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患者结膜囊细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398例398眼结膜囊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培养阳性的细菌对临床常见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细菌培养阳性113眼,阳性率为28.4%。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主要由革兰阳性(G )菌构成(92.9%),其中G 球菌占87.6%,G 杆菌占5.3%。而革兰阴性(G-)杆菌占7.1%。G 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72.6%),其次微球菌占7.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2%。大多数菌株对氧氟沙星、妥布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及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好,耐药性<10%。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是超声乳化术前患者结膜囊存在的最常见菌。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可选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利福平及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2.
甘孜州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45例290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90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147眼,培养阳性率50.74%。培养出菌株164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77株(47.0%)。棒状杆菌46株(28.0%)。结论多数藏族老年人结膜囊存在细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是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3.
绵阳市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奎  张悦  董万江  刘治容 《四川医学》2010,31(8):1042-1044
目的了解绵阳市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绵阳市郊区两个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60例320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72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0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212眼,培养阳性率66.3%。培养出菌株238株;革兰阳性菌占94.1%;以棒状杆菌最多,共144株(60.5%);表皮葡萄球菌53株(22.3%)。结论多数绵阳市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带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棒状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其结膜囊的优势菌种,尤以棒状杆菌为多。  相似文献   

4.
正常结膜囊带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正常结膜囊带菌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未使用任何滴眼液和抗生素的200名受调查者,常规眼科检查排除泪囊、眼表、前节疾病后,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全部受调查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3.00%,共培养出15个菌种103个菌株;葡萄球菌最多,共51株(占49.5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7株(45.63%),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1.94%);类白喉杆菌次之,共40株(38.83%).>55岁人群结膜囊带菌率明显高于≤55岁人群,农村人群高于城市人群,均差异显著(P<0.05).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大部分菌株对目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正常结膜囊可以带有细菌.内眼手术前应选用敏感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不同年龄健康人结膜囊需氧菌定性及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调查重庆市不同年龄健康人结膜囊需氧菌种类及数量.方法 湿棉拭于33例儿童、31例青年人、30例老年人双眼结膜囊取标本(取材前后称量棉拭运送管,差值即为标本质量)行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细菌鉴定及定量计算:菌落数(colony forming units,CFUs)/标本质量.结果 老年组结膜囊细菌检出率(93.33%)显著高于儿童组(45.45%)及青年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老年组检出率均较高;老年组单眼共生细菌种类显著多于另外2组(P<0.01);儿童组结膜囊菌群数量明显少于青年组及老年组(P<0.01);类白喉棒状杆菌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表皮葡萄球菌数量在老年组显著多于儿童组(P<0.01).结论 老年人结膜囊需氧菌种类、数量均高于青年及儿童,应该引起眼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0 .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将白内障 6 0例、6 0眼随机分为 0 .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组 (实验组 )和 0 .2 5 %氯霉素滴眼液组 (对照组 ) ,未用药前均先对结膜囊行细菌培养 ,应用 0 .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 0 .2 5 %氯霉素滴眼液 3d后 ,再行结膜囊细菌培养 ,观察结膜囊内的细菌变化。结果 :未用药前实验组 14例细菌培养阳性 ,对照组 12例细菌培养阳性 ;用药后实验组 2例阳性 ,对照组 9例阳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0 .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白内障术前清洁结膜囊 ,预防眼内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为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前用左氧氟沙星滴眼与进行结膜囊冲洗对杀灭结膜囊内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100眼)拟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每例患者的结膜囊中采集3次标本,观察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前、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术前冲洗结膜囊后其结膜囊中细菌的分布情况、其术后恢复的情况、住院时间及发生眼内炎症的情况。结果:在患者入院后第一天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前、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术前冲洗结膜囊后对其进行3次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其所感染的细菌中占比最高的细菌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4.00%、18.00%、12.00%)。