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妇女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的IgG、IgM在产科和妇科人群中的分布。为预防TORCH感染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产科和妇科人群的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的IgGI、gM,并对两组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本次调查结果上海市TORCH感染中,育龄孕妇风疹病毒IgG阳性率为82.65%,弓形虫IgG阳性率为0.092%,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率为94.75%;风疹病毒IgM阳性率为9.25%,弓形虫IgM阳性率为3.55%,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2.49%。结论上海市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感染率较高,提示应及早进行育龄妇女TORCH筛查,以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南昌地区孕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情况,探讨母孕期感染状态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预防母孕期CMV感染,降低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5-2017年南昌市16551例孕妇的新生儿结局,305例有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纳入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412例正常妊娠结局的孕妇为正常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孕妇外周血CMV IgG、IgM抗体及IgG亲合力指数(avidity index,AI),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FQ-PCR)技术测定孕妇血中HCMV-DNA含量。结果病例组CMV IgG+/IgM+孕妇活动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9%vs 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CMV IgG AI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孕妇5例均为IgG AI≥50%(1.2%),说明无原发感染,而病例组孕妇4例IgG AI30%(1.3%),提示原发感染(P=0.078),这4例母亲的新生儿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包括2例生长发育迟缓、1例化脓性脑膜炎及1例头颅畸形。HCMV-DNA结果显示,病例组孕妇HCMV-DNA阳性例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孕妇。结论CMV感染在南昌地区孕妇人群中普遍存在,少部分孕妇在孕期发生活动性感染,且可导致胎儿及新生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10周内)发热与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弓形体(TOX) 感染的关系.方法观察组120例为孕10周内发热(体温38℃至39.5℃)的孕妇,对照组为门诊进行产科检查的健康妊娠早期(孕10周内)孕妇33名,两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 CMV、RV、TOX的免疫球蛋白 M抗体(IgM Ab), 并在孕期定期行 B超检查.结果观察组 CMV IgM Ab、RV IgM Ab、TOX IgM Ab阳性率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妊娠早期发热孕妇的胎儿发育异常、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的发生率增高.结论妊娠早期中度以上发热不一定是由 CMV、风疹病毒、弓形体所引起,但孕早期发热的孕妇的产科情况异常及胎儿异常发生率增多,故亦应予孕期密切监测 .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宜昌市育龄妇女和母婴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现状,并评估孕产妇及婴儿的感染风险。方法 2015 年 7 月至 2018 年 12 月,应用 ELISA 检测 4 802 例非妊娠妇女、6 102 例孕妇、1 342 例婴儿血清 CMV-IgG/IgM 抗体和部分样本的 IgG 抗体亲和力;荧光定量 PCR(FQ-PCR)检测 1 671 例婴儿尿液和 / 或母乳中 CMV-DNA。结果 育龄妇女 CMV-IgG 阳性率为 96.8%,CMV-IgG 和 IgM 双抗体阳性率为 0.4%,妊娠与非妊娠妇女 CMV 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001,P=0.979)。CMV 先天感染和围生期感染率分别为 0.1% 和 9.0%,围生期 CMV感染率高于先天性感染(χ 2 =85.138,P=0.00)。CMV-IgG 和 IgM 双抗体阳性的 18 例经 CMV-IgG 亲和力和 CMV-DNA检测,结合年龄推测 CMV 原发感染 6 例,复发感染 10 例,IgM 假阳性 2 例;核酸检测婴儿 CMV 感染率为 33.3%,新生儿,1~3 月龄和≥ 4 月龄组 CMV 感染率分别为 9.9%,51.2% 和 71.3%。在母乳 CMV-DNA 阳性组中,新生儿和婴儿CMV 感染率分别为 20.2% 和 74.6%,均高于母乳 CMV-DNA 阴性组新生儿 0.5% 和婴儿 42.9% 的感染率(χ 2 =33.592,P=0.000;χ 2 =10.559,P=0.001)。结论 宜昌市育龄妇女 CMV 感染率为 96.8%,妊娠没有增加 CMV 的感染风险。婴儿 CMV 感染率为 33.3%,感染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含 CMV 母乳是婴儿感染 CMV 的重要途径,出生一个月内进行适当干预是减少婴儿 CMV 感染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5.
