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CyclinD1、p16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细胞周期的失调控在乳腺癌中是一早期事件,涉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1和p16的G1期在大多数乳腺癌中出现异常。在正常乳腺组织、癌变危险性大的良性疾病、浸润性癌中均发现了CyclinD1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且在有细胞不典型增生的情况下较高,几乎接近浸润性癌。CyclinD1和癌的浸润性有关。CyclinD1蛋白表达在未癌变的良性疾病和以后癌变的良性疾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CyclinD1过表达有可能上调p21而使癌组织生长停滞。在人类乳腺癌细胞株,17-β雌二醇可诱导CyclinD1表达,可能有多个启动子元件发挥了重要作用,ERα和Sp1蛋白在这些位点的相互作用已被证实。乳腺癌组织中CyclinD1低表达与雌激素受体阴性表达高度一致。CyclinD1过度表达病人对孕激素治疗效果差。CyclinD1在多个癌基因调控通路上有重要作用,对有激活的neu-ras通路的乳腺癌病人,有必要给予抗CyclinD1治疗。p16是一种新型肿瘤抑制基因,已发现其缺失及突变存在于乳腺癌细胞株,9p21区的杂和性丢失存在于乳腺癌组织中,但p16基因蛋白在半数以上的病例不表达,同时这些病例增存在癌细胞分化差,ER和PgR阴性表达,p53过表达,这可能由于p16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p16基因的高甲基化是p16mRNA和蛋白失表达的主要原因。p16mRNA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ER、PgR无关。p16高表达的病人对激素的反应必低。p16在乳腺癌的基因治疗中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和蛋白表达,以及CyclinD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CR检测151例鼻咽癌标本中p16基因缺失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鼻咽癌和正常鼻咽组织中p16蛋白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16第2外显子的缺失率为35.76%(54/151)。p16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低表达(P〈0.0001),但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CyclinD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P〈0.0001),但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p16第2外显子缺失,p16蛋白低表达而CyclinD1蛋白高表达,两者间呈负相关性(P〈0.0001)。 相似文献
3.
Cyclin D1、p16和p21在胃癌发展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基因Cyclin D1、抑癌基因p16和p21与胃癌发展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43例胃癌、12例胃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1例胃正常组织中Cyclin D1、p16和p21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 D1在正常胃组织中无表达,在胃不典型增生组织阳性率为33.3%,在胃癌组织中为55.8%。p16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1.8%,胃不典型增生组织为41.7%,在胃癌组织中为48.8%(P<0.05)。p21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0.9%,在胃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58.3%,在胃癌组织中为46.5%。Cyclin D1与p16、p21分别呈负相关(P<0.05,r=-0.3538;P<0.05,r=-0.3317)。p16与p21无相关性(P>0.05,r=-0.0263)。结论:Cyclin D1的高表达,p16和p21的低表达在胃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研究胃癌发展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Rb、p16、CyclinD1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Rb、p16和癌基因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lowcytometry,FCM),定量研究在大肠癌与正常粘膜中Rb、p16、CyclinD1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换算成荧光指数(FluorescenceIndex,FI)值后,利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30例大肠癌组织与正常粘膜中Rb、p16、CyclinD1FI(x±s)值经t检验,均P0.01;2)以Rb表达阳性、阴性进行分组,在Rb阳性下,p16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CyclinD1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16与淋巴转移呈负相关,均P0.01。在Rb阴性下,Rb与淋巴转移呈负相关,p16与淋巴转移呈正相关,而CyclinD1与淋巴转移呈负相关,均P0.01。 结论: 1)Rb、p16、CyclinD1在大肠癌、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2)在Rb阳性下,p16失活、缺失或突变会导致组织的恶性程度增加且易发生淋巴转移,CyclinD1的激活会导致组织的恶性程度增加;3)在Rb阴性下,各种结果显示:负反馈机制在其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p16、p21^WAF1/CIP1、CyclinD1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分型、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和ER、PR与p16、p2 1WAF1/CIP1和CyclinD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5 0例术前均未作放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p16、p2 1WAF/CIP1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5 8 0 % (2 9/ 5 0 ) ,在浸润性导管癌Ⅱ级与Ⅲ级之间p16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阳性率分别为 75 0 %、41 7%。p16、p2 1CyclinD1蛋白表达 ,p2 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30 0 % (15 / 5 0 ) ,p2 1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相比 ,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32 0 % (16 / 5 0 )。与临床病理特征、ER和PR未见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和p2 1蛋白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CyclinD1,P16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C法检测正常脑组织 ,胶质瘤 (Ⅰ~Ⅱ级 ) ,胶质瘤 (Ⅲ~Ⅳ级 )和胶质母细胞瘤组织CyclinD1,P16的表达。结果 CyclinD1表达具有明显趋势性 ,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 (正常脑组织—胶质瘤Ⅰ~Ⅱ级—胶质瘤Ⅲ~Ⅳ级—胶质母细胞瘤 ) ,表达呈上升趋势 ,分别为 2 0 % ,46 3 4% ,69 64 % ,88 46% ,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P16蛋白随病变恶性程度升高表达率降低 ,正常脑组织为 10 0 % ,Ⅰ~Ⅱ级组为70 73 % ,Ⅲ~Ⅳ级组为 44 64 % ,胶质母细胞组为 11 5 4% ,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yclinD1与P1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rs =0 73 98,P <0 0 1)。结论 CyclinD1与P16在胶质瘤恶性进程中 ,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反映了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Rb2/p130、CyclinD1在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与脑胶质细胞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Ⅰ~Ⅳ级脑胶质细胞瘤80例,并对其蜡块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Rb2/p130、CyclinD1在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本组80例脑胶质细胞瘤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CyclinD1表达,阳性率为55.0%(44/80)。不同病理分级的脑胶质细胞瘤中CyclinD1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随胶质瘤的恶性度增高,表达率上升。p130的阳性率为71.3%(57/80),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胶质瘤中,CyclinD1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即随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p130的表达率降低。