对为本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获得的所有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药敏实验的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最强(77.1%),对氯霉素的敏感性最低(10.77%)。经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病情均被治愈,其平均住院时间为3.25±1.5d,无1例患者发生眼内炎症。结论:在为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为其用左氧氟沙星滴眼与进行结膜囊冲洗能够有效杀灭其结膜囊内的细菌,降低其术后眼内炎症的发病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B6-Co小鼠角膜混浊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乙烷基亚硝基脲(ENU)诱变技术获得的B6-Co小鼠角膜病变的病因。方法:以年龄1~10日的B6-Co小鼠116只为实验组,年龄1日~2个月的88只正常B6小鼠为对照组,取结膜囊和/或角膜病灶刮取物行血平板和营养肉汤增菌培养,并作细菌菌种鉴定。结果:B6小鼠在睁眼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阴性,睁眼后标本68例,阳性59例(86.76%)。共培养出阳性菌株7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5.71%,革兰阳性杆菌13.00%。缓慢葡萄球菌和里拉微球菌的检出率最高均为36.36%,其次为F-1棒杆菌,说明正常小鼠(睁眼后)结膜囊细菌是外界感染所致;B6-Co小鼠共检标本116只,阳性60例(51.72%)。培养出阳性菌株8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1.25%(松鼠葡萄球菌占28.75%,缓慢葡萄球菌占17.50%),革兰阳性杆菌(F-1棒杆菌)12.5%,革兰阴性杆菌25.00%(奇异变形杆菌为12.5%,铜绿假单胞菌为6.25%),说明B6-Co小鼠角膜混浊主要与革兰阳性球菌(松鼠和缓慢葡萄球菌)有关。结论:导致B6-Co小鼠角膜混浊的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松鼠和缓慢葡萄球菌)。小鼠的角膜混浊可能与ENU引起的遗传基因变化导致的抗感染免疫力下降引起感染性角膜炎有关。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手术结膜囊及房水细菌培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中结膜囊、房水污染与眼内炎的关系。方法 对 74例 80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结膜囊及房水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16 0份细菌培养标本中 ,细菌培养阳性者 18株 ,平均培养阳性率为 11.3%。房水为 8株 ,检出率为 10 .0 % ;结膜囊为 10株 ,检出率为 12 .5 %。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 (11 18) ,其中 3眼结膜囊及房水检出同一菌株。检出阳性的 15眼无 1例发展成眼内炎。结论 白内障摘除术后前房有少量细菌 ,虽不致发生眼内炎 ,但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前3个阶段结膜囊细菌学分布状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无睑缘炎、结膜囊外观整洁、泪道冲洗通畅的内眼手术患者50例,分别于入院未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前、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3天后、手术消毒前三个阶段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未使用抗生素眼液点眼前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2%,经抗生素眼液点眼3天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4%,手术消毒前结膜囊细菌阳性率为20%。结论正常结膜囊可以有各种致病菌或非致病菌存在,提示内眼手术前及术后均应加强抗生素眼液点眼,术后口服或注射抗生素,以减少眼内炎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结膜囊菌群分布,探讨白内障围术期用药及用药途径与眼内感染的相关性,为防治白内障术后感染、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7月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单纯结膜囊用药组(A组)和结膜囊用药联合全身用药组(B组),术前均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A组给予眼部局部敏感抗菌素滴眼液。B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全身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种用药方式术后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共205例(眼),术后观察2~4d,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跟内感染。结论尽管白内障术前患者结膜囊内大多存在致病性细菌和条件致病菌,但通常只需通过眼部局部敏感药物使用,即可达到预防术后眼内感染的效果,从而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耐用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期义眼台植入并唇粘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1年4月我院眼科二期行义眼台植入并唇粘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患者18例(18眼),术后1个月安置义眼片,观察结膜囊形成、义眼活动度及外观改善情况,随访6~16个月.结果 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除1例再次发生结膜囊狭窄外,无义眼台暴露及唇粘膜坏死,义眼片安置后活动度好.结论 二期义眼台植入并唇粘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手术是矫正眼窝凹陷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羌族中老年人干眼症与正常人眼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 筛查出北川县两个羌族聚居点的老年人群中干眼症54人108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以同一人群中正常人52人104眼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干眼症组结膜囊细菌阳性率57.4%(62/108),正常组阳性率61.5%(64/10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白内障围手术期结膜囊菌群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选取264例白内障患者,分别在患者入院后、手术消毒前、手术消毒后、手术结束后四个时间点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比较不同时期的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结果 入院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手术消毒前、手术消毒后及手术结束后;入院后结膜囊细菌培养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头孢西丁、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较高。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是结膜囊最常见的细菌,术前应常规应用抗生素点眼,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等来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相似文献   

15.