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人群中感染广泛,对人类的危害,尤其是对胎儿的危害严重。孕期发生HCMV感染,易致流产、早产、死亡、胎儿先天缺陷及畸形、新生儿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等。为早期预防异常妊娠的出现,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安排生育计划的良龄妇女1626例进行孕前CMV-IgM检测,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出生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但有统计显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却有所上升,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占新生儿畸形之首。环境致畸因素可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其中以宫内病毒感染最重要,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简称TORCH)的感染占有重要的地位,TORCH原本的临床意义是作为围生医学中的优生4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良妊娠结局与既往孕产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两所综合医院和一所专科医院两年住院孕产妇病历共计6 825份,录入病历,计算有关率及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有既往流产史孕产妇比无流产史孕产妇更容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其发生率分别为16.83%、13.31%;既往0、1、≥2产次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14.14%、16.34%、22.78%;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在胎次≥3、2、1、0时分别为49.14%、18.05%、14.22%、12.88%;有异常妊娠史和无异常妊娠史孕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分别为31.06%、14.21%.结论 不良妊娠结局与有既往流产史、怀胎次数多及有异常妊娠史密切相关.做好计划生育,减少流产和胎次,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96-2497
探讨TRUST滴度与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收治的孕产妇1301例,依据TRUST滴度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所有孕产妇均给予TRUST试验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RUST滴度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度,分析所有孕产妇TRUST滴度和妊娠结局。TRUST试验检查显示阳性8例,阳性率为0.61%;阴性1293例,阴性率为99.39%,阳性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RUST滴度阳性是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RUST滴度与孕产妇自然流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关,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应重点关注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子宫动脉异常血流频谱形态及血流阻力参数值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于北京妇产医院建档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377例,在妊娠11~14周内行超声检查并检测双侧子宫动脉血流频谱,随访其妊娠结局,对比分析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参数值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与胎儿出生体重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妊娠早期子宫动脉异常血流频谱形态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出生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系。结果 (1)正常妊娠孕妇289例,妊娠早期左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平均值与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患有慢性高血压病合并妊娠的孕妇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参数PI、RI、S/D值较正常孕妇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PI、RI较小值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正常孕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44)。(3)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RI平均值与胎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133,P=0.010)。(4)切迹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8.3%)较无切迹组(5.5%)高;切迹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7.1%)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3.1%)高于无切迹组(3.1%及8.2%);仅妊娠期糖尿病切迹组发病率为4.8%(4/84),略低于无切迹组的5.1%(15/293),但以上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早期左侧及右侧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参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阻力参数值与无血管病理学改变的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妊娠早期双侧子宫动脉RI平均值可用来预测胎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取10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12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以及同期的100例遵医嘱治疗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作为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其余两组孕妇均无干预。比较三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发生率及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观察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增高,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进行及时的筛查和治疗,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082例妊娠妇女TORCH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重庆地区妊娠期妇女感染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CM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现状。方法采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进行孕前或产前检查的1082例妇女进行TOX、RV、CMV、HSV-Ⅱ检测。结果妊娠期妇女感染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阳性率分别为7.30%、3.33%、2.40%、9.43%。结论重庆地区妊娠期妇女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弓形虫感染较高,针对目前妊娠期妇女感染TORCH后无特效治疗状况,应加强TORCH知识普及,加强孕前检查。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3.
周庆新  吴金华 《疾病监测》2007,22(2):104-106
目的 了解舟山群岛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686例孕妇外周血中弓形虫IgG和IgM抗体,追踪观察孕妇的出生结局;对44例畸形胎儿和对照组(188名正常新生儿)检测脐血中IgM.结果 舟山地区孕妇感染弓形虫149人,平均阳性率2.62%,其中既往感染121例(81.21%),新近感染28例(18.19%).感染组孕妇发生自然流产14例(9.39%)、死胎死产4例(2.68%)及胎儿畸形12例(8.05%).未感染组孕妇发生自然流产47例(0.85%)、死胎死产42例(0.76%)及胎儿畸形32例(0.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自然流产12.11、死胎死产3.61、胎儿畸形15.07.先天畸形儿IgM阳性率为27.27%,对照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妇感染弓形虫可以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但只要加强对育龄妇女孕前监测及健康教育,由孕妇感染弓形虫感染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4.
