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F-36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但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F-36中精神状态、躯体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贝克认知疗法联合简易太极操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1日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贝克认知疗法联合简易太极操;比较两组出院随访2个月心功能[采用纽约心脏协会(NYHA)、6 min步行试验(6MWT)]、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YHA心功能分级、6MWT、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贝克认知疗法联合简易太极操联合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在天疱疮病人心理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天疱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抑郁、焦虑程度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天疱疮病人心理护理中应用认知疗法,可改善病人的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冠心病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一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综合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在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或控制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构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从两个病区选取实施PCI的冠心病患者102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结构性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茨堡睡眠质量(PS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CI患者术后的身心康复治疗中,运用结构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水平,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贝克认知疗法对ICU清醒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ICU的清醒患者4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贝克认知疗法。干预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贝克抑郁量表( BDI-Ⅱ)、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BDI-Ⅱ总分和SCL-90总分均高于临界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贝克认知疗法2周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29.97±6.45)分、BDI-Ⅱ评分为(11.49±7.27)分、SCL-90总分为(123.95±32.1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01,-37.24,-9.74;P<0.01)。结论对ICU清醒患者实施贝克认知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卧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科手术需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消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变化情况,通过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消除消极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5年5月急性脊髓损伤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而干预组除按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入院3日和4周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中,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汪静  章小飞  李英   《护理与康复》2021,20(4):83-86
目的观察配偶同步认知疗法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配偶同步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偶同步认知疗法可减轻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11.
12.
13.
针灸疗法与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在临床上的协同运用,集中体现在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上,具体选择具有治疗作用的针刺体位,对“独取阳明”传统取穴理论的修正。软瘫期刺激涌泉,强刺激优势肌群(上肢阴经、下肢阳经所在),泻患侧补健侧;痉挛期兴奋非优势肌群(上肢阳经、下肢阴经所在)等,同时涉及对疗效评价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Recently, tumor-selective replicating viruses offer appealing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cancer therapy and are a promising new approach for the human cancer therapy. The development of oncolytic viral therapeutics is based on various strategies that each provides a different foundation for tumor-selective targeting and replication. Results from clinical trials of oncolytic viral therapy demonstrat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a new approach for cancer. Strategies to overcome various obstacles and challenges to this therapy are currently being searched.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oncolytic viral therapies will extend the range of tumors that can be treated using this novel treatment modality. In this paper, I would like to summarize the advances in the field including the findings from the viral treatment that we are currently utilizing.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中国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的现状及课题   总被引:16,自引:13,他引:3  
1我国康复治疗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我国从 1982年起引进了康复医学的概念 ,逐渐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应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各种康复治疗方法。TeamWork的概念以及各种伤病、残疾的康复 ,极大丰富了康复医学的学科内涵 ,康复治疗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 ,我国的康复医学已初具规模。由于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 ,加之人口老龄化、交通事故增加 ,国人对康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也与日俱增。1.1卫生部 1989年颁发了《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1996年又制定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对不同…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