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与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为艾滋病的诊断及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2月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25 103份标本进行HIV初筛和确认检测,对确定为HIV阳性的患者进行分析,提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策略,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 103份标本中确认阳性261例,感染率为1.04%;HIV阳性患者在科室的分布率从2010年18.18%升至2012年的68.18%,呈上升趋势;HIV检测送检标本来源中自愿咨询检测HIV阳性检出率最少占0.41%,输血检出率较高占74.00%;HIV在低收入患者中感染的风险较大。结论加强管理、强化宣教和培训、进行全面监测为较合理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13 879例住院患者血清进行HIV抗体筛查。结果 13 879例住院患者中,有42例HIV抗体为阳性,检出率为0.30%;在检出的42例HIV感染者中,年龄在8月龄~83岁,以青壮年居多;通过性接触而感染的人群占据相当大的比例,高达59.52%。结论将HIV抗体检测作为住院患者的一个常规检测,可以尽早发现HIV感染并防止其医源性传播,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结果与确证试验符合程度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及感染控制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9年11月-2011年12月申请HIV抗体检测的血清进行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其中114份血清初筛阳性者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4例初筛试验确认阳性68例,阳性率为59.65%,男性阳性率(67.07%)明显高于女性(40.63%),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认试验阳性者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阴性者,确认试验阳性组s/co值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检测HIV抗体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临床应用中,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男性、低龄及s/co值较高者,确认试验阳性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至少有500万人已经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截至1989年12月31日止,向WHO报告AIDS病例的152个国家,总病例共达203599例,由于漏诊、漏报和迟报等原因,上述数字可能不足实际累计总数的一半,总数估计已超过40万例。截至1989年12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淄博市的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曾有资料报道 ,结核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市结核病与HIV感染相关性 ,更好地提出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 ,我们对全市 2 0 0 2年 7~ 10月份确诊的 2 2 2例结核患者进行了HIV抗体检测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在 2 0 0 2年 7~ 10月份到各级结核病防治院所就诊 ,经X光、痰检 ( +)确诊的结核病人 ,医务人员根据问诊情况填写调查表 ,集中整理输入软盘统计。1 2 HIV抗体检测方法 空腹取血 4ml,分离血清 ,放置-2 0℃冰箱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的急腹症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1997年3月-1999年5月在东非某国收治的8例抗HIV抗体阳性者的急腹症手术治疗经验。结果:8例均接受了急诊手术和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共随访6-32个月,7例至今恢复良好,1例腹膜炎行腹腔引流,术后复查CD4淋巴细胞计数<100/mm^3,3 个月后死于艾滋病。结论:对HIV感染者的急腹症处理,不能歧视,不能拖延,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同时预防HIV在术中、术后的传播和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更好的做好献血招募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009-2013年221 715名无偿献血者抗-HIV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对确认为阳性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绍兴地区221 715名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为1.27‰,经确认为阳性的有17人,确认后阳性率7.67/10万;确认阳性者均为抗-HIV-1阳性,以未婚、19~35岁、高中/中专以下学历、初次献血、男性为主,阳性率分别为58.82%、88.24%、70.59%、70.59%、88.24%,本地户籍人口和外地户籍人口接近,以街头和站内自愿无偿献血者(64.71%)为主,可以追溯到的9名献血者均为性传播,且男男同性传播占较大比例,占44.44%。结论无偿献血者抗-HIV筛查阳性率及确认阳性率均处于较低水平,街头无偿献血的模式并不比单位团体组织采血模式更安全,献血前征询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IV感染患者血细胞计数及相关炎症指标变化特点,为艾滋病的实验诊断以及疗效监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420例,并收集2019年9月—11月健康体检者93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做血常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IV感染组白细胞、淋巴细胞、LMR、NMR下降(P<0.05),中性粒细胞、 MCV、RDW、NLR、PLR、d-NLR升高(P<0.05);血小板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LR、PLR、LMR、NMR等炎症指标可为艾滋病的实验诊断以及疗效监测提供实验依据,对HIV感染者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技术规范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情况,对现行检测策略进行评价。