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生物重建与截肢手术对胫骨远端骨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胫骨远端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生物重建组、截肢手术组各50例,生物重建组于保肢手术后行带血管蒂腓骨重建治疗,截肢手术组采取截肢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糖链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MSTS评分、复发率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肿瘤标志物指标均较本组术前显著下降、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术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重建组术后肿瘤标志物指标与截肢手术组数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大于截肢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重建组MSTS评分大于截肢手术组、复发率高于截肢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骨肿瘤治疗中生物重建与截肢手术均能够取得理想的近期疗效,但生物重建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肢体功能,却也存在着复发风险高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肿瘤型膝关节假体重建术后假体的中长期存留使用情况、假体失败的类型,并探讨导致假体失败的主要原因。方法选自1998年至2013年因股骨远端骨肿瘤于我中心行肿瘤切除、股骨远端肿瘤型膝关节假体重建和假体翻修的335个假体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手术性质、假体固定方式、假体设计参数,并发症及处理方式进行统计,同时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功能学、肿瘤学随访。平均随访(85.4±49.7)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存留曲线及假体预期存留率,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假体失败根据其原因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推荐分类方法分为五型并记录:Ⅰ型:软组织失败;Ⅱ型:无菌性松动;Ⅲ型:结构性失败;Ⅳ型:假体周围感染和Ⅴ型:肿瘤复发累及假体。结果截止到最后一次随访,293例接受股骨远端肿瘤型膝关节假体重建或翻修患者,其中190例无瘤生存,46例带瘤生存,57例死亡,18例截肢。其中8例因假体周围感染截肢,10例因肿瘤复发截肢。对于入组的335个假体,应用K-M曲线法进行假体存留分析中,股骨远端肿瘤型膝关节假体5年存留率78.7%,10年存留率69.2%。根据假体失败的定义标准,共出现假体失败73例。根据ISOLS推荐假体失败类型分类:其中Ⅰ型失败3例,Ⅱ型18例,Ⅲ型16例,Ⅳ型26例,Ⅴ型10例。假体周围感染是导致假体失败的最常见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国产与进口型假体总存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假体缺损段骨水泥固定与生物固定方式间假体存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初治手术假体显著优于翻修手术假体(P=0.04);组配型假体存留优于定制型假体(P=0.02)。针对股骨远端假体应用设计参数的多因素分析显示,股骨远端假体截骨长度12.5 cm(P=0.03)、假体柄直径12.5 mm(P=0.01)、柄长127.5 mm(P=0.003)者存留较优。结论股骨远端肿瘤型膝关节假体能够较好地重建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但其仍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假体周围感染是导致假体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须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进行观察,同时积极探索降低假体失败率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对青少年肱骨近端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青少年肱骨近端骨肿瘤52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入院的为对照组,28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2009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入院的为观察组,24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5个月的平均MSTS评分、肩关节功能及术后15个月的假体松动、断裂、感染、肩关节半脱位、关节面塌陷及肿瘤复发等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肢体精细活动、肢体活动范围、提举能力、肢体功能情况评分均显著提高,总分也显著提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肢体疼痛感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假体无松动移位,患肢肘关节、手部感觉、血运及运动良好、无切口并发症及深部感染.观察组肿瘤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有效,结合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21年7月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52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根据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评分量表得出临床疗效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判断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型、肿瘤分期、病变累及部位、截骨长度和假体类型等临床资料是否为影响因素。结果 52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经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体有效率为76.9%(40/52)。临床疗效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病变累及部位和假体类型均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肿瘤分期、截骨长度显著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肿瘤分期为影响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疗效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截骨长度不是影响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疗效的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2例患者出现3例感染、1例假体松动、2例关节挛缩,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肿瘤局部复发,并发症发生率为15.4%(8/52)。结论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疗效与肿瘤进展有关,越早进行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月~2007年2月48例接受保肢治疗的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27.3岁(11~67岁)。病理证实:高恶性肿瘤32例(A组),包括骨肉瘤2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例,尤文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2例;低度恶性肿瘤16例(B组),包括侵袭性骨母细胞瘤1例,骨巨细胞瘤15例。手术方式包括:瘤段切除假体置换术或灭活再植术、异体骨移植术、异体骨复合假体移植术、病灶刮除充填术保肢。A组术前、术后给予化疗。保留肢体功能按Enneking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后功能评估标准评估。结果平均随访3.2年(0.5~8年)。A组中因局部肿瘤复发、感染等并发症截肢11例(34.4%),死亡13例,存活19例,3年存活率59.3%(19/32)。B组中因局部肿瘤复发和感染截肢2例(12.5%,2/16),死亡1例。肢体功能优良率A组71%,B组81%。结论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应掌握个体化原则,假体置换术及异体骨复合假体移植术保肢功能最佳,高恶性肿瘤患者若无法承受强力的辅助化疗则不宜行保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了80例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可旋转稳定型假体治疗,通过观察2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伸屈度、术前术后KPS评分及随访期间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90.2%,对照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84.6%,2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膝关节屈伸度方面,2组伸直度均为0.;屈曲度方面,观察组屈曲度较大(P<0.05).术前2组KP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2组患者KPS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KPS分值更高(P<0.05).随访期间,2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方面,共发生2例并发症.结论 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对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可旋转稳定型假体屈伸范围较大,安装后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易出现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骨肿瘤精准化治疗中行肿瘤型假体置换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25例肢体骨肿瘤行肿瘤型假体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2~76(34.4±20.6)岁。