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种他汀类药物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觉醒型卒中患者血脂及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的住院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觉醒型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各30例,比较各组入院时第二天和治疗后一个月的血糖、血脂、肝功能、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PCSK9水平。结果三组使用他汀类药物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RP水平和NIHSS评分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三组治疗1个月后的PCSK9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瑞舒伐他汀组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4~16周),患者TC、TG、LDL-C水平无进一步降低。PCSK9水平无进一步升高。结论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三种药物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其中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最为明显;同时三种药物也会明显提高PCSK9水平,对降脂效果起一定的反作用,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PCSK9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河南宏力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效果,为下一步专项整治活动的深入进行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医院2009年至2012年的抗菌药物销售额占药品销售总额的比例(使用比例)、每万元药品销售额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各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额及构成比、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销售额及占抗菌药物销售总额的百分比这几个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从整治前的17.96%(2010年)降到11.61%(2012年),每万元药品销售额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从110.90(2009年)降到67.17(2012年),均呈逐年下降趋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仍是使用比例最高的抗菌药物,用量占到全部抗菌药物使用总量的80%以上;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比例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抗菌药物的使用总体趋于合理,但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9种调血脂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评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0年版)中9种调血脂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为200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与调整提供证据.方法采用卫生技术评估的方法,全面检索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02年8月;同时检索中国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和WHO乌普沙拉检测中心数据库.以药物的调脂作用、冠心病的预防作用以及毒副作用为评价指标纳入相关文献,科学、客观、真实的评价纳入文献并进行分析、比较,为每个品种的评价和品种间的相互比较提供依据.结果相互比较药物调脂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的等效剂量(LDL-C降低25%)为:阿托伐他汀10 mg/d,辛伐他汀20 mg/d,普伐他汀40 mg/d,洛伐他汀40 mg/d,西立伐他汀0.3 mg/d,氟伐他汀80 mg/d;现有证据尚不能对吉非贝齐与非诺贝特比较,阿西莫司与他汀或贝特比较做出判断.调脂药物对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研究结果显示,普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对冠心病一级预防有效,长期应用能减少用药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吉非贝齐一级预防虽降低心血管的死亡率,但不降低总死亡率;二级预防的研究中被证明有效的药物是:普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吉非贝齐和非诺贝特.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及英、美等国政府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均提示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与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横纹肌溶解作为他汀类药物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属于一种偶发性疾病.综合现有数据,横纹肌溶解发生率西立伐他汀最高,普伐他汀与氟伐他汀较低,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介于两者之间.世界范围内非诺贝特的不良反应事件报道明显少于吉非贝齐.结论依据现有结果,9种调血脂药物中疗效确切、安全、证据质量高、应用广泛的有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现有证据表明,疗效较好、较安全,但尚需更多证据支持的有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非诺贝特;安全性不如同类药物或研究证据太少的是西立伐他汀、吉非贝齐、阿西莫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和左旋氨氯地平联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1月住院及门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96例,均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复查血脂,从其中选择血脂正常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左旋氨氯地平组)和治疗组(继续左旋氨氯地平联用阿托伐他汀),继续治疗20周后的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0周后,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使用左旋氨氯地平降压和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时,在血脂降至正常后,继续同时左旋氨氯地平降压和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降压效果优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类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及非诺贝特对动脉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采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及对照组,给予药物干预8周后,取小鼠主动脉采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动脉斑块大小,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主动脉弓CXCL16及CXCR6的蛋白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CXCL16 mRNA。结果阿托伐他汀及非诺贝特组动脉硬化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斑块面积减小;阿托伐他汀组及非诺贝特组主动脉弓CXCL16和CXCR6的平均光密度值均较对照组减低;非诺贝特组CXCL16mRNA表达减低(P<0.05),而阿托伐他汀组CXCL16 mRNA表达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及非诺贝特均可以减轻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下调CXCL16蛋白表达,但非诺贝特不同于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减低CXCL16 mRNA的表达,两者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2012~2013年该院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Micro 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结果从该院2012~201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得到7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8.25%,革兰阳性菌占28.81%,真菌占2.95%。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05%),大肠埃希菌(18.57%),肺炎克雷伯菌(15.11%),铜绿假单胞菌(10.12%),阴沟肠杆菌(9.48%)。病原菌量在不断增加,而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却在不断降低。结论 2012年和2013年抗菌药物种类相符,分离病原菌种类在增加,耐药率也在不断增加,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7—04/2008—09我院门诊降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分析降血脂药的主要品种、销售金额及其用药频度。结果:我院降血脂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在前2位的是他汀类和贝特类。结论:他汀类和贝特类是我院最常用的降血脂药,普伐他汀在降脂药物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各100例,其中氟伐他汀组采取氟伐他汀进行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差别。结果在接受治疗半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DL-C、TC、TG、hs-CRP均有所下降,而HDL-C均有升高,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但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优于氟伐他汀组,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药物除能有效降脂外,还有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及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但不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而甘油三酯达标对防止心血管事件亦至关重要。对联合应用他汀药物与非诺贝特的安全性。近年来出现了不同意见。作者采用隔日交替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旨在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确诊为UA的6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对照组30例,按常规基础治疗方法,但不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岐化物酶的变化.结果治疗60d后,两组血脂水平下降的幅度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浓度(4.5±1.6 vs 5.6±1.9)、超氧化物岐化酶浓度(106±12 vs 123±15),降低丙二醛浓度(2.7±1.3 vs 1.9±0.9),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UA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可改善一氧化氮等参与血管舒缩功能的血管活性物质浓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心肌供血.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与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简称他汀类 ,其作用为抑制胆固醇的体内生成 ,临床主要用于降低血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他汀类药物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有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汀、西立伐他汀等。此类药物的代谢需要细胞色素P4 5 0 3A4 (细胞色素P4 5 0 ,简称CYP4 5 0 ) ,与同样需要P4 5 0 3A4 代谢的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贝丁酸类降脂药同用可能发生肌病 ,特别是西立伐他汀与吉非贝齐伍用导致肌病 /横纹肌溶解的危险性更大 ;与环孢素、红霉素、烟酸、免疫抑制药同用增加肌溶解和急…  相似文献   

