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合成聚乙二醇化壳聚糖-氟尿嘧啶偶合物(5-FU-CS-mPEG),并考察体外释放性能。方法 以羧基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COOH)与壳聚糖(CS)反应制得聚乙二醇单甲醚改性壳聚糖(mPEG-CS),再与经氯乙酸修饰的氟尿嘧啶(FUA)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介导下与CS偶联,生成目标产物5-FU-CS-mPEG;用UV、1H-NMR、FT-IR对结构进行表征;UV法计算前药载药量;采用动态透析法研究前药释放度。结果 经结构确证,成功合成了5-FU-CS-mPEG;经1H-NMR计算mPEG的取代度为12.31%;载药量为4.83%;大分子前药在120 h的累积释放量为57%。结论 5-FU-CS-mPEG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合成聚乙二醇化壳聚糖-氟尿嘧啶偶合物(5-FU-CS-mPEG),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方法 以羧基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COOH)与壳聚糖(CS)反应制得聚乙二醇单甲醚改性壳聚糖(mPEG-CS),再与经氯乙酸修饰的氟尿嘧啶(FUA)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介导下与CS偶联,生成目标产物5-FU-CS-mPEG;用UV、1 H-NMR、FT-IR对结构进行表征;UV法计算前药载药量;采用动态透析法研究前药释放度.结果 经结构确证,成功合成了5-FU-CS-mPEG;经1 H-NMR计算mPEG的取代度为12.31%;载药量为4.83%;大分子前药在120 h的累积释放量为57%.结论5-FU-CS-mPEG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自行设计合成一种以骨缺损修复为目的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并进行理化性能和体外释放实验。方法复乳法制备mPEG-PLA-NGF缓释微球,并观察其大小形态,用ELISA法测定微球包封率及载药量,用动态透析释药法测定体外释放率。结果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大小较均匀。微球粒径为(74.2±21.3)μm,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7.3±1.8)%和[(2.13±0.24)×10-5]%,体外释放实验中,没有发现突释现象,24 h释放率为27.36%,微球在21 d后释放度达72.34%。结论 mPEG-PLA-NGF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复方美托洛尔-氨氯地平双层片中缓释层酒石酸美托洛尔与速释层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考察不同溶出方法、溶出介质和搅拌速度对缓释层酒石酸美托洛尔体外释放度的影响,以HPLC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溶出度。结果速释层在45 min内释放达到90%以上,缓释层在12 h内释放达到90%以上,缓释层释药速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建立的复方酒石酸美托洛尔-苯磺酸氨氯地平双层片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材料作为四环素的释放载体制备微胶囊缓释体系,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性能的测定.方法:首次包封过程中采用了两种微胶囊化的.方法:油相分离法和有机溶剂蒸发技术,所得到产品,通过锐孔-干燥浴法进行冉包封.结果:微股囊产品平均粒径为 500μm,载药量在 33% 左右,包封率可达到 80% 左右,在 16 h 后药物体外释放基本完全.结论:制备的四环素微胶囊产晶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云南蜂胶精在泊洛沙姆温敏凝胶系统中的缓释效果.方法 (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标准品做对照,测定云南蜂胶精提物中总黄酮含量;(2)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优选出蜂胶β-环糊精包合云南蜂胶的最佳工艺;(3)检测蜂胶包合率及包合物回收率2个指标,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4)以体外药物释放度为最终目标,考察该蜂胶环糊精包合物在泊洛沙姆温敏凝胶系统中的缓释效果.结果β-环糊精包合云南蜂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蜂胶:β-环糊精(1:2),包合温度70℃,包合时间1h.蜂胶包合率为43.75%,回收率为32%.药物在人工唾液内16 h释放度在99%以上,较未用β-环糊精包合的蜂胶的药物释放度有所延长.结论蜂胶β-环糊精包合后,从凝胶缓释体系中释放速度有所减缓,可持续释放16 h以上,达到缓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胡椒提取物缓释滴丸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释放特征。方法:通过固体分散技术,以硬脂酸为骨架材料,以聚乙二醇—6000为致孔剂,通过选择适当的药物与辅料比,制得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的胡椒提取物缓释滴丸。采用转篮法,选择合适的溶出介质,研究其体外释放特征。结果:聚乙二醇—6000与硬脂酸的联合应用可制得外观圆整,质地均匀的胡椒提取物缓释滴丸,胡椒提取物:基质(硬脂酸与PEG6000的比例为1:5)=1:4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溶出介质为加SDS的磷酸缓冲液其体外释药行为可由Higuchi方程拟合方程为Q=0.3297 t1/2-0.2095。结论:所制得的胡椒缓释滴丸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且制备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8.