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术前预期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术前调整饮食,监测血糖血糖,完善术前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结果36例病例中发生切口感染2例,低血糖反应1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9 d,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应控制在5.6~11.2 mmol/L;经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使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食管、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8例合并糖尿病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占7%,吻合口瘘2例占7%,切口感染1例占3.5%。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监控尤为重要,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心血管、代谢、感染等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术后以肠内营养支持为主,配合适量的运动,以减少血糖波动的幅度,可有效地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食道癌贲门癌患者122例,占同期同类手术5 106例的2.38%,发生率与文报道相当[1]。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就围术期处理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118例。其中男89例,女33例,年龄40~84岁,平均61岁。入院时空腹血糖8~19.6 mmol/L,尿糖阴性34例,余88例尿糖+~。其中64例入院前无明确糖尿病史。合并高血压22例,慢支肺气肿28例。颈部食道胃吻合17例,胸内常州新能源吻合器食道胃或食道空肠吻合102例。癌肿无法手术切除3例。1.2围术期处理术前根据患者进食情况,合理调节膳食结构,应用口服降糖药或配合应用胰岛素将血糖降至6~10 mmol/L。所有患者在术前2~3 d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制剂,维持血糖在上述水平,且常规应用抗生素,术晨常规量的胰岛素皮下注射。术中选择对糖代谢影响小的麻醉药物,术中尽可能不输葡萄糖溶液,如必须,可用果糖或木糖醇制剂,血糖大于12 mmol/L时用胰岛素4 U皮下注射,用床边血糖仪对血糖进行连续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血糖过高或低血糖发生。术后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行妇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1例出现17次并发症(11/35=31.43%),其中76.47%(13/17)37感染并发症。术前血糖控制在4.04~11.1mmol/L,术前血糖≤6.7mmol/L的糖尿病患者和血糖在6.7~11.1mmol/L之间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无显著差异。术后血糖控制在6.7~15.13mmol/L,术后血糖高于11.1mmol/L伴有感染并发症的增加。结论 控制血糖和感染是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围手术期血糖应控制在6.7~11.1mmol/L之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食管、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8例合并糖尿病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占7%,吻合口瘘2例占7%,切口感染1例占3.5%。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监控尤为重要,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心血管、代谢、感染等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术后以肠内营养支持为主,配合适量的运动,以减少血糖波动的幅度,可有效地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手术策略对术后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68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糖变化,按重建方式不同分为3组,毕Ⅰ式吻合术26例(A组),毕Ⅱ式吻合术22例(B组),Roux-en-Y吻合术20例(C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月、6月的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B、C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血糖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好转[(10.03±5.12)、(8.44±5.21) mmol/L与(13.56±3.36) mmol/L;(10.61±3.16)、(7.68 ±4.88) mmol/L与(12.84 ±3.36) mmol/L],且B、C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血糖水平均较A组下降明显[(10.03±5.12)、(8.44±5.21) mmol/L与(11.12±6.32) mmol/L;(10.61±3.16)、(7.68±4.88) mmol/L与(11.12 ±6.32) mmol/L](P均<0.05).而B、C组之间上述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术后情况,以B、C组患者的糖尿病好转较为明显,其中近50%的患者治愈,血糖控制正常,另一部分除少数无效外,糖尿病药物治疗降级,手术效果显著.结论毕Ⅱ式吻合、Roux-en-Y吻合术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作用,患者术后血糖改变与胃空肠吻合术式有关.  相似文献   

7.
胃肠减压对防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蕾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591-592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留置胃肠减压时间与吻合口瘘发生、治愈间的关系,同时找出较合适的胃肠减压时间,以降低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已经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7-10d,重点观察胃肠减压液色、质、量,查胃液常规、pH值,了解胃-食管返流情况。对照组遵医嘱术后持续胃肠减压24-36h。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0.47%,明显低于对照组3.87%,两组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吻合口瘘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1.05%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适当延长胃肠减压时间,可明显降低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提高已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同时这一技术不需特殊设备,不增加病人痛苦,简便实用、易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短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40名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并纳入本次研究,该40例患者在术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20,血糖控制在4.4~6.1mmol/L)以及常规血糖控制组(n=20,血糖控制于6.2~11.1mmol/L)。比较两组间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低血糖事件发生,围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间在腹腔感染、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吻合口瘘及胃瘫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后排气时间上强化组短于常规治疗组(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管理的应用上与常规血糖控制能缩短排气时间,然而在短期并发症上无特别优势,建议该类患者术后常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合并Ⅱ型糖尿病41例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术前营养支持,全组术中置鼻肠管,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肠内营养过程中血糖的护理管理、监测及控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1例均按计划完成肠内营养,平均输注营养液时间(10.2±3.5)d.术后发生低血糖2例,高血糖5例,其余均控制满意.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酮症酸中毒2例.均顺利度过围术期,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需要严格监测和控制血糖,加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合理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明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1):1051-1052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由于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和吻合方法的不断改进,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病死率仍然很高。现对我院394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食道癌、贲门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食管、贲门癌以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治疗困难,且死亡率高。据文献报道手工吻合法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5%[1],机械吻合法发生率为0.669%[2],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死亡率可高达  相似文献   

12.