2986例孕前育龄妇女风疹病毒抗体检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临清市孕前育龄妇女风疹病毒(RUV)IgM抗体感染阳性率,指导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率。方法采用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对2009年1~12月有计划的待孕育龄妇女共2986例进行血清RUV-IgM抗体检测。结果 (1)2986例中RUV-IgM抗体阳性者149例,阳性率为4.99%。(2)调查发现,风疹病毒感染具有季节性,春、秋季感染率显著高于夏、冬季(P0.01)。结论应加强孕前育龄妇女风疹病毒抗体检测,降低宫内感染率,指导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双胎妊娠的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9例高龄双胎病例,随机对照176例非高龄双胎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和胎儿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高龄组接受辅助生育技术受孕比例显著高于非高龄对照组(P〈0.05);②高龄组〈32孕周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并发症及合并症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③高龄组以极低出生体重儿(〈1500g)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龄双胎妊娠不良妊娠结局主要与〈32孕周的严重早产、极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密切相关,应针对性加强高龄双胎的围生期监护,警惕严重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孕产妇不良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待分娩伴糖尿病孕妇共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2组孕妇羊水指数(AFI)、BMI、孕期增体质量量、分娩体质量、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h PG)妊娠期指标。比较2组孕妇前置胎盘、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尿路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指标。记录和比较围产儿健康状况。结果综合护理组孕妇AFI、BMI、孕期体质量增量、分娩体质量、FBG及2 h PG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孕妇前置胎盘、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围产儿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巨大儿、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与不良母婴结局的关系,探讨HbAlc在血糖监测及预判母婴结局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593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前HbAlc水平将其分为3组:229例孕妇HbAlc<5.5%为A组,284例孕妇HbAlc 5.5%~6.0%为B组,80例HbAlc>6.0%为C组。比较3组母婴结局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母婴结局的高危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bAlc水平预测不良母婴结局的价值。结果:1)C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于A组、B组(均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发生率最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早产发生率最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胎死宫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显示新生儿BMI与HbAlc水平呈正相关(r=0.167,P<0.05)。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lc水平升高是不良母婴结局的危险因素(B组OR=1.477,95%CI:1.011~2.158,P<0.05;C组OR=1.848,95%CI:1.022~3.344,P<0.05)。HbAlc水平有预测不良母婴结局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01(P<0.001)。结论:分娩前HbAlc水平可作为GDM孕妇孕期血糖监测及预测不良母婴结局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孕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ICP合并HBV感染孕妇为观察组,55例单纯ICP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围生儿情况及产妇产前、产后1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甘胆酸(C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直接胆红素(DBIL)等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1观察组产妇并发妊娠高血压(24.4%)、剖宫产(92.7%)、早产(68.3%)以及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2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妇产前ALT、TBIL、TBA、AST以及DBIL等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1周,两组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降低,与产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P合并HBV感染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肝功能损伤重,除实施有效措施阻滞HBV母婴传播外,同时还应密切监测孕妇病情,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3D-PDI)联合二维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评估备孕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ER)及预测受孕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接受卵泡检测的87例备孕女性,均于排卵第7~8天(种植窗期)进行经阴道3D-PDI、2D-SWE检查和生殖激素水平检测。随访6周,根据受孕结局将其分为受孕组31例和未受孕组56例,比较两组种植窗期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内膜回声类型、内膜血流分型及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值、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及增殖期弹性模量值等参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经阴道3D-PDI联合2D-SWE定量参数对备孕女性受孕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受孕组和未受孕组年龄、BMI、生育史、备孕时间和E2、P、T、LH、FS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受孕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未受孕组(P<0.05);两组子宫容积、子宫内膜回声类型和子宫内膜血流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受孕组S/D和增殖期弹性模量值均显著低于未受孕组,FI显著高于未受孕组(P<0.05);两组PI、RI、VI和VFI无显著差异(P>0.05);ROC分析,子宫内膜厚度、S/D、FI和增殖期弹性模量值预测备孕女性受孕结局的ROC分别为0.789、0.851、0.853和0.840,联合检测预测备孕女性受孕结局的ROC为0.895(P<0.05)。结论 经阴道3D-PDI联合2D-SWE定量参数可客观全面的评估备孕女性ER,临床可用于预测备孕女性受孕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