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甲硝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新型天冬氨酸一谷氨酸共聚物一甲硝唑(poly aspartic acid-co-glutamic acid-metronidazole,PAG-MTI)纳米粒子.方法:应用化学法合成PAG-MTI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化学结构、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观形貌和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对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了系列表征.结果:合成的PAGMTI纳米粒为球形,粒径198.9 nm,载药量12%,体外释放试验表明PAG-MTI的释药速率明显延缓,释放1 h与24 h,累积释放百分比分别为12.19%和47.51%.结论:化学合成法制备的新型PAG-MTI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有望通过进一步优化改进以用于临床滴虫性生殖道炎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异烟肼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oly(ethylene glycol)-co-poly(d,l-lactide),PELA)微球(SPIPELA-MS),优化其制备工艺,考察其在振荡磁场影响下的体外释放.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SPI-PELA-MS.考察均质机转速、内水相与油相体积比、PELA浓度等不同因素对微球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其粒径分布、形态、和体外释放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SPI-PELA-MS最优工艺处方为:均质机转速13 000r/min、内水相与油相比1:20、内水相中药物水溶液体积与磁流体体积比1:2、PELA浓度40 mg/ml、超声功率600 W、PVA浓度1.5%.在体外释放中,通过外加振荡磁场的影响,能显著提高SPI-PELA-MS中药物的释放.结论: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可成功制备SPI-PELA-MS,体外释放表明药物具有缓释功能,振荡磁场可以增加体系中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颗粒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以盐酸二甲双胍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维酮k30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结果 以HPMC用量为4 g,聚维酮k30用量为0.5 g,微晶纤维素用量为1 g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颗粒,该制剂2 h释放约33%,6 h释放约60%,12 h释放约90%,符合缓释制剂的要求.结论 本方法制备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颗粒外观较好,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且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1.
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乳化交联法制备可植入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最佳工艺,了解微球体外释药规律.方法:按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交联度、乳化转速条件对质量指标的影响,选出最佳方案,进一步用转篮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各因素对所制微球综合指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乳化转速>交联度,用优化后工艺制得微球平均粒径64.55μm,载药量21.69%,包封率58.07%,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T 50为47.01 h,7 d累计释放量72.02%.结论:本法所制缓释微球工艺稳定,微球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载苦参碱的魔芋葡甘聚糖多孔杂化水凝胶(KGM-SPHH)缓释胶囊,评价体外释药行为和释药机制。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载苦参碱KGM-SPHH缓释胶囊。建立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考察溶出方法、转速等条件对苦参碱释放行为的影响。评价KGM-SPHH缓释胶囊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释药情况。结果制备的载苦参碱KGM-SPHH缓释胶囊能够持续释放12 h,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结论 KGM-SPHH是良好的可用于胃肠道滞留给药系统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三七总皂苷缓释微丸制备工艺, 完成相关体外评价研究.方法 使用单因素筛选和L9 (34) 正交试验, 确立最佳的成丸条件;单因素试验考察包衣条件;体外释放度考察包衣增重对释放的影响.结果丸心制备方法为:三七总皂苷 (PNG) :微晶纤维素 (MCC) =1:3混匀, 以45%乙醇为润湿剂, 使用挤出-滚圆法制备, 挤出速度为45 r/min, 滚圆速度35 HZ (1 505 r/min) , 滚圆6 min, 60℃减压干燥4 h.正交试验结果为影响因素顺序为滚圆速度>滚圆时间>挤出速度, 其中滚圆速度有显著性差异.包衣条件为:以15%苏丽丝E-7-19050水分散体于40℃包衣, 喷雾压力0.4 MPa, 喷液速度为1.0 m L/min, 包衣1.5 h.体外释放度表明包衣增重17%有较好的缓释效果.药物释放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符合Higuchi模型.