方法 2007年组织14所武警艾滋病网络实验室收集数据,对临床就诊患者、新兵体检和HIV感染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新兵人群中HIV感染率最低,为0.0019%,临床就诊人群居中为0.089%,吸毒人群最高,达到4.1%;新兵人群和临床就诊人群的HIV不确定发生率显著不同(0.009%对0.038%,P0.05);确认效率在吸毒人群的最高,达到了100.0%明显高于临床就诊人群和新兵人群。结论我国现行的HIV抗体检测策略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不同,确认效率和检测者HIV高危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3种进口第四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诊断试剂检测HIV抗体和P24抗原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评价这3种HIV检测试剂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方法用HIV抗体阴性样品1 075份、HIV抗体阳性样品164份、BBI阳转血清盘(PRB92901-07)和7种不同稀释度的P24抗原阳性对照血清等,对3种进口第四代HIV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方法1、2、3检测HIV抗体特异性分别为92.9%、99.4%和99.3%,经统计处理,方法2特异性高于方法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P<0.01),方法3特异性高于方法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1),方法2和方法3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试剂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一致,皆为100.0%;但其检测P24抗原的敏感性不同,方法3检测P24抗原的敏感性最高,可检出最高稀释度为1∶32的P24抗原阳性对照血清;而方法1和方法2检测P24抗原敏感性较低,只能检出最高稀释度为1∶16的P24抗原阳性对照血清;3种试剂检测BBI阳转血清盘AD第18天的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而第三代HIV抗体检测试剂检测血清盘第21天的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 3种进口第四代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敏感性均高于第三代检测试剂,能检出HIV感染窗口期的样品;3种试剂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一致,但检测P24抗原的敏感性和HIV抗体的特异性不一致,方法1检测HIV抗体的特异性较低,而方法3检测P24抗原的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自然环境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活力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自然环境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灭活规律,防止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工作中接触HIV阳性体液引起的HIV感染。方法通过测TCID50,检测了HIV在水和含10%血清RPM11640培养液稀释后,持续存在于4℃、室温(20℃~26℃)、37℃不同时间的感染活力,并对不病变样品盲目传三代以明确其感染性。结果〈4℃无论在水或细胞培养液中,HIV感染活力〉35d;室温及37℃下,水中HIV感染活力可维持7~14d,培养液中可维持14-21d。结论HIV在自然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对HIV阳性体液及其污染物应谨慎处理,防止HIV意外传播。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卖淫妇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照《全国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003年4~10月,北京市对568名卖淫妇女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要求,2003年4~10月,在北京市10个区县的娱乐场所和妇教所招募调查对象。调查卖淫妇女一般人口学特征及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并收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2次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进行血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肝病毒(HCV)及乙肝病毒(HBV)抗体检测。第1次ELISA试验呈阳性时,再选用另一种试剂进行复测,2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则…  相似文献   

1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夫妻传播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庄柯  桂希恩  王兮  张永喜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59-1360
目的 了解夫妻间HIV传播情况。方法 对某艾滋病高发农村有偿供浆员及其配偶作询问调查并采静脉血作HIV检测 ,对其中一方为供浆员且HIV阳性 ,配偶为非供浆员的 5 4对夫妻作分析研究。结果  5 4对夫妻中 6对发生HIV传播 ,传播率为 11 1% (6 / 5 4 )。HIV由丈夫传给妻子占 8 3% (2 / 2 4 ) ,妻子传给丈夫占 13 3% (4/ 30 ) ,无明显差异 ,P >0 0 5。艾滋病 (AIDS)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ARC)病人HIV传播率 (2 3 8% )显著高于HIV携带者(3 0 % ) ,P <0 0 5。结论 在艾滋病高发地区 ,夫妻间HIV传播是造成AIDS进一步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但HIV婚内性传播率比较有多个性伴侣者低 ,提示家庭内一般接触造成HIV传播并不常见  相似文献   

14.
