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观察4种不同镇痛模式对幼儿疝气术后早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疝气修补术的幼儿80例,年龄2~4岁,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ransversusabdominis plane block,TAP)(T组)、骶管阻滞组(C组)、切口局麻药物浸润组(I组)和静脉控制镇痛组(P组),每组2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喉罩全麻,T组患儿放置喉罩后在超声引导下以0.25%罗哌卡因0.5 m L/kg行切口侧的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患儿放置喉罩后以0.25%罗哌卡因1 m L/kg行骶管阻滞,I组患儿缝合切口时以0.25%罗哌卡因0.5 m L/kg行局麻药物浸润,P组患儿缝皮时连接曲马多8 mg/(kg·d)配置的静脉镇痛泵。记录患儿术前、术后1、2、4、6、8、12、24 h的疼痛评分和HR、MAP,并记录患儿术后有效镇痛时间、追加使用曲马多的次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肢运动阻滞时间、家属满意度和恶心呕吐、尿储留等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HR、MAP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组、I组、P组术后有效镇痛... 更多  相似文献   

2.
杜立华 《医学综述》2011,17(19):3035-303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常规行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术毕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注入0.33%盐酸罗哌卡因1.5 mg/kg,B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儿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2、4、8、12 hCHEOPS评分、Ramesay评分,记录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24、、8、12 h CHEOP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77,P<0.05)。A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B组,患儿或家长对镇痛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Rame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P>0.05)。两组均未见TAP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定位准确,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能有效镇痛,减少术后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100例行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临床常规的全身麻醉开腹手术,观察组50例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镇痛评分及枸橼酸舒芬太尼用量。结果: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治疗的观察组患者镇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枸橼酸舒芬太尼用量更少,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丙泊酚1.5~2 mg/kg、舒芬太尼0.1~0.2μg/kg、咪达唑仑0.02 mg/kg、阿曲库铵0.2 mg/kg麻醉诱导,试验组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注射0.25%罗哌卡因10 mL,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于切皮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5 min(T2)、切皮后30 min(T3)、术后即刻(T4)记录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的总量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在苏醒后0.5、1、2、6、12、24 h记录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间点,两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拟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N)组和静脉自控镇痛(I)组两组,每组各40例。N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麻醉苏醒前行双侧腹横肌平面置管,N组和I组均行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苏醒后1、6、12、24 h静息及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及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VSA评分随时间不断下降,在术后12 h以内,患者静息时比运动时的VSA评分低,且N组明显低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能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提供持续有效的术后镇痛,相比静脉自控镇痛,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更确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武建洪  罗晓波  高国一 《海南医学》2014,(11):1603-160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小儿疝气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46例小儿斜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基础麻醉后实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照组仅予基础麻醉不予TAP阻滞,观察两组患儿切皮反应、术中KLS合剂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切皮前后MAP及HR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儿切皮后MAP、HR均较切皮前有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KLS合剂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能取得更加有效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唐莹  罗丽  王亚峰 《广东医学》2021,42(7):787-791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小儿外科行腹腔镜下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婴幼儿(1个月至3岁)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全麻复合骶管阻滞组(A组)30例,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B组)30例。记录入室(T0)、切皮(T1)、手术结束(T2)、清醒(T3)各时间点患儿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变化;记录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以及术中、术后不良事件。于患儿清醒(T3)、术后2 h(T4)、4 h(T5)行FLACC疼痛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儿SpO2在T3时点较高,拔管时间较早,离院时间较早,术后各时间点FLACC疼痛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需追加芬太尼镇痛2例,且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两组患儿HR、SBP、DBP在各时间点对比、麻醉持续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安全性高,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且术后苏醒拔管快,缩短治疗周期,是婴幼儿腹股沟区日间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患者40例,根据随机量表分为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所有患儿均在入手术室前开放静脉通道,入室后常规监测ECG、BP、HR、Sp O_2,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行TAP阻滞,T组注入0.25%罗哌卡因1.5 mg/kg,C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常规行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记录患儿入室时,置入喉罩后1 min,手术开始切皮时,手术结束时,拔除喉罩时的HR、MAP;记录术中异丙酚和瑞芬太尼使用量;采用Watcha评分法记录小儿术前术后烦躁程度,采用PAED量表评估小儿苏醒期烦躁程度。结果:对照组手术开始切皮时、拔除喉罩时,心率升高;拔除喉罩时的心率较手术结束时升高(F=19.150,P=0.000);与术前相比,两组置入喉罩后1 min血压、心率下降(F=3.741,P=0.013),对照组手术结束时血压下降(F=15.304,P=0.000),实验组术中瑞芬太尼的使用量低于对照组(t=2.083,P=0.044);PAED评分的比较,对照组高于实验组(t=2.054,P=0.047)。两组均未观察到TAP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安全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能有效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减少小儿术后烦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TAP)阻滞对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180例.ASA Ⅰ~Ⅱ级,按年龄分为:1~3岁组,4~6岁组,7~12岁组,每组60例.各年龄组再随机分为三组,T组:全麻+TAP组;P组:全麻+PC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e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4、8、12、24 h VAS评分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48 h后,观察组第1次补救性镇痛时间为(11.67±1.23) h,较对照组的(4.32±1.21) h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07,P=0.025);手术48 h后,观察组下床时间及胃肠道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右肩疼痛12例(28.57%),与对照组16例(38.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7,P=0.355);2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呕吐、恶心及精神障碍等不良反应。