结论 三七总皂苷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稳定、可行, 可用于进一步研发, 并为其释放进行深入探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黄杨宁缓释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黄杨宁缓释片的缓释效果.方法以乙基纤维素(EC)作为缓释材料与黄杨宁原料药混合做固体分散物,再加入其他辅料制备黄杨宁缓释片.转篮法测定释放度,酸性染料染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杨宁的含量.结果黄杨宁缓释片1 h累计释放约为总量的30% ,可以达到有效治疗剂量,6 h累计释放约为总量的60%,12 h时基本释放完全. 结论黄杨宁缓释片有较好的缓释作用,释药以扩散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微波辐射催化法合成5-H/氯(苯并三氮唑甲基)四氮唑类化合物。方法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三乙胺盐酸盐为催化剂,2-(5′-H/氯苯并三氮唑)乙腈系列化合物和叠氮化钠在甲苯溶剂中回流0.5h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得到5个相应的四氮唑类化合物,其中4个新化合物通过熔点、IR和1 H-NMR确认结构,产率在70%~90%。结论使用微波辐射法合成目标产物,与传统加热方法(回流36h,产率64%)相比较,具有时间短、产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复合bFGF缓释微球的制备与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锐  黄沙  金岩  吴红  姜玲  刘涛 《医学争鸣》2005,26(23):2119-2121
目的:制备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可降解缓释微球,考察其各项性能,为进一步应用于组织工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交联制备复合bF-GF的缓释微球,测定微球形态、粒径、载药率和包裹率等,并采用ELISA法考察其体外bFGF的缓释效能.结果:缓释微球平均粒径(12.4±3.6)μm;平均载药率为0.24%,平均包裹率为96.82%.d 1体外释放28.23%,2~5 d时累积释放率达到57.19%,d 7时释放减慢且累计浓度为93.94%.结论:复合bFGF的缓释微球制备工艺简便,性能优良;可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活性bFGF,与组织工程支架的结合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体内外相关性良好的醋酸曲普瑞林缓释微球体外加速释放方法.方法 残留法测定该药微球在大鼠体内的释放行为;分别考察表面活性剂、pH值、乙醇浓度、温度、转速和防腐剂浓度对体外加速释放的影响,调整释放条件并建立加速释放方法,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结果 确定体外加速释放条件为:以15%乙醇溶液(含0.06%吐温80和0.1%苯扎氯铵)为释放介质,释放温度为55℃,振摇频率为200 r/min;在此条件下该药微球30 h释放达到87.35%,相当于微球在体内释放30 d,且体外加速释放结果与体内释放数据相关性良好(y=0.8845x+12.4510,R2=0.9938).结论 所建立的醋酸曲普瑞林微球体外加速释放方法与体内释放行为相关性良好,采用此法可快速有效评价该药微球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18.
对乙酰氨基酚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的处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考察羟丙甲纤维素(HPMC)规格、HPMC用量和乳糖用量对药物体外释放度的影响,并通过分数法优选辅料的比例。结果每片含325mg对乙酰氨基酚、49mg HPMC K4M和56mg乳糖压制的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其累积释放度可分别满足1h时为5%~35%、4h时为35%~75%、8h时不少于60%。结论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具有缓释12h的效果,且处方与工艺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四环素的微囊化及性能指标的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佩瑾  贾方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84-1286
目的:以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材料作为四环素的释放载体制备微胶囊缓释体系,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性能的测定。方法:首次包封过程中采用了两种微胶囊化的。方法:油相分离法和有机溶剂蒸发技术,所得到产品,通过锐孔——干燥浴法进行再包封。结果:微胶囊产品平均粒径为500μm,载药量再33%左右,包封率可达到80%左右,在16h后药物体外释放基本完全。结论:制备的四环素微胶囊产品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释放性能. 方法 本课题采用脉冲电场法制备生长激素-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优化工艺条件和处方组成.观测其形态、尺寸,鉴别其组分,测定生长激素含量、包封率和回收率,并进行体内、外释放实验. 结果 选择450μm锐孔直径、2cm液面距、1.5%海藻酸钠浓度、8ml/h推进速度、2%Ca2+浓度作为最佳工艺条件.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得到的微胶囊具有很好的圆形形态,平均粒径尺寸为47.93μm.微胶囊的平均包封率为94%,他莫昔芬平均含量为11.24%.体外模拟胃液中,微球不溶胀而且所载生长激素基本不被释放;在模拟肠液中,微球溶胀而且所载生长激素被缓释出来,并且在12h后被完全释放出来.体内实验证实生长激素微球组的血药浓度在8h时到达峰值(98.59ng/ml).体内、外释放证实能够达到延缓释放的目的. 结论 生长激素-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圆形形态和较好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