按是否应用混合现实技术进行手术分为混合现实组11例和对照组14例,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患者满意度及术后3个月美国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协会(MSTS)评分。结果 2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无血管神经副损伤。25例患者均获得定期随访,随访时间4~26(13.9±6.6)个月。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术后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患者满意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后3个月MST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 混合现实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患者满意度及术后3个月MST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混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阶段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血清中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的活性,探讨二者在骨肿瘤的诊断和监测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第四五六医院收治的378例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肿瘤组),另选取同期与肿瘤患者对应的不同年龄健康人12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按年龄将肿瘤组和对照组分为〈19岁组、19~50岁组和〉50岁组,每组又按肿瘤性质分为恶性骨肿瘤组、良性骨肿瘤组、转移性骨肿瘤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清中TALP和BALP水平差异。结果 〈19岁组中各肿瘤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TALP和B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50岁组中,恶性肿瘤组患者和转移性骨肿瘤组患者血清中TALP和BALP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中,各肿瘤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中TALP和B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TALP和BALP水平对鉴别诊断19~50岁骨肿瘤患者的良恶性程度有很大帮助;对〈19岁和〉50岁骨肿瘤患者肿瘤性质的诊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与丝裂霉素(MMC)膀胱交替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72例表浅性膀胱肿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采用HCPT与MMC膀胱交替灌注,对照组采用MMC单一药物灌注。随访3年并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出现膀胱刺激症状2例(2.3%),对照组出现9例(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16.3%)比对照组(29.1%)明显降低(P〈0.05),3年无瘤生存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HCPT与MMC联合应用进行膀胱交替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具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的优势,可作为预防膀胱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1 a 生存率、2 a 生存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四肢骨肉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截肢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手术后均给予化疗,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11例患者出现复发和(或)转移(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和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为(23.5±4.6)分,而对照组为(11.8±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存率,其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与截肢手术一致,同时保存了患者肢体,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71例累及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于我院行保肢治疗,男43例,女28例,平均10.4(6~49)岁.接受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分别54例和17例.采用MSTS功能评分对两种假体置换手术进行评分.结果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与人工假体置换术在肢体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需要手术治疗的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对照组进行人工假体置换术。采用Enneking评分评估术后优良率,采用Karnofsky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另外,观察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优良率为82.86%,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58.26±21.65),对照组术后Karnofsky 评分为(47.77±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1.43%、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4.29%、8.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优良率明显高于人工假体置换术,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恶性骨肿瘤发病率较低,仅占人类全部恶性肿瘤的1%左右,临床中出现误诊误治的现象很多。本研究在分析21例肢体骨恶性肿瘤首诊失误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挽救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0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21例首次诊疗失误的肢体骨恶性肿瘤患昔的临床资料及平均随访22个月(6—67个月)的随访结果。其中骨巨细胞瘤(GCT)3例,骨肉瘤12例.尤文氏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骨纤维肉瘤1例,恶性骨母细胞瘤1例。21例中,2例误诊为“骨囊肿”行病灶刮除植骨;19例误诊为“骨髓炎”行病灶刮除,3例加用灌洗引流。结果:11例保留肢体的患者,按Enneking的骨肿瘤外科治疗后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72.7%(8/11)。广泛性截肢10例,11例保肢后再哉肢5例,除GCT外均辅以化疔死亡8例(38.1%).存活13例(占61.9%),其中4例为带瘤存活。结论:恶性骨肿瘤的诊治要强调首次诊疗的正确性及规范性,建立完善的转诊制度是减少治疗失误的有效途径。对于首次诊疗失误的患者.推荐以手术及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慎用保肢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体骨、羟基磷灰石及硫酸钙在良性骨肿瘤重建与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陕西省友谊医院收治的108例良性骨肿瘤患者,均接受植骨重建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体骨组、羟基磷灰石组和硫酸钙组,每组36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植骨材料降解率、肢体功能评分(MSTS)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四肢长骨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的疗效.方法 选取了60例良性骨肿瘤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1例)行锁定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对照组(29例)行锁定接骨板.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的患肢功能,血清骨折愈合相关因子,VAS评分,2年内的排斥反应率,病灶复发率和骨折愈合时间,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术后12个月,研究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期间,研究组排斥反应率、骨折愈合时间、病灶复发率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痛觉感受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对四肢长骨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提高患肢功能,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肿瘤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3D打印内植物进行青少年骨恶性肿瘤保肢、保骺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评估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我科为2例恶性肿瘤切除患者利用3D打印内植物保骺重建患肢的临床效果.男1例、女1例;年龄8、15岁.肿瘤病理类型:骨肉瘤1例,尤文肉瘤1例.肿瘤发生部位:股骨干1例,胫骨干1例.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