结论: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延长第1次补救性镇痛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方法 10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静脉镇痛组(Ⅰ组)及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组(Ⅱ组).Ⅰ组用静脉镇痛泵,配方:20μg/kg芬太尼配成100 mL溶液,按2mL/h泵入.Ⅱ组关胸前用0.25%罗哌卡因25 mL阻滞切口及上下各2根肋间神经,术后按Ⅰ组同样剂量接静脉镇痛泵.2组均定时观察疼痛程度,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 Ⅰ组患者术后0,3,6 h的评分明显高于Ⅱ组;Ⅰ组患者术后0,3,6 h的HR、MAP高于Ⅱ组,而PAO2低于Ⅱ组.结论 关胸前行肋间神经阻滞,术后接静脉镇痛泵为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下全麻与硬膜外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一组给予硬膜外麻醉,一组给予气管插管下全麻麻醉,观察气腹开始前、气腹后15 min、术毕15 min时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 TC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及不良反应、术中肌肉松弛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苏醒时间硬膜外麻醉组较全麻组短(P<0.05);两组患者气腹前SpO2、PE TCO2、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15min时SBP、DBP、HR、PE TCO2比较气腹前明显升高,SpO2较气腹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SBP、DBP、HR、PE TCO2升高和SpO2下降幅度更大,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肌松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疼痛评分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与气管插管下全麻均能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苏醒较快,但全麻安全系数更高,术中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14.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观察比较2组麻醉情况。结果 2组气腹后20 m in和放气后20 min MAP、HR、SpO2等与麻醉前比较变化并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均能很好地满足手术的要求,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有丙泊酚用量少、患者拔管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胃肠道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纳入研究,数字随机法分为静脉全麻复合TAP阻滞组(TAP组)、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CEA组)及静脉全麻复合局部麻醉组(AP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术中补液量、血管活性药使用率,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术后第1次补救性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TAP和AP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T1、T2、T3三个时间点SBP、DBP、HR均低于T0,且低于同时间点的TAP组及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T4 SBP、DBP、HR逐渐升高,T5时间点SBP、DBP、HR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与AP组具有相同的趋势。(2)三组麻醉操作时间,TAP和CEA无统计学差异,AP组时间短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TAP组和AP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少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较TAP组及AP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不同时间点TAP组和CEA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术后1h、4h、8h、12 h、24h 时间点VAS评分均高于TAP组和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三组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TAP组及AP组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和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舒芬太尼使用量及镇痛泵次数较TAP组及CE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和CEA组舒芬太尼使用量及镇痛泵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TA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EA组及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可为胃肠道手术患者提供理想的镇痛效果,手术安全,术后不良反应少,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智能模式撤机法与医师经验撤机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外科收治的92例先天性非紫绀型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不同撤机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呼吸机智能模式撤机,对照组42例采用医师经验撤机.比较两种撤机方法的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重置管率及撤机前后30 min机体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撤机时间为(0.59±0.1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4±0.21)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撤机前后的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酸碱度(pH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智能撤机法能够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和提高撤机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比较及对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以及血糖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食管病根治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6例行食管病根治术患者,按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镇痛(PCA)组和肌肉注射镇痛(M1)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监测围麻醉期病人血糖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组镇痛效果优于MI组,前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低于后者(P<0.05)。PCA组血糖浓度相对恒定,并且低于MI组(P<0.05)。结论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PCA镇痛效果良好,能有效地降低疼痛所致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不同的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病例94例,按照术中止血方式分为缝合组和电凝组,其中单侧缝合组16例,双侧缝合组20例,单侧电凝组38例,双侧电凝组2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随访月经情况。结果缝合组与电凝组比较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双侧电凝组FSH升高,E2降低,与术前比较有差异(P<0.05),发生2例闭经,其余3组激素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均在术后45天内月经恢复。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采用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比较,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采用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注意围手术期卵巢功能的评估和卵巢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安全有效性及临床优越性。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LC的病人 (男 13例 ,女 17例 ) ,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组 (Ⅰ组 ,n =15 )和硬膜外阻滞组 (Ⅱ组 ,n =15 )。结果 手术中两组病人的PaO2 、PaCO2 、pH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术中Ⅱ组病人的心率、血压、血糖与Ⅰ组比较更平稳 (P <0 .0 5 )。Ⅱ组的麻醉费用明显低于Ⅰ组 (P <0 .0 1) ,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LC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腹腔镜妇科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儿茶酚胺、皮质醇和血气的变化。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Ⅰ组)、全麻组(Ⅱ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Ⅲ组)各30例。术中连续监测,分时段测定血气及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皮质醇(COS)浓度。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与气腹前比较,气腹时Ⅰ组HR和BP均明显减少(P<0.05);Ⅱ组HR和BP均明显增加(P<0.05);Ⅲ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气腹时3组PaCO2、HCO3-均明显增高(P<0.05),但3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麻醉前比较,E、NE及COS浓度,气腹时Ⅱ组有明显差异(P<0.05);Ⅲ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3种麻醉均可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但Ⅲ组在控制患者血压、维持良好的血气状态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等方面优于Ⅰ、Ⅱ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