结膜囊冲洗改良方法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决传统洗眼壶常温冲洗液结膜囊冲洗中的缺陷,从而减少手术前护理操作的副作用,减轻手术后眼部反应,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视觉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8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0例采用生理盐水与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加热冲洗结膜囊;对照组400例应用生理盐水和洗眼壶常温冲洗结膜囊,观察2组患者结膜囊冲洗后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充血、泪脂覆盖、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膜充血及泪脂覆盖、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在白内障手术结膜囊冲洗临床效果明显,操作简便,不仅可以调节控制水速、水量、冲洗的力度,且冲洗液的温度接近体温,刺激小、更舒适、结膜反应轻、泪脂冲洗充分、患者术后反应轻、相关并发症少,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也是适宜当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护理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前不剪除睫毛备皮方法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眼科择期行内眼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手术前不剪除睫毛;对照组100例,术前按照传统的皮肤准备方法剪除睫毛,其他术前准备两组均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冲洗术眼结膜囊后、术前消毒术眼后即刻、手术完毕即刻3个时间点结膜囊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并发症及操作的便利性等。结果两组患者结膜囊3个时间点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比实验组明显且持续时间长(P〈0.05);实验组术前准备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低。结论内眼手术前皮肤准备的关键是彻底清洁眼睑及周围皮肤、结膜囊冲洗消毒。术前不剪睫毛不会增加术后细菌感染的风险,且减轻术后眼部的不适症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先天性眼球发育不良的患儿使用“板层角膜切削+结膜瓣覆盖+义眼片植入术”后眼眶及结膜囊发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收治的12例(12眼)先天性眼球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1例先天性无眼球,11例先天性小眼球;1例患儿因先天性无眼球未行手术,直接置入义眼片;7例患儿结膜囊无明显狭窄,实行“板层角膜切削+结膜瓣覆盖+义眼片置入术”,4例患儿结膜囊明显狭窄,实行“板层角膜切削+结膜瓣覆盖+义眼片置入+眼睑缝合术”.结果儿童眼球发育不良不能佩戴义眼片的患儿经使用“板层角膜切削+结膜瓣覆盖+义眼片置入术”后,观察结膜囊发育良好,结膜覆盖角膜良好无暴露,眼眶容积和外观均改善明显,术后可常规佩戴义眼片.结论板层角膜切削+结膜瓣覆盖+义眼片置入手术是促进先天性眼球发育不良患儿的眼眶及结膜囊发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联合聚维酮碘在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将拟行白内障手术患者507例(657眼)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术前给予诺氟沙星和妥布霉素滴眼;再将上述两组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在术前用生理盐水、林可霉素和聚维酮碘(PVP—I)做结膜囊冲洗,比较冲洗前后及术后第1天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结果生理盐水、林可霉素和PVP-1冲洗结膜囊疗效比较,PVP-1具有更好疗效(P〈0.05);经抗生素滴眼加上结膜囊抗生素冲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天各组结膜囊细菌培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联合PVP—I结膜囊冲洗能够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汉防己甲素滴眼液对兔眼的刺激反应。方法 20只家兔(40眼)随机分为0.1%Tet、0.2%Tet、0.5%Tet、1%Tet、赋形剂5组,每只家兔右眼分别滴上述各组滴眼液0.1 ml,左眼滴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做对照,每天4次,连续1周,停药后继续观察7d,用裂隙灯观察兔眼结膜、角膜、虹膜的刺激反应并评分。结果 1%Tet组中4只动物中的2只出现鲜红色结膜充血,角膜散在点状混浊,停药后2~3d消失,其余各组动物未见异常反应。结论汉防己甲素滴眼液对兔眼无明显刺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