梁炳健 《职业与健康》2013,29(2):239-241
目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相关疾病的RNA病毒.实验室诊断以检测HIV感染者体液中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方法为主,操作方便,易于普及应用.近年来出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检测HIV基因为目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做到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在HIV感染检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作者介绍了常规PCR、套式PCR、多重PCR、逆转录PCR、免疫PCR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于检测HIV感染者的现况.着重介绍了具有载量分析的实时PCR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实时PCR技术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确认试验不确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10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免疫印迹法试验(WB)不确定结果的分析,探讨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处理方法,明确个体诊断。[方法]对104例样本采取回顾性调查和部分病例前瞻性随访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样本来源、有无高危行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吸光度值与临界值的比值、条带带型特点与最终转归的相互关系。[结果]104例不确定样品主要来源于无偿献血和单采浆样品,分别占46.15%(48/104)和31.73%(33/104);吸光度值与临界值的比值(S/CO值)主要集中于1~4之间,占总数的83.65%(87/104),S/CO值大于6的比例为5.77%(6/104);不确定样品的带型分布特点以p24居多,占总数的70.19%(73/104)。2例转为确定者的S/CO值均小于6,带型分别为gp160和p24。[结论]在低流行地区的低感染率人群中,不确定结果显示其感染HIV的可能性不大;对具有明确高危行为者,虽然其检测结果S/CO值小于6,带型反应也不是很强,但仍有感染的可能性,需加强随访,并可开展相应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9,(6):891-894
目的分析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感染科住院且诊断冠心病合并HIV感染者16例。根据入选患者性别、年龄(±1岁)选择16位非HIV感染的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诊断,且行心脏彩超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间血红蛋白计数有差别(P <0. 05)。两组间比较在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上差别有统计差异(P <0. 05),回旋支血管病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冠脉血管病变支数上无差别,但合并HIV感染患者多支血管病变例数更多。合并HIV感染的冠心病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结论合并HIV感染的冠心病患者血红蛋白数更低,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更严重,左室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浙江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流行因素,探寻如何保证新形势下血液安全的策略.方法 2005-2010年浙江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经HIV初筛,阳性者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确认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数据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浙江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总计873 230人次,确认发现75人HIV感染,总体平均感染率约为0.009%,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HIV感染率达0.019%;HIV感染者主要为<40岁的男性,94.7%的感染者通过性接触传播;多数为单纯性感染,其次为合并苍白密螺旋体(TP)、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等病原体感染;在初次献血和再次献血的无偿献血者中,初次献血者HIV感染率占61.8%.结论 浙江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显著低于普通人群,但呈上升势头,应加强献血的健康评估和献血前咨询工作,加强对高危献血者的甄别,并做好献血后回告,进一步在无偿献血宣传中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发展低危、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城区结核病病人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以及HIV病毒感染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4月1日~2007年3月31日成都市城区3447例新发结核病患者采用HIV抗体ELISA法检测进行初筛试验,初筛试验阳性者进行确认检查。对确认HIV病毒感染并且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447例患者中,确认HIV抗体阳性23例,阳性率6.7‰,男性20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7.4岁,外来无业人员及民工17例(73.9%),外来经商2例(8.7%),本市户籍人员4例(17.4%)。23例HIV病毒感染者中,单纯肺结核患者12例(52.2%),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患者5例(21.7%),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例(8.7%),肺外结核患者4例(17.4%)。23例患者中合并除结核病外其他机会性感染的患者13例(56.5%),合并结核病外其他机会性感染比率极显著高于同期住院结核病患者(P﹤0.01);PPD试验阳性率9.5%,极显著低于同期住院结核病患者(P﹤0.01);17例HIV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中2例(11.8%)患者痰查抗酸杆菌阳性,痰查抗酸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同期住院肺结核患者(P﹤0.05),17例HIV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中14例(82.4%)患者X线胸片及胸部CT检查以非特异性改变为主,X线检查非特异性改变比率极显著高于同期住院肺结核患者(P﹤0.01)。[结论]HIV病毒感染合并结核病患者症状不典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合并机会性感染多见;HIV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时,患者X线表现均不典型,痰菌阳性率低,容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及HIV暴露后的预防治疗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ode-ficiency virus,HIV)即艾滋病病毒(HIV)属逆转录病毒,病毒大致呈圆形。直径90~130mm。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信息核糖核酸(mRNA)能反转录成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并整合人宿主细胞基因组DNA,依赖它复制HIV。HIV为RNA型病毒。在受感染细胞内,常常堆积大量未整合HIVcDNA,干扰细胞的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