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冬季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季节。中医认为“慢支”是由于肺脾两虚、肺肾不足所致,如能在冬季选用一些健脾养肺、补益肺肾的药膳食疗进行调养,有助于预防支气管炎的发作,并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简称,包括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大部分患者入冬后病情会加重,如不加以保养治疗将每况愈下。中医认为"慢阻肺"是由于肺脾两虚、肺肾不足所致,主张在夏季病情缓解期采用饮食营养调治,到冬春季发作期时除药物治疗外,应选服健脾养肺、补益肺肾的药膳,有助于调整机体内环境。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呼吸四病"?就是冬季老人中常见的感冒、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这也是常见的与呼吸系统主要疾病相联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6岁,因"憋闷、咯痰困难、不能平卧"入院.咳嗽,白痰,每年冬季较重已16年,近二三年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有急性发作,均经抗生素静脉滴注后缓解,且平时较重劳动时气短明显,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1年来轻微活动即有气急,不能耐受快走、上楼等活动,2个月前摄胸部X线片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5.
正什么是"呼吸四病"?就是冬季老人中常见的感冒、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这也是常见的与呼吸系统主要疾病相联系的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感冒合并咳嗽、咯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此阶段如能得到彻底的治疗,病人上述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完全可以消失。第二阶段有些人反复出现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发作,特别是在寒冬,频繁咳嗽,咯出白色泡沫样痰,逐渐形成慢性支气管炎。此时如有继  相似文献   

6.
立秋后,天气转凉,人体的生理活动亦随着发生变化,在这气候转变的季节,适当平补显得十分重要。秋季又名金秋,是肺、脾、肾虚弱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支气管炎、哮喘病患者好发病的季节,故应适当多进补一些利肺、补脾肾、益气血的食品;健康者也需要增加营养食品来补充暑期消耗的体力。这就是通常称作的"平补"。下面介绍药膳数款,供选用。  相似文献   

7.
冬季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最难过的季节. 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慢阻肺的并发症主要是心衰、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等.慢阻肺的病人除了抗感染、平喘等治疗外,氧疗也很重要. 严重的慢阻肺病人因为呼吸道阻塞、肺实质破坏等因素,肺功能下降,无法从空气中获...  相似文献   

8.
安然 《现代养生》2007,(12):4-5
目前医学界将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和肺气肿)称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点是长期反复咳嗽、咯痰、喘息和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久而久之演变成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心、肺功能衰竭。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冬季,是这类疾病的高发作期,为了使大家更加了解、预防、控制"慢阻肺",我们组织了几篇相关文章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9.
乔蔚虹 《中国校医》1999,13(3):204-205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冬春季节常见。近些年我们在临床上常遇有咳嗽,久治不愈的病症,特别是因感冒诱发经多种抗菌素以及其他西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患者,经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常常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祖国医学认为支气管炎的发生与发展,与外邪的侵袭以及肺、脾、肾三胜的功能失常有关。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则常受外邪的侵袭,以致咳嗽反复发作,逐渐形成慢性支气管炎;也有因年老体衰,牌肺虚弱,痰饮内聚,停蓄于肺,长期咳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此病反复发作,久而久之,脾肺虚报及肾,表现出得不纳气等一系列症…  相似文献   

10.
樊帆 《食品与健康》2009,(12):19-19
冬季是哮喘病人特别容易复发的季节。发作起来就会咳嗽、咯痰、胸闷、气急、喘息,年复一年,导致肺脾气虚、肺肾不足、脾肾亏虚,甚至肺脾肾俱虚。而如果从冬初开始服用冬虫夏草,就能避免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11.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肺心病人约有85%以上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病人群大多是中老年人,60岁以上者占70%.有种说法:肺心病人夏季易过,冬季难熬.如何安全过冬,是肺心病人生活保健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的机能强健,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寒的天气,否则就会使身体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肾防寒".养生强肾可从小动作做起.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1岁,因"咳嗽、咳痰10d"于2011年12月20日来本院就诊.门诊血常规:WBC 7.5×109/L,N 65.3%,CRP 1mg/L,随机血糖9.5mmol/L;胸部CT(平扫):支气管炎,EKG:窦性心律,T波异常(可能是前侧壁心肌缺血),轻度左室电压增高.以"急性支气管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Ⅱ级"收入院.既往无心脏病病史,无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72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软,两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隙内侧0.5cm处可及心搏,无猫喘.心率72次/min,律尚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肾区无叩击痛,无双下肢浮肿;辅助检查:B超:肝、双肾、脾脏、胰腺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患,每逢天气变化则复发。秋冬寒冷季节发作尤其频繁,而夏季却是老慢支病人相对缓解期。中医认为老慢支长期不愈多与肺、脾、肾三脏亏虚有关。根据中医"治病求本"和"冬病夏治"的理论,老慢支在夏季进行适当的药膳调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老慢支病人在夏季病情缓解期,除了要求病人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进行呼吸锻炼等外,还应辅以健脾养肺、补益肺肾类的药膳,这样可以明显减少复发,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有肺、脾、肾三脏受损.经常喘咳而排痰多,导致蛋白质丢失。乌鸡是老年久病体弱者的营养佳品。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冬季,许多老年人的慢性气管炎等宿疾开始发作,痰也变得多起来。中医认为,痰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有关。古人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又云:"年高之人,正气不足,易患痰饮,究其根本,起于脾肾阳虚。"肺寒生痰肺主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如果肺失宣降,  相似文献   

17.
王锦 《家庭医学》2021,(2):52-53
由肺血管病变或者肺气肿、长期慢性支气管炎等引发的心脏病变,即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冬春季节多发,患者往往会因为急性呼吸道感染而造成肺心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以反复咳喘、水肿、咯痰、发绀等为主.在中医领域,此疾病被划归在"肺心病"的范畴内辨证论治.以下是对肺源性心脏病的辨证分型与治疗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冬季,宝宝易与呼吸道感染结缘,除感冒外,首推急性支气管炎,发病率之高堪称冬季第一"炎"。为保宝宝平安过冬,了解一些相关的防治知识便成了称职父母的必修课,你知道吗?何谓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简称急支炎,要弄清其奥秘,得从宝宝呼吸道的解剖结构说起。所谓呼吸道,指的是起自鼻腔而止于肺部的管道,承担着吸入氧气、呼出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过敏性哮喘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具有虚弱的基础,造成肺里始终有"一块痰",一旦感受外界邪气刺激,痰就会阻塞气道出现喘憋.治疗以补益肺、脾、肾为大法,在这个基础上化痰、宣肺、平喘.  相似文献   

20.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因长期咳嗽、咯痰、气短、炎症刺激,多数人的肺和支气管组织会形成病理性变化,肺功能逐年降低。药物可以缓解支气管炎的急发症状,但对改善肺功能基本起不到作用。寒冷的冬季更是其多发季节。研究证明,"老慢支"病人只要能重视康复训练,就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腹式呼吸法患者将一手放在上腹部,呼气时手随腹部下陷,并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