CyclinD1与p130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yclinD1随脑胶质细胞瘤级别的增高,其阳性表达逐渐增强,而Rb2/p130则相反。CyclinD1的正调控与Rb2/p130的负调控可能是影响脑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大肠癌组织中CyclinD1和p16及R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大肠癌组织及距癌灶3cm以外的癌旁组织和10cm以外的正常组织中CyclinD1、p16和Rb进行检测。结果:CyclinD1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为51.4%(36/70),并与肿瘤分化程度呈反比,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CyclinD1阳性率为70.0%,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阳性率为44.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16在大肠癌中为低表达47.1%(33/70),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16的表达分别为57.1%和71.4%。Rb在大肠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5.7%、78.6%和85.7%。CyclinD1与p16表达呈负相关(P=0.000,r=-0.514),p16与Rb表达呈负相关(P=0.001,r=-0.403)。结论:CyclinD1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16表达可能受Rb蛋白的负调控;CyclinD1过度表达和p16低表达在大肠癌发生中起协同作用;大肠癌发生机制涉及CyclinD1、p16和Rb调节环路中多个基因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6^INK4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Ki-67蛋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31/3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ISCC)中的表达,研究其在I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ISCC、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CE)中p16^INK4A、Cyclin D1、Ki-67和HPV16/18、31/33的表达。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HPV16/18、p16^INK4A、Cyclin D1及Ki-67在I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和N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Ki-67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和子宫颈管壁浸润深度呈正相关;Cyclin D1蛋白与临床各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危HPV在I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INK4A基因可能不是单纯作为抑癌基因在子宫颈癌中起作用,Ki-67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有价值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HPV高危型阳性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CIN II-III)、慢性炎症及宫颈癌中HPV感染分型的不同分型和p16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PV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海南籍宫颈疾病患者,其中包括HPV高危型阳性的HSIL患者100例、HPV高危型阳性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患者各25例和HPV阴性慢性宫颈炎25例,收集宫颈病理组织,进行HPV分型和p16蛋白表达检测。结果:HPV高危型阳性宫颈病变中,检测出全部13种高危型亚型,主要为HPV16(16.67%)、HPV52(15.33%)、HPV58(12.67%)、HPV31(12.0%),不同宫颈病变HPV分型结果具有高度统一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999);HPV阴性慢性宫颈炎症组织、HPV高危型阳性慢性宫颈炎症组织、HSIL组织、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2.0%、72.0%、84.0%、100.0%,不同宫颈病变p16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p16蛋白表达逐渐增加,p16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海南籍宫颈病变患者其高危型HPV感染分型分布与目前研究一致,随着宫颈疾病进展加重, p16蛋白表达增加,HPV分型和p16蛋白联合检测对于诊断不同宫颈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与p53,p16,Cyclin D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9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45例鼻咽癌组织、24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EGR-1与p53,p16,Cyclin D1表达。结果 鼻咽癌原发灶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EGR-1表达较鼻咽黏膜慢性炎降低,p53,Cyclin D1表达则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三种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R-1的表达降低与p53,Cyclin D1的高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16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榄香烯与单纯手术治疗对食管癌的干预效果及其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yclinD1、p16表达水平变化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选取食管癌患者59例,包含单纯手术治疗患者30例(对照组)和术后化疗并且联合使用榄香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29例.比较分析化疗联合榄香烯与单纯手术治疗对食管癌的干预效果,并分析其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yclinD1、p16的表达水平变化的关联.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年的疗效情况,观察组无病生存时间为(12.58±7.12)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3.5个月,均略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的cyclinD1水平及p16水平均未见差别;治疗后2组的cyclinD1水平分别为(2.43±1.42)、(4.03±1.54),p16水平分别为(6.95±2.75)、(5.02±2.55),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手术干预对于集体细胞周期蛋白组的调控会产生一定影响,cyclinD1与p16的双向下调有可能提示术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同时榄香烯干预会影响cyclinD1加速下调,p16下调则会受到相对抑制,可能对于控制术后复发转移有一定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RASSF1A和p16基因甲基化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p16和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对40例宫颈癌组织,8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进行p16和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检测。结果:p16和RASSF1A甲基化在正常组未见表达。宫颈癌组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40.0%,明显高于CIN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P<0.05)。宫颈癌组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20.0%,高于CIN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宫颈癌组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55.0%,明显高于宫颈CIN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2,P<0.05)。结论:p16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关,可能为宫颈癌的早期辅助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6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标本和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宫颈癌分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p16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p16蛋白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p16蛋白阴性表达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更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