食道癌、贲门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食管、贲门癌以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治疗困难,且死亡率高.据文献报道手工吻合法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5%[1],机械吻合法发生率为0.669%[2],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死亡率可高达50%[3],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正确护理是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病人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药物降糖,空腹血糖控制在8.5 mmoL/L以下后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B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患满意率.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在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增进护患关系,对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胃转流术能长期控制病态肥胖症患者伴发的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周龄的Goto-Kakizaki大鼠分为保留胃容量的胃空肠转流组(GJB组)、空回肠短路组(JIB组)、饮食控制组及对照组,术后观察36周,在设定的多个时间点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胰岛素耐受实验(ITT)。结果:GJB、JIB2组大鼠进食量与体重变化相近,GJB术前空腹血糖为14.2±2.9mmol/L,术后4周为7.0±0.7mmol/L(P<0.001),并始终保持较低水平。JIB组术前空腹血糖为13.9±2.5mmol/L.术后4周仍高达13.8±2.6mmol/L且长期维持高水平。GJB组OGTT的血糖AUC较术前减少35%(P<0.001),JIB组无明显改变。前者ITT的血糖AUC减少47%。饮食控制组减重明显,空腹血糖亦有下降,为7.7±1.4mmol/L,但OGTT和ITT未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在进食量和体重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GJB仍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提示胃转流术能直接地控制2型糖尿病,十二指肠和上端空肠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理和治疗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995年4月~2005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合并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范围:5.6~9.0mmol/L,尿糖: ~ .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全部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合理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合并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能够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癌伴糖尿病的围手术期血糖的调控和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胃肠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调控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58例胃肠癌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胃癌20例,大肠癌38例。入院时原有糖尿病史而诊断为糖尿病者13例,经查空腹血糖诊断为糖尿病者5例,经查餐后2h血糖及OGTT后诊断为糖尿病者40例。经过术前血糖调控后均分别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术后继续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8.3~11.1mmol/L。58例中1例并发吻合口瘘伴肺炎,2例切口愈合不良,与同期非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切口愈合不良5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肠癌伴糖尿病患者经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和良好的血糖调控,可以接受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的复杂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控制对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对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及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999~200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肾内科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5例,根据空腹血糖均值分为3组,A组患者空腹血糖(FPG)〈6.1mmol/L,B组6.1mmol/L≤FPG〈7.0mmol/L,C组FPG≥7.0mmol/L,观察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有无低血糖,病程中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严重感染和脑血管意外,监测生化指标,统计1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A组及C组心血管及感染发生率较大于B组(P〈0.05),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较B组明显(P〈0.05),B组的长期生存率有较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6.1~7.0的范围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杜霞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525-526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41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1例,男28例,女13例,50~68岁。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择期手术患者,入院空腹血糖8·3~10·0mmol/L18例,10.0~15.0mmol/L23例,既往已知糖尿病30例,术前检查发现11例。2结果本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低血糖反应1例,均痊愈出院。3护理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患者对所患疾病缺乏全面认识,而糖尿病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影响术后切口的愈合,患者表现出悲观、紧张、焦虑等情绪。应针对患者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准备。方法:我们回顾并总结了l2例食管、贲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准备的体会。这组病人入院时测血糖在7.8mmol/L~18.2mmol/L。在手术前并制定了合理的糖尿病饮食,每日做好血糖监测记录。可使用胰岛素泵给药控制血糖的变化。将血糖控制在5.8mmol/L~8.4mmol/L。手术前3天静脉给抗菌素。手术中监测血糖,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要求手术中血糖维持在6.8mmol/L~llmmol/L,术中慎用皮质激素。术后严格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的入量。应用高效二联以上抗菌素。结果:12例病人,术前血糖控制在5.8mmol/L~8.4mmol/L之间,符合围手术期的准备要求。无一例出现高血糖引起的昏迷及由手术等因素导致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应激性高血糖。结论: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准备对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 M I住院患者排除糖尿病后,根据住院期间患者随机血糖值分为:A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 );B 组(入院24 h 后空腹血糖<6.1 mmol/L 且随机血糖<9.0 mmol/L );C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或随机血糖≥9.0 mmol/L )。分析比较各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结果】C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B组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A组与B组死亡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AMI患者的预后较一过性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差,检测其血糖水平对判断此类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