12.
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776年美伐他汀(mevastain)问世以来,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许多其他作用及用途,本文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表现为胸闷、心悸等,严重时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甚至死亡,威胁患者性命[1]。目前临床上冠心病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两种药物单独用药效果均较好[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行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  相似文献   

14.
崔炜  耿雪  侯倩 《临床荟萃》2014,29(3):241-251
临床心脏病学在2013年有了重大改变,尤其是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降脂治疗及心律失常等方面.本研究就高血压的控制目标、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及心律失常的器械治疗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有许多非降脂作用,本文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1临床资料本组82例为2002年3月~2006年1月临床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15例,稳定型心绞痛25例,高血压病23例,糖尿病26例,吸烟24例,血脂异常28例;治疗组42例,男34例,女8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16例,稳定型心绞痛22例,高血压病24例,糖尿病23例,吸烟22例,血脂异常30例。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地高辛、硝酸酯类药物、阿斯匹林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  相似文献   

16.
谭峥  李向平 《临床荟萃》2007,22(13):983-985
他汀类药物又称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阻滞胆固醇合成、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揭晓,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逐渐被认识,其中抗心律失常作用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他汀类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1抗心房颤动(房颤)的作用及机制1.1抗房颤作用近年来不少他汀类药物干预的研究发现其有抗房颤作用。Dernellis等[1]研究了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给予安慰剂(安慰剂组),40例给予阿伐他汀(治疗组),随访4~6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阵发性房颤的…  相似文献   

17.
申琳  崔君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0):87-89
目的比较多廿烷醇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方法选择我院2009~2010年诊治的60例老年高脂血症,随机分为多廿烷醇组(每日10 mg)及瑞舒伐他汀组(每日5 mg),每组30例,分别治疗6周后观察各组降脂效果并作CEA。结果多廿烷醇组治疗有效率为90%,瑞舒伐他汀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CEA显示多廿烷醇成本-效果比(C/E)为1240,瑞舒伐他汀C/E为193。结论多廿烷醇及瑞舒伐他汀均为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但瑞舒伐他汀有更高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疗养员降脂药物治疗现状及血脂参数水平,评估该人群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方法共入选老年冠心病疗养员362例,收集降脂药物治疗情况并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参数,计算脂代谢异常发生率。结果老年冠心病疗养员中,单独服用他汀类药物者345例,单独服用贝特类药物者0例,联合服用他汀类及贝特类药物者17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分别是9.94%(36/362)、18.23%(66/362)、5.80%(21/362)、16.57%(60/362)。结论老年冠心病疗养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代谢异常,在关注强化降脂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心血管剩留风险评估并进行干预,尽早、全面地纠正血脂异常,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老年冠心病疗养员心血管剩留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该院2011~2013年支原体感染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1~2013年门诊送检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支原体及其耐药性检测结果。结果2011~2013年,女性支原体感染率均高于男性,21~31岁和31~41岁人群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环丙沙星,且耐药率逐年上升,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较为敏感;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于单一感染。结论 2011~2013年,女性较男性更易感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经验治疗首选药为交沙霉素,其次是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甲羟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还具有不依赖于降脂的多效性作用,主要有抗细胞增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等生物学活性作用.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一方面可以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另一方面可延缓CKD的进展.本文就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延缓CKD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