4′-二氯苯基-3(2H)哒嗪酮(ED50=10.15mg/kg)。对芳基哒嗪酮类的构效分析表明,苯环上的取代基对化合物的抗惊活性有明显影响,吸电子取代基和疏水性参数值较大的取代基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抗惊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优于常咯啉的抗疟新药,从带有各种取代基的喹唑酮出发合成了一系列4-取代氨基喹唑啉衍生物。初步药理结果表明,2-甲基-4-{3′,5′-双[(N-吡咯烷基)甲基]4′-羟苯胺基}喹唑啉(化合物13)和6,7-甲撑二氧基-4-{3′-[(N-吡咯烷基)甲、基]-4′-羟苯胺基}喹唑啉(化合物16)对鼠疟(P.berghei)的疗效高于常咯啉。  相似文献   

16.
徐萍  王书玉  陈云  刘维勤  陶成 《药学学报》1991,26(9):656-660
本文报道了14个6-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和15个6-取代苯基-3(2H)哒嚎酮的合成及其抗电惊活性。其ED50值表明,以2′,4′-二氯苯基-3(2H)哒嗪酮的抗惊作用为最强。构效分析表明,苯环上的取代基对化合物的抗惊活性有明显影响,吸电子取代基和疏水性参数值较大的取代基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抗惊活性。  相似文献   

17.
山葡萄籽多酚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本文对分自山葡萄籽中的五种多酚类化合物( )-儿茶素、原花青素B_2、原花青素B_5、原花青素B_5-3′-O-gallate和山葡萄素进行抗脂质过氧化研究。方法:采用体外抗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方法对这些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儿茶素,原花青素B_2,原花青素B_5,原花青素B_5-3′-O-gallate和山葡萄素等五种化合物对小鼠肝匀浆过氧化脂质生成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47、0.25、0.10、0.02及0.03mmol/L,阳性对照维生素E的IC_(50)为0.13mmol/L。对这些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的初步分析表明: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多酚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二聚体的抗氧化活性均比单体( )-儿茶素的活性强。另外,4→6连接的二聚体比4→8连接的二聚体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原花青素B_5、原花青素B_5-3′-O-gallate及山葡萄素的抗氧化活性都比维生素E强,且这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与取代类型及聚合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合成缩氨基胍类化合物并研究其NHE1抑制活性。方法以4-取代苯乙酮(1)为原料,经溴代得α-溴代物(2),再与2-巯基-5-取代苯并咪(噻)唑(3)反应得到2-(5-取代苯并咪(噻)唑-2-硫基)-1-(4-取代苯基)乙酮(4),最后与氨基胍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以血小板肿胀模型进行初步的体外NHE1抑制活性筛选。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及MS确证。初步的药理试验表明,12个目标化合物均有一定的NHE1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5b和5h的活性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卡立泊来德。  相似文献   

19.
多羟基(口山)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多羟基(口山)酮及其脂肪胺基烷基衍生物,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和构效关系.方法以邻甲氧基苯甲酸衍生物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Friedel-Crafts酰化、环合、脱甲基化及脂肪胺基烷基取代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体外抑制Cu2 诱导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和清除二苯代苦味肼自由基(DPPH)的EC50值检测目标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共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3个脂肪胺基烷基衍生物为新化合物),经IR、1H-NMR等确证其结构.初步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含邻二羟基的多羟基(口山)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结论邻二羟基的存在与(口山)酮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有密切关系;羟基的取代数量对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取代位置对活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计和合成了一些 4'-和5'-取代的17-(2'-噁唑基)-雄甾-5,16-二烯衍生物作为_17α-羟化酶/C_17,_20-裂解酶 (P450_17α) 的抑制剂,用以治疗前列腺癌。药理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6c,即17-(2'-噁唑基)-雄甾-5,16-二烯-3-醇为强的抑制剂,其活性可与欲进入临床I 期的标准对VN85相当。在噁唑基4' 或5'位上甲基或苯基基团的引入降低了生物活性。如预期所料,其3-醋酸酯5a~c和8的体外活性要弱于其相应的3-羟基物6a~c 和 9。化合物 